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历1592-第5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九百八十九章 大有可期
  梁梦龙接受了王锡爵的劝说,答应再次出仕。
  他是三月初五抵达京师准备接受萧如薰的接见的,似乎梁梦龙还是在心中做了一番天人交战,最后,他还是决定出仕了。
  居家十余年,从张居正时期的辉煌到被痛打落水狗时的落魄,大起大落之下,梁梦龙的心理应该对这官场对这天下多了一份别样的感悟才是。
  现在还活在世上的张居正余党已经不多了,萧如薰多方打探也没有发现几个,梁梦龙是距离京师最近也愿意出仕的唯一一个。
  能被张居正看重并且委以重任,首先他一定是个有能耐的干吏,萧如薰不想让他的这份能耐就这样进入棺材里再也没有用武之地,此时此刻的辽东的确是需要一个很有经验的巡抚来安定。
  而且更关键的是,萧如薰查阅梁梦龙的卷宗的时候,发现梁梦龙曾经在隆庆年主持过海运试行,是一个支持开通海运减轻运河运输压力的海运战略家,这一点和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
  在他看来,哪怕梁梦龙不堪为辽东巡抚,也能用他来筹备海运的事情。
  三月初六为了迎接自己的家人,萧如薰没来得及接见梁梦龙,把他放在驿馆里晾了一天,派内侍去赐给他肉食和茶叶,让他稍作等待,三月初七才召见了梁梦龙。
  梁梦龙已经七十一岁了,在这个年代是绝对的高寿老者,看起来却还是很有精神,似乎在家里面修身养性很有成果,萧如薰接见他的时候也是很客气的。
  “老臣拜见陛下。”
  梁梦龙倒也识趣,上来就拜见皇帝,没有说什么意料之外的话,这种态度让萧如薰比较高兴。
  估计和王锡爵的劝说脱不开关系。
  “梁卿无需多礼,快快请起,来人,赐坐。”
  萧如薰让内侍赐坐给梁梦龙,梁梦龙谢过之后便缓缓坐下。
  “新朝初立,百废待兴,我是十分需要如梁卿这样的老臣来辅佐的,梁卿愿意重新出山,我的心里是十分高兴的,眼下朝廷有辽东巡抚一职空缺,不知梁卿可愿意担任此职位?”
  梁梦龙缓缓说道:“陛下有所要求,老臣必将尽力完成。”
  萧如薰笑道:“好,那关于辽东治理,梁卿有何策略教我?”
  梁梦龙侃侃而谈道:“辽东北有北虏,东有女真,两面环敌,近年来有李氏镇守辽东,辽东局面尚可,李氏一旦去职,陛下打算以何人镇守辽东?”
  “以我麾下大将廖忠领白虎营全军并战狼营全军镇守辽东,稳住局面,辽东为京城屏障,断不可失,我麾下大军战斗力绝对不在李氏辽东军之下,这一点,梁卿可以放心。”
  萧如薰对梁梦龙做了军事上的保证。
  梁梦龙点点头,又开口道:“既然如此,老臣便可以放心治理地方,辽东苦寒,更兼有北虏女真犯边,百姓生活困苦,若有强军镇守边疆,便能让百姓开垦荒地安居乐业,届时请陛下减免苛捐杂税,与民休息,三年之内辽东必然大治,至少可供镇守大军粮饷之用。”
  萧如薰缓缓点头,而后开口道:“我欲修理从京师到沈阳的大驰道,如今已经开始动工了,这方面梁卿要好生注意,必要时征发辽东百姓帮助修理大驰道,此大驰道若成,则从京师调拨物资或进军辽东都会容易许多。”
  “大驰道……”
  梁梦龙双目放光:“若有大驰道,则辽东之路便更加方便了,如此一来,辽事大有可为。”
  “不仅是一条大驰道,大驰道修到沈阳之后,还要将辽东几个重要城市通过驰道相互连接,形成一个交通网,便于各城市之间的联络和协防,这样的大驰道我也会在全国范围内开修,但是辽东要放在第一位。”
  萧如薰严肃说道:“我对辽东的要求不仅仅只是保留眼下的局面,我的要求更多,我要求恢复到洪武永乐时期的状态,至少要将奴儿干都司曾经的辖地全部收复,并且设州县乡进行统治,将之纳入领土。”
  梁梦龙忽而想起王锡爵信中所说的皇帝要在县下设乡的统治策略。
  毫无疑问,这位新皇帝是打定主意要建立一个类似于先秦的大政府了,事无巨细都能被政府管理到,一个空前强大的政府。
  这个政府会给这个国家带来什么?
  梁梦龙不敢去想,至少,王锡爵所遭遇到的一切,梁梦龙并不希望自己也遭遇到。
  “辽东以往局势混乱,这一次要好好理顺辽东民政,设立州县乡,将辽东户口普查,任何藏匿户口都不允许存在,如有藏匿户口者一律逮捕处刑,这一点自然有人会去做,但是你这个巡抚要予以支持。”
  萧如薰看着梁梦龙。
  梁梦龙连忙表示自己知道。
  辽东的事情说完,萧如薰就可以对海运的事情进行一番咨询了。
  “之前,我在查阅前朝卷宗的时候,发现梁卿曾经主持过海运粮食的事情,是吗?”
  梁梦龙一愣,随即点头:“确有此事,但是却被政敌攻击,不得不停止。”
  萧如薰又开口道:“我知道,因为遇到大风,海船倾覆七只,漂米数千石,溺军丁十五人,继而被言官攻击,从而停止了海运,重新回归河运。”
  梁梦龙叹息一声,似是有些怨念地说道:“仅仅倾覆七只海船,就被攻击的停止了海运,可是每当河运出事,倾覆的何止七只?七百只都有!可恨当时的那些权臣,个个都在运河上有关系有黑钱可拿,拼了命的攻击海运阻止海运,生怕自己的钱袋子被海运夺走,势力实在太强,我等实在是无可奈何。”
  萧如薰点了点头,他对运河上的那些关系网也非常痛恨,决心铲除。
  “这些我都清楚,所以我决定重开海运,减少运河压力,将运河仅仅用来运送军用物资,而海运则负责民用物资,运河派军队和中央官员进行管理和疏通,不准地方插手,海运则允许民间商户参与进去。”
  梁梦龙有些惊喜的看着萧如薰:“陛下当真决定开海运?”
  “当真。”
  萧如薰开口道:“现在我已经下令内阁进行研究,梁卿若有什么策略,也可写下来交给我,我会交给内阁去研究。”
  梁梦龙心潮澎湃。
  他渴望了数十年的事情,渴望为大明解决北方粮食问题和运河耗费过剧的事情,但是努力了很多年却依然败在了运河手上,而现在他所梦想的这一切却要在这个推翻了大明的新皇帝身上实现。
  所以此时此刻,他的内心十分复杂。
  新王朝,难道真的大有可期?


第九百九十章 给褚英的礼物
  三月底,本该是温暖的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时节,但是在小冰河时期,春天的来临显然比往常要晚一些。
  南方可能还好,北方则更为严重,虽然已经是临近四月份的天,可是除了中午暖和,早晚依旧很凉。
  内阁原先也是很担心的,担心这样寒冷的天气会误农时,会让北方粮食进一步减产,南粮北运的压力更大,可能会影响政局的稳定,这一点,内阁在二月底就提出来了。
  萧如薰的反应也很快,他早就安排在缅甸熟练种植土豆玉米和番薯的农民乘船回归中原,给内阁里的大人们讲述在缅甸种植土豆玉米和番薯的盛况。
  说这些东西可以当作粮食吃,可以吃饱肚子,比如什么玉米晒干磨成面做馒头,番薯和土豆或烤或蒸或者做菜吃,把内阁里的官员们听的一愣一愣的。
  土豆这个玩意儿耐寒,能在已经不怎么适合小麦生长的北地进行种植,产量还很高,建议在北地,陕西山西北直隶山东这些地方大范围推广种植。
  而甘薯和玉米需要比较好的温度条件,可以在江南和岭南进行推广种植,岭南温度很高的地方可以实现一年三熟,就千万不要浪费时机。
  这三样新作物可以和当地的一些作物进行混合种植,以增加粮食的产量。
  另外,萧如薰还下令将这些老农们和农作物的种子送到各地进行新作物的种植培训,要求尽快推广新作物的种植,同时命令已经稳定下来的地区的县令乡长们组织学习对粪便的集中管理。
  同时计划在各乡村城镇中开始建设公共厕所,以便收集人粪尿,对猪牛羊鸡鸭鹅等家禽的粪便也要求全部收集,进行统一的发酵制作粪肥,用以增加土壤肥力。
  东南三省和北直隶首先被要求进行这项运动,二月底下令,三月初这个命令就传达到了南方,各地县令和乡长立刻行动起来,在自己所辖区域内挨家挨户宣布大秦政府的新要求。
  农村中各家对各家的粪肥自然不用政府提点,他们自己也知道粪尿的重要性。
  但是城镇之中的居民却对此没什么太多的注意,经常随地大小便弄得城镇之中臭气熏天,不仅污染环境还浪费宝贵的粪肥。
  得到萧如薰的指令之后,各地县官立刻下令即日起粪尿不得随地排泄,必须在家中用木桶之类的器具解决。
  然后由县府安排专人去收集,将粪尿交给县府统一制作粪肥,然后发放到乡村之中弥补乡村粪肥的不足。
  而且还要求在所辖城镇之中设立专门的巡逻队,见到有人随地大小便就狠狠的打板子。
  一方面解决粪肥不足的问题,一方面还能对城镇环境进行改善。
  这年头没有地下水道,没有公共厕所和专门的清理人员,大城市还好,小城镇和乡村随地大小便十分普通,里头简直就是臭气熏天难以忍受。
  古时候人们喜欢熏香,喜欢香囊和香包,有钱人经常点着熏香,还用熏香让衣服也变得香香的,满清时期,鼻烟壶在北京十分流行,富家子弟人手一个,看起来十分潇洒。
  但是这些都不是因为别的原因,不是装潇洒装逼格之类的,就是因为太臭了,空气中弥漫着尿臊味和臭味,富家子弟们不用熏香不用鼻烟壶实在是没办法去大街上闲逛。
  萧如薰在缅甸就对这个问题进行过处理,缅甸城镇和乡村的空气质量都不错。
  进驻京师之后,萧如薰按照缅甸的经验,也早就下令不允许京师居民随地大小便,修建专门的公共厕所引导宣传人们在家里或者去公共厕所解决三急问题,同样下令组成巡逻队,对随地大小便的人们进行打板子的惩罚。
  仅仅二月间就有两千多人被打了板子,效果很好,三月只有一百多人被打了板子,这样下去,别的地方不敢说,至少京师的空气质量会大大提高。
  将一些燃眉之急给解决掉之后,萧如薰也很重视军队建设,大军停留在京师周边的时候,绝对不会停止日常训练,训练的内容和强度一如缅甸时期,缅甸老兵对此很习惯,但是后来加入的就有些吃力了。
  为此这些后来加入的军队没少被缅甸老兵嘲笑。
  萧如薰对此乐见其成,也时不时的离开京城去军营当中和士兵们打成一片,让士兵知道自己的存在,维持自己的影响力,经常给军队一些赏赐,给肉给酒给钱,总而言之对军队一点不含糊。
  只要是一个正常的政府,官员们的脑袋都正常,那就绝对不会去克扣军队的粮饷,但凡是克扣军队粮饷的政府那都是有病的政府,需要大治,军队是根基,没有军队你还搞什么统治?
  这不,大明被萧如薰掀翻了,前车之鉴后世之师,反正萧如薰从来不会亏待自己的士兵们。
  这一次萧如薰选择的是去狂狮营视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