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历1592-第3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是如此决定的,他顶盔掼甲,做好了和将士们一起战斗的决心。
  而就在石岭关失守的同一天,北京城外,已经抵达京师四天的李如松所部两万精骑正在城外军营里无所事事的休养生息。
  对于士兵们来说,有仗就打,没仗就不打,这是很简单的事情,他们不会有什么紧张焦急的情绪,尤其是对身经百战滚刀肉一般的辽东铁骑和女真精骑,战斗宛如吃饭喝水一般简单,实在是没什么好说的。
  甚至对于再次被李如松强行征召了一万骑兵助战的努尔哈赤来说,这都是非常希望的事情,他是希望这一战不用他的骑兵上阵就可以回去了。
  自从朝鲜之役结束以后,损失超过四千骑兵和五千匹马的他虽然得到了明廷的大量金钱和官爵的褒奖,但是这些金钱和官爵并不能让他最紧缺的壮丁人口瞬间增长回来。
  他手下最多也就能出动三万到四万的壮丁战斗力,一战损失十分之一,还是非常精锐的那种,他实在是有些心疼,但是他的主子李如松相招,他不敢怠慢,失去了李氏在辽东的支持,努尔哈赤寸步难行。
  而且这也是他求官心切,主动要求的,自己挖的坑自己跳,他也只能认了,他不得不跟着去朝鲜。
  但是这一次,就像是被强迫一样,他正在筹划着对海西女真的再一次征讨,结果李如松就急吼吼地跑来,张口就要他出动一万精骑跟着他入关出战,努尔哈赤当场懵逼。
  为何?
  努尔哈赤这样询问。
  李如松急匆匆地解释了几句,他这才知道明帝国被蒙古人袭击了,现在情况很危急,蒙古人快要打到京城去了,他老爹、努尔哈赤的老主人李成梁被临危启用,带着几万京营兵去防守紫荆关了,情况很危急。
  京营兵是个什么德行,李如松当然也知道,否则当初入朝鲜的时候,萧如薰带去的就不是大明东西南北各地联军,而是曾经最强大的京营军了。
  现如今是个人都知道京营的腐败,本来是不应该用的,但是这一次,情况紧急,来不及征调其他地方的兵马了。
  老李硬着头皮带着京营废物们去和生猛的蒙古人战斗,大李的半条命都被吓掉了,忙不迭的准备了一万精锐的辽东铁骑,算了算人数不太够,没底气,于是又来找努尔哈赤,要努尔哈赤出动一万骑兵,凑足两万人入关作战。
  努尔哈赤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大李啊,我这里正要出动兵马攻打海西女真,你居然要……这是第二次了大李!
  第一次,他本来打算假途灭虢,结果被迫假戏真做,丢了四千多勇士的命,修养三年才勉强恢复好,正准备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横扫海西女真增强实力,结果就在这个档口,李如松又来了。
  “大郎,不瞒你说,我这里正在打算对海西部发动攻击,他们一直都在挑衅我,我要是再不回击,别人会怎么看我?这样,我调一万人给你助战,剩下的,我带去攻打海西可好?”
  他小心翼翼的苦着脸询问。
  结果李如松一拍桌子就站了起来。
  “奴儿,你那点小心思还以为我看不懂?咱们可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你想什么我不知道?收起你那点小心思,带兵跟我入关!至于海西部……我会派人去警告他们,他们要是敢在你不在的时候动手,等老子回来亲自带兵灭了他们!”
  打一棒子给个甜枣,李如松对付努尔哈赤是轻轻松松的,毕竟从小主从有别,努尔哈赤对强悍到不可思议的猛男大李几乎是发自内心的畏惧,李家十个儿子,努尔哈赤就怕一个李如松。


第五百一十六章 萧镇南到京城了!
  从小长到大,努尔哈赤都不敢违背李如松的意思,小的时候不敢,现在更不敢。
  站在壮硕如牛的李如松身边,努尔哈赤连一点大明龙虎将军、建州女真部首领的气势都拿不出来。
  李如松的命令对他而言就是圣旨,比明朝皇帝的旨意还要管用,有李如松来提人,他根本不敢不尊从。
  不幸中的万幸是,这一次,他又得到了李如松的庇护,海西女真是绝对不敢在他入关作战的时候入侵建州女真的,这一点他是相信的。
  毕竟这几年李如松南征北战到处搞事情,整个辽东附近的女真部落和蒙古部落都快给他打麻木了。
  两万骑兵准备完毕,干粮和装备准备好,呼啸出动,一路风驰电掣,从命令抵达到抵达北京城,他只花了半个月的时间,二十三日下午就抵达了北京城,吃过晚饭之后,兵部传令,令李如松所部连夜向紫荆关紧急支援。
  因为紫荆关已经连续两次求援了。
  结果,当天晚上,就在兵部指令下达一刻钟以后,李如松麾下将领还没有到齐开会的时候,突然从宫里面传来了皇帝的手令——
  令李如松所部骑兵就地安营扎寨,严守营寨不得擅自离开,一应饮食供给由朝廷提供,另外允许李如松个人进城回家探望亲人。
  这封和兵部的命令背道而驰的皇命让李如松万分纠结,按照过往的规矩,兵部指令最正规,将领在外需要服从兵部的指令。
  但是,皇帝到底是名义上全国军队的最高统帅,从大义的角度上来说,全国军队都必须要遵从皇命,以皇帝的命令为最高指令,就算是兵部,也是借皇帝的名义下达指令的。
  可现在兵部和皇命一前一后两道截然相反的指令下达,叫李如松如何对待呢?
  他连忙上书给兵部询问这个事情,并且在第二天一早就进城赶赴兵部询问这个情况,他已经是急不可耐的要去救援自己的父亲了。
  不过此时此刻,兵部也相当的不解,那么多年了,皇帝虽然在战争中有自己的见解,也曾经下达命令,但是那些命令也都是和兵部知会过,并不干扰前线战况的指令,或者是在战争开始之前的告诫指令,没有实际指挥命令。
  这一次,李如松抵达京城之后立刻出兵支援紫荆关的命令也是兵部知会了皇帝,并且得到了皇帝的允许的。
  在现在的局面之下,军事行动还是以皇帝的意思为主,言官统统闭嘴,紧张兮兮的担心着蒙古人打到京城来会要了他们的命。
  但是皇帝就在兵部行文一刻钟之后,下达了紧急手令,下令李如松不得前进,就地安营扎寨,也没有其他的解释,也没和谁商量,这让正在紧急为战争忙碌的群臣感到十分的不理解。
  如今情况皇帝也不该不知道,大同基本沦陷,平型关告破,紫荆关告急,大明损失惨重,甚至于山西的五台都失陷了,太原似乎也成了蒙古人的进攻目标。
  雁门关守将战死,平型关守将战死,山西总兵董一奎战死,数名高级武官战死,数万兵马被屠戮,百姓更是凄惨绝伦,蒙古人这一次玩得很大,大明很危险!
  赵志皋和兵部尚书石星连夜赶到皇宫,试图询问皇帝的意见,得到的消息是皇帝已经睡下,有什么事情明日再说。
  赵志皋和石星万般不解,这个十万火急的档口,为何皇帝下令李如松的精锐骑兵不前去支援岌岌可危的紫荆关呢?
  但是皇帝就是什么都不说。
  李如松顶着黑眼圈一晚上没睡,第二天天一亮就冲进了北京城,去兵部讨要说法,石星也一晚上没睡,顶着个黑眼圈正打算等皇帝睡醒了去找皇帝讨要说法。
  而此时,皇帝不允许李如松进军的消息也传了出去,传到了不少文臣言官的耳朵里,这些人顿时不淡定了——
  这一次蒙古人也威胁到了他们的身家性命,他们对此可是关注的很,他们恨不得李如松立刻出兵把蒙古人赶走,他们才能安心继续政治斗争,可是如今李如松的兵马就在京城却不前进,难道皇帝要打一场京城保卫战?
  种种猜测不一而足,各种谣言满天飞,赵志皋和石星带着李如松在第二天上午再次进宫询问消息,朱翊钧接见了三人,好言好语的安抚了焦急的李如松,然后说,李如松暂时不用进兵,紫荆关还没有那么危险,他自有安排。
  皇帝都不着急,一副心如止水胜券在握的样子,这副模样让赵志皋和石星万般疑惑,也让李如松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是皇帝不着急,他们就算想着急也没有用,没有皇帝的命令,他李如松还真敢抗旨出击不成?
  那他分分钟就要被拿下干掉。
  明中央政府的权威还是十足的,更别说不遵命的武将了。
  群臣不敢和皇帝唱反调,因为皇帝自己也身处危险之中,没有理由会下达白痴一样的指令,只能说皇帝真的另有安排,但是至于皇帝究竟有什么安排,他们是真的不知道,也不敢想象。
  皇帝总不至于和蒙古人串联起来坑自己吧?
  紫荆关要真的完了,皇帝是要负责任的。
  李如松只能在煎熬中度过了艰难的四天,三十日一大早,他实在是忍不住了,再次进城去询问兵部他到底何时才能出兵,与此同时,兵部也十分的焦急,这几日不断的有文官来询问皇帝到底何时出兵,后来连武勋都来了不少,询问何时出兵。
  这可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的现实版本了……但是这些人是太监吗?
  石星和赵志皋疲于应付,可是皇帝那里总是敷衍了事,李如松在兵部喝了七碗茶,上了三次厕所,也没有得到一个准话儿,急得都快爆了,然后兵部忽然一阵喧哗慌乱,李如松还不知道什么情况,忽然听到有人喊了一声——
  “萧镇南到京城了!还带了兵马,一来就被陛下招到宫里面去了!”
  李如松皱了皱眉头。
  萧镇南?谁啊?
  姓萧?镇南?
  哦!好像萧如薰就是镇南侯,在缅甸镇守大明南疆来着……
  萧镇南不就是他吗?
  李如松忽然瞪大了眼睛。


第五百一十七章 君臣再相见
  萧如薰从缅甸到北京城来了?
  不是说他镇守缅甸从此就不来北京城了吗?
  这是什么情况?
  他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北京城?而且一点消息都没有?
  难不成是插着翅膀飞过来的不成?!
  李如松的心里满是疑惑。
  不只是李如松,石星也愣住了,然后急匆匆的赶往皇宫,李如松紧随其后赶了过去,与此同时,内阁里面,三名辅臣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无一不是惊讶莫名,迅速向皇宫赶去。
  萧如薰正在朱翊钧面前接受朱翊钧的亲切召见,朱翊钧走下御座,走到萧如薰面前,亲自扶起了萧如薰,拉着萧如薰的手,一副泪眼汪汪的样子。
  “自三年前最后一次相见,与爱卿分别已久,朕甚是想念,爱卿在南边过得可好?”
  朱翊钧一上来不谈国事,就和萧如薰唠家常,倒也让萧如薰觉得心中温暖。
  “蒙陛下关心,臣在缅甸过得尚可,无一日不在关注国事,无一日不在谨守职责,为大明戍守南疆如今南疆安定,小国纷纷北上朝觐大明,更有佛朗机夷俯首称臣,臣不负陛下所托。”
  萧如薰征讨吕宋战胜的消息之前传回了朝廷,朝廷得知多了一个藩属国的消息本来是应该大肆宣扬并且感到高兴的,但是正值战况紧急且战局不利的情况,所以也未曾多加关注。
  倒是朱翊钧关注了,得知萧如薰又给自己打了一场胜仗,斩了佛朗机夷两千余,土著万余,得了一个藩属国,没有辜负那十万两军费,不由得十分欣慰。
  “天下文臣武将,真正能为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