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帝妻-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习惯是可怕的,它左右了人的思想、行为,甚至是未来。楼振山怔怔的坐在那儿,脑海中一大堆“为什么”,让他头疼欲裂。
  楼沂南突然有些颓然,让一个习惯了去忠君爱国的人突然要反抗他的君主,纵使心智再坚定的人也会突然迷茫。但楼沂南的颓然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为了父亲、为了他们这个家,父亲想不明白也要想明白,要为这个“为什么”找到答案。
作者有话要说:  习惯是可怕的,就像是走楼梯一定要一节一节走,突然某一天有人问我,干嘛一节节走,我肯定回答不出个所以然来。
  楼父此刻的心情应当就是这样,等他想明白想通了,凡事就不会都因着这个习惯来思考。
  

☆、第一三章

  皇上对嫡妻爱重,那是普天下皆知的事情,就算是对故去的楚皇后,每逢元后忌日的时候皇上还会心情低落,这两日都会吃斋静心,有时悲痛还会哭上一场。对亡妻如此,对现在的楼皇后更是偏爱有加,三宫六院如同摆设,心中所爱全都给了皇后一人。
  从古至今,男子专情顶多觉得他儿女情长,并不是所有人都将此放在心上,于名声也不会造成什么影响。如果上位者专情,那就不是小事了,在朝臣看来,这是耽误子嗣的事情,观陛下到如今也才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就可以知晓一二,有人说帝王专情那是风流韵事,当传为佳话,流传后世,有人觉得帝王专情,有碍子嗣,不得提倡。但归根究底,错的不是陛下,而是迷惑陛下的那个人,楼后何其无辜,差点儿就背上了祸国殃民、妖后的称呼,而楼后的娘家楼家也时常受到弹劾,皇帝不可谓不用心至深。
  上位者的喜好很能够影响国内的风气,因为皇帝爱重嫡妻,大齐国内嫡妻普遍受到敬重,夫妻琴瑟和鸣,假恩爱也要装出恩爱的样子来,宠妾灭妻更是受到口诛笔伐,轻者被人唾骂,重者流放。一时间,大齐国的嫡妻日子过得不错,文昌帝也算是做了好事。
  如果说皇帝的爱妻行为存在着矫揉造作之嫌,那么楼家男子爱重妻子就是发自内心的行为。
  楼家因为情况特殊,男子都奋战沙场之上,如果后院再着火就真的不要活了,在经过血的代价之后,楼家先辈痛定思痛,决定让楼家儿子找自己喜欢的人做配偶,自己中意之人当了妻子,夫妻和乐,后院太平,真是应了那句家和万事兴。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找的妻子都是好的,搅家精也不是没有,但自己选中的苦果就要自己咽,因此在婚姻一事上,楼家男儿更是谨慎。
  当年楼振山一次身受重伤,真真是到了药石无灵的地步,眼看着就只有等死一途,还是在外游历的楼沂南外公闻讯过来医治,荣家外公医术了得,将楼振山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荣家外公对楼振山有救命之恩,后来从战场回来后,他特意前去感谢,这才见到了背着背篓采药回来的荣氏,惊为天人,遂而求娶。两人之间虽有磕磕碰碰,不和谐的地方,但相携而过,也走过了三十多个年头,长女现如今也是三十多岁的人了,连唯一的儿子也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
  铁面无私、严肃认真的楼振山几乎没有弱点,这着实让皇帝愁坏了,一个没有缺点的臣子是不会让皇帝放心的。好在,楼振山爱妻,这个弱点好啊,有了软肋,这才好控制。
  转眼间,便是十多日过去,后日便是楼沂南母亲荣氏的五十岁寿辰,家中姐妹携着自家夫婿、儿女也到了京城,楼家一时间好不热闹。
  今日天清气朗,荣氏便带着府中女眷去大相国寺进香祈福,与荣氏众人一同出发的还有楼沂南,他此去并不全是陪着母亲上香祈愿,而是要去自己位于京郊通州府的庄子上。
  到了岔路口,告别母亲,楼沂南翻身上马,拉紧缰绳,马儿直立嘶鸣,落地一瞬间向前飞驰,倏忽间便在十数丈外。
  这段时间楼沂南的生活十分的规律,不是在宁王府外侯人,就是到位于通州府的庄子,有时还会去那日见到祁承乾的茶馆。可惜,自从那日一别,两人再也没有见过,楼沂南忧郁的同时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等候之心。
  有心避开我,我不伤心,只要你在,我就等,终有一日你我会在一起。
  所谓金石所致金石为开,楼沂南相信迟早会得到祁承乾的心。能否得到祁承乾的心楼沂南并不担心,他对自己有着绝对的信心,但其他的事情在没有充足的准备下,他还真是不敢打包票。
  朝堂之上瞬息万变,帝王之心更是深不可测,夺位之争不可避免,他知道事态的发展,却无法对其进行干涉,因为某些原因,他们还是离开京城这个是非地比较好。而且,目前为止就连祁承乾他都影响不了,只能够看着事态按着前世的方向发展,大方向不变、小细节还是可以改变的,一些细小的地方发生变化,也会影响到最后的结果。。
  有一些事情他能够做,比如改变父亲的想法、扭转楼家的命运,为即将到来的夺位之争做好准备。
  通州的庄子是他十岁左右得到的,花光了自己从出生就开始积攒的零花钱,因为有大半的地都是沙砾,肥田不多,所以相当的便宜。
  之所以买了这个庄子,还是楼沂南想要一个清静地,天知道十来岁的孩子有什么清静想要的。
  庄子旁就有几座荒山,前段时间他也一并买了,现在那一片地便是他一人所有,地广人稀,他在那边捣鼓些什么都没有人知道。
  这不,他从兴固县带回来的人都安置在了那儿,人不多,他的小队人数也才二百来人,但人不在多而在精,经过不断的训练、删选留下的人那可是以一敌百的好手,就连父亲也不知道他的小队强悍到何种程度。
  上一世也正有了这一支小队,他才在家破人亡后振作起来,在烽烟四起的大陆上站稳了脚跟。
  而今世,楼沂南的经验更加丰富、阅历更加深厚,仅仅几日的训练,就让这二百多人提升了一个层次。
  这个二百多人的小队名唤鹰隼,楼沂南希望他们凶猛而勇敢,如鹰隼一样在天地之间翱翔,成为自己最有力的臂膀。二十一人为一个小队,每队一个队长,一共十个小队,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命名,其中“甲队”人数会有变动,其他人数固定。
  鹰隼灵活机动、战斗力强的优点,每个队员都精干强悍、机智勇敢,能够识文断字,熟练掌握各种武器,最最重要的便是忠诚,绝对的忠诚,不畏生死、为楼沂南可以赴汤蹈火、死而后已。
  能够训练出这支队伍,绝对不是他一人所想出来的,而是从一本书中得到的启发,那本书在皇宫的藏书阁里找到,为他开启了一扇练兵用阵的新大门。
  说来还要感谢太子,因为太子性子弱,姑姑就叫他到宫中多陪太子玩耍,企图让太子受他影响变得刚强活泼一些,但太子不喜欢玩闹,小小年纪就喜欢窝在藏书阁看书,看的还是四书五经,难怪越来越迂腐。楼沂南也不耐烦陪着太子玩,能够在藏书阁安安静静的看书,他也省心,看着看着就翻到了一本堆放在角落发霉落灰的书。
  此书更像是一本日记,乃是大齐朝一位大人所写,详细的讲了特殊部队的练兵之法,还有众多的用兵之法,他就是用这些方法助当时的皇帝开疆拓地,让大齐朝成为万邦之国。
  但那人总有一些可惜,许多练兵之法并不能运用到实际之中,于是写就此书,如有后人因缘际会得到,那么希望他能够将书中所写发扬光大。
  楼沂南得到的时候,封面都已经霉烂,书页也有着破损,带回家后好生修复、誊抄、保管。楼沂南那时候还小,有很多内容还无法运用,但并不妨碍他理解,结合父亲、夫子所教,楼沂南竟然摸索出了自己的用兵之道,还小规模的进行尝试,效果很好。
  上一世鹰隼成为让人闻风丧胆的部队,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时间回到现在,鹰隼规模初具,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楼沂南会给他们时间,让他们成长,最后成长为一把利器,而他就是掌利器之人。
  通州的庄子不是沙砾地便是山地,那几十亩的肥田产出也不是很多,楼沂南是个大方的主人,田地的产出有四成都留给了佃农,遇到灾年甚至将产出都留给佃农的都有,因此佃农们对楼沂南十分的感激,尽心尽力,在他们眼中楼沂南就是他们的再世父母,是要用生命来看待的人。
  佃农中也有青壮年十分合适参军,近段时间他在观察,是否将他们收入鹰隼。
  之前说过,鹰隼的人在精不在多,但楼沂南心里面最满意的人数是五百人,而不是现在的区区二百人,想要凑齐五百人谈何容易。
  “少爷,前面就是了,我们去了那儿后先吃午膳,表少爷需要休息。”石墨赶上楼沂南的马,声音被风击碎,散乱的进入楼沂南的耳中。
  楼沂南淡然的点点头,表弟在军中几年也锻炼出来了,但依然无法和他们这些军人比,等会儿下马估计两条腿都软乎乎的使不上力气。
  正如楼沂南所想,荣意为了赶上他们的速度咬紧牙关的骑马,下来的时候基本上是被人抬下来的。楼沂南挥推侍从,无奈的将他的胳臂搭到自己的身上,半抬着他往里面走,“你啊需要多练练,不然以后行军打仗怎么办!”
  “我,咳咳,我是个,大夫。”荣意喘着粗气,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
  “作为我们鹰隼里面的大夫,适当的时候也要上战场,你不能够打仗,但要学会最快的逃跑,行了,看你这个德性,从今天开始加半个时辰的训练,然后看情况再加到一个时辰。”
  荣意好不容易坐到椅子上,觉得自己不在马背上被颠得五脏错位,听到这个消息却是肝胆俱裂了,哀嚎,“不要啊。”
  楼沂南不理他,哀嚎的时候能够这么大声,一下子加一个时辰都够了。
  庄子上的饭菜不精细,但绝对的原生态,粗狂中带着原滋原味,充满了农家特色,全鸡做汤、板鸭红烧、酸菜黑鱼、油焖猪蹄、猪杂煲煮、山珍清炒,还有几种时令蔬菜,楼沂南最满意的还是清炒南瓜片,因为祁承乾喜欢喝南瓜粥,这个南瓜清甜清甜的,炒起来吃脆脆的,就是不知道煮了粥后味道会怎么样。
  “今年的南瓜做粥好吃吗?”楼沂南开口问道。
  庄子上的管事是个种田的好把式,为人精明却也诚恳,为楼沂南将通州的庄子打理得井井有条。因为常年劳作,管事面色黝黑发亮,精神却很好,看着就满面红光,与主子对话也没有其他人的害怕,却也带着农家的憨厚和些微的拘谨。
  “回少爷,今年的南瓜好,吃起来清甜清甜的,做了粥更是甜口香软,很好吃。”
  “嗯,给我准备十个南瓜备着,还有捡一些别的东西,今天的鸡鸭就不错,鲜鱼就算了,不好带。所有的东西准备两份,我走的时候带走。”自家留一份,虽然后日便是娘亲寿辰,家里准备了很多吃食,但他庄子上的东西不一样,那可是他的孝心,可以留着自家吃。至于另一份,当然是给祁承乾的,好东西都要给他留一份。
  楼沂南也考虑到目前京城的形势,侯人、送东西都做得隐秘,并没有多少人知道,按着他的性子,他恨不得告诉全天下祁承乾是他的,可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