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历1592-第7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是穷人的办法。
  对于很多穷人来说,大病重病根本不重要,因为就算是皇帝得了大病重病,也不见得能治好,关键在于发生次数最多的小病,感冒发烧之类的,在这个时代,也是能要人命的。
  而在现代人看起来,这些病根本不算事儿,吃几片药就能好,而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是要命的。
  偏偏这些病症发生的次数多,得病的人特别多,每个人都可能患病,若是都要靠名医去治疗,那该要多少成本?
  可是如果有一本《赤脚医生手册》,有一批行走在广大乡村田野之地上的赤脚医生,如果能够将最常见的感冒发烧咳嗽等病症用最简单的方法消灭掉,让民间掌握应对这些病症的方法,必然可以极大的提高百姓的人均寿命。
  想到这里,萧如薰就感叹自己大手笔投入大量资金建立起乡村蒙学让农家子弟读书识字的做法是多么的正确,因为如果没有这样的做法提升人民的识字率,那么就算有手册,他们也不识字,看不懂。
  这是一个最浅显的知识改变命运的例子,识字,能看懂赤脚医生手册,能治病,就能活,不识字,看不懂,就等死。
  知识是真的可以改变命运,甚至能决定生死。
  无论如何,都要让乡村蒙学建立起来,让农家子弟至少能认字。
  为此,感受到财政负担的萧如薰已经决定要就此扩大对外殖民侵略掠夺财富和资源的决心了。
  前往欧洲和美洲的“商船”的数量要增多,一定要增多,他需要大量的钱,大量大量大量的钱和资源。
  于是,萧如薰召集了医部的名医们,向他们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面对医者们吃惊的表情,萧如薰的态度显得十分坚决。
  “自古以来,医术的传承被看得十分重要,这不仅关乎到救死扶伤,更关系到行医之人能否生存下去,朕是明白的,你们有这样的担忧,朕并不奇怪,也不怪罪。但是从现在开始,你们的生活将由大秦朝廷来负责,朝廷按月发放给你们俸禄和相对应的福利,保证你们吃饱,穿暖,你们不用再为生计担忧,你们可以放心,只要朕有饭吃,惠民药局就会一直存在,就不会让你们饿着。所以,朕要求你们,将你们所知道的最常见的病症最简单的治疗方法都总结出来,讨论,确定,上报给朕,朕来刊行,发行天下,并且组织人手培养一批合格的乡村游医。”
  萧如薰说完,看了看他们的表情,又接着说道:“你们知道,大部分的医者都在县城府城各大城市之中,过去你们所能治疗的,多是这些城市里的居民,那么广大的乡村田野之地中的患者,又该如何治疗呢?
  这次的大肚子病,大城里的患病者少,能治好,可乡村田野中的患病者极多,得不到治疗,只能等死,在朕的眼里,不存在城池居民和乡村农户之分,他们都是大秦子民,理应得到一致的对待。
  但是因为你们都在城池之中,而愿意去乡村治疗的反而是那些庸医假医巫医,他们能对人命负责吗?他们有父母之心吗?纵使有,他们能治好病症吗?
  医者的传统,就朕所知道的,有悬壶济世一说,在朕看来,坐馆行医,等病人上门方才予以救治,是小医,游走天下,救死扶伤,救天下患病之人,是上医,是真正的父母心之医。
  一本书,一群乡村游医,可以让绝大部分缺医少药的农民得到救治,可以让他们活命,不至于在生病没有医者来救治的时候只能咬牙硬挺甚至等死,让诸位坐在医馆内也能实现悬壶济世之夙愿的理念,就是这样做的意义所在了。”
  说着,萧如薰对着他们长身一礼。
  “朕代天下万民感激诸位名医悬壶济世之恩。”
  皇帝亲身行礼给了这群名医极大的震撼,他们纷纷起身退避一边表示不敢接受,甚至有人直接跪下向萧如薰叩首,流泪哽咽表示自己有生之年遇到了如此圣君,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于是这件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中央医部在编六百余名名医承担下来了这个职责。
  他们以行医之人的本心做担保答应皇帝,会用最浅显的方式教会人们该如何应对家常病症,治疗方法一定是最简单,最快捷,最有效的。
  为了报答皇帝的恩德,他们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为大秦子民解除病痛。
  跟在萧如薰身边的起居郎眼见如此感人的一幕,立刻挥毫记录下来这一幕,要将这一幕完完整整的记录下来,一点细节都不漏掉,而且要进行完美的润色,刊行后世,让所有后人都知道大秦有这样一位念着天下万民的圣君。
  大秦版本的《赤脚医生手册》的编纂工作就这样定了下来,未来推行的乡村游医万人计划也开始制定,萧如薰计划培养数万名乡村游医下到全国各地的乡村之中为底层百姓解除病痛。
  计划的顺利推行让萧如薰的心里稍微好受了一些。
  他知道自己这样做依然不能让所有人解除病痛得到救治,但是至少相对于历朝历代来说,大秦百姓的平均寿命一定会有一个极大的飞跃。
  绝对是不存在的,哪怕他是拥有全天下最大的权力的皇帝,也只能做到相对。
  可即使是相对,也是历朝历代数千年所做不到或者根本没有人想去做的,可能朱元璋想过,也努力做过,不过最终还是人亡政息了。
  千百年来,普通百姓什么时候又能享受一下盛世的太平和福利呢?


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西南土改
  饿了有饭吃,冷了有衣穿,病了有人治,文盲有人教。
  或许萧如薰倾尽一生全部的努力也只能做到这些,至死也看不到更多的改善了,但是他依然相信,未来的希望,就埋藏在这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小小”的改善之中。
  作为大秦的皇帝,他觉得自己已经做到了很多事情了,甚至想要做的事情已经太多,结果导致自己的臣子们产生了严重的脱发问题,大秦官员最大的麻烦已然不是政治斗争,而是脱发。
  但是对于这一切,他是乐见其成的,他能亲眼看到自己的国家正在发生变化,正在渐渐脱离原有的既定轨道,正在朝着不可知的未来前去。
  历史的惯性依然厚重,一人之力难以撼动,但是如果是千万人一起改变,必将可以改变既定的历史轨道,将自身推入另外一条不可知道的轨道之中,继续向前行驶。
  萧如薰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可以给大秦带来什么样的全新的未来,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继续去做。
  他决定不再思考未来,不再思考什么主义和民主独裁,他现在只想照着自己所想要做的,巩固自己的权力,扩大华夏的疆土,推动大航海的来临,改善普通百姓的生活,将大秦建设的更加美好。
  仅此而已。
  至于未来,不是他所能预料到的。
  隆武二年就这样过去了,这一年里,大秦完成了辽东征伐之役的收尾,完成了讨伐杨应龙叛军的作战,消灭了不听话的倭国。
  大秦的开国三大征巩固了萧秦政权的地位,真正意义上确立了大秦的全国性合法统治。
  萧如薰在隆武元年的大清洗的基础上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朝廷,建立了皇帝对人事变动毫无疑问的决定权和任命权,确定了内阁的运行机制,确保了皇帝本人对内阁和国家事务的绝对领导权。
  也在隆武元年的基础上加强了乡村政权的建设,更加明确的确立了大秦政府在基层的建设,确立了乡长制度和村庄农会会长制度,确保中央政令可以直接下达到每一个乡每一个村庄,不受任何钳制。
  另外,还确定了秦军改组的方法,并且为此进行军队人事变动,将军队进行建国以来第一次打散重组,将军官任命权完全收归中央,并且建立起了军校学生实习制度,让军校毕业生进入军队开展为期一年的实习。
  更重要的是,萧如薰在大朝会上确定了对外开海对外交流对外发展的大秦基本国策,确定了开海规模化和正规化,重新确定了各项商业税收的额度和细则,制定了商人法,对不遵守规则逃税漏税之人予以残酷的刑罚。
  由此,大秦确定了对外进行开拓的理念,从缅甸和吕宋的开发之中获益良多的中央政府已经初步尝到了开疆拓土和殖民海外的甜头,加上萧如薰组织的皇家商船队的领头作用,大量民间商船下南洋赴西洋开始成为潮流。
  当然,最有意义的事情还是对于蝗灾和虫灾的治理,分别派出徐光启和方从哲负责进行两项大的灾害的治理和控制,并且得到了初步的成效。
  而后,就是隆武二年年末由新成立的医部内的名医联名献给萧如薰的成书,萧如薰经过仔细阅读之后,将这本书命名为《乡村游医手册》,希望乡村游医可以人手一册,游历天下,救治天下。
  之后,萧如薰将这本手册大量刊行,下发到了每一个乡,让乡中的识字的人集体学习,然后还在京城募集了一批识字的人进行集中学习,准备在突击学习之后,就派到江南去协助方从哲。
  隆武二年就在这样极其忙碌的背景之下结束了,隆武三年到来了。
  隆武三年的新年还是按照隆武二年的惯例,皇帝在宫里面举办宴会,招待官员和直系亲属一起吃饭,并且按照功劳大小发红包,给福利,让他们快快乐乐的过一个好年。
  过年在中国人看来是十分重要的,对于皇帝和官员们更是如此,辞旧迎新,新年新气象,不外如是。
  而隆武三年在隆武二年的基础上还有一个皇帝亲自组织的茶话会活动,是在新年假期结束之后上班的前一天上午,由皇帝邀请数十名朝廷重臣一起喝茶吃点心说话。
  一般而言,从隆武三年开始,官员们普遍认定在这一天得到皇帝邀请去参加茶话会的臣子就是皇帝的心腹大臣,很受皇帝重视和信任的,是皇帝对去年表现得非常好的高级官员的特殊奖励。
  整个隆武三年,大秦还是按照隆武二年的步伐快速前进,各项政策都开始全面铺开,大举推行,中央政府继续扩充体量,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持续增强,随着土改的继续深入,乡政府和村农会还在不断的建设之中。
  在隆武三年五月份,经过长时间的准备之后,西南四省的土改运动开始了。
  四川,云南,江西,贵州,土改运动的前期准备正式开始,中央政府一声令下,已经在西南四省完全渗透完成的黑水密探开始行动。
  一场又一场突发行动造成了各地土司之间强烈的互相不信任和剧烈的纠纷,中央政府在利益分配上所刻意进行的分配不均的事情所引发的矛盾借由这样的背景正式被引爆。
  一些土司吃的满嘴流油,而有些土司则没有得到相对应的利益,大土司得到了刻意关照,中小土司则继续遭到压制和打击。
  安氏宋氏等土司豪族和之下一大堆中小土司之间的矛盾被全面引爆了。
  而各地政府按照既定策略,对他们进行偏听偏信刻意引导矛盾的策略,继续把事情往大了闹,最终引发了安氏和宋氏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以安氏为首的土司集团和以宋氏为首的土司集团还有一群中小土司联盟组成了三方面势力,一起引发了军事冲突。
  萧如薰期待已久的局面终于到来了。


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北虏复来
  一场乱战之后,三方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