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历1592-第2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翊钧顿时变了脸色。
  张居正,张江陵,这是他心中永远无法拔除的一根刺,这根刺刺在他心里很久,以至于每每想起,都有种疼痛的感觉,经久不消。
  赵志皋当然也知道朱翊钧小的时候和张居正的往事,一提起张居正,朱翊钧绝对会变脸色。
  “赵卿坐下,不用跪着跟朕说话。”
  朱翊钧回过神来,看着赵志皋跪在地上,便如此说道。
  “谢陛下。”
  赵志皋再次坐回了锦墩儿上。
  “你所言,朕知道了,只是,张位是内阁之中除你之外资历最深之人,若是朕没有记错,张位和你是同一年的进士?”
  赵志皋点头:“张位之才在老臣之上,老臣虚长他十四岁,却和他同一年进士,官场上论资排辈,旁人都笑话老臣是因为年纪占了上风才当了首辅。”
  朱翊钧笑道:“赵卿家不用妄自菲薄,朕不会随随便便任用内阁首辅,既然赵卿家以为张位不可用,那么谁人可用呢?”
  赵志皋深思了一会儿,开口道:“沈鲤。”
  朱翊钧的眉头皱了起来。
  “沈鲤?你怎么会想到他?”
  “陛下,沈鲤少臣七岁,但却比臣早一科成进士,只是因为为人刚正不阿,在官场上不为人所喜。之前也得罪了张江陵,这才一直被压制,甚至在张位之后才进入内阁,但是此人一心为公,实在是内阁首辅的不二之选,遏制朝廷风气败坏的最佳人选。”
  赵志皋想着自己快要退下了,无论如何也要给朝廷留下一点希望,刚直的沈鲤正是他所看到的希望。
  “沈鲤虽然早你们一科,但是却在你们之后进入内阁,论资排辈,怎么也轮不到他,他的前面不是还有沈一贯和陈于陛吗?”
  赵志皋一听,就知道朱翊钧不喜欢沈鲤,没办法,沈鲤的脾气大,因为面色青黑,甚至被人称作“蓝面贼”,谁都敢怼,皇帝自然也不例外,内阁里面,除了他赵志皋不曾过分得罪皇帝之外,也就一个沈一贯处事圆滑,不曾得罪皇帝了。
  看起来,皇帝似乎属意沈一贯成为自己之后的内阁首辅。
  赵志皋细细思考,也觉得有些不妥,沈一贯的心机也深,但是比起张位一门心思追求权力,沈一贯倒还好些,处事风格和他自己有点像,只是沈一贯平素里有些阴沉,而且似乎也有贪墨之举,恐怕并不是遏制朝廷风气败坏的最佳人选。
  “陛下,老臣以为,如今朝廷财政紧张,官员贪墨是主要原因之一,此时此刻,朝廷急需一位刚正不阿两袖清风之人来扭转朝廷日渐败坏奢侈的风气,充实国库,以备不时之需。如此一看,沈鲤最为合适,而且沈鲤的科场年份和年龄都在沈一贯之上,若是破格提拔,也并非不可以。”
  赵志皋还是希望让沈鲤来做内阁首辅。
  朱翊钧面无表情的看了赵志皋一会儿,忽然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赵卿家不要多虑了,朕可不想失去赵卿家,赵卿家老成持重,为首辅数年,朝政平稳,朕乐得清闲,赵卿家还要继续为朕效力才好!哈哈哈哈!”
  说完,朱翊钧就让赵志皋离开了,赵志皋一肚子话想说,却没有违逆皇帝的勇气。
  他看不穿,他看不透,他不敢违逆朱翊钧,这才是朱翊钧属意他的原因啊!


第四百四十七章 小鬼开会
  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自古以来最难得到的东西莫过于别人手里的财富。
  哪怕这本来就是不正当所得,但是既然到了手里吃进了肚里,那就是自己的,断然没有吃下去以后再吐出来的道理,你要我吐,那就是要揍我,要开我的刀,我决不允许。
  这十万两银子弄出来实在是不容易,那是三位阁老盯着下属们怨恨的要死的目光硬着头皮从他们肚子里挖出来的。
  六部,工部和刑部地位最低,各掏一万两,礼部除了开科举的时候重要,其他时候基本上就是小透明,清贵,没权,两万两。
  户部是财政大管家,你户部尚书于情于理都要掏个两万两出来,吏部是大家的命脉衙门,吏部天官管着所有人的官职,但是管不到内阁头上,阁老开口,你也得老老实实的掏钱,两万两,兵部,没得说,两万两。
  六部就这样各自被掏了一笔银子出来凑了十万两。
  “朝廷没钱打仗就要用我们的部门经费?那要是没钱办事儿了怎么办?陛下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会有如此的昏聩之举?!”
  一名吏部的官员愤愤不平。
  “就是!朝廷没钱关我们什么事情?我们老老实实拿俸禄做事情,这钱凭什么让我们来垫?杀人的又不是我们!这可是修黄河大堤的钱!”
  一名工部官员也站起来附和。
  “没钱打仗就要我们掏钱,那他皇帝每年往口袋里装那么多银子是干什么的?又是矿税优势日本献银,皇帝的口袋里是最有钱的,为什么他自己不掏,要我们掏?这天底下还有这样的道理?”
  一名刑部官员也站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是旋即被一道严厉的目光盯住,浑身打个冷颤,不再说话了。
  看着他的是宋应昌。
  六部尚书里唯一一个没有怨言的人。
  六部大佬们都没有开口说话,这不是他们开口说话的场所,他们也没有开口说话的必要,要说的话都有下属帮着去说,他们自己在阁老们的面前要保持风度,尽管肚子里面一肚子牢骚,但是不该说的话还是不说。
  当然,他们的收入丰厚油水充足,一两万两银子不在话下,但是底下办事的人可都靠从这些经费里面做手脚赚钱补贴家用,没办法谁让大明官员的薪俸那么低呢?
  大家都是当官的大老爷,日子过得还没有一个开小酒楼的掌柜的富裕,这怎么可以?所以当然要搞点额外收入,额外收入也不多,少则七八千,多则三四万,经费大家就分分带回家去用。
  大家家里面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老母要赡养孩子要抚养,中间还有个要钱花的娘们嗷嗷待哺,每个年要个几万两银子的花销,这是再正常不过了,谁也不怪罪谁。
  什么?几十两银子就够三口之家一年了?
  那是泥腿子!
  咱们是高贵的读书人大老爷!进士出身,怎能和那些泥腿子贱民相提并论?
  他们吃烂谷子腌萝卜,你让我们这些天上下来的文曲星也吃这些?这是人吃的吗?不吃龙肝凤髓算是给你面子了!每顿饭要是没肉没鱼没油水,那可怎么下嘴?
  孩子要奶妈吧?
  老娘要补品吧?
  败家媳妇儿和那些花枝招展的小妾要胭脂水粉吧?
  逢年过节上上下下需要打点孝敬吧?
  这是当官的基本功啊!没个几万两银子怎么过日子?就这样你还要扣咱们的经费,那这日子可怎么过哟!
  家里的田地还不够一万亩,老屋还没有扩建个八九十间,祖坟也还没有修缮,败家娘们儿要的绫罗绸缎还没买到手,你让我们怎么过日子啊?
  这日子还是人过的吗?
  屋子里的文曲星们一个个的愁眉苦脸,好像要了这一两万的银子就跟要了他们的命一样。
  但是……这好象是部门的办事经费吧?
  没关系,没有了继续问上面要,不给钱就不办事!什么?之前的?之前的都用完了!不信?来来来,你看看,出一趟门要给路费三百两,买点布匹回来做官服要五百两……等等等等。
  “之前打仗的时候,水师出动也是皇帝内帑,三十万两银子跟不是钱似的就给丢出去了,换回来的何止三十万?他朱皇帝自己富甲天下,为什么还要我们这些人从牙缝儿里挤出银子给他?这没道理啊!他那么多矿税,那么多日本献银,怎么就不能用用了?这天下不是大明天下?这天下不是他朱家的天下?他自己的天下都不舍得花钱,还指望我们给他出钱?荒唐!天底下还有这样的道理?”
  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叟颤颤巍巍的站起来,发表了一通神评论,赢得了一片掌声。
  宋应昌还能怎么办?苦笑?冷笑?
  也只能笑笑了。
  听着这些人说话,宋应昌总有一种自己好像不在人间而在地狱里听小鬼开会一样,人家都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现在一看还真是如此,这些小鬼一个个的精打细算,心眼儿贼小,胃口贼大,要他一两银子就跟要他的命一样。
  从这些人手里扣银子出来,季馨,你可要被惦记上了啊……
  宋应昌不由得想起了那个在朝鲜战场上和他谈笑风生的年轻将军,现在人家的地位也不可同日而语了,堂堂传国侯,世镇缅甸,地位崇高,文官见了也不能颐指气使,要尊敬他。
  不过这都是表面现象,云南沐氏那是太祖义子出身,有一层关系在里面,他萧氏没有这层关系,就少了一道保障,这次出兵要钱,算是把六部官员给得罪了一通,虽然大头在皇帝那儿,萧如薰自己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不过这些都不是宋应昌需要担心的,宋应昌担心的,却是另外一件事情。
  当初在朝鲜,萧如薰不止一次的对他说过冬天越来越冷,来的越来越早,要是他的记忆没有出错,今年打霜的头一天,比三年前打霜的头一天整整早了五天。
  两年前还是一天,一年前是三天,今年却是五天了。
  想起当年萧如薰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那严肃的姿态,自己当时却还觉得好笑,可是现在却觉得遍体生寒浑身发冷。


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上班的萧如薰
  宋应昌的担忧不是没有理由的。
  天气要是再冷下去,土地里可就长不出粮食了,北方一年就这一熟,老百姓一整年的指望全在地里,要是遭了冰灾长不出粮食,那问题可就闹大发了。
  三年前,就是关中一带闹冰灾,朝廷才无可奈何把失地流民送到缅甸去给萧如薰,这不是良药,这是拆东墙补西墙。
  缅甸蛮荒之地,萧如薰养活百万人口已属奇迹,若要继续下去,恐怕缅甸迟早会崩溃,那百万流民将会成为心腹大患。
  更可怕的是,朝廷现在似乎已经不把流民问题放在眼里了,出现流民就打包送上船丢到缅甸去让他们自生自灭,弄得缅甸就和流放地一样。
  别说普通百姓不愿意去,官员也根本不想去缅甸当官,朝廷里不是没有要把缅甸设州县管辖的声音,但是问及谁愿去的时候……
  大老爷们眼观鼻鼻观心——啥?你们说的是啥?我听不懂。
  季馨,你在那边,可还好吗?
  宋应昌的担忧是真心实意的。
  然后萧如薰那儿的回应也是真心实意的。
  “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你这孩子,真是……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萧如薰坐在自己的书房里,让三岁的儿子萧国良坐在自己的腿上拿毛笔在自己脸上画圈圈。
  这臭小子还真有艺术天赋,萧如薰照了照镜子,发现这小子在自己脸上画了三个圈圈,两个在眼睛上一个在嘴巴上,自己的脸就变得特别滑稽。
  哈哈哈哈哈!
  “快别和孩子闹了!快去洗洗,一会儿要是被人见到了可怎么办?你可是镇南侯,缅甸之主,要是给外人见到脸上画的那么滑稽,还不要丢面子?”
  一旁正在给萧如薰布置午饭的杨彩云看着父子两人的嬉闹,脸上满是笑容。
  杨彩云这几年过得越发尊荣,无论是气质还是姿态都越发优雅,越来越有了镇守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