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历1592-第3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真?怎么会这样呢?扯力克怎么会这样做呢?”


第六百四十三章 为敌(上)
  麻贵和梅国祯都不会想到,他们所遭遇的这场灾祸是一场实至名归的无妄之灾。
  没错的,是的,是一场无妄之灾,因为无论是发起者还是执行者还是推波助澜者都没有预料到这场灾祸的最终结局。
  只有萧如薰一个人大概明白这场灾祸的意义,当然,那也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那个时候,萧如薰回首往事,才真正意识到这场灾祸是自己煽动翅膀给大明带来的变数的爆炸式的呈现,是改变整个大势走向的令人难以思虑到的变数。
  宁夏的一声巨响将过去和未来撕裂,二者之间产生了一道裂痕,而万历北虏南下之役的发生则是这道裂痕最终分裂过去和未来的一役。
  从那之后,未来的走向就变得扑朔迷离,谁也看不清了,包括萧如薰这个本来不该出现的人在内。
  没人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那些熟悉的人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那些熟悉的事情到底还会不会发生,萧如薰一概不知,他成为了历史的孤儿。
  而对于眼下的人们来说,显然也不会太去关注这一点。
  “这件事情的起因是晋商内部的狗咬狗,他们之间互相竞争互相看不顺眼,有些心思歹毒的就利用北虏的力量来解决掉自己的竞争对手,以此牟利,为此不惜军士和百姓的性命。”
  萧如薰开始缓缓地对梅国祯讲述这一连串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目前的结果。
  “此事我已知晓,北虏围城之后,城内其实只有三日的粮食,我要求城内百姓将口粮上交统一安排,这些大家族带头抗拒,我便将城内晋商各大家族的人都给抓了起来又搜出了两日的粮食,我本想命人严加审讯他们问出更多粮食的下落,结果不曾想居然问出了他们的计划。”
  梅国祯缓缓说道。
  “原来如此,那之后的事情梅公你可知道?”
  梅国祯摇了摇头。
  “仅限于此,之后就是守城了,我无暇顾及这些人,任他们饿死在了监牢里,城内断粮之后,这些监牢里的囚徒是最先饿死的,也是最先被吃掉的,他们的尸体都被饥肠辘辘的士兵拖出来吃掉了,等我知道的时候,只有一地的白骨。”
  萧如薰点了点头。
  “这也是他们的报应,我听说过有人为了钱财可以不要命,但是从未听说有人为了钱财可以不要那么多人的命。他们当中有一个名叫刘西的人,被扯力克生擒之后,为了活命,居然供出了他们的藏粮洞的位置,使得北虏瞬间得到了大量粮食供给,使得北虏的野心进一步的膨胀了,于是北虏才会接着南下。”
  梅国祯皱了皱眉头。
  “刘西?那不是太原刘氏一族在大同的负责人吗?我与他见过!听说他和晋王的关系不错,在山西和大同的商户当中地位十分特殊,至于那藏粮洞……那是……”
  “这样啊……”
  萧如薰寻思了一下,说道:“此人可以说是扯力克南下山西的罪魁祸首之一,是他把藏粮洞献给了扯力克,让扯力克有了充足的粮食,至于藏粮洞,麻大哥,你该知道的吧?”
  萧如薰看向了麻贵。
  梅国祯也看向了麻贵。
  作为久在大同生活的麻氏家族的人,麻贵没有理由不知道这一切。
  果不其然,麻贵点了点头。
  “这在大同在山西都不是什么了不得的秘密,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藏粮洞,只是规模大小的问题,但是这些晋商大户的藏粮洞不是规模大小可以去解释的。他们所囤积藏匿的粮食已经无法在随便什么地方的藏粮洞安放,只能在山里面寻找合适的山洞存放,数量之大,令人咂舌。我一开始也在奇怪北虏为什么有那么多粮食,隐隐猜测到可能和这些藏粮洞有关,但是没敢深想下去,这种事情要是事发了,怕就不是死一两个人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你为何不告诉我?”
  梅国祯直到此时才知道,他看向了麻贵。
  麻贵摇了摇头。
  “此事怕是连当今陛下都不知道,不少人都知道,但是不敢明说,尤其是在朝廷派来的非本地官员那里,更是不能多说,三缄其口才是最好的,否则性命难保,朝堂上风波再起,又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我等位卑言轻,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做,只好什么都不做了。”
  “你……”
  梅国祯深深的叹了口气:“食君之禄,担君之忧,麻总兵,我本以为你是忠勇之士,结果你居然也……”
  麻贵也没有做什么纠缠,老老实实地承认道:“抚台,此事就算我们都知道了,又能如何?以山西商帮在朝中的势力,谁不要畏惧三分?当今陛下能解决这件事情吗?”
  “当然能。”
  萧如薰忽然插了一句嘴:“因为当今陛下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正在着手处理,我想,这些晋商和他们的爪牙是活不过今年的。”
  麻贵顿时一脸错愕,梅国祯则是满脸好奇。
  “当今陛下已然知道了?季馨,你没有骗我吧?这……”
  “是我告诉陛下的,通过锦衣卫的暗线,直接送到陛下手里。”
  萧如薰平静地看着麻贵,麻贵顿时满脸的不可思议。
  “季馨,你知道你做了什么吗?你犯了官场上的大忌讳啊!!”
  看着麻贵满脸焦虑的样子,萧如薰只是摇摇头,笑了笑。
  “官场的忌讳?这些无耻狗贼做出这种断子绝孙的丑事还不准人说?他们既然敢做,就该想到他们会有这一天,我不管什么忌讳不忌讳,我只知道对错,还有我手上的军队!若是有必要,我挥军南下荡平他们的老巢,直接剿杀了他们,纵使之后我被五马分尸,我也为国家除害了,我已经有了这般的觉悟,所以我什么都不怕。”
  麻贵不可置信的看着萧如薰。
  “季馨,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你这是要与整个朝堂为敌啊!!!”
  萧如薰点了点头。
  “我自然知道我在说什么,但是麻大哥,你已经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了,这种事情本就是错的,既然是错的,就要改正,而不是明知他是错的还要为他隐瞒,坐视他发展壮大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到了这一步,若要更正,只能用流血的方式了,麻大哥,你可想到正是因为你们这些知情者知情不报纵容这些无耻狗贼做大,才最终酿成今日之祸吗?千余年前商鞅就知道要抑商,知道商贾脱离掌控会造成什么样可怕的威胁,眼下山西大同灾祸还未过去,那一个个富可敌国囤积居奇的祸国殃民之辈正在朝堂上喑喑狂吠,为何时至今日大家却全都装作无视呢?”


第六百四十四章 为敌(下)
  萧如薰这样一说,麻贵张张嘴巴,支吾了半天,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不能继续无视下去了!不能了!大明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为了几个商贾的私心,已经到了需要用十几万大军和几十万百姓的伤亡来挽救,这些巨商是何等的毒瘤?今日区区几个商贾为了一笔生意份额就能引发如此大战,至十余万军士和百万百姓生死于不顾,来日他们就敢为了钱财将整个国家亿兆子民拱手相送!再不将这些毒瘤剐掉,大明朝还有救吗?!”
  麻贵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恶人做大至今,不是恶人一个人太强太能干,也有帮凶在其中出力,也有不相干的人的漠视和好人的纵容,而其实,如果不予以阻止,只是漠然地看着,心中再如何焦虑再如何思考,也只是帮凶而已。
  更可悲的是,这等“帮凶”,也根本不在真凶的眼里,事到临头依然会遭遇惨事。
  每逢乱世,这种帮凶总是特别多,死得最多的也是这种帮凶。
  梅国祯双目发亮,他紧紧握住了萧如薰的手。
  “季馨,你真的已经将此事告诉了陛下?陛下也做好了准备?要对这些硕鼠下手了?”
  萧如薰低头看了看梅国祯,点了点头。
  “是的,陛下已经有所准备了,而且这一次不是我们一家出手,晋商势大,且横行无忌久矣,早已造成全国各大商帮的不满,虽然这些商帮一样是毒瘤,但是总要一个一个来。这次可以利用他们,让他们一拥而上把晋商五马分尸吞噬殆尽,然后,咱们用点小小的计策,抛出诱饵,让他们分裂,让一家独大,其余各家心有不甘,然后让他们放手去抢,去夺,去争,待到日后他们狗咬狗,我们再寻机各个击破。”
  麻贵忙说道:“事情怎会如此顺利,他们也不是傻子啊!”
  “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纵使是父子兄弟,为了利益而相残的人还少吗?更何况是一群唯利是图之人,有些饵,即使明明知道是有毒的,但还是有数之不尽的人为之疯狂。到那个时候,不是我们能否使他们相争,而是他们自己会让自己疯狂起来,为了肉眼可以看到的利益,为了吃进嘴里的利益,他们会不惜一切,尽管他们明明知道这是毒药,还是会吃下去。”
  梅国祯拉了一下萧如薰的手。
  “纵使是如此,也不可冒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毒瘤,不是一朝能除尽的!”
  萧如薰点头说道:“放心,梅公,你放心,我记着,我不会急躁冒进的,当今陛下圣明,也不会急躁冒进的,我可是大将军,用兵之道可铲除奸佞之道非常相似,我不会乱来的。”
  “好,好,那就好,太好了,大同山西,数十万冤魂……终于有人能为他们报仇雪恨了……”
  梅国祯紧紧握着萧如薰的双手,怒目圆瞪,眼圈泛红,不停地诉说着自己心中的彻骨仇恨。
  而在一旁旁观的麻贵忽然觉得萧如薰有点陌生。
  三年多未曾见到,萧如薰变了,变了很多,和当初那个一身正气带兵出击朝鲜的大将军不一样了,那个时候萧如薰可不会明白这些道理,这些争抢的哲学,分明是平衡之道,什么人需要平衡之道?那是帝王权臣才需要的东西。
  这种高端的权术,麻贵从未见识过,也不曾接触过,他用不到,不需要,但是萧如薰也同样应该用不到不需要才是,怎么他学会了这些?
  对于一个拥兵数万的大将军而言,这种权术可是非常危险的东西,用好了可以名垂青史,用不好就会身败名裂,更别说他面对的是那些深谙权术之道的老妖怪们。
  那些打压武将一百多年的老妖怪们,无数无刻不在注意着防备武将提防军队,不让皇帝和武将接触,不让皇帝执掌军队,将皇权和军权割裂,让皇权大大的衰落,从而使得文官集团可以执掌整个大明朝的军政,将皇帝变成了吉祥物。
  而眼下,一个拥兵数万的大将军和野心勃勃的皇帝搭上了关系,他们,是怎么搭上关系的?
  他们,又是怎么谋划起来的?
  他们是如何在文官集团编织的大网中找到缝隙从而携手合作的?
  他们到底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给大明朝带来什么样的变数呢?
  如果,麻贵想的是如果,如果萧如薰此时此刻利用自己的权利调动整个四边超过二十万军队起兵讨伐文官,打起清军侧的大旗,以他的威望,还有皇帝的名义,再加以煽动,整个北方估计是来不及反抗就会被萧如薰拿下的。
  说穿了,文官们强大,是因为他们掌握了规则,规则又是他们制定的,当他们制定好规则又强迫大家一起遵循这个规则的时候,他们自然是无敌强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