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历1592-第5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萧如薰还下令工匠们对印刷使用的墨汁进行改善,以油墨为目标进行研究。
  萧如薰告诉他们,在欧罗巴大陆,一百多年前,西夷已经制作出了可以大规模使用的铅活字乃至于铅活字印刷机。
  他们使用铅合金作为原料,用灯黑和亚麻油做印刷的油墨,制作出来的书籍质量很不错。
  这对于部下官员的冲击力是很大的,他们难以相信在天朝上国之外,居然还有国家也掌握了如此先进的文化手段。
  虽然没有相关的技术,但是还真不能小瞧人类的智慧。
  萧如薰给出方向和要求之后,教育部官员全部运作,为了得到皇帝的嘉奖和欣赏,以及维护天朝上国的尊严,他们不分昼夜努力的工作,终于在四月初将第一本用铅活字印刷的线装《三字经》送到了萧如薰的手上。
  萧如薰翻看之后,发现这本书的确质量很好,很是精美,于是很高兴的前往教育部观看官员们的现场操作。
  虽然眼下只有数百个制作好的铜模以及铅活字,还有一台看上去像是印刷机的东西。
  萧如薰上去捣鼓了一下,感觉和手提箱差不多,将纸张固定在一边,铅活字涂上墨汁在另一边,两边一合上再一打开,就是很好的一张有字的纸。
  墨汁方面萧如薰也看了,不再是单纯的墨汁,而是有了油墨的感觉,稍微有些粘稠度,至于里面弄了什么,萧如薰没问,只让他们继续这样做,需要什么直接把要求送到户部就好。
  在这些事情之外,萧如薰还在北直隶和东南三省找了一批有过教育蒙童经验的儒生,询问他们是如何教育孩子们识字的,得到的答案都很统一,就是两字相切法,比如“红,胡笼切”,用汉字为汉字注音。
  这种办法比更早之前的直音法要好得多,但是反切的上字既然代表声母,就应该只表示辅音,但是实际上每一个汉字都代表一个完整的音节。
  反切的下字既然是表示韵母的,就应该只表示元音,但是同样的,以元音开头的汉字又是很少的,因此常常必须借用带有辅音的汉字来作为反切用的下字。
  当然更关键的是学习起来比较慢,难以大规模铺开,地方口音的相差也很大,相互之间的交流有点问题。
  虽然历朝历代都有官话,但是萧如薰希望将官话推广到全国各地,全国人们都会说一种官话,可以用官话交流,而不用带来口音上的交流问题。
  在意识到两字相切读音法的局限性之后,出于大规模普及教育的考虑,萧如薰想起了汉语拼音,想起了非常适合注音的西方字母,顺便也想起了至今还留在缅甸的利玛窦。
  这家伙能以意大利人的身份学会汉语,萧如薰很想知道他的学习方法。
  而且萧如薰依稀记得,利玛窦曾经和什么人一起搞了历史上第一份汉字的罗马字注音计划,似乎是专门用来帮助传教士学习汉语的。
  萧如薰把利玛窦从缅甸召来了京师,向他询问他用罗马字给汉字注音的学习方法,利玛窦感到非常惊喜和荣幸,立刻将自己学习汉语的方法和盘托出。
  萧如薰大概观察了一下利玛窦的方法,发现他的确是用和现代26个英文字母差不多的方式来为汉字注音,不过没有zh,ch这种双字母,利玛窦介绍说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好的为汉字注音。
  不过与现代拼音有少许的差别,差别不大,估计也就是口音的问题。
  思虑一番,萧如薰把教育部的官员聚集在一起,向他们提出了这种注音识字法。


第九百九十三章 注音(下)
  自从南洋事件发生,亚历山大枢机主教离开了缅甸之后,利玛窦变得沉寂了许多。
  他不再像之前那般见到个人就要拉着他来传教,而是安静的留下来按照萧如薰的要求为他翻译一些西方的书籍。
  利玛窦希望这样可以打动萧如薰,让他看到自己还是很有用处的,得到他的信任,然后再重启自己的传教计划。
  结果没等他努力完成,萧如薰就走了,去了中原,后来短暂回来了一次,然后就动员整个缅甸凑了十万大军去打仗了。
  利玛窦是一脑门儿的冷汗。
  萧如薰是要造他的皇帝的反吗?
  是要造反对吧?这就是在造反吧?
  利玛窦觉得,用一块割据地盘对抗整个强大的中央政府,这似乎根本就不可能成功,萧如薰的死亡是注定的,他一定会死,缅甸会被毁灭,而他继续留下来的意义是不是也就没有了?
  结果还没等他下定决心离开缅甸,萧如薰成功的消息就传回来了。
  他造反成功了,他成功的打败了中央政府入主京城,甚至还建立了新的政府统治庞大的中国!
  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神迹。
  他震撼了许久,等他震撼完找回了自己的理智的时候,一份诏令带给了他巨大的惊喜。
  大秦皇帝萧如薰召见泰西传教士利玛窦,让他去北京和皇帝会面。
  利玛窦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
  这位开明的将军,对科学有着浓厚兴趣的将军,甚至愿意雇佣葡萄牙人为他生产火枪火炮的将军,还愿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改善民生的将军,现在做了皇帝了。
  中国会和缅甸一样开放吗?
  如果可以的话,这对整个欧洲来说都将是一个巨大的刺激。
  利玛窦怀着极其兴奋的心情抵达了北京,见到了阔别已久的萧如薰。
  萧如薰没有和他叙什么旧情,而是直接对他说,想要他学习汉字的方式。
  利玛窦没有任何迟疑,立刻把自己学习汉字的方式和一点传授给其他传教士的方法和盘托出,那就是采用他们家乡的字母为汉字注音的学习方式。
  毫无疑问,利玛窦是个学习天才,曾经的大明和徐光启没能很好的利用利玛窦,给历史留下了无尽的遗憾,这一回,萧如薰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要利用利玛窦做成某些一直都想做的事情。
  利玛窦的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这样一个人才不利用起来为教育改革做贡献,萧如薰自己都不会放过自己。
  而从利玛窦的角度来看,若是可以在萧如薰需要的时候发挥自己的用处,那么总有一天可以得到萧如薰的信任,可以得到传教的资格。
  要知道,现在的萧如薰已经是皇帝了,在中国,皇帝可以做任何事情。
  至少就利玛窦这些年的经验来看,中国皇帝的权威远远超过欧洲国家的君主。
  那些国家的君主在中国皇帝面前简直就不能被提起,中国皇帝称为天子,代天行使权力,是天的儿子,而欧洲君主脑袋上还要压着一个神明,是神明的信徒。
  欧洲的贵族有自己的领地,君主不能随便指手画脚,而中国虽然也有贵族,但是中国的土地都是皇帝的,一切都是皇帝的,他们只能领到相对应的俸禄,却不能掌握那块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
  这在欧洲是无法想象的,但是在中国就是实际存在的。
  仅从这一点上来说,利玛窦就能肯定中国皇帝的权力远远超过欧洲君主。
  当然事实也是如此。
  所以,如果可以得到萧如薰的信任和允许,他可以在中国任何一块土地上传播他的宗教,达成他的理想。
  所以,他要比之前更加竭力的讨好萧如薰。
  在教育部官员的面前,利玛窦详细阐述了自己家乡的一些字母的发音,然后将自己对此时节官话的一些读音注释解释了一下。
  朱元璋定都南京之后,以南京官话作为全国通行的官话,这时节的官话听上去和现代的江浙一带的方言和闽南语都有些相似,并且影响中国一直到清末民初。
  后来雍正皇帝确定了北京官话为全国正音,北京官话是北京话和南京话加上一些音译满文融合而成的,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现代普通话,但是在整个明清时期,南京官话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萧如薰没必要在此时改变全国官话的读音,所以就让利玛窦把自己的方案提出来交给教育部的官员们去审核,让官员们通过对南京官话的了解和拉丁文字的读音做标注。
  每人都做,还给朝廷里的一些文化修养很深厚的大家送去咨询,请他们一起参与进来,然后把各自的方案拿出来讨论,确定一个最正规的读音方案。
  利玛窦就要在其中起到不可取代的作用。
  等这个方案确定了之后,就要拉一批蒙童来做个教学实验,随后培养相关的人才,将新识字方案逐渐推广到全国范围。
  教他们认识拉丁文字母的读音,记住这个读音,然后对照读音学习汉字和南京官话,通过这种方式让小孩子从小接触南京官话,扫盲的同时,也能将全国正音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这个方案在朝中引起了不小的争论,一些人认为很有意思,可以尝试,还有一些人认为这个还需要做更长远的计划,更有一些人持反对态度,认为用西夷的文字给咱们的汉字做注音是在玷污祖宗传下来的东西。
  政治上的问题他们不敢争论,但是到了这种文化传播方面的事情,一些人就开始动弹了。
  为此,萧如薰特意召开了朝会,在朝会上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不能说西夷的东西就一定是不好的,我们的东西就一定是好的,事实上咱们的确有不少地方不如西夷,甚至咱们没有涉足到的地方,西夷都已经开始涉足。
  先秦时期,咱们没有强大的骑兵,对付匈奴那是非常困难的,后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增强了中原军队的战斗力,打败了匈奴,这也是向蛮夷学习,赵武灵王尚有如此魄力,咱们就没有吗?
  远的不说,说咱们现在所用的鸟铳和弗朗机铳,那都是弗朗机人弄出来的,弗朗机人的战船又大又坚固,能承载的火炮也更多,咱们自己也有,但是明显不如人家,但是这又如何呢?
  现在咱们的鸟铳和弗朗机铳之精良,早已不在西夷之下,新式燧发铳之精良西夷也啧啧称奇,新式战船可载五六十门火炮,南洋一战尽灭弗朗机水师,占据了吕宋。
  不管是不是西夷的,只要有好处,那就拿过来学,学了之后变成咱们自己的,继续发展下去,早晚有一天做得比西夷更好,那又有什么不好的呢?
  不要总是拘泥于一地一物,睁开眼睛看看天下,看看这广阔的世界,还有很多我们不曾接触过的事情,我们都要一一去了解,去接触,去参透,去学习,故步自封萧规曹随早已不能适应当今的天下了。”


第九百九十四章 吴惟忠归来
  萧如薰的朝会宣扬了一个思想,那就是持续进步和变革的思想,有些人从中嗅出了机遇,他们发现新皇帝有变法的倾向,喜欢新鲜东西,他们找到了进身之阶。
  而有些人则嗅到了威胁,他们察觉到萧如薰似乎打算做一些动摇他们根本的事情。
  内阁一如既往的支持萧如薰,有人私下里将王锡爵和李廷机比作前朝的纸糊三阁老,但是谁也不敢明着说,因为坐在皇位上那个人,可真的会杀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萧如薰已经明确意识到了京师的稳定,能够给他提供放手操作的空间越来越大了,一些早就计划好的行动也可以开始进行了。
  姿态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区分也区分的差不多了,有些人越来越焦躁的上书请萧如薰下令选秀,这早已不是普通的上书,而是政治讯号,在萧如薰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