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历1592-第4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辉接过两封信,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李如松三兄弟离开萧如薰的帅帐之后,一起来到了李如松的营帐里,兄弟三人此番一起立下大功,封爵有望,本来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如今被萧如薰这一说,顿时感觉前途暗淡。
  “兄长,朝廷根本不想让我们放开手脚去打,只想得过且过,照我来看,这一回要不是萧总督坚持,归化城咱们都打不了!”
  李如梅十分不满的对自己的兄长发牢骚。
  李如柏也一样不满。
  “萧总督说得很对啊,小规模出击有什么用?治标不治本,打完这个来那个,永远没有停歇的时候,爹爹一生征战十余次奏捷,却都是小胜,到头来也才是个伯爵。萧总督奏捷不过数次,但是斩首十数万,早已是传国侯,这一次甚至有可能晋封国公,这还不能看出问题吗?我看就是那群酸儒,就是在忌惮我等武将!”
  “就是就是!”
  李如梅附和着李如柏,然后两兄弟一起看着兄长李如松。
  “兄长?”
  李如松坐在主位上,面色阴晴不定,眼睛看着地面,似乎没有在听他们说话。
  “兄长?”
  李如梅又喊了一声。
  李如松抬眼看了看自己的两个兄弟。
  “方才,我忽然想起,在紫荆关的时候,父亲曾对我说过一句话。”
  两兄弟不明所以的看着李如松。
  “父亲对我说,他预感到将有大事要发生,要我此战结束之后尽快回辽东,脱离京师,不要在京师纠缠,否则,会引祸上身。”
  李如梅和李如柏惊讶的互相对视。
  “兄长,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你们难道没有察觉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
  李如松轻声说道:“此番朝廷对我等归来的待遇是不是太优厚了一些,优厚到了我都觉得受宠若惊的地步,这让我十分不安,再想起父亲回辽东之前的告诫,我感到京城会有大事发生。”
  李如柏忙问道:“兄长,难道是萧总督会出事?”
  李如松摇了摇头。
  “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但是我相信父亲,父亲沙场征战半辈子,宦海沉浮半辈子,历侍三代帝王,看问题当然比我们要准确,父亲的话,容不得我不信。”
  “那兄长的意思呢?”
  李如梅问道。
  “献俘仪式封赏大典之后,我们即刻请回,不能拖延,一定要尽快离开这是非之地,否则对于你我兄弟和李家而言,绝对不是好事。”
  李如梅和李如柏面面相觑,继而问道:“那,萧总督那里,兄长打算怎么说?”
  李如松沉默了一会儿。
  他对萧如薰的感情挺复杂的,从最开始的恼怒和愤恨到现在的佩服甚至是有点小小的敬畏,还有之前敞开胸怀彻夜交谈的经历,使得种种感觉围绕着他,让他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走之前和萧总督打个招呼,也算是全了我们一起征战的情谊,我李家不做负心人,不做负心事。”
  李如松做了一个不算决定的决定,连他自己都搞不太清楚的决定。


第七百五十五章 皇帝的坦诚
  夜渐渐深了,大部分人都睡了,不过总有那么些人心事重重,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萧如薰睡不着,心事重重,干脆起身点亮烛火在帐中给家人写家书。
  出来征战半年多没回家,虽然也写了不少信件回去,但是还是免不得担心妻子和儿女们的情况。
  提起笔将自己的思念和担忧付诸纸上,萧如薰也不断的回忆起和亲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忽然间,一阵微风吹过,萧如薰一抬眼,看到自己面前不远处跪着一个身穿黑衣的男子。
  “萧总督,陛下有请。”
  萧如薰皱起了眉头。
  “我帐外的卫兵呢?”
  “性命无碍,只是睡去了,请萧总督见谅,陛下特意吩咐,此事事关重大,不得有任何外人知道,包括萧总督的亲卫。”
  萧如薰深吸了一口气。
  “你和我之前见到的那人不同,我凭什么相信你?”
  男子掏出一块令牌,缓缓站起身子,上前两步,双手奉给萧如薰,萧如薰一看,的确是那件信物,又看了看以真面目示人的黑衣男子,缓缓点了点头。
  “本督知道了,该怎么去?陛下有安排吗?”
  “陛下早已安排妥当,定保萧总督两个时辰内归来,请萧总督随我来。”
  黑衣人一伸手,萧如薰便站起身子,换了件衣服,吹熄了蜡烛,走到帐外,看到帐篷外站着两个身着镇南军军服的“士兵”向萧如薰行礼。
  “这是特意安排的,可保萧总督不在的时候无人进入帐篷,剩下的事情待萧总督回来请萧总督自行安排。”黑衣人这样解释。
  “你们准备的可真妥当。”
  萧如薰面色不善的看着黑衣人。
  “为陛下办事,还请萧总督谅解。”
  萧如薰便不再说些什么。
  距离上一次见到朱翊钧也有半年多了,当初带着他的嘱托而去,现在带着辉煌的战果回来,也算是不负所托,萧如薰心中是坦荡的,至于朱翊钧半夜秘密召见,弄得如此周密,想来一定是了不得的大事。
  萧如薰没有妄加揣测。
  不过他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
  很快,就在他与朱翊钧前两次见面的地方,他再次见到了朱翊钧。
  “臣萧如薰拜见陛下!”
  “爱卿快快请起!”
  朱翊钧对于能够再次见到萧如薰是很开心的,对于这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他说真话的将军,朱翊钧对他的信任自然是无以复加的,这种信任完全可以和张诚相提并论,尽管萧如薰领兵在外,但是朱翊钧从未担心过萧如薰会拥兵自重。
  倒不如说他现在根本无暇顾及这些事情,他光是面对群臣就已经焦头烂额了。
  “爱卿,一别半年,你瘦了。”
  朱翊钧握住了萧如薰的手,眼中带着恳切。
  萧如薰微微笑道:“能为大明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就是臣的愿望了,如今能不负陛下所托将北虏尽数歼灭,臣便可以回来见到陛下了。”
  “满朝文武,真正能为朕分忧的人只有爱卿一人,其余人衣冠楚楚,却连一介阉人都不如,对朕隐瞒实情,让朕以为大明是太平盛世,若不是萧爱卿对朕说了真话,朕恐怕穷极一生都不能得知真相。”
  朱翊钧握着萧如薰的手越发的用力了,随后压低喉咙,对萧如薰轻声道:“朕叫萧爱卿星夜前来,萧爱卿可知为何?”
  萧如薰摇头:“臣不知,陛下还有什么需要交代臣的吗?”
  朱翊钧点了点头:“你没发现朕身边少了什么吗?”
  萧如薰环视了一圈周围,感觉有点违和。
  “这……对了!陛下身边近侍为何不在?”
  照理来说,就算是秘密召见,皇帝身边最心腹的大太监都是可以在场的,可是之前萧如薰打过交道的那个大太监张诚却没了踪影。
  “爱卿聪慧,张诚现在已经是朕所安排的东厂厂督了。”
  萧如薰一愣,随后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陛下的意思是说……”
  “前任东厂厂督张鲸欺瞒朕,已被朕拿下,张诚对朕忠心不二,朕就重用张诚,另外,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也欺瞒朕,朕准备献俘仪式之后,找到合适人选将其替换,将其拿下。”
  朱翊钧这话说的杀气腾腾。
  “难道是因为……山西的事情?”
  萧如薰顿时明白了。
  “没错,山西之事实在是太大,如此大的事情,朕不相信锦衣卫和东厂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但是他们却从来不曾告诉朕,欺瞒朕,作为朕的耳目,他们如此作为,就是对朕的背叛,朕决计不能容忍他们。”
  朱翊钧点头说道:“此番朕与萧爱卿联系,所用的都是朕一手安排的不同于锦衣卫的暗线,这支暗线只有朕和张诚知道,锦衣卫不知,骆思恭也被朕监视起来,太后宫中也全是朕的人,如今整个内宫都在朕的掌握之下。”
  萧如薰越听越觉得不太对劲。
  皇帝这话是什么意思?
  还牵扯上了太后?
  看到萧如薰迷茫的神情,朱翊钧开口道:“有些事情是时候可以和爱卿说明了,之前不说是担心此事会扰乱爱卿的心神,让爱卿无法全力对抗北虏,眼下北虏危机暂缓,朕可以说了。”
  “陛下……您的意思是?”
  萧如薰一头雾水。
  “三年前,朝鲜战事结束,爱卿带兵从倭国抵达天津卫,之后来京师向朕献俘,就在此期间,朕做了一件事情。”
  萧如薰忙问道:“敢问陛下,何事?”
  “当时,内阁次辅张位率领群臣屡次对朕逼宫,逼朕立太子,朕一日不立太子,他们就一日不消停,视大明祖宗法规于无物,视朕的威严于无物,让朕颜面全无,让朕被万民看笑话,朕忍无可忍,遂密令身边人带密信离开京师,准备召爱卿带兵入京勤王。”
  “带兵……入京勤王?”
  萧如薰被震撼到了。
  不得不说,对于在大明度过了六年岁月、已经越来越习惯于大明生活的萧如薰而言,这几个词语所蕴含的意义还是相当大的。
  带兵入京勤王的意义就是要萧如薰协助皇帝发动兵变。
  发动兵变,控制京城,让皇帝用自己的兵权对群臣发动逆袭,控制群臣,甚至是……杀戮。
  皇帝亲自主导的兵变……
  朱翊钧已经到了傀儡帝王的程度吗?


第七百五十六章 朱翊钧最大的错误
  对朱翊钧的坦诚相待,萧如薰是震惊的。
  他万万没想到,三年前,朱翊钧曾经策划过那么可怕的事情。
  “对,朕希望可以召萧爱卿带兵入京勤王,只可惜,朕当时气上头,部署不周密,几个身边的内侍被人轻易收买,派出去的人的行踪泄漏,被人捕杀,朕的信件连皇宫都没有出去,此事不了了之。”
  朱翊钧的脸上露出了屈辱的神色。
  “这……陛下……此事……”
  “你对朕讲真话,朕也对你讲真话,收买朕的内侍的,是前首辅王锡爵,捕杀朕的送信密使的,是太后,后来太后对朕说,朕是在和全天下士绅作对,是在造整个天下的反。太后还说朕根本没那个本事,安安稳稳做帝王就好,对于朕这种平庸的帝王来说,难得糊涂,安稳一生是最好的选择,以免落得落水而死的下场!”
  朱翊钧咬紧了牙关。
  “陛下……您是说?!”
  萧如薰猛然间注意到了什么。
  “朕说了,萧爱卿敢冒危险对朕说真话,朕绝不会欺骗萧爱卿,朕那个时候才知道,自己一直以来被张师傅还有太后保护在这深宫之中,却丝毫不知道自己的天下正在被那些硕鼠给掏空。
  山西的事情发生之后,朕就在想,真的只有一个山西是这样的吗?大明其他地方不是如此吗?大明富庶之地何止一个山西?
  历朝历代商税大明最低,那么为何朕要加商税却始终加不上去?为何朕开个矿收个矿税就是与民争利,民是谁?升斗小民能有那个能力开矿吗?
  朕明白了,那些混账东西是在对朕说,要朕不要和他们争利,那些东西都是他们的,他们不允许朕去和他们争抢。
  朕是大明皇帝,天下之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现在倒好,朕要在自己的国土上开矿都开不了,要加一点商税也加不了,朕还是皇帝吗?”
  朱翊钧往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