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烈烈一笙-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段笙晚上和阿公舅舅挤一张床,杨氏和张氏挤一张床,白日里,杨舅舅被段笙的现场碎石表演说服了,没有再去干苦力,在家与杨父讨论学问,张氏和杨氏两人拿新买的布料做衣服,这时段笙才知道原来母亲的手艺很是不错,做的快不说,而且针脚细密好看。段笙倒是成了唯一的闲人,之乎者也他不懂,做衣服他更不懂,只有晚上趁阿公睡着时,用元气帮他疏通蕴养腿部经脉,母子就这样在杨家一直住到了赶大集的日子。
  大集这天早上,段笙和舅舅先一起去了卖牲口的地方,段笙打算买头牛,以后就不用老去租别人家的了,牛这东西他不懂,舅舅这些年到是听人讲过一些,段笙看着舅舅看牛,在一旁咂咂嘴“嘛,所以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书生也能懂看牛。”
  最后杨宗林看中一头小母牛,体型虽小了点,但长得很壮实,主要是非常温顺,比壮年牛便宜,比老牛贵一点,价钱适中,段笙也觉得不错,牛花了六两,牛车买了辆新的,花了一两多银子,牛车其实有卖旧的,只要一两不到,但段笙不喜欢用别人用过的东西,所以买了新的。
  牛车有了,接下来就是大采购,碗筷瓢盆,水壶菜板,其他木制品像柜子,桌子之类的已经在木匠师傅哪儿订做了,不过一时半会儿做不好,而且太占地方,所以段笙让师傅慢慢做,等房子建好了再来取。油盐酱醋,各种干菜,豆类都买了不少,段笙喜欢吃米饭,所以粮食以大米为主,面粉为次,杨舅舅在一旁看得咋舌,十石大米!心想侄儿这是要提前存过冬粮?其实段笙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段笙能吃得很,第二嘛,其中还包含了给杨家的一份。
  段笙两袋子棉花,冬天做棉衣用。买了四套被褥,天冷下来点厚一点,舒服,还有一点,暖和!衣服没买,只买了布料针线,到时杨氏在家如果闲不住就做做衣服,听说做鞋特别伤手,所以段笙买了做好的鞋子。
  段笙还为母亲和阿婆各买了一支银簪,母亲杨氏的是一支蝶恋花,阿婆的是一支福寿簪,段笙看着一旁的玉簪,想到有的男子也用簪子束发,所以他给阿公和舅舅各买了一支玉簪,玉质虽普通,但样式却雅致。
  又去了笔墨斋,买了三套品相中等的笔墨纸砚,其中纸是最费的,所以买了很多,读书果然花费不小,只是这些段笙就花了十三两,三方砚台九两,三只兔毛笔花了二两多,三块墨条花了一两多。段笙花钱爽快,而且力气大,杨宗林根本阻止不了。
  “舅舅不必介怀,阿公阿婆和你都是段笙的长辈,孝敬你们是应当的,钱赚了就是用来花的,舅舅要相信侄儿的本事,赚的绝对会比花的还多!”即使到现在已经陆续花了四十两银子加上,可段笙毫不在意,人生是用来享受的,没有条件时,那是无可奈何,既然有条件享受,为何要拘着?
  杨宗林看他的确是真心实意,而且他现在也了解了一点自己侄儿的性子,随性,大方,如果他过多推让反倒不美“那舅舅就多谢侄儿了”
  两人接着逛,段笙从游商手中买了三百多个白色小瓷瓶,大约有指长,好携带,这些小瓷瓶是用来装提取的草木精华,镇上也有卖,只不过量太少,而且太引人注意,虽然段笙可以用干树枝树叶之类的储存,但这种方法能量容易挥发掉,得不偿失,其实玉瓶更好,但是那花费现在他还承受不起。
  回去之前段笙去铁匠铺取了几天前定做的东西,锅,菜刀,锄头,镰刀等家里常用的,匕首和庖刀这些他经常上山用的到,看做得还不错,段笙满意的付了银钱。
  段笙把米粮卸了一些给杨家,与阿公阿婆舅舅告别后,母子俩就拉着满车的东西回大山村了。
  杨达文的腿经过这几天的蕴养,好了不少,勉强能下地了,也不像以前那样痛得厉害,段笙母子要走,他硬是要起身相送,杨家老两口红着眼眶,看着段笙送与他们的东西,簪子,笔墨,干菜面粉,足有四石的大米,心里如大冷天喝了一杯热水一般暖贴,也为自己女儿高兴,段笙有本事,做母亲的终是苦尽甘来,连他们也沾了光。
  段笙母子回村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多会儿,全村就传开了,被赶出段家的煞星母子发财了,带着满满一车的东西回来了,村里有的人幸灾乐祸地就笑了,老段家也不知道会不会后悔?而且老段家更像煞星才是,当初克得人家母子人不人鬼不鬼的,现在人家才出了段家马上日子就好过了,那煞星是段家才对!
  而有的人眼睛一转,歪心思就出来了,就一母子俩,弱的弱,小的小,到时东西收守不守得住还两说!
  张大山两天前听说了段家的事,这两天就一直在段笙大的小屋周围蹲守,心里急得上火,今天终于等到了母子俩,顿时松了一口气,段笙早就感应到了张大山,也不点破,尾随着母子俩的几人看到了段笙母子的住处才慢慢散了,这时段笙才出声。
  “大山叔,出来吧。”
  “笙子,咋知道我在这里?”
  “啊,我看见了!”
  张大山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偷偷看了杨氏一眼。
  杨氏不是笨的,张大山对她的心思,她隐约能感到一些,以前段家压得她喘不过气儿,没那精力多想,现在人轻松了,再被张大山这么一看顿时红了脸,手足无措起来
  “娘,你把被褥铺一下,东西我来搬,大山叔帮忙!”
  杨氏看儿子替她解围,便忙收拾起屋里来。
  大山和张大山一边卸东西一边聊天,两人都是力气大的,很快活儿就干完了。
  “大山叔会不会垒灶,帮我用石头垒个灶”
  “我会弄,放心吧,这个简单得很。”
  段笙在一旁帮忙,看杨氏在屋里,这才小声说“大山叔,还敢娶我娘吗?”
  “敢,怎么不敢?”张大山眼睛一瞪。
  “我们母子都带煞,你不怕?”
  “我不信那一套,再说了,我也是克妻煞星,你说你怕不怕?我只知道我喜欢你娘,喜欢好多年了,以前没机会,现在又机会了,笙子,你应不应?”张大山停下手中的活儿,认真的看着段笙等他的回答。
  “我应不应不算数,我娘应了才算数,这事儿我看我娘的意思,而且现在不适合我娘马上嫁给你,这刚离了段家,如果就嫁了,难免要受人诟病,我娘以前太苦,以后的日子,我希望她过得舒心。”段笙同样非常认真。
  “你说的我懂,我愿意等!”张大山又继续手中的活儿。
  “但愿你说到做到,我可是记着呢。”段笙拿出他买的小瓷瓶,往腰带里塞了不少,拿起匕首插在腰上,手拿石枪“娘,我去猎只野鸡兔加餐,你在家里呆着,有重活让大山叔干,如果闲着无聊,你就做衣服,我买了不少布料,以后咱们天天穿新衣服!我走了啊。”
  “去吧,小心点,记得早点回来!”杨氏急忙跑出来,对着已经快走的段笙嘱咐到,看到一旁忙碌的张大山,杨氏不好意思的抿抿唇,急忙退回了屋里。
  而这时的杨家,张氏在屋里翻看段笙今天买的笔墨纸砚,突然响起一声压抑的惊呼,杨家父子,急忙凑上前询问“怎么了,这是?”
  原来那装笔墨纸砚的竹箱里,塞了一锭十两的银锭,杨宗林回过神“肯定是笙儿放的,只有那小子会这样做。”
作者有话要说:  求支持!求收藏!各种求!(^_^)谢谢!

  ☆、【15】

  段笙也没在山里多待,提取了一些比较有用的草木精华和一些毒素,毒素有时也是很好用的,最后猎了两只鸡,还收获了一窝野鸡蛋,就收拾着下山了。
  野鸡和野鸡蛋留着给杨氏做菜,段笙提着另一只野鸡去了里正家,村中人看着段笙手提野鸡,都惊奇不已,都猜测段笙是从哪儿得来的,有那赖子上前想抢鸡,说到底是根本没将段笙一小孩放在眼里,年纪小,没靠山,抢了就抢了都不避人!
  段笙不屑的冷哼,以为他好欺负,不自量力!手中的石枪猛的脱手而出,‘砰’的一声,石枪斜插在那赖子的脚尖前,枪柄因大力震动还在颤,众人一看,那石枪多一分就能□□脚掌!
  别说围观的其他村民被惊住了,那当事人赖子兄差点吓尿!惊得脚软,只怕动一下就得趴地上去,脑袋上在那瞬间就冒了一头冷汗,脸上前一秒得意的表情也惊愕的扭曲了。
  “呐,下次插脚好不好?”段笙嘴角一勾,十分温和的询问,好似在与那赖子商量,眼睛却轻飘飘的扫了周围的人。
  众人齐齐缩了缩脚,好可怕!果然是煞星吗!
  直面面对段笙的赖子,整个人都更不好了,好阴森!!!腿颤抖着挪了一步“你~你等着……”
  段笙轻嗤,那赖子羞恼,退了两步掉头就跑“你给我等着,我不会放过你的!!!”
  颇有余音绕梁三日之势……
  段笙没理其他人,拔起石枪,提着野鸡继续往里正家去。
  人群里段家老二段明强本来也想上前抢来着,却被那赖子抢先一步,不过他现在正庆幸刚才上前的不是他,那小崽子狠着呢,可不会管是谁。看着周围的人投过来的嘲讽眼神,段老二又愤恨起来,听说那母子俩拉了一车的好东西,小/贱/种居然不拿来孝敬长辈!
  段老二明显是忘了,段笙母子已经不是段家人了……
  到了里正家里送了野鸡之后,段笙询问了断亲和休妻备案这两件事,里正孙老头言已经办妥,本朝对妇人极为宽厚,丧夫,和离或被休弃的妇人都可以单独立户,所以里正直接帮杨氏立了个户,段笙归到杨氏户下,说到底是里正孙老头心里有愧,段家实在是窝子麻烦精,谁也不想沾,所以当初只得任由母子俩净身出户,他这次帮忙立户也是弥补一下,怕段家以后找借口纠缠母子俩。
  段笙知道段家以后如果再纠缠也是没理的,以后敢上门就打出去,现在他们可不是他段笙的什么长辈了!
  “里正爷爷,这次我来还有一件事。”
  “啥事?”
  “我几天前进山猎了些野物进镇卖了,得了点银子,现在我和我娘住的地方,只是我随意搭起来的棚子,所以我准备买地建房。”
  里正看了看段笙手中的石枪,那枪头尖利,那可不是一般人能磨出来的,也不知是谁做的,如果是段笙做的,那他还真有进山狩猎的本事,以前只知他病弱,没想到病好了有这等本事!难道那煞星的说法是着真的?
  不过听王神婆说只要不一起过活就没事,里正放了心“你准备买哪里的地?大概要买多少?”
  “村外往山上走的方向,把我们娘俩的棚子圈进去,恩,做个整数一亩刚好。”
  “一亩?太多了吧,那地泥土板结极贫瘠并不适合栽种,建房也用不了这多……”
  “并不多,到时我要围个院子,自然越大越好,要不是银钱不多,我还想再多买一点圈起来建个大花园!”段笙也不管里正的奇怪眼神,他心里的确是这么想的。
  里正见劝不了,也不再多事。
  里正当即抓紧时间找人丈量土地,段笙才花了一两多银子就把地买了下来,段笙当时挺诧异怎么会这么便宜,里正解释这块地属于荒地,荒地贫瘠石子较多不适合栽种,所以才如此便宜,如果是良田的话,那就贵多了,这也是为什么良田是农人命根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