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历1592-第3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分别,大明汉人和北虏长得真的很像。
  要是北虏都长成欧洲人和非洲人的样子,怕是也不会有杀良冒功的情况发生了。
  这样就已经很好了,不会残害本来已经非常凄惨的百姓,这就是萧如薰对大明军队的最低要求了。
  这些百姓实在是太苦了,太凄惨了,若如此还要被杀良冒功对待,那可真的是天理难容,萧如薰就算是拼着丢官去职的风险也要狠狠的教训那些丧尽天良的兽军。
  萧如薰下令柴国柱和董一元继续按照预定路线前进,并且把自己这里得到的情报和他们共享,告诉他们前进的路上遇到城池不要忙着进攻或者绕过,先派人去探查一番。
  根据情报,北虏数个部落大规模南下大同过冬,如今天气依然严寒,他们没有北返的迹象,也不知道咱们已经开始北伐反攻,所以城池里多是松懈倦怠的北虏和大量被奴役的汉民。
  萧如薰要求他们杀掉北虏,夺回城池,救回百姓。
  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做到,但是萧如薰必须要这样去做。
  万历二十六年三月初七,萧如薰率军进抵夏米庄,这里距离大同只有两天不到的路程,骑兵奔袭一天就可以抵达,根据审问的来的情报,这里周围城镇完全都是北虏部落占据来过冬的,里面分布着两千到两万不等的北虏以及数千数万不等的汉民,全都是被他们奴役的。
  他们压榨着汉民的血汗,住在汉人的城池和房屋里舒舒服服的过冬,一个冬天过去之后,春天已经来到,若在江南之地,已经是阳春三月了,不过在塞北大地上,气温依然严寒,于是乎他们没打算北返。
  这里的日子实在是太舒服了,吃喝有保障,还有负责做饭打水砍柴洗衣,不用付钱不用监督,只要吩咐出去就可以了。
  任何一家子全家南下的普通兵户都可以得到五到十名汉奴,随着地位的上升,还能得到更多的汉奴来服务他们,任打任骂任杀任辱,他们将全部的恶意一起倾泻在汉奴身上,肆意享受着这生来就从未享受过的快意生活,这般人上人的生活。
  也难怪这些人拖家带口一起南下,没有南下的还在安排组织一起南下,大有重现当初五胡乱华之际占据汉土为己用赖着不走的架势。
  如此这般的日子,他们当然当作神仙一般的日子,如此这般的日子,可以让他们迅速腐化堕化,一如进入北京城之后的八旗骁将们。
  可是后人多嘲笑他们的胸无大志,却从不曾去想在他们的腐化背后,是千千万万汉民的血泪和整个民族的耻辱,汉家儿郎被奴役,汉家女儿被凌辱,血汗劳作之后所得的金银财宝白米细粮无偿地供奉他们,举数万万人之力供养那百万蛮夷,如此,才有他们的“迅速腐化”。
  华夏神州之地,汉民生于斯长于斯,怎能被你们鸠占鹊巢,散发着阵阵膻腥之气?
  我怎能眼睁睁看着你们奴役我的同胞而无动于衷?
  当年有祖逖,有桓温,有刘裕,现在有我。
  我要让你们有来无回。
  萧如薰一声令下,李如松、李如梅、李如柏、努尔哈赤、王辉等部将分头行动,以夏米庄为指挥所,四面出击,将所有目前所知道的有北虏驻扎的城池全部列为打击目标。
  在进击大同镇城之前,必须将这些据点全部拔除,解救百姓的同时,也剪除北虏的羽翼,趁他们还没有反应过来,先给他们一闷棍,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没有还手的力量了。
  要打就彻底打死,一口气都不给留,一个俘虏也不要,全部杀死。


第六百三十一章 煽动
  作为主帅,萧如薰的命令是非常有成效的。
  三月初八晚,李如松就派人传来战报,破城池一座,斩北虏两千一百余,解救百姓一万,正在保护运送途中,请萧如薰接应,与他继续率兵出击。
  三月初九一早上,努尔哈赤派人传来战报,破城池一座,斩北虏一千五百,解救百姓一万,请萧如薰派人接应保护百姓,他也要继续出击。
  三月初九中午,萧如薰正在安排部队给逐渐抵达的百姓发口粮的时候,李如梅李如柏和王辉的战报也传来了,他们各自破城一座,斩北虏大约万余,其中李如柏进攻的偏北向的城池里面发现有一千多北虏青壮一万的三千多北虏老弱妇孺。
  北虏基本上没有防备,就像是在过节日一样醉生梦死,大军突袭而来,他们手足无措,基本上一波冲锋就能灭了他们。
  如此说来,夏米庄以北已经被北虏占据了,不是军事占据,而是彻底的占据,宛若征服一般,大有重现当年五胡乱华时代的故事。
  因为连平常绝不露面的老弱妇孺都来了!
  不过,现在的中原王朝政府不是当年的晋政府,老朱家不是司马家,对待胡人决不妥协的国策至少在嘴上被喊得震天响,一句驱逐鞑虏绝对是政治正确的口号,做驱逐鞑虏的事情,无论是谁也说不出一个不是来。
  而且萧如薰真的觉得这些北虏的智商很感人。
  当年东晋被打的逃到南边,南宋也被打的逃到南边,只剩下半壁江山却也没有放弃过北伐,总有人敢于北伐,继承他们大一统事业的隋和大明纷纷取得了更加彻底的胜利。
  尤其是大明,两代帝王十三次北伐,堪比汉武帝打击匈奴,并且最终由永乐帝朱棣打到了狼居胥山,再现封狼居胥的汉家最高军功。
  封狼居胥的人不止一个霍去病,还有朱棣,真正打到狼居胥山的还有唐朝的李靖和侯君集等大将,不过真正举行了封禅仪式的只有霍去病和朱棣,霍去病是第一个,朱棣则是以皇帝之尊,其余诸位身份有限,封禅的话则是政治错误。
  你说就是这样的大明,脾气极其倔强的大明,会眼睁睁看着他们占据汉土不还打算在此休养生息?
  从政治上来说,神州大地遭到侵犯,身为正统王朝就必须要夺回失地,这是绝对的政治正确,不夺,那会造成人心动荡,甚至无法再被认同为正统大一统王朝,比如宋,始终就不被承认为大一统王朝。
  从军事上来说,两宋三百年让汉人吃够了没有长城的苦楚,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开启了外族越过长城进入华夏腹地的先河,失去长城,整个华北平原坦坦荡荡再无缓冲,极难阻止大规模骑兵奔袭。
  吸取这个教训之后,大明光复燕云地区之后就极为重视长城防务,数度重修长城,现在你让北虏越过长城在大同定居?
  开什么玩笑!
  这要是让朱翊钧知道了,还不得暴跳如雷下令萧如薰立刻将北虏全部驱逐然后顺带着狠狠屠杀一顿以报复。
  萧如薰还就真的这样添油加醋的写了一封正式奏折上去,这个消息是没有必要做任何隐瞒的,他在下令大军四处收复失地斩杀北虏的时候,还搜肠刮肚极尽煽动之能的写了一封奏折。
  这份奏折里面,他将北虏在大同和山西所做的事情夸大了三五倍,各种意义上渲染卖惨,然后还请徐光启这个正牌举人代为润色。
  然后他将此奏折上报朝廷,作为出长城进攻归化城的舆论煽动武器,他固然可以凭自己特殊的身份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理由强行率军出击长城之外,但是后果一样有点严重。
  为了让自己好收拾残局,煽动起大明朝廷那帮正统思想上脑的文人的雪耻欲望就很有必要。
  将这件事情上升到国家民族大义的程度,辅以悲惨状况所见,将此事煽动到政治正确的程度,进而加大朝廷允许自己出击归化城一雪前耻的可能。
  至于朱翊钧是否支持这个事情还不好说,但是萧如薰觉得朱翊钧是希望自己在这个四边总督的位置上多呆一段时间好帮他完成布局的。
  萧如薰也想要出长城看看长城之外的真实情况,现在的情况可能和当初有所不同,他要实地考察一番,以便未来向朱翊钧提出一份切实详尽可行的转被动为主动的北方战略。
  朱翊钧的支持对于萧如薰而言还是有帮助的,至少可以对内阁产生些许的影响。
  徐光启没看出来萧如薰真正的本意,但是对于萧如薰想要出击塞外的想法,徐光启是看出来了,他明显看出来萧如薰将这里的百姓们的惨状夸大了好几倍,甚至写出了“北虏生啖幼儿幼妇以为口粮”这样的话。
  这明显是瞎说,因为这里北虏们的粮食多的根本吃不完,比大明军队的粮食还富裕,现在的粮食多到可以供养十万难民口粮的地步,北虏有那么多粮食吃,又怎么会吃人呢?
  但是萧如薰这样写了,难道还会有人给北虏辩白不成?
  “总督,您这样写,莫不是为了促使朝廷同意大军出击塞外?”
  徐光启收拾着笔墨,看了看萧如薰。
  “那是自然,不这样写,不让朝臣感受到耻辱,他们怎么会允许大军越过长城出击塞外?按照他们看来,打仗就是花钱,花钱就是在刮他们的命根子,为了自己的命根子,他们还有什么是不能放弃的?太祖的整个战略都被他们放弃了,甚是可惜啊!”
  萧如薰颇有些无可奈何。
  “大军出击塞外,的确是需要花费不少银钱的,而且在往常看来,还得不到多少东西,所以,大概会有人因此而感到出击塞外颇有些得不偿失,故此有些不支持吧?”
  徐光启好像是在为谁开脱一般。
  “徐先生此言大缪。”
  萧如薰严肃道:“出击塞外反击敌国这件事情能用单纯的银钱来考量吗?还是说朝臣只看到了自己的银钱损失,却看不到外地的损失比我们更大?”
  徐光启张张嘴,支吾了一会儿,开口道:“这,只能说不一定吧?朝堂上也不是没有睿智之士,只是……”


第六百三十二章 解救大同城
  萧如薰冷冷一笑。
  “只是在文官看来,打仗就是花钱,所以我出击日本弄回来一千万两银子的时候他们是不敢相信的,他们不相信打仗可以弄到那么多好处,或者说他们只把看得到的银钱当作好处,其他好处一概看不到。
  他们看不到一次反击之后我们可以避免多少次北虏的袭击,就拿之前宁夏之役来说,我一战斩首三千套虏,将他们的头颅堆在长城外面成了京观,吓得他们整整三年不敢进犯,而往常,北虏那一年不要进犯好几次?
  一次反击成功可以让他们三年不进犯!徐先生,假设北虏每次南下我们都要损失十两银子,一年进犯十次,那就是一百两银子没了,而如果我们成功反击一次,这反击一次所需要的银钱会比北虏十次南下所失去的要多吗?
  就算是对等的,一次反击一百两银子,但是能让北虏三年不南下,三百两银子就省下来了,中和一下,我们还是赚了两百两的?不是吗?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好处还用我多说吗?
  至少可以让百姓不受伤害,生产不用受到阻碍,我们修建好的房屋城池和防御设施不被损坏,这些都是钱啊!他们难道不知道每次北虏南下我们不仅要付军费,还要付更多的损失补偿费用?
  这些费用低了吗?这些费用都拿来整顿军队训练精兵出击塞外,何愁北虏不平?汉武帝为何坐拥长城还要出击匈奴?为何拼着海内户口减半也要发动漠北决战?
  那就是为了彻底打怕打疼匈奴人!让他们不敢再次进犯我们造成百姓房屋天地城池等各项设施的损伤,这些琐碎的支出看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