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历1592-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本人以釜山为中心,从蔚山、西生浦到东莱、金海、熊川、巨济岛之间修了一连串的城堡,这些城堡首尾相连,都修在险要之处,光大城便足有十六座,小城垒无数,而且规格都按照日本城堡标准修建,十分坚固。
  这些城堡选址选得相当有深意,从釜山进入朝鲜内陆,一共只有三条路,一条走蔚山,一条走东莱,一条走金海,再加上沿海的熊川、巨济两处水路咽喉,构成了釜山的水陆交通网,在这些枢纽要地建起城堡,等于是给釜山港修起一条外部的立体防线,退可以固守待援,进可以随时展开反攻。
  日本在那个时期有两项技术走在东亚前列,一项是铁炮制造,还有一项就是筑城术,漫长的战国战争促使日本走上一条军事化的筑城路线,那个时候的日式城堡以天守阁、橹、门、曲轮、土垒等一系列防御设施组成,每一处细节都体现出防守最大化的心思。
  以西生浦的倭城为例,这座城堡修在了蔚山湾附近的山顶上,下面围了三道石垣围墙,墙高六米,且都是反向倾斜,外围还有壕沟,在每一道围墙后的丸城内,都有大量的射击孔,可以居高临下对围城之敌进行攻击,而敌人却无法直接接触城堡,只能按照曲里拐弯的围墙通道艰苦地前进,易守难攻。
  更别说探子探知倭寇剩下的总兵力起码还有四万战兵,不知道剩下的辅兵还有多少,在这种坚固的城池堡垒面前,明军的兵力完全不占任何优势,野战可以做到的事情,现在是绝对做不到的。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安的宇喜多秀家
  日军学乖了,知道明军火力强大,野战战力不弱,便开始玩龟缩战术,要和明军比耐心了。
  更麻烦的是,随着日军大踏步后退与明军的大踏步前进,双方的补给优劣也悄然发生了转换,明军的补给线被拉扯得更长,转运起来更加艰苦,就算萧如薰和柳成龙注入大量心血提前准备,但是朝鲜羸弱的国力依然将补给维持的非常艰难。
  反观倭寇,他们背靠大海,距离对马岛非常近,只要李舜臣不出来捣乱,侵朝日军的补给便可以源源不断地从海上运过来。
  萧如薰在前线仔仔细细的观察了这些倭城,就知道这般的军事堡垒,哪怕用自己手上的所有火炮以实心弹铺天盖地的轰击,也是无法攻破的,就算可以攻破,所需要付出的代价绝非人数不足四万的东征明军可以承受,强攻绝对不是最佳选择,明确了这一点之后,萧如薰沉着脸回到了大邱大营。
  眼下,只能看那些金矿银矿是否可以打动万历皇帝出动水师了。
  萧如薰在烦恼,宇喜多秀家一样在烦恼,而且他的烦恼丝毫不在萧如薰之下,萧如薰是等着水师的到来,进攻态度非常明确,而宇喜多秀家则看着刚刚统计结束的军队总数和太阁丰臣秀吉询问目前战况的书信愁眉不展。
  怎么和丰臣秀吉说?石田三成献上的报喜不报忧的策略已经无法继续维持下去了,这弥天大谎已经到了无法维持下去的地步。
  明军未参战之前,日军和朝鲜军的战斗虽然一帆风顺,些许的损失也还是有的,但是前前后后也没有几千人的损失,倒是和朝鲜义军的战斗以及和李舜臣的海战让他们损失了超过一万人的兵力,然而这对于足足十六万战兵的日军来说并不算什么。
  可是明军的参战却让战争的天平发生了变化,最初的两战就覆灭了四万兵力的小西行长第一军团和加藤清正第二军团,接着在开城和临津江西岸灭掉了一万余人,又在碧蹄馆之战灭掉了将近五万人的总部主力,如今宇喜多秀家手里还能动用的兵力也就不到五万。
  然而对面明军的声势似乎并没有多少变化,似乎完全没有损失多少兵力,这让宇喜多秀家是恐惧加费解,难道对面的明军真的是天兵天将打不死不成?两万人的包围硬是吃不下他们的五千人,还给他们打了反击,导致了全军崩溃,宇喜多秀家侥幸逃出生天,却连一秒钟都不敢在汉城停留。
  增田长盛肯定死了,加藤光泰死在他们面前没有任何疑问,小早川隆景是逃出来了,可是黑田长政没有消息,不知道是不是已经死了,四五十个有名有姓的军官甚至大名在此战中战死或者失踪,宇喜多秀家本家的一些重要家将也战死当场,日军是真真正正的大伤元气。
  十万人啊!将近十万人的精锐兵马就这样完蛋了!还是被四万明军给打成这样的,这要是让丰臣秀吉知道了,会发生什么事情?
  丰臣秀吉应该会带着十万人的预备队亲自渡海来到朝鲜,先把前线的军官们杀一遍,然后再亲自和萧如薰决战。
  但是那会让整个日本崩溃的,日本没有那么多的人力和物力支撑丰臣秀吉的穷兵黩武了,或者说是丰臣秀吉掌握的半个日本已经无力继续支撑下去了,要是再打下去的话,德川家康那些东国大名的实力就会超越丰臣秀吉的西国了!
  这不是人数不人数,而是整个西国的经济要崩溃了,德川家康的领土很大,人口很多,没出什么兵马,经济也还是完好的;若是拼综合实力,你就算把东国大名的十万人带过来,粮食和军费也要丰臣秀吉自己来出,经济会崩溃掉的!
  这是增田长盛在战死之前说的。
  而且更关键的一点是,你没有了十五万主力部队的威慑,德川家康他们会任由丰臣秀吉把他们的十万人带到朝鲜来送死?他们都是傻子还是弱智?一个不好他们会迅速造反,而我们都筋疲力尽了,说不定会直接死在朝鲜,一个都回不去!
  对于近几年丰臣秀吉精神和状态上的一些变化,宇喜多秀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无法抑制的思考着,丰臣秀吉如果知道了这一切,会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侵朝日军的全体军官?
  他如果知道他的爱将加藤清正和小西行长已经战死,如果知道增田长盛和加藤光泰都死了,如果知道黑田长政搞不好也死了,他会疯掉吗?
  平心而论,如果宇喜多秀家自己是丰臣秀吉的话,应该会疯掉,之前石田三成报喜不报忧的计策实施的时候,丰臣秀吉还十分愉悦的到处写信炫耀自己在朝鲜获得的伟大胜利。
  他给东国大名写了很多炫耀的信,整个东国的大名都知道丰臣秀吉要拿下朝鲜了,并且进攻明国,那段时间有不少不明真相的东国大名都明里暗里的向丰臣秀吉示好。
  如果现在让丰臣秀吉知道这一切都是骗他的,这一切都不是真的,大家只是在欺瞒他,没有把真实情况告知,那么他会怎么做?
  当初大家认为还有翻盘的希望,所以才答应了石田三成的计策,可是现在眼看着大军败亡在际,无论如何也瞒不住了。
  八个主战军团的主将没了三个,成建制灭了,剩下五个带着残兵败将聚龟缩在釜山一地,这仗还能怎么打?还能怎么瞒?丰臣秀吉好几次提起小西行长,想要问问小西行长的事情,还说小西行长不给他写信是“混账”,可是丰臣秀吉如何知道小西行长已经无法给他写信了呢?
  当然,宇喜多秀家不知道的是,他们在朝鲜一败涂地就快全军覆没这件事情,在日本国内,除了丰臣秀吉和他的身边人不知道以外,东国稍微有点能耐的大名都已经知道了,传扬出去的也不是别人,而是德川家康,德川家康为了第一时间掌握朝鲜攻略的消息以免于被丰臣秀吉突然袭击没有准备,在朝鲜攻伐军里安插了不少眼线。
  基本上每个军团都有,而且也不仅仅只是德川家康一个人的眼线,东国大名们的十万军队还在丰臣秀吉手下待着,他们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把军队派到朝鲜去。
  但是如果真的被打败了,丰臣秀吉真的发疯了,他们还真不一定拦得住。
  所以只能早做准备。


第一百四十五章 德川家康的议案
  对于朝鲜战况,基本上,该知道的德川家康都知道了。
  不仅是他,东国大名们也知道的一清二楚,只是大家都很有默契的瞒着丰臣秀吉不让他知道,让他继续沉浸在美好的梦境里而不自知,这对于大家来说都是一件好事,纵使德川家康知道了前线一败涂地,就差全军覆没的消息了,他也一声不吭。
  他只是暗暗心惊与明国的强大实力,以丰臣秀吉压服全日本的强悍力量都无法对明军造成打击,还一败再败,以远多于明军的主力部队一路大败,死了不知多少丰臣嫡系,虽然也有窃喜的心思在里面,却也有着兔死狐悲之感。
  德川家康能够臣为日本最后的胜利者,司马懿一样的人物,不是简简单单就能练成的。
  德川家康年轻时吃过苦,松平家臣有不少都吃不饱肚子,因此即使后来发迹,也不敢随意挥霍奢侈,给人的印象就是德川家康为人特别吝啬,据说,有一次德川家康揣着草纸上厕所,突然起风,草纸被吹得到处都是,他就光着屁股满院子追,面对别人的取笑,还理直气壮地说“追草纸这种态度才是天下第一的根基”这样的话。
  还有一次,德川家康宴请众大名,伊达政宗赴宴回来就暗自嘲笑:“久闻家康吝啬,今日一见,才知不虚,堂堂内府大人,竟然还要把吃剩的饭菜打包拿回去。”
  不过德川家康虽吝啬,但绝非守财奴,朝鲜之役中,当各国的大名纷纷因为丰臣秀吉无休止的军役赋税所苦,不得不举债时,是德川家康慷慨解囊,帮他们中不少人还清债务,此举一出,着实拉拢了不少地方大名的人心。
  他没有被丰臣秀吉打败过,但是他也没有战胜丰臣秀吉,他臣服了丰臣政权,也就是说明德川家康至少在这个时候没有和丰臣秀吉较量的本钱,丰臣秀吉动员了自己的全部精锐都败给了明军,还给全日本招惹来了这样一个强悍的对手,这如何能叫德川家康不暗自担心呢?
  虽然大家各怀心思,但是至少都生存在这片土地上,名义上都是一国人,真要是丰臣秀吉惹恼了大明,使得明军大举来征伐,就以明军的战斗力来看,他们全国都有覆亡的可能性,如果这样的话,不管是丰臣秀吉做老大还是他德川家康做老大,都是日本的罪人。
  德川家康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
  于是在丰臣秀吉不知道的时候,德川家康暗中集合了一批和自己交情不错的东国大名召开了几次私底下的会议,大家统一了思想,就是绝对不会让丰臣秀吉把预备队十万人派到朝鲜去,不仅会伤了大家的元气,还会被引火烧身,引来明军的报复。
  那么万一前线的消息被丰臣秀吉知道,丰臣秀吉开始发疯,大家该怎么做呢?
  德川家康提出了几个议案。
  第一,向天皇报备,天皇是绝对不愿意丰臣秀吉去朝鲜的,这一点从之前开战的时候就能看出来,天皇很担心丰臣秀吉一去不回,那么自己的地位就有危险,丰臣秀吉侍奉天皇家族非常恭敬,天皇家族的日子过得很好,如果失去了丰臣秀吉,那一切都是未知数,所以大家要利用天皇的这个想法来诱使天皇竭力劝阻丰臣秀吉继续扩大战争。
  当然,能否成功也不一定,真要丧心病狂的话,天皇都不一定可以劝服丰臣秀吉。
  那么就要用到第二个议案,我们集体上书,以粮食不备民生不济的理由向丰臣秀吉阐述军粮无法维持战争的事实,以军粮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来劝阻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