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洛阳女儿行-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安城是灰色的。就算于小计从小远居洛阳,可在人们口中,在市井俚语里,感到的那个长安,位居中国权利中心的长安,那里面的人生活与争斗都是灰色的。可锷哥不信——什么人什么脾气吧?小计唇角一撇、有些好玩地想:锷哥可能就是这样,他无视那灰灰的真实,偏要在心中眼中把他生之长之的长安打扮出一种银亮的光彩来。哪怕他话里的底色其实是那么黯淡。但他爱这样,又有什么呢?
于小计脑中转着,脸上却没什么思量的表情。他年纪不大,没满十四。只因为幼经苦难,身量偏小,但他的心思可不小。好多事,大人以为他还不明了的其实他早已明白了。他只是在不该说的时候绝对不说。他一拉韩锷的辔头,笑吟吟地道:“锷哥,咱们现在就要去你小时住过的太乙峰吗?”
韩锷摇摇头:“不,咱们——进城。”
“进城?”
韩锷的面色宁静下来,他伸出中指:“去找一找这个的主人。”
他的中指上戴着一枚银戒,那戒指的内侧刻的有两个字:紫宸。韩锷道:“这是你姐姐临终前交托给我的事,如果不办好,我始终觉得心里不安。我只知道轮回巷的事跟这个东西大有干联,所以,我们要进城。”
他提及于婕时口气里总有一种很轻很柔的味道,就象他提及别的女孩:方柠、阿姝……这都是于小计从他口里听来的名字,也常常这样。那味道让于小计觉得,锷哥真的是……好喜欢女人,喜欢那些他总傻傻的以为还没有完全为尘俗污渍垢染尽的女人。这种喜欢里有一种年轻男子好傻好傻的念头,可……于小计张了张口,却什么话也没说出来。
只要再稍微晚一点点,他们可能就要进不了城门了。于小计听着店外不远处城门口关门的声音。韩锷在灯下却掏出一幅丝绢来,那还是那日他在轮回巷里余家旧宅的小楼上得的。绢很旧了,但丝质很好。但再怎么好,总是陈丝如乱草。这些日子里忙忙乱乱,心绪不静,以至韩锷一直还没有拿出来细看。帕上的墨迹很枯瘠,只有两行字,要仔细辨别才能认得出了:
储嗣祸、灭门至,
轮回巷、不可恃!
这还是韩锷头一次得空细看那帕上的字,只见他面色一变。他早怀疑轮回巷的一场血案与朝内宫中牵连至深,这帕上的警语无疑又一次印证了他的猜测。他抬头闭目想了会儿:余皇后,余国丈,紫宸,于自望,五监九寺,甚或牵扯进来的方柠与她出身所自的城南姓……加上这帕上的一句“储嗣变、灭门至”,那说明什么?说明这一门血案分明已牵扯到当今大内的深宫之争!原来轮回巷惨遭灭门前曾得到过紫宸中一人的示警,可那人即名列紫宸,又怎会为人斩下一支手腕?能斩下他手腕的人又是什么人?
韩锷在心里一一盘算着当世高手,他伸指轻弹着榻边床角,第一次在想起于婕时心底冒出了一点寒气——这个女子,不惜身死,却到底要把自己拖到个多深的泥潭里?他心思其实颇为细密,一皱眉,忽问道:“小计,你和你姐姐到底是姓于还是姓余?你们是不是轮回巷里余国丈的遗属?”
如果不是兹事体大,他也不愿意这么追问小计。只听于小计嗫嚅道:“是姓余,人禾余。我听姐姐说,当年余家的一个远亲、就是那个于自望做了叛徒。自他叛门后,害了全家人,他就改姓于了。姐姐特别恨他,说只要一日不报了这满门之仇,我们姐弟就也要一日跟着于自望姓这个于姓下去,以自为折辱,永不熄那报仇之志。”
他的口气里,对于那上代的大仇,似虽经于婕日日贯输,倒不似她来得那么深。可能也是出于他天性乐天,过去的事也就过去了,不爱多为无益之烦恼。韩锷看了他一眼,微一沉思,追问道:“据你姐姐说——还包括我自己听来的——十六年前,轮回巷就已满门皆灭,没剩下一个成年人。你姐姐好说,她总有十八九岁吧,可能是一个漏网遗孤,可你今年未满十四,十六年前你根本不存在,十六年后余家又没有人了,你又怎么会是余家的遗孤呢?如果你是,那你的父母又是谁?于婕是你的亲姐姐吗?”
小计被他问得也是一愣:是呀!这么多年,他年年都要听到姐姐跟他讲一次灭门大仇,都习以为常了,但这一关节却从来都没有想到过。只见他一时不由难得的陷入深思:余门如果早在十六年前就已满门皆灭,为什么十四岁的自己还算余家遗孤呢?如果姐姐说得是真的——她是说余家老幼,除了她逃出来,再没有人逃出来,那自己又从何来呢?一时不由只见他额头上冷汗一层层地浸了出来——“我是谁?那么、我又是谁呢?”
他心里惶惑,口里不由便念出声来:“那我又是谁呢?”
韩锷见他这样,心里不由一阵懊悔,轻轻拉过他来,拍拍他肩膀道:“你别乱想了,多思无益,不管你是谁,你都还是我的小弟。”
于小计抬起头,怔怔地看着他。他幼乏亲人,洛阳城里说是有个舅舅,其实天知道那是他什么舅舅,不过是姐姐硬塞给他的一个舅舅罢了。他老早老早就觉得自己的出身来历一片虚幻,除了姐姐给他一次次描述过的那场血案——那血案讲多了也仿佛只是别人的故事了——其余一切空茫,一无所依。如今,连那个姐姐似乎也不可靠了,那么自己到底是谁呢?
他的手轻轻拉住了韩锷的衣角,用指肚细细地摸索着那衣上的布纹。韩锷的衣裳已很旧了,又有一点脏,有一种说不出的绵软,旧软得让人只觉熟稔——似乎,他要这么摸摸,才能感到,这人世里毕竟还有一个锷哥是跟他有关联的,也还是一个真实的存在。
第二章:众中俯仰不材身
任谁打算要夜犯紫禁城的话只怕心里都不由要好好地打上一阵鼓。不要说那些寻常百姓,就是当世技击名家,敢自恃修为乘夜一闯也没几个。韩锷是在半夜时分潜入皇城的。他这时立在皇城的西首,宫墙的外边。宫墙之内就是紫禁城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当今天下,如果说还有什么他不想去也不敢去的地方,那也就是——这个紫禁城了。
他到宫城内要找的不是别处,而是掖庭宫。他要找一个人,那个人可能会告知他那方丝帕的来历。可想起当年师父的嘱咐,他的心底仍不免一阵躇踌。于婕虽临终托他,但如此重大的事,而且还有师门规范隔在那里,也许,他本该可以推却的吧?虽说由此必将心头不安,但人生在世,又有几人能够事事心安呢?可是——小计……
他想起于小计脸上的神情,不由一咬牙:犯犯规矩就犯犯规矩吧!于婕已死,就算亏负她,也还罢了,但他总不能让小计也一生陷入不知自己出身所来自的尴尬处境。他一闭眼,在脑中默默地数着“一、二、三……”
他倒不是在做别的什么计数,而是在数着紫宸中人——“紫宸八卫,声震九重”,其中“七宿一极”中的任何一人,放眼江湖,都已算得上不可多得的技击好手了。自己碰过的只不过是紫宸中排位极低的“一星如月看多时”龚亦惺与“三公子”吕三才,其余的“二哥哥”艾可,“四明刀客”路肆鸣,“五弦”花犯,“六幺”陆破喉,“七煞手”关飞度又该是何等人物?就别说那个号称“七宿拱北、紫宸一极”的“北极”俞九阙了。
江湖传言:长安城中,没有江湖。也确实是,在紫宸制下,长安城中,又何来江湖?长安号称无盗之城,已愈二十有余年。江湖中常有人忿然道:“长安当然无盗,因为目下管领长安的,就是天底下最大的盗!在这样的大盗下,又岂能容盗?”韩锷侧顾了一眼,夜静寂,宫墙内外,寂如死水。“九阍总管”俞九阙护卫当今圣上,位尊权重。甚或朝野盛传已久的东宫与宰相之争在长安城内也是平静的。这一切,只因为有紫宸在,他们不容许长安城中有江湖。所以做为东都的洛阳的江湖局势才会那么险恶,那是由从长安城中延伸而入的、在长安城中郁勃难发的争斗的暴发汇总。
因为方柠,也因为于婕,韩锷这些天细心索解之下,才对这个真实的长安与真实的洛阳有了些初步的印象。洛阳城中,他最初从小计口里听到的那两句话“龙门异、白马僧,洛阳王、震关东”与“城南姓、北氓鬼,河洛书、定舆图”中的六股势力之所以彼此竞争倾轧极盛,实是为,那是东宫与宰守不便在长安城中明面展开的争斗远远延伸到洛阳的结果。他们各逞声势,各招才俊,洛阳城里、六家争渡,长安城内、紫宸独大。韩锷忽扬眉冷冷一哂:他们争的又是些什么呢?看似天下,其实不过争的就是由谁来多吸些那些默语无声的生民们的血汗罢了!
“天下”真是个好大的字眼,只此二字就足以让好多人纠缠沦陷一生了。但,他们又何尝明白什么叫做真的“天下”!不过是想把一人之欲,一家之生计,扩展延伸涵盖至整个天下罢了。由此观之,这些争斗又与虫蚁何异?——他心头此念一起,却把为紫宸而生的踟蹰之心淡了。
掖庭宫地处宫城之西,宫墙极高,就是韩锷的“踏歌步”也远不能一跃而上。他眼睛瞧准了宫墙上砖面破损不平之处,潜吸了一口气,身子一拨,手脚并用,足足腾挪了三四次,才在那宫墙上攀跃而上。此时本是破晓时分,韩锷要等的就是这时候,倒不为快四更时正是人睡意正浓的时刻——当官也不是件轻松的事,破晓时反而人人都要忙于早朝的,那时宫中的人差不多人人忙着此事,多半无暇它顾,倒是个悄悄潜入的大好时机。
他在宫墙上回目一望——宫墙即高,他趁守卫稍远又登上了一个角楼,回望之下,更是所见极远。只见百官府弟,这时为了应备早朝也有不少宅院里隐隐亮起烛火了。当真——百千家如围棋局,十二街似种菜畦。而午门之前一条星炬如流,称得上“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了。
韩锷定了定神,知道这是宫中,天下防卫最严之禁地,一点也冒失不得。瞧准空,他藉黑影掩盖顺着宫墙背光处悄悄溜下。
掖庭宫内还有许多独院,韩锷要找的却是“暮华院”。他小时随着师父见过一个“暮华院”里的老姑姑。那老姑姑姓祖,韩锷叫她“祖姑婆”,小时很熟的。她在宫中却是个年深月久的白发尚书了。只是,那老姑姑不知还健在否?在的话,不知还认不认得出此时的自己?
宫墙上守卫颇严,时不时有人走动巡逻。可真正入了宫墙内,反觉得平静了。何况掖庭宫在宫城中本就是个闲僻去处。韩锷是头次进来,也不知道那“暮华院”的方位,只有信步胡闯。掖庭宫中原有左右各八院,这一找,却也艰难。韩锷正自焦急,忽见身右侧前方一处宫院中隐有烛火,他脑子电闪:也许、可以找那已起来的宫人问上一问?虽说冒失,但总比乱打乱撞一旦惊动起紫宸来好得多。
他提起脚步无声地就向那隐有烛火的宫院潜行而去。可那处宫院却象在这荒冷的十六宫院中也是个最荒僻的去处——掖庭宫本就是宫中安置年老嫔妃与敬事太监的处所,荒僻些本也正常。可那条石甬小道居然石隙间已生出荒草。夜暗之中,那草杂乱于石隙之间,象是无可自择却又无从抛弃的生命生非其所、永遭荒弃的悲叹,又象那些一生守候、自己也不知在等些什么、也永远等不到她要等的东西的宫人们的幽怨。
甬道很长,让走入其中的韩锷,不觉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