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历1592-第7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想多活几年呢!你还是乖乖蹲着吧!”
  李如松为之一愣,随后忽然意识到了和李成梁一样的事情。
  “我……”
  他心中的欢喜顿时烟消云散,刚刚才升起的一丢丢小骄傲的情绪顿时消失于无形。
  这里不是大明朝了,他们父子不能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了。
  这里是大秦。


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郭家的一天(上)
  时值夏七月,关中大地一片忙碌。
  距离秋收还有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各乡各村的壮丁都从官府组织的水利建设工地上回到家中,开始了忙碌的夏季农务。
  倒也不是说之前就不忙了,不过之前不是最忙的时候,家里要是人口多,还能抽调一些壮丁出去给官府干活儿赚工钱,还省一顿饭,对于小家小户来说,一顿饭能省掉也是好事儿。
  郭登一早上起来吃过早饭就给家里的五个儿子安排今天要干的农活儿,一家十几口人热热闹闹吃完早饭,郭登就带着五个儿子一起拎着农具下地了。
  这些作物一天都不敢不伺候,全年都靠它吃饭,真的生怕它出了点问题。
  家里以前没什么田地,都是租种地主老爷家的田地,现在田地可多了,一家人二百四十亩地,还有一头牛,农具也全是崭新的铁质农具,放在以前也算是个小小的地主老爷了。
  日到晌午,六个老爷们儿累的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肚子里咕咕直叫,算算时候,觉得家里人也该送饭来了,郭登便招呼着几个儿子放下农具,把牛弄去吃草,几个老爷们儿找个阴凉地儿坐下来就歇着了。
  郭登今年四十八了,身子还很结实,五个儿子里最小的也十八了,都是大小伙子了,各个力气大,干活有劲儿,以前人家都说郭登有福气,儿子那么多,郭登自己也觉得自己算是福气不错的。
  那种情况下一家人还能保证有饭吃饿不死人,这是真不容易。
  好像现在一切都过去了,都熬出头了,二百多亩地足够让一家人吃饱喝足,还能有点闲钱吃点肉置办点新东西,还能留点钱存着。
  日子过的比以前是好的太多了,现在根本就不敢奢求其他,只求这样的日子能继续下去。
  和儿子们聊聊天说说话儿,时不时地笑两声,没一会儿,就看着老婆子带着儿媳妇们和孙子们一起来送饭了。
  中午也是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吃饭,小子们早就饿的前胸贴后背了,端起乘的老高的饭碗大口大口的就吃了起来,郭登笑眯眯地看着孩子们大口吃饭,自己也端起乘满麦饭的碗。
  不过看着碗里饭堆上那一块油光发亮的大肥肉,郭登就感慨不已。
  “当家的,怎么了?怎么不吃饭?”
  郭登的老婆郭氏看着郭登端着饭碗看着出神就是不吃,便出言询问。
  郭登看了看自家老婆,又看了看看向他的孩子们,呵呵一笑。
  “想起以前的事情嘞,最苦的时候,一个馍馍大家分着吃,饿的前胸贴后背,只能猛喝水,水哪能填肚子?现在能吃饱饭,还能偶尔吃上肉,以前做梦都不敢想哟……”
  这样感叹一下,郭家的孩子们也想起了以前不堪回首的往事。
  “好了好了,现在都好了,别说那些了,现在皇帝老爷给咱们报了仇,分了地,还赏了大牛,能吃饱饭了,就不说这些了。”
  郭氏拍了拍郭登的背部,说着些安慰的话。
  郭登点点头,也就不说什么,招呼大家一起吃饭,吃完饭后下午还有农活要做,儿媳妇们也要回去做纺织活计。
  现在官府征召妇女给大军做过冬用的军装,做一件给二十文钱,做鞋子做帽子做手套也给钱,愿意去官府的作坊里一整天干活的还管饭。
  现在家里但凡有个闲人的都要出去找点赚钱的营生,官府到处都在搞建设,赚钱的路子多得很,只要肯干,就没有吃不上饭的。
  前些日子村里头老张家的媳妇儿做活做得又快又好,给乡长亲自表扬了,赏了二两银子,一家人买了肉回家做,村子里每家都给分了几块。
  不肯干活儿的懒汉就不说了,谁都嫌弃。
  这边吃着饭说说笑笑,那边突然纵马跑来一个官差。
  “郭老叔!郭老叔!”
  官差骑在马上就喊了起来。
  “哟,那不是李家小子吗?”
  郭登一眼看过去看着村里李家小子跑回来了,忙站起来迎了过去。
  李家小子是村里比较有出息的一个,当时搞土改的时候,李家小子表现得特别勇敢,一个人冲上去和对面三个老爷家的护院家丁干起来了,打的满脸是血,第一个踹开了老爷家门。
  给当时带头的现在的乡长看上了,就带在身边做个差役,每个月也能赚一份俸禄,给家里送回好几百文钱,以前村子里最穷的老李家现在日子过得很是不错,老李头现在过得很是滋润。
  李开从马上下来,跑到郭登面前,开口道:“郭老叔,乡长让我回来跟您说一声,叫您带着大家伙儿准备一下,明天上午,徐尚书要亲自带着工作队过来,给咱们村指导灭蝗虫的事儿。”
  郭登是西安府三原县西阳乡六联村农会的会长,相当于一村之长。
  “哟,徐尚书亲自过来?”
  郭登大吃一惊。
  徐尚书是何许人也,这关中之地怕是没有人不知道的,当时土改过后一片狼藉,各地乡长会长带着大家伙儿重建家园的时候,徐尚书就带人过来了。
  能想象吗?
  二品大员,朝廷高官,带着一群三品四品五品的官员脱掉官服换上短打就和百姓们一起上工地下农田,什么活儿都干,吃都一起吃,吃大家都吃的麦饭糙米咸菜梗子,然后一边干活儿一边给大家说蝗虫的事情。
  这蝗虫祸害关中百姓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千百年来就没消停过,关中大地到处都是蝗神庙,大家天天祈求天天跪拜,就是希望秋收前后这蝗虫千万别来,否则,大家一整年的心血和口粮都要喂了蝗虫了。
  大家对蝗虫是恨的要死怕得要命,但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徐尚书一来就开始给大家伙儿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讲解蝗虫的来源和怎么收拾蝗虫的事情。
  “蝗神庙是没有用的,如果蝗神庙有用,那蝗虫也不会年年都来光顾咱们了,蝗虫就是畜生,猪狗不如的东西,大家别拜它,要灭了它!”
  徐尚书就这样对大家说,然后当时还是郭登第一个响应徐尚书,说服村子里的所有人带着大家伙儿一起把蝗神庙给砸了,说要相信徐尚书,咱们终究可以灭掉蝗虫。
  现在徐尚书要亲自来这个小村子里给大家亲自指导怎么灭蝗虫,郭登能不激动吗?


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郭家的一天(下)
  “那,那要不要我们提前准备一下?”
  郭登询问李开,要不要搞点什么阵仗欢迎一下徐尚书。
  李开就笑了。
  “徐尚书什么性子您还不知道?能脱掉官服和咱们一起下地干活儿的人,您说阵仗,那是瞧不起徐尚书了。”
  “哎哟,不敢这么说啊!”
  郭登赶快摆手:“那,什么都不做?就这样等着?”
  “做还是要做的,乡长说了,让您明天一早把大家伙儿都给集中起来,男女老少齐上阵,徐尚书要带着大家走遍全村的每一寸土地,亲自排查这土地里头有没有蝗虫,然后教给大家,让大家都学会,每天都检查,确保今年蝗虫起不来。”
  “这算算时候,好像也差不多了。”
  郭登点了点头:“行,老叔知道了,明天给你安排的妥妥的!”
  “好嘞,那老叔,我就先走了啊,哦对了,还有。”
  李开又说道:“前些日子我跟您说的那个乡里面要搞蒙学堂的事情,村子里的人考虑的怎么样了?这可是个读书翻身的好机会,可不能错过了,还管一顿中午饭呢!这千百年来就没有这种好事儿,就咱们大秦皇帝这么做了,咱们可不能错过这机会,乡长说了,明年开春就开始办学,咱们要提前把名单送上去。”
  郭登立刻就笑了。
  “你这孩子说的,读书翻身这事儿你老叔我能不支持吗?读书那么好的事情还不要钱,咱们能不答应吗?全村一百户人家,家家都有孩子,起码一百个孩子,保证给你送到蒙学堂去,谁敢不去,老子抽烂他的屁股!”
  李开也笑了。
  “好嘞,那我就先回去了,乡长还有事儿吩咐,您可好好的准备着。”
  “放心吧!”
  李开点点头,便骑上马走了,郭登走回树荫底下,郭氏就问到:“李家小子来说什么了?”
  “叫咱们准备着,明天上午,徐尚书要来。”
  一家人顿时目瞪口呆。
  “徐尚书?徐光启尚书?”
  郭氏瞪着眼睛就问了。
  郭登点点头。
  “是啊,徐尚书要亲自来带领咱们大家排查蝗虫,看看咱们的地里是不是有蝗虫,现在也到了时候了,之前四五月份的时候,徐尚书不是亲自带人在蓝田县排查蝗虫的吗?现在到了咱们这儿了。”
  一家子人立刻就激动了。
  “爹,徐尚书啊!大官啊!咱们……咱们不赶快准备一下?”
  大儿子立刻就开口问道。
  “准备什么?徐尚书是什么人你不知道?”
  郭登白了大儿子一眼:“能跟着咱们一起穿短打干活的人,你搞阵仗就是瞧不起徐尚书!都老老实实的该干嘛干嘛,明天一早全村集合,一起跟着徐尚书排查蝗虫,这样就行了。”
  “这样就行了?”
  家里人还是有点担心。
  “就这样!现在是大秦的天下了,不是大明的天下了,没有地主老爷压在咱们头上收租子了,当官的也不再欺负咱们了,你老子我现在也大小是个芝麻官,领一份俸禄,我欺负过你们吗?”
  一家人愣了一下,一起笑了出来。
  “爹,你那是什么官儿啊,就是个传话儿的!”
  面对家人地说道,郭登也笑了。
  “传话的怎么了,村子里大事小事儿不都是你爹我在安排?好了好了,赶快吃,吃完该干什么干什么,对了,刚才李家小子还跟我说了个事儿,说明年开春,咱们乡里面要搞蒙学堂了,咱们家里的五个小子都去上学堂去。”
  除了五个小的不明所以,家里大人都面面相觑。
  “真的啊爹?不是开玩笑糊弄咱们的啊?”
  二儿子一脸呆滞。
  “你这话说的,皇帝老爷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那是金口玉言,怎么会糊弄咱们呢?”
  郭登一瞪眼睛,很是不爽。
  “不是,爹,这个……不花钱让咱们孩子读书识字,还管一顿中午饭,这……这怎么想都不太可能……”
  三儿子附和道。
  “有什么不可能?咱们这种人家都能有二百四十亩地,以前可能吗?现在不照样有了?你爹我就是一个佃农的苦命,现在也是农会会长了,放在以前,你们信吗?不还是成真了?”
  郭登皱着眉头训斥家里人:“都说了,变天了,没有大明了,现在是咱大秦,大秦懂吗?没有那么多租子那么多税,皇帝老爷给咱们读书识字的机会还不抓住,要崽子们也和咱们一样当个睁眼瞎?”
  家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觉得老爹说的真对。
  “爹,咱们不是不愿意,就是给吓怕了,不太敢信,这朝廷怎么会做那么好的事儿?以前那些官老爷可都是凶神恶煞的,现在怎么就都变了?”
  四儿子满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