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历1592-第5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向高复述了萧如薰的话。
  “这样的话,按照陛下的要求,是否也是应该规定一个养马户当中的级别规定?”
  李廷机看向了王锡爵。
  王锡爵表示肯定。
  “这是自然的,既然是陛下的要求,当然要去做,而且这本身也是对的,咱们为政者,凡事不可一刀切,规定的越细致,下面人动手脚的可能性就越低,不得不说,陛下圣明啊!”
  王锡爵一脸感叹的样子,一脸遇到了千古明君的样子。
  下一个瞬间,一名内阁属官脚步匆忙地走进了内阁值房,看到了王锡爵李廷机和叶向高三人,忙说道:“首辅,次辅,叶部堂,刚才外面传来消息,说镇远侯顾大理似乎又招了一大批人,说是成国公朱应槐的同党,图谋不轨。”
  整个内阁值房内安静下来了。
  叶向高没动静,连表情也不变,只是瞳孔一缩,随后恢复原样。
  王锡爵和李廷机愣了一会儿,然后齐齐露出了笑脸。
  “这些叛逆啊,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做些大逆不道的事情,新朝定鼎天下安定,百姓也可以安居乐业,这是多好的事情?他们偏偏唯恐天下不乱,这种叛逆不除,天下永无宁日!”
  王锡爵立刻表达了对萧如薰的绝对支持:“陛下英明,必会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将奸佞一网打尽,我等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别的不用担心。”
  李廷机也随后表示:“都听首辅的,首辅这样说就没有错,我们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别的都不用搭理。”
  两名阁老如此说,内阁文员们只好重新开始做事,不过也是一副面色惴惴不安的样子,脚步也变得匆忙了不少。
  “咱们刚才说到哪儿了?”
  王锡爵看向了叶向高。
  叶向高也看向了王锡爵。
  少倾。
  “关于如何将马户按照财产多寡进行分级,分别规定免除赋税的额度,尽量不给下面人篡改上意的机会,充实大秦的战马,以备将来北伐之用。”
  叶向高把话题拉回了原来的位置。
  三人继续开始讨论。
  不管外面的风暴到底刮的有多么的强烈。


第一千零三章 现在他想做个好人
  蔡国珍的年纪已经很大了。
  自从沈一贯政变之后,他就常常在深夜里反思自己,自己所做的事情到底是不是对的,会不会有晚节不保的忧虑。
  越是这样思考,他越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伴随着萧如薰北伐的进展,如此这般的想法越发的占据他的思维,让他后悔不迭。
  早知如此,当初何不和那些脚底抹油的官员一样尽快逃离京师呢?
  沈一贯造反之初有不少官员得知这个事情,感觉大事不好,京师估计不安全了,于是便提前脚底抹油逃出了京师,现在担任内阁首辅的李廷机就是其中一人,蔡国珍原本也有逃命的机会,但是他却放弃了。
  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他就是放弃了这样的机会,虽然坐稳了吏部尚书的位置,但是这样的美好光景只是持续了半年左右,很快,萧如薰卷土重来,直接夺了帝位,他们这些人直接成了阶下囚。
  新朝初立,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想法或许是想稳定局面,新皇帝萧如薰沿用了大批前朝官员,其中不乏在沈一贯时期支持沈一贯的人。
  沈一贯的左膀右臂萧大亨和骆思恭被杀了,沈一贯本人被杀了,之后好像就没什么人被杀,新皇帝让大家一起逼迫明太后和明太子交出权力,然后做了皇帝,稳定了天下,四个月以来,大家相安无事,都在老老实实的办事情。
  可谁知一朝乱起,被委以重任的赵世卿当街被人杀死,新皇帝大怒,当着满朝文物的面雷霆震怒,随后下令彻查赵世卿案。
  这才短短数日,就已经查到了成国公朱应槐的头上,据说还有同党,还要波及不知道多少人。
  此情此景总是让蔡国珍想起大明立国之初著名的四大案,朱元璋主导下的四大案杀掉了数万官员,力度空前,蔡国珍很是担心萧如薰是不是也打算学习朱元璋,也搞个四大案出来。
  那他们的日子就真的不好过了。
  萧如薰应该不会像朱元璋那样下狠手吧?
  蔡国珍只能如此期待着。
  不过,这样的期待似乎并未得到回应。
  萧如薰还是下手了。
  一群穿着黑色官服的带刀官差闯进了蔡府,将蔡家大堂团团包围,一名中央调查司的六品官员面带冷笑的出现在了蔡家大堂上,看着面如死灰的蔡国珍及其家人,宣布了他的命运。
  “镇远侯顾大理招供,吏部尚书蔡国珍勾结成国公朱应槐图谋不轨,着革去吏部尚书之职,交付有司例行调查。”
  六品官员宣读完了诏令,把诏令送到了蔡国珍的面前。
  “蔡部堂,接旨吧,然后收拾收拾,就能出发了,您老也别太担心,陛下嘱咐过,让咱们对您特殊优待。”
  蔡国珍面如土色,嘴唇颤抖,缓缓伸出颤抖的双手,接过了那份诏令。
  “老臣……接旨……”
  拿过诏令,他只觉得浑身的力气都丧尽了,直接跌在地上,家人惊慌失措的叫嚷,被调查司官差全部驱逐,然后将蔡国珍提起,带回了调查司接受调查。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礼部尚书余继登的家里。
  当然也发生在了安远侯柳祚昌,宁阳侯陈应诏,抚宁侯朱继勋,定远侯邓绍煜,灵璧侯汤世隆,应城伯孙允恭等人的家里。
  他们全部都被带走,以协助调查的名义,带去了调查司的大牢里。
  短短数日三名部堂级高官死的死抓的抓,一大批勋贵从家里被带走,与家人隔离,眼看着大秦朝廷损失惨重,不过皇帝似乎并不担心,立刻下令副手暂代部堂事物,把朝政抓起来,照常处理朝政。
  似乎这场风暴只是在官员们和勋贵们的内部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却并未对朝政对天下产生什么影响。
  该过日子的还是照常过日子,该做事的还是照常做事,京师百姓们的生活轨迹并未发生多大的变动,京师戒严也很快就解除了,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一般。
  但是皇帝的怒气一如既往,召开朝会处理朝政的时候也会发火,似乎对赵世卿被杀的事情依旧耿耿于怀,看样子短时间内这场大调查并不会结束,而持续时间越长,很多官员也就越来越担心。
  他们很担心自己也会被牵连进去,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也会被抓到那个凶名赫赫的调查司里面遭受酷刑。
  现在关于调查司的内幕已经有一些被传开了,说什么在京师大变动当中没有死掉的锦衣卫和东厂的探子都被纳入了调查司当中,新皇帝借用这些人的力量重建了属于自己的特务集团。
  官员们曾经天真的以为新皇帝不会重建特务政治,现在看来,他们错了。
  皇帝建立了属于他自己的特务政治,还是比锦衣卫和东厂更可怕的特务集团,一出手就是国公级勋贵和部堂级高官,这种出手力度前所未有。
  小小六品官直接拿下部堂级高官,这个部门到底是多么可怕?
  很快,中央调查司的凶名就能和锦衣卫以及东厂相媲美了,而官员们拿他们没有任何办法。
  因为它贯彻的是皇帝的意志,是皇帝在背后操控一切,是皇帝让他们这样做的,做的正大光明有理有据,代天行使权力的皇帝赋予了他们上天的力量。
  这是无解的。
  中央调查司,经此一役扬名,不过很快,还会有其他的部门和他一起扬名,比如中央审计司。
  高官勋贵们在中央调查司里接受了调查司继承自锦衣卫和东厂的套餐服务,崩溃的崩溃半死不活的半死不活,原本决定咬牙挺住绝对不认怂的人看到了那些刑具和被拷打的不成模样的朱应槐,已经丧胆了。
  几个暗中约定绝对不会被屈打成招的勋贵们一看之下就腿软了,再看那些刑具,直接被吓得魂飞魄散。
  他们瞬间就把之前的决定给推翻了。
  年老体衰的蔡国珍看到了朱应槐的惨状,根本没有做什么迟疑,周曜还没有提出威胁,他就已经招了,说自己的确是同犯,被朱应槐强迫入局,但是过去他没有选择,现在他想做个好人。
  他要把所有参与进来的人一起招供出来,不过周曜没给他这个乱咬一气的机会,而是直接拿出了另外一份名单,交给他,让他签字画押,并且牢记这上面的名单,以便对他们进行指控。
  之后在皇帝面前也要这样做,把这些人统统拉下水,只要完成了这个目标,周曜就可以保证蔡国珍自身的安全和家人的安全。


第一千零四章 远方来客
  看到了这份周曜亲手交给他的名单之后,蔡国珍立刻明白了一些什么。
  这根本不是什么因为命案而引发的政治事件,这彻头彻尾就是一场排除异己的政治事件,赵世卿之死只不过是一个幌子,一个可以开始动手清除异己的幌子!
  这样再发散思维细细思考一下,蔡国珍甚至已经明白了赵世卿之死的真相。
  霎那间汗毛竖起,冷汗把背后的衣服都给浸透了。
  他知道,摆在自己面前的路只剩下一条了。
  不走也得走,走也得走,不然就是被彻底灭口的下场。
  蔡国珍立刻向周曜保证,要他做什么都可以,不管是什么,他愿意为皇帝陛下付出一切。
  周曜满意的点了点头。
  相对于蔡国珍的机智和变通,其他人则显得稍微迟钝一些,周曜带着他们去参观朱应槐的惨状的时候,他们居然缩成一团痛哭流涕说自己是清白的,而没有明白周曜的意思。
  谁管你们是不是清白?
  你们清白不清白根本不重要!
  现在是你们最后的机会,出卖掉自己的灵魂和节操,彻底成为皇帝陛下的狗,这才是皇帝陛下需要的,这样你们才能活,其他的都要死!
  这种事情都不明白,这点政治智慧都没有,还指望能有未来?
  但是这种事情周曜又不能明说,明说的话大家脸上都不太好看,所以为了增强他们的政治智慧,周曜只能用一些正常手段了,但是他很仁慈,仁慈的嘱咐下手的专业人员们——别弄死。
  政治风暴大清洗愈演愈烈的同时,几名缅甸的官员子陈龙正的带领下乘船来到了京师,向萧如薰述职,同时传达一些很重要的消息。
  和陈龙正这些缅甸官员一起来述职的还有“吕宋国相”袁俨。
  和乃父不同,袁俨在萧如薰即位登基的消息传来之后很快就上表祝贺表示臣服,接受了萧如薰登基为帝的事实,他被萧如薰委任管理吕宋诸岛的事物,筹备各种海洋贸易的事情,是萧如薰手下一名不可或缺的官员。
  而本次和他一起来的缅甸官员也都是负责海洋贸易的官员,前来讲述的都是同一件事,就是法兰西国和热那亚国的使者船再临缅甸,请求再一次开展互相贸易。
  上一批派去的商船几乎带走了缅甸所有能凑出来的丝绸铁锅和瓷器,还有少许茶叶。
  这一回他们需要的更多,付出的价格也是有增无减,同时非常期待中国方面可以派去更多的交流人员展开互相来往。
  自从陈龙正游历欧罗巴大陆之后,欧罗巴大陆的中国热愈演愈烈。
  陈龙正赠送给热那亚总督的书法成了整个欧洲最热门的艺术品,大量贵族前往热那亚希望一睹神秘的东方艺术,但是能看到的只有少数人。
  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