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历1592-第7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此之外,军工部对钢铁冶炼也提出了不少改进措施,让钢铁生产量得到了有效提高,在现有情况之下,已经很不错了。
  从隆武六年得到毛织机之后,萧如薰大力推广毛织机的使用,在隆武十年大力将羊毛衣投入市场,还给军队增发羊毛衣冬装。
  羊毛衣的出现大受欢迎,因为价格便宜而且保暖效果好,由此带动了这个大秦对羊毛衣的大量需求,于是乎大江南北数个省份都出现了羊毛织衣工坊,在大江南北卖的非常火热。
  隆武十三年开始,萧如薰指示皇庄退出民间市场,改作外贸方面和军队特供,将民间市场让给了民间商户,表示皇家不与民争利的态度。
  海外贸易则由于民间力量弱小,难以形成规模,便以皇庄牵头,皇庄作坊为主,将溢出的订单交给民间商户来做,统一对外商贸,维持数量和利润。
  因为羊毛衣羊毛裤羊毛袜羊毛手套甚至是羊毛围巾羊毛帽子的出现,使得长年以来没有很好的保暖品的百姓们对此十分欢迎。
  在这个温度逐年降低并将持续降低的小冰期,羊毛衣的出现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由此,中原大地的大市场对羊毛制品的需求量达到了一个非常可怕的程度,数年的财富积累让民间普通百姓的手上也有了余钱,买一些羊毛衣裤并不是困难的事情。
  加上这些制品的价格被皇庄压在了一个比较低廉的地步,皇庄退出之前对各种方面也作了安排,对羊毛制品的价格有了限制,所以寻常百姓也能卖起,成为了主要消费力量。
  一亿多人的大市场,是这个时代绝无仅有的超大市场,这个市场一旦形成,对羊毛的需求也就可想而知了,于是乎,北上放牧风潮在中原和江南甚至是岭南形成了。
  从隆武十一年底开始,萧如薰指示内阁发布了新的政策,允许大秦子民以私人身份向政府申请北上放牧,政府可以将牧场承包给大秦子民,允许他们以较为低廉的租金租赁牧场放羊。
  这个政策很快传遍大江南北,联系羊毛热的产生,大量有眼光的人顿时意识到了寒冷而充满危险的草原是淘金者的天堂,如果勇于北上放牧,得到的将是白花花的银子。


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吃外人还是比吃自己人要好
  有利益的地方就有人。
  于是甭管是个体的百姓还是商户组织的放牧队,统统北上申请牧场放牧。
  短短两年间,整个内蒙古地区就被租赁的一干二净,然后向外蒙地区甚至更北一点的地区进发,大量牧场被租赁给了百姓和商户。
  这些商户是很聪明的,搞一条龙产业,从生产羊毛到织毛衣到卖出去,有自己的一套流程,而他们的出现也正好给那些农闲时期想要找活做的百姓提供了好去处。
  秋收之后的农闲时节,大秦百姓徭役很轻,相当时候都没有徭役,徭役全给倭人和北虏承担了,他们就到处找活做来填补家用,官方作坊里不需要那么多工人,然后民间各大羊毛衣制作工坊就很顺利的出现了。
  从秋收之后一直到来年开春时节,都是羊毛衣销售的黄金时节,这个时候大江南北的羊毛工坊都大量招募会做工的人来做工。
  从清理羊毛晒羊毛到织成羊毛衣,不仅需要男性劳动力,也需要大量女工。
  织衣服这种事情历来都是女性来做的,中国传统男耕女织,女性基本都会点织衣服的手艺,男性则基本不会做这个事情,所以农闲时节的家庭妇女比男性劳动力还要受欢迎。
  中国人历来勤劳,能多赚一点钱就会努力多赚一点钱,农闲时节,家家男女主人都以村庄为单位,整村整村的人出去给商户做工,这样做的好处很多。
  最大的好处就是不怕商户欺负人或者扣工钱。
  从最开始,萧如薰就给这些招募农民去做工的商户定了规矩,做工之前,商户需要找到当地村庄的农会,雇佣之前,要和农会商量每人的工钱,然后签订雇佣合同,雇佣合同会送一份到乡政府保管。
  然后,才是农会会长组织村里的闲暇劳动力一起出去给商户做工,一起上工,一起下工,一旦出了问题,农会会长会联合乡政府一起来找麻烦,保障村民的利益。
  做工的不给你闹事,但是你也不能欺负做工的人,否则会有政府官员过来找你问话,找你麻烦,然后用《商法》和你讲道理,不把你弄得倾家荡产你就不知道法律的威严。
  这方面的规定非常严格,萧如薰在商法里专门规定了这样的条例,要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的组织作用对农民进行保护,不能允许商户自由操作,避免出现不给工钱凌虐工人等现象的发生。
  一个村一个村的人一起出去干活,出了事情也方便大家抱团,商户就不敢欺负人。
  萧如薰对这些商户一点好感都没有,早早地定下严格规定,要求地方基层政府要有所作为,不能毫无作为,一旦出了事情,县府直接问责地方乡村政府,问问他们到底是怎么做的亲民官。
  基本上农会会长和乡长要想往上升级,这一关是必须要过的。
  隆武十三年以后,要是任期内出现了商户坑害农民的情况而农民无处伸冤,那是很严重的,涉事基层官员就可以卷铺盖滚蛋了,严重的还要坐牢。
  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甚至连为民伸冤都做不到,要你何用?
  当然,萧如薰也知道这些商人的尿性,所以给了他们一个特殊渠道。
  如果觉得这样麻烦,不想和政府正面刚,又心黑不想付太多钱,或者找不到足够的劳动力,可以来找政府,申请租赁一批倭人或者北虏给你做工,直接付钱给政府,不用给他们工钱。
  至于怎么用,怎么操作,政府不管,但是死了要赔钱,到时间了不能送回来,你得赔钱,一个人几个钱这样的价格提前订好,政府给你完完整整的送来,你要完完整整的送回去,不然赔钱。
  当然往往这样做的操作性更大,更方便商户节省成本,所以这个政府提供的业务还蛮受欢迎的,能给政府提供不少收入。
  但是因为有些商户过于心黑,不听政府劝告凌虐倭人和北虏过甚,导致暴动,曾经还在天津闹出过倭人忍无可忍纵火焚烧工坊烧死不少人的事情。
  大秦律法只保护大秦子民,不保护战俘,战俘死活政府不关心,只要付钱就好,但是一旦涉及到了大秦子民,事情就大条了。
  那户商家主人被罚到倾家荡产还被发配去做苦力,家产都用来偿还被火烧死的做工农民的家属了,至于那些倭人,第一时间就被天津警察部队出警灭了。
  大秦律法不管战俘如何,但是如果出了问题伤害到大秦子民,就直接追究商家的责任,不问缘由,直接追究,这种做法极大的震慑了一批连饭都不给战俘吃的商家,使他们的行为趋于规范化。
  至少让人家吃点饭是吧?
  饭都不给吃还强一天干活九个时辰以上,也难怪那些倭人要不顾后果的暴动了。
  但是如果那些倭人没纵火烧死做工的农户,估计这个商家也不会被罚到倾家荡产自己还要去做苦力,家人也被牵连,最多也就是罚钱了事。
  但是由于这样实在是很节省成本,为了多赚一点钱,那些商户是不会放弃这条渠道的,他们还是不断的租赁战俘来做工,甚至给政府培养出了一批熟练的战俘工,很受欢迎。
  因为这种高强度不把人当人的用法,到隆武二十年,倭人总数下降了三分之一,北虏战俘总数也下降了三分之一,但是非常可喜的是,大秦的建设和收入是年年攀升的。
  这些人不计成本的使用极大的节省了政府经费,让各地建设的更快更好,大秦的变化日新月异。
  很多城市都修建了公共厕所,很多地方都铺上了砖石路面,大秦百姓的负担大大降低,人口大量增加,病痛越来越少,人均寿命也有了显著提高。
  所以吃外人还是比吃自己人要好。
  萧如薰是这样教育振邦的。
  “你待百姓不好,百姓会记在心里,记得多了,就成了恨,恨多了,就要爆发,一旦爆发,事情就不好收拾了,你若待百姓好,百姓会记着你的好,会拥护你,你就无所不能。所以,大秦百姓是你必须要去争取要善待的,而其他人就不一样了,他们不是大秦子民,你可以想怎么对待他们就怎么对待他们,但是前提是,你要能降得住他们,让他们来大秦做工是有潜在危险的。”
  振邦跟在萧如薰身边,仔仔细细的听着萧如薰所说的,是不是连连点头,表示自己有所得。
  “父亲的教诲,孩儿记住了。”
  “嗯。”
  萧如薰点点头,又开口道:“再有两个月就是你皇爷爷的忌日了,准备的怎么样了?”
  “回父亲的话,皇爷爷忌日的典礼孩儿已经准备妥当,只待那一日了。”
  “好。”
  萧如薰叹了口气:“那天,把志高志远志雄志威都带上,把振武也叫回来,你皇爷爷生前最喜欢儿孙满堂,看到满地乱跑的小不点,他最开心了。”
  “孩儿明白了。”
  萧振邦点了点头。


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儿孙满堂
  太上皇在隆武十五年春二月去世了。
  去世前三个月,振邦的第三个儿子出生了,太上皇非常高兴的抱着自己的又一个重孙子,取了“志雄”的名字。
  或许是觉得自己的一生已经圆满了,三个月后,太上皇在万寿宫的家宴之后,含笑而终,没有一点痛苦,享年七十二岁。
  而此时,萧家第三代已经有二十一个孩子了,振邦的侧妃张氏又诞下了一个女儿,振邦的第四个孩子出世了。
  太上皇应该是非常高兴的,很开心的才离去的,当然,唯一有点可惜的是,太上皇去世的时候,小孙子振武还小,才十三岁,还没能结婚生子。
  而今年上半年,振武结婚才半年,一妻一妾全部怀孕,因为北方冬天冷,她们的预产期又在明年正月,于是振武担心她们的身体,向萧如薰请求去了南京行宫陪伴妻妾生子。
  萧如薰在振邦和振武之后就没再和彩云生孩子了,彩云年纪不小了,再生孩子会伤元气,萧如薰不舍得让彩云冒这样的危险,就决定不再要孩子。
  或许是上天垂帘,把萧如薰没有生下来的孩子的份额全给转移到了振邦和振武身上,两小子一个比一个能生,振邦结婚半年,一妻两妾全部怀孕,唰唰唰三个儿子生下来,把太上皇高兴坏了。
  现在振武也是一样,一妻一妾全部怀孕,可想而知以后子孙也不会少。
  萧氏皇族的传承再也没有任何问题了,大臣们也没就在这种事情上继续和皇帝说三道四,皇帝的确只有一个皇后,但是皇帝也让自己的儿子多娶妻生子,没有让儿子们也学自己搞一脉单传。
  萧如薰是没有想太多的,但是当他知道自己也当了爷爷的时候,那种感觉还是很奇妙的。
  看着小不点们在自己面前乱窜,喊自己皇爷爷,那种感觉,就感觉是突然人生圆满了一样,铁血了一生的萧如薰在看到这些小肉球的时候,忽然间流露出了让他自己都难以置信的温柔。
  隔辈亲隔辈亲,或许,真的是有它的道理的。
  老的就是喜欢小的,不喜欢大的,萧如薰对待振邦和振武一直都保持着严父的态度,可面对孙子孙女们的时候,态度就完全软化了,几乎毫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