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历1592-第6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一来,就只剩下五百多内侍和五百多宫女,后来宫中又招募了一批宫女,现在宫中内侍五百多,宫女八百多,加在一起也才一千三百多人,都在内廷系统内的专门食堂吃饭。
  皇族人数少,又不在光禄寺吃饭,去光禄寺吃饭的主力人员就成为外廷内廷的官员了,还有新增加的调查司和审计司两司官员数百人。
  光禄寺的存在感被大大的削弱了,外廷每月所耗在吃上面的费用较之万历二十五年同期下降了百分之八十。
  内廷也一样,隆武元年四月到八月这五个月间,内廷平均每月在吃饭上的花销不过两千两。
  两千多人的内廷,每日不过六十多两银子,比之万历二十五年同时期宫廷内关于吃的支出足足减少了六分之五。


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节俭的御膳
  宫内支出的银两不仅仅是这些,不仅仅是吃,还有其他方面。
  传闻明代内宫宫女和妃嫔们每月脂粉钱就要四十万两,这大抵是个虚数,但是也不好说差多少,女人爱美,为了吸引皇帝临幸,这脂粉钱衣料钱首饰钱要是真的花起来,也是蛮吓人的。
  所以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其他的一些需要采购的部门身上。
  被审计司加上了一道审计门槛之后,很多事情都暴露出来了,暴露的一览无遗,看上去触目惊心。
  明明没有什么需要照顾的人,但是内廷开支明显不正常,萧如薰立刻派人去查,一查就查出来一大堆犯事的宫人。
  他们以为今朝和前明一样有油水可贪,最初的恐慌之后,一切照旧。
  结果最多的时候一个月之内被斩掉的管采办的内廷宫人足足有六十人。
  而那之后,经过大清洗之后的内廷,经统计,隆武元年四月到八月间的内廷衣、用支出比万历二十五年同时期的记载减少了百分之九十一。
  萧如薰深感明宫内恶习之多,内外勾结在采办银子上动手脚之多,对此深恶痛绝,一方面略微提高了宫人的月钱和生活水平,一方面加大对他们的限制。
  之前那批犯事的明宫旧人纷纷被处置。
  女官犯事严重的直接杀掉,犯事轻的赶出去,没犯事的定下规矩,年龄超过二十三岁的迁出宫,给一笔银子回家,许嫁娶。
  犯事的内侍宦官则被发配到萧如薰接收的朱翊钧的各地矿场里做苦工。
  然后对民间招募身家清白的人进宫服务,接着派相关人员从头进行教育,然后分配到各宫进行服务,加大监察力度。
  在萧如薰的这一波内外廷大清洗之下,宫内宫外的各项费用消耗大大降低,明廷旧制尽皆革新,消耗方面最少的也降低了百分之七十,回到了正常水准。
  萧如薰自己皇家的吃穿用度更是全用内帑,不走国库的账目,给目前并不宽裕的政府财政减少了很大的压力。
  为此,财政部尚书叶向高亲自到宫里面向萧如薰谢恩。
  大清洗之后,光禄寺做饭的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得到了在里面吃饭的官员们的高度赞扬,觉得好吃了许多,要是维持下去,那前明京师四大不靠谱中的“光禄寺茶汤”就能拿掉了。
  而御膳房则是从各地选拔有名的厨子入宫服务,当时李胜派出一百多个内侍少监奔赴各地为皇帝选拔合适的厨子,然后选出来三十个厨子进入御膳房,做五年,每人每月给二两银子的月钱。
  御膳房平常只对太上皇、皇帝本人,皇后,皇太子和长公主进行服务,不过也有例外。
  要是皇帝召大臣入宫商谈政务很长时间,留大臣吃饭也正常,皇帝突然想加餐也要他们服务,他们需要时刻准备着。
  而萧如薰给御膳房的支出额度也不高,菜单食谱都是从这些厨子自己报上来的拿手好菜里面挑出来的。
  平常只允许做普通的食物,那些名贵食材制作的大餐则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被允许制作的。
  饶是如此,名厨就是名厨,做出来的菜也很好吃。
  早上萧如薰就喜欢吃点简单的清粥小菜和包子烧卖,或者是水煎饺水煎包,水煮蛋或者是豆浆牛乳,连带着一家子也就这样吃,耗费很低。
  中午吃的丰盛一点,烧鸡烧鹅烧驴肉,炒羊肉,还有鲜鱼和虾,加上一些蔬菜和米饭。
  晚上吃的清淡一点,还会吃一点补品。
  皇后那儿现在吃太医专门吩咐的养胎餐,太上皇那儿也吃适合老人的养生餐,食材都不算太贵,是李胜专门吩咐可靠的人去采购的,审计司专人负责检验审查。
  振邦跟着萧如薰吃,盈盈和太上皇一起吃,以皇家之尊荣,五人加在一起每日耗费不过五两银子,都觉得吃得很好。
  明帝那一日一人十六两银子的消耗在萧如薰看来也实在是太多了,而且这还不算明太子皇后太后各宫嫔妃自己所耗食物费用。
  但是对他人来说就不是那样,现在他们知道宫内花费大大减少,但是吃的却比以往还要好一些,味道也是,种类也是,而得知皇家一日吃饭不过五两银子,他们纷纷感觉十分惊奇。
  时间一长,宫里面人都说皇帝实在是太节俭了,吃得那么简单,一些上了年纪还留在宫中的老宫人则每每回想起当年万历皇帝甚至是隆庆皇帝吃饭的时候那种场面,想起当年后宫嫔妃们吃饭的样子,都觉得难怪大秦能得天下。
  皇家如此节俭,光禄寺也不敢铺张,群臣知道皇帝素来喜欢节俭,不管真心还是假意,都对自己进行约束和节制。
  不过萧如薰对入宫商谈政务的大臣还是很够意思的,时间长了就留下来赏给御膳房的饭食吃,管好管饱,反正每日也有结余,多几个人吃饭并不在话下。
  王锡爵和李廷机是经常可以享受到这样待遇的人,其余几大部堂也可以享受到。
  萧如薰赏赐的食物大臣们哪里敢挑食?
  他们千恩万谢的打算吞也要吞下去,结果一入口发现味道十分鲜美,明明菜式并不复杂,常见的食材,但是却能做的很好吃。
  时间长了,御膳房的厨子都摸清了几位经常被皇帝赐食的大臣们的喜好,比如王首辅喜欢吃驴肉,李次辅喜欢吃羊肉,叶部堂喜欢吃鱼,刘部堂喜欢吃烧鹅。
  于是大臣们渐渐感觉留下来的时候吃的都是比较对胃口的饭食,感受到了皇帝的照顾。
  他们觉得非常的荣耀,偶尔去光禄寺机关食堂吃饭的时候,也不忘宣扬一下在御膳房吃到的美味,装个逼。
  比如刘黄裳就和同僚们说起过皇帝的御膳房理有位善于做烧鹅的厨子,烧鹅又嫩又鲜美,食之回味无穷难以忘记。
  也有人询问过王锡爵吃御膳的感受,王锡爵就说从没吃过那么美味的驴肉,皇恩浩荡,老王无以回报,只能尽心竭力为陛下为大秦办事。
  于是,无形之中,被皇帝赏赐吃御膳房的食物成了一种十分荣耀的事情。
  但凡有谁能吃到,都是值得大家羡慕的事情,甚至还有人从其中推测政局的走向以及皇帝对某些人的感官,十分有趣。
  萧如薰是觉得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无非就那么多,肉蛋菜汤加米饭,口腹之欲也就那么多东西,非要吃一些珍奇食材只能造成不必要的铺张浪费。
  皇帝是全天下最不应该暴露自己喜好的人。
  这份食单也是考虑到振邦跟着自己吃饭而安排的,吃肉吃鱼吃虾吃菜,保证营养的全面均衡,也就够了,平日里奢侈的是肉,冬日里奢侈的是宫内暖房里种植的蔬菜和饭后的水果,还不够吗?
  在这个平民百姓四五口之家五两银子过一年的时代,他的皇家一家五口,一天就用五两银子,还不够体现皇家尊荣吗?


第一千零九十章 悯农
  萧如薰是武将出身不假。
  当皇帝以后也不忘记习武健身,现在也每天抽时间出来习武,消耗大,食量自然很大。
  但是再大,一天之内也不可能吃掉十六两银子做的饭,肉能几百斤几百斤的吃吗?那还是人吗?
  那几乎是老百姓人家几年的口粮了。
  那些传闻中一顿饭就吃掉几百两银子的萧如薰都觉得那不是人,照着朱元璋那时候的做法,应该被扒皮抽筋填草点天灯。
  不过他也管不了那么宽,就以身作则带动天下风气,每个月他亲自出席的财政审计会议上都能统计出不少结余的银两,这些银子又能拿去做好下个月的费用。
  久而久之,这般行为便能形成良性循环,省下一大笔钱来补贴国用。
  尽管以后皇族人数增加,宫人数量增加似乎难以避免,但是毕竟是节省的。
  眼下大秦的钱虽然很多,从江南士绅手上收缴来的银子还远远没到花光的时候,但是萧如薰定下的数个国策每一个都是需要大量银钱投入的,别的不说,马政就是一个,骑兵扩编也是一个,大驰道计划也是一个,教育改革还是。
  钱是永远都不够花的。
  所以审计司的工作越来越得到萧如薰的认可,将不必要的支出尽最大可能省下来,到时候受益的还是国家和百姓,以及萧如薰自己。
  萧如薰屡次表扬审计司的工作,给审计司的官员们赏赐了不少银钱绫罗绸缎。
  只有当他们感觉自己衣食无忧的时候,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忠诚,皇帝也不差饿兵不是吗?
  今天中午吃的饭菜很丰盛,该有的都有,萧如薰牵着振邦的手,把他带到偏房里,跟他一起吃饭。
  萧如薰喜欢白米饭,食量又大,每顿午饭都要吃三碗白米饭和大量肉食,这桌上一大半都是他吃掉的,振邦只吃其中一小半,但是最后这桌饭菜一定会全部吃光。
  他可没有那些所谓的规矩,什么一样菜只能吃三口,剩下的就撤下去,那算什么?
  吃饭还要身边太监帮着夹,自己还不能动手,那算什么?
  吃着还要剩着,根本就不冲着吃完而吃饭,那算什么?
  现在天底下多少人吃不饱饭?
  能吃饱饭的是少数,甚至只有东南三省和北直隶的百姓才能过上一天吃三顿饭的日子,那吃的还多是土豆和玉米。
  萧如薰派人出宫传授将玉米研磨成玉米面做玉米馒头玉米饼之类的吃法,还有土豆的蒸烤炒等各种吃法,尽快推行各地,试图让百姓们多一点吃东西的花样。
  百姓如此穷困,他面对这桌子丰盛饭食,如何能舍得剩下一粒米饭?
  李胜伺候在一旁,为皇帝添饭,为太子擦嘴,尽心竭力的服侍着天底下最尊贵的父子两个。
  作为前明宫中的一名中低层小小的内侍干部,他参加过为皇帝送饭食伺候皇帝吃饭的工作,亲眼见过前明皇帝还有其他贵人们是怎么吃饭的,又吃些什么东西,再和现在的大秦皇帝比起来,如何能比呢?
  他也忍不住想起宫里面一些老人的感叹——难怪大秦能得天下啊。
  最后一块猪肉被萧如薰吃掉,最后一粒米饭也吃掉,萧如薰满意的擦擦嘴。
  他倒是不挑食,不爱吃的东西很少,但是唯独接受不了肥肉,所以吩咐采购的人只卖精瘦猪肉回来,一点肥的都见不到的那种,这种猪肉烧起来他一顿能吃一盘。
  当然了,有些时候嘴馋了,他也会吩咐李胜叫人买些肥肉膘子回来,放在锅里炼油,猪油留下做菜,剩下的油渣子给他送过来,加上一小碟盐,又香又脆,十分不错的小吃。
  御膳房的御厨们表示肥肉还有这种用法,真是长见识了。
  他们也不知道皇帝怎么想吃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