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历1592-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我说啊,男孩子要像母亲多一点,女孩子要像父亲多一点,我听家里老人们是这样说的。”
  “是这样吗?我看看……”
  “哪个是男哪个是女你都看不出来!还看!”
  大家七嘴八舌的你一句我一句,时不时的哄堂大笑一阵,而萧如薰在最开始的欢快之后,把孩子一个递给父亲一个递给岳父,自己走进了产房里面,闻着那浓郁的血腥之气,走到床边,看到面色惨白如纸的爱妻,萧如薰流着泪蹲在了床边,伸手抚摸着爱妻的脸庞。
  杨彩云似乎是感受到了丈夫的爱抚,睁开眼睛,看到自己的薰郎正在流着泪,便露出了极其虚弱的笑容。
  “薰郎……别哭啊……孩子……孩子生出来了……”
  萧如薰一边哭一边点头:“嗯,孩子生出来了,很平安很健康的两个孩子,一个男孩儿一个女孩儿,是龙凤胎,龙凤呈祥,彩云,你为萧家立下大功了!谢谢你,真的谢谢你。”
  “薰郎说的哪里的话……能给薰郎诞下孩子,那是妾身最幸福的事情……”
  萧如薰只能一边笑一边流泪,此时此刻,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千言万语也没有任何意义,他只能感觉到高兴,感到激动,除此之外,什么都感觉不到。


第三百一十章 重新开始
  平虏侯之妻杨氏为平虏侯萧如薰诞下龙凤双生子,这样的消息在京城传的飞快,这年头妇人生育实属不易,能顺产一人已属福气,诞下两个儿子算是新闻,诞下龙凤双胞胎必然上头版头条,然后被一大群人围着羡慕嫉妒恨。
  这年头讲究多子多福,无论是谁家都把生孩子养育后代当成最重要的事情,当然也的确很重要,人家都认为孩子多,福气就好,像李成梁生了九个儿子,被人称为最能生的将军,萧如薰出现以前也是大明头一号人物,所以说这种事情是有迹可寻的,而萧如薰更猛,发迹没几年,妻子就放大招,一家伙生个龙凤胎,母子平安,这福气得到了什么程度?
  不少文官得知以后,先是一阵羡慕嫉妒恨,然后私下里揣摩,难不成是咱们干了亏心事,让老天知道了,然后老天亲自出手补偿他?不然他怎么一胎就得了个龙凤胎,那么好的事情怎么咱们都得不到?真是天道循环报应不爽?
  一群心里有鬼的家伙开始犯嘀咕,心里有事的朱翊钧得知此事以后也是慨然良久,然后下令从宫中选了些金银珠宝,作为皇帝本人给萧氏的贺礼,恭喜他们得了龙凤双胞胎。
  萧如薰的军中好友一个个的都来祝贺,那些旧部也纷纷上门来贺喜,和萧如薰交好的文官,和杨兆相好的文官也纷纷登门表示祝贺,和萧文奎交好的想要巴结萧氏的武官勋贵们也纷纷登门贺喜,送上一份厚礼,在萧如薰面前刷刷脸,顺便显示一下存在感。
  这个时候的贺礼是完全可以收的,不收的话反而惹人闲话,让别人觉得你不肯把福气分给大家,落人口实,这等好事要是不占便宜,萧如薰也就不是萧如薰了,至于那些人心里打的是什么主意,萧如薰也一清二楚,想打主意就打主意,萧如薰并不在乎,之前给他们机会他们不要,现在,可就不容易了。
  萧如薰作为目前京城武将里唯一一个有差遣有兵权的武将,地位是很特殊的,想起上一次出征朝鲜之前,大家不清楚萧如薰的本事,骤然得知倭寇的凶猛之后,就不愿意把子侄交给萧如薰了,厚着脸皮给要了回来,结果跟着去的一批外地武将赚的是盆满钵满,还有几个封了爵位,把那些武勋家族给羡慕的眼睛都绿了,肠子都青了。
  结果现在听说萧如薰又要去南方打仗赚功劳,他们就像闻着血腥味的鲨鱼一样全都围上来了,又一次向萧如薰展现了他们毫无下限的耻度。
  分量最重的送礼恭贺者是兵部尚书石星,兵部尚书石星为萧如薰送来了一份厚礼,有金银,有古玩,有字画,有兵书,派了兵部右侍郎来赠送,足以体现拿捏着武将生存命根子的兵部对萧如薰的重视和厚待,这就更加吸引着那些大鲨鱼小苍蝇。
  然而这一切萧如薰都不是很在意,他唯一在意的是,现在在该怎么给他的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取名。
  取名字这种事情是很讲究的,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汉人取名都是有深刻的寓意的,表字暂且不说,那是行了冠礼以后才能得到的,但是名却会伴随着孩子的一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萧氏家族是武将家族,虽然有学识,但是文化底蕴不足,当初萧家四兄弟的名字都是杨兆给取的,现在有了外孙,自然让这位最有文化的亲戚来为他的小外孙和小外孙女来取名了。
  不过杨兆一时半会儿也没想出个好名字,于是一头扎到房间里面去翻阅古籍去了,想要给小孙孙小孙女取个好名字,萧家四个儿子的名字都香喷喷的,而且还很优雅,下一代的名字就不能输给上一代。
  关于取名字的事情,不仅杨兆在考虑,其余的那些好事者也在瞎参与凑热闹,比如麻贵就给萧如薰说,他们老家的风俗,孩子的名字越贱越平凡越好养,所以干脆别附庸风雅了,取回武人的名字,就单名一个勇字,多好?至于女儿就更容易了,随便取个花的名字不就好了吗?
  萧如薰立刻就把麻贵赶回了军营让他反省去了。
  最后杨兆思来想去,上一代附庸风雅诗情画意,下一代要想镇得住,就要用磅礴大气的名气,于是杨兆决定给萧如薰的儿子取名为萧振邦,磅礴大气,镇得住;给萧如薰的女儿取名为萧盈盈,则颇有书卷气,适合温文尔雅的女儿家。
  得了这般的名字,萧如薰也觉得足够了,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便决定以这样的名字为自己儿子和女儿的姓名,萧振邦,萧盈盈,当真不错。
  那日以后,萧如薰就整天和妻子儿女在一起,抱着儿子和女儿欢声笑语,好一派阖家欢乐的场面,日子一天天过去,距离儿子和女儿的满月酒是越来越近了,而距离萧如薰率兵出征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
  满月酒席的前一天晚上,萧如薰把自己即将出兵南下洞武国的事情告诉了杨彩云,杨彩云并没有过激的举动,只是平静地看着萧如薰。
  “妾身也知道夫君为国征战得不到空闲,只是不知道这次的话,夫君要去多久?”
  萧如薰捏了捏小振邦的脸蛋,开口道:“不知道多久,但是,我预计自己是不会再回到京师了,这些文官是不会愿意看到我回到京师的,正巧,我也不是很想再回京师,作为一个武将,如果在京师待着,就得走李成梁的路,而我不想给别人当成争权夺利的筹码,所以,我会想方设法的留在南边。”
  “那……”
  “彩云,你不要担心,这些事情我都会想好准备好,父亲的事情和你的事情我都会考虑,等我离开之后,父亲就会上表辞官告老回乡,而我希望你和岳父大人一起南下南京城,在南京等着我,等我平定了洞武国,安定了当地之后,再把你和孩子一起接过去,咱们在那儿重新开始。”


第三百一十一章 最大的难题
  对于妻子儿女和父亲的安排,萧如薰已经和家人有了很细致的讨论,妻子儿女随着岳父大人南下南京城,在岳父经营的势力范围之内受保护,而老爹则跟着老大老二回到延安老家,在老大老二的保护之下可以在延安安享晚年,而且不远的地方还有大同的麻贵可以帮衬一些,并无大碍。
  远离北京城这个政治漩涡,萧如薰就能放心的施展手段,至于地方上,说老实话,天高皇帝远这个说法不是白说出来的,待在京城和待在地方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有些人待在京城可以影响天下,待在地方上就只能终老而死,比如王守仁,如果当初杨廷和没有把王守仁按在地方不让他进京,现在的大明又该是另外一种情况。
  所以说在京城和不在京城的概念是不同的,京城的象征意义远远超过大明朝的任何一座别的城池,当权者只要手握京师,在如今这个没有军阀武将存在的时代,就等于拥有了天下,拥有了大义名分。
  但是在地方上也有在地方上的好处,就好比在公司上班,在外地出差和在公司本部老板的监视下工作也是完全不同的,除了一样的使命,自由度就相差甚远,说白了,地方上的官员就像是从中央外放到地方上出差的,各种福利各种补贴不说,还有各种各样的自由权力。
  大明是个高度中央集权的皇朝中央对地方的掌控力很强,但是再强的中央政府也有鞭长莫及的地方,受限于交通条件和信息传递条件,距离京师越远,掌控力就越弱,在更古代的时候,处于统治的角度,才有分封制的出现和产生,分封制的结束实际上是交通条件改善的产物。
  大明就更聪明一点,北方有个北京,南方有个南京,分别在两座城市驻重兵,打造两套政治班底,以便任何一个出了问题,另外一个还能掌控局面,所以在崇祯皇帝死后几十年,江南的南明政府还能苟延残喘,这就多亏了南京的那套政治班底。
  大明中央对地方的掌控力度以北京和南京两座城市向外辐射,北京辐射北方,南京辐射南方,对整个东部中华的掌控力度空前强大,仅次于保甲制度建立以后的满清,但是这一切,都在越过了岭南之后发生了些许的变化,从古至今,一直到十九世纪之前,岭南之地之于中华都是蛮荒的代名词,此时的大明也不例外。
  蛮荒之地不仅意味着穷苦野蛮,也意味着朝廷掌控力度的衰弱,除了基座边境重镇之外,大多数地区的官府所能掌握的地方也就一座县城,除了县城其他地方全是自治,赋税老实教,但是其他方面睬也不睬你。
  这就是萧如薰所注意的,目前的大明唯一没有被文官势力所渗透的地方就是地处西南之地的云南和广西之地,这两个地方因为接壤南边,环境困苦,经济落后,交通不便,首先就不受重视,而且还有战乱之祸,文官大老爷们怎么会对这两个地方感兴趣呢?
  只有那些一根筋的愤青才会对这种鬼地方感兴趣,所以云南和广西很多的地方都是军队管辖,而不是文官管辖,实行的是军队长官负责军务和民政的制度,而非是州县制,可以说是在普遍压制武将的大明朝的唯一一处武将乐园,但是环境那么差,也算不上乐园就是了。
  然而这就是萧如薰所需要的,边境之外开疆拓土,在闷热潮湿野蛮蛮荒之地的新领土,朝廷会注意吗?地处日本的石见镇现在还是标准的军管制,户部派过去的官员只管金山银山,其他的一概不管,民政军政日常财政全部都是吴惟忠一个人负责,可想而知,云南之地广西之地又是何种局面。
  文官巡抚对军队的掌控力度也不强,大部分地方还要依靠武将,因为很少文官在做县令,连亲信部下都是武将而不是文官。
  等于说云南和广西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把萧如薰和文官势力隔绝开来,云贵高原和十万大山将文官们的影响力隔绝在了云南以北,而在这南边,这块还未得到妥善开发的黄金宝地,尚且还是一片蛮荒不得重视之地。
  萧如薰想过了,他打算学习李成梁,甚至是云南沐王府,将缅甸之地打造成自己的半独立王国,甚至是事实上的独立王国,这块地方将由自己说了算,而不是其他的谁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