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历1592-第6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投毒,就算不能全覆盖,但是至少能让他们怕,让他们每喝一口水之前都要试毒,都不敢喝!”
  毛文龙眼里满满的都是森寒的杀意:“当他们为了寻找可靠的水源而疲于奔命的时候,就是咱们的机会了。”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困境
  不吃饭,人会饿,不喝水,人会渴,吃饭喝水是每个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不吃饭喝水就会影响正常的生活,这一点对于任何人都是一样的。
  而对于正在快速行军的努尔哈赤部众来说,喝水的需求似乎比吃饭更大一点。
  吃一顿饱饭可以撑四五个小时不饿,喝水喝饱了却不能维持四五个小时不渴,有些时候一个冲锋一段奔跑就会口干舌燥,必须要喝水。
  毛文龙知道粮食是可以大量储存的,努尔哈赤一定会大量的搜刮粮食储存粮食,但是水却是就地取得,努尔哈赤想不到那么多,尤其是特意储水这种事情,他根本想不到。
  烧毁粮草是难度极大的,但是给水下毒就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了。
  毛文龙派人搜集了一段时间的情报,了解努尔哈赤的行军路线,对比当年萧如薰率军南下的路线,于是他很快就确定努尔哈赤会按照当年萧如薰南下的路线继续走。
  他不会傻到用两千人去和努尔哈赤那将近五千人的兵马去硬拼,阴沟里翻船就划不来了,朝鲜人对努尔哈赤的削弱很有限,毛文龙自己必须要出手,那么投毒就是付出少回报大的行为,当然,风险也极大。
  可是给水投毒这种事情,则会给建州兵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打击,让他们不敢随意喝水,不敢随便取水。
  喝水之前要试毒,要等待,越是等待就越是口渴,行军速度就越慢,军心就越是不稳,体力就越是衰竭。
  他们的情绪也会因为这种事情而陷入崩溃的边缘,到时候,甚至不需要大军进攻就可以取得胜利,还是自己单独取得的胜利。
  这功劳之大,应该可以满足他的需求了。
  至于朝鲜人……他实在是太失望了。
  一群被大秦打的四处流窜的亡命之徒居然能把朝鲜三京之一的平壤给攻破了。
  倭寇还能说的过去,毕竟那是二十万军队,有攻城器械,可是努尔哈赤有什么?
  不到五千的残兵和一群拖油瓶部众,他也没有攻城重武器,有也不会携带,就这样只要闭城死守就能保住城池,能把努尔哈赤赶走,结果居然给攻破了。
  不仅如此,还被屠城了,还被烧了,被劫掠一空不说,城池都没了,你说这帮朝鲜人到底在干什么?
  麾下士兵看得目瞪口呆,无论如何也想不通那群流窜的建州兵是怎么把这样一座城池给攻破的。
  毛文龙也想不通,他也无法回答士兵们的疑惑。
  但是毫无疑问,平壤城的惨状还有那些头颅尸体,让他更加谨慎的思考自己该如何对付努尔哈赤了。
  而另一边,努尔哈赤的日子也不好过,自从那次三百多人喝水中毒而死之后,他对水源的管控是相当严格的,专门抓来一些动物试毒,没毒的才让喝,有毒的就不让喝,不止是水井,连一些小溪流都如此对待。
  这样一来固然不会有人中毒死,但是却会大大延缓进军的速度,更让士兵们口渴想要喝水的情绪大大加剧,军心开始不稳。
  努尔哈赤咬着牙痛恨给水下毒的那些人,他想应该是某些朝鲜人的行为,为了报复他,所以给水下毒,让他的军队不敢喝水,现在逼得他不得不开始想办法蓄水,将一些可以用来装水的容器都拿来装干净的水。
  为了水费尽心思,进军的速度被大大的拖缓了,本来几天就能攻到开城,现在却要满满的在路上磨,寻找可靠的水源补充自己需要,连劫掠都有些力不从心,士气开始衰落,不复之前的癫狂。
  努尔哈赤开始慌了,即使处在极限状态下的大脑也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喝水的问题,他总要喝水,不能不喝水。
  偏偏就在这个时候,后方传来了秦军接近的消息,他们的后方殿后部队与努尔哈赤所在地相隔一天左右的路程。
  十月十七日,建州兵殿后部队的哨骑遇到了秦军的小股前锋哨骑,双方交战,秦军哨骑斩杀三名建州兵之后撤退,并未恋战,似乎是回去报信。
  这个消息让努尔哈赤立刻警觉起来,立刻传令要求加快行军速度,尽快通过开城转向往东南方方向的忠州去。
  他知道这样一直走下去意味着什么,很清楚的知道,但是他更知道不这样走下去,会死的更快。
  加快行军速度的同时,缺水的情况更严重的影响了他的队伍,他下令水源优先供给给士兵,其余人只能分到其他少量水,却还要和士兵一起行动,这让他们的行动更为迟缓。
  尽管在拼命地寻找可靠的水源,可是努尔哈赤和费英东渐渐意识到了那数万族人已经成为了累赘。
  尤其是在抵达开城地区遇到朝鲜军队的抵抗之后。
  十七日下午,努尔哈赤等人终于抵达了开城地区,在这一地区遇到了朝鲜军队的顽强抵抗。
  朝鲜军队在这里设置了大量路障和陷阱阻止努尔哈赤等人的前进,更使用坚壁清野的战术,让整个开城地区附近的所有村落城镇都找不到一个活人和一粒粮食,水井也被用石头堵塞或者用动物尸体污秽,不能饮用。
  毫无疑问,这是柳成龙的手笔,他抵达开城之后得到了全开城的拥护,于是他充分发动民众和兵力,实行坚壁清野的战术,让建州兵得不到任何补给。
  他倒没想到给水井投毒,但是用动物尸体污秽和扔石头填井的效果是一样的,都是让建州兵没有水喝。
  努尔哈赤形如了某种意义上的困境之中,一边下令士兵们拆除障碍,一边下令寻找可靠的水源,在他看来,被石头填住的水井都是可以喝的,需要立刻把里面的石头取出来。
  不过笨手笨脚的建州兵思考了很久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用人力慢慢的搬运石头,没有别的办法。
  这边得不到水源,那边受阻于陷阱和路障,还不断有人受伤和丧命,这让努尔哈赤非常的恼火。
  更恼火的是居然有神出鬼没的朝鲜兵手持弓弩打游击,给正在处置陷阱和路障的士兵造成了极大的麻烦,虽然努尔哈赤派人追击,但是一旦进入周边的密林地区,就找不到这些朝鲜兵的影子了。
  努尔哈赤就给困在这距离开城城池不到十里的地方动弹不得。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一种计谋?
  努尔哈赤觉得这样不行,于是专门安排了手持弓弩的射手随时随地保护那些破坏陷阱和路障的士兵。
  朝鲜游击队再来袭扰的时候损失就比较严重,一两次之后,来的就少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努尔哈赤突出了陷阱区,接近了开城,远远的能看到高大的开城城墙。
  当初为了攻克开城,努尔哈赤和李如松一起用计突入,一场血肉巷战之后击溃了倭寇,成功占据开城,努尔哈赤本想故伎重施,但是看着开城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便知道这行不通。
  之前用朝鲜援军的脑袋吓开平壤城门的伎俩估计也不行了,这一回显然对方是严阵以待的,从之前的游击队就能看出他们没有被吓破胆,而是一门心思的要守住开城,还敢于外出作战。
  这就不妙了,攻击是不行的,肯定会遭到强烈的抵抗,现在后面有秦军追兵,不能久留,必须要尽快离。
  虽然知道城内肯定有他需要的水,但是无所谓,只要突破开城地区抵达开城边上的临津江,他就不怕了,临津江那么大的水量,多少毒才能起作用?
  一念至此,努尔哈赤决定放弃进攻开城,直接奔赴临津江饱饱的喝一顿水,然后全军渡过临津江,直接往汉城方向跑。
  而且努尔哈赤也注意到了,入侵最初的红利已经消失了,已经有朝鲜人反应过来准备勇敢的抵抗了,这个时候如果让朝鲜人摸清楚了自己的虚实,失去了恐惧,情况会变的十分糟糕。
  尽管他给女人和孩子也发了武器,他们的女人和孩子的身体也足够强壮,但是和职业军队比起来,还是要差上许多,正面对上朝鲜军队,或许可以击败他们,但是几场战斗下来,自己就后继无力了。
  毕竟死一个就少一个。
  不过转念一想,自己这样做何尝不是最后的狂欢,抵达最后的海岸边,自己还有什么退路?
  一念至此,努尔哈赤就忍不住的有些颓丧。
  但是眼下,还不能露出颓丧的表情来,绝对不能让部众们知道自己的颓丧,而要让他们以为大家正在奔赴生存和希望,而不是一条死亡之路。
  大概知道自己真实目的的人,只有费英东一个。
  努尔哈赤如此想到。
  于是,他决定带兵绕开开城,直接抵达临津江边上准备搭浮桥渡江。
  而在城内,柳成龙早已做好了一切准备,随时随地准备和来犯之敌血战一场直到最后一兵一卒为止,有这样的大人物带领大家守城,士兵顿时觉得自己也没什么好怕的了,士气大振,决定和来犯的蛮夷决一死战。
  大家做了许多准备,把火气搬上城头,把火炮架设好,弓弩长枪滚木礌石等等全部在城头准备好,城内百姓甚至还贡献出了大量的油,准备烧热了对付登城的蛮夷。
  蛮夷来袭的消息传来,大家严阵以待,柳成龙亲自登上城头准备迎敌,但是观察许久,愣是没发现有敌人来犯的痕迹,柳成龙觉得奇怪,便询问派出去游击的士兵。
  “你不是亲眼看到蛮夷入我陷阱吗?”
  “是,的确是这样的。”
  “那蛮夷呢?”
  柳成龙指向城外。
  目力所及之处,看不到有蛮夷来犯的痕迹。
  士兵也十分奇怪,但是坚持表示自己出去游击的时候看到了蛮夷的大部队,人数很多,绝对是朝着开城来的,而正在柳成龙疑惑的时候,东门守将来报——发现敌军踪迹。
  柳成龙一惊——难道蛮夷要从东门进攻而不是从北门进攻?
  于是他立刻前往东门,抵达东门城墙之后,东门守将报告他说——发现蛮夷正在朝着城南运动,距离城池有一段距离,似乎并没有攻城的打算。
  柳成龙一看,东城城门之外不远处有大量烟尘起,很明显不是一两支小部队可以造成的,那这是怎么回事?
  没有弄清楚城外到底发生了什么,柳成龙也不敢开城门探查情况,只能派人继续在城头盯着,他又去了南城和西城,没有发现蛮夷有抵达这里的迹象,那么包围城池的想法也不攻自破。
  蛮夷来了,却不攻城,这种情况让柳成龙十分不解。
  他只能下令全军戒备,随时准备炮击进攻的蛮夷。
  朝鲜的火炮基本上都是明军的制式火炮,是朝鲜之役时期萧如薰率军引入的,淘汰了朝鲜军中也是一直都在使用的朱元璋朱棣时期的火器,换装了鸟铳和弗朗机铳,不过鸟铳很长时间不操练,只有弗朗机铳还算熟练。
  毕竟朝鲜军中也是有当初跟着萧如薰进攻的人,亲眼目睹了萧如薰是如何用火炮上的优势将倭寇一步步打崩溃的,十分推崇火炮,朝鲜自己也多方仿制弗朗机铳,开城城墙上数十门弗朗机铳是专门给建州兵准备的。
  结果他们不来。
  开城是守护汉城的最后屏障,开城后面就是临津江,渡过临津江就是汉城,一马平川。
  当年倭寇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