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沫-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帘后静默半晌,只听南宫绫的声音再次响起道:“哀家以为,以大华现有国力,完全可以应付匈奴巫宁军队,如今解决之策,应是将卞陵的曹湖之军队调遣前线。再者,哀家还是那句话,祖训万万不可违背。”
  “此举万万不可!”公孙景满脸惊恐道:“车骑军队已被派遣,如今又要派出骠骑军队,这样一来卞陵中空,甚是危险啊!”
  “娘娘请三思,如今已将车骑军派去,若是再派驻守卞陵的军队便会威胁皇城安全。”安玄素也忧心忡忡地说道,“若要调动其他地方的军队也是同样危险。”
  “景王爷和安大人在理。”言博道:“况眼下粮草供给也紧张,若是派出的军队再无成效,也许真会到了爆虎军也回天乏力的地步了啊!”
  “哀家记得今年收成甚好,为何粮草会不足?”南宫绫质问:“国之粮草,定能支持起码四支军队出征!”
  “娘娘万不能这样想!”阮珀焦心道:“行军粮草消耗之大非同小可,且如今军队伤患众多,其后备补给也增加不少,更是重压啊!若是战事再拖延,恐怕军队真要撑不住了!”
  “以匈奴军队的秉性,再看如今的形势,臣以为他们定会乘胜追击,各处突破。”安玄素凝眉道。
  “这样一来更不能再派其他地方边境的军队了娘娘!”黄涛道:“匈奴蛮子野心之大,一直想要侵吞我大华啊!”
  “他们究竟野心何在,是襄戍关?是大华东北?还是这里,卞陵?!”公孙景高声问道,他的声音回响在殿堂,若空谷绝望地呐喊,在为这末代王朝声嘶力竭地殚精竭虑,似乎要耗尽最后一丝力气才肯罢休。
  “娘娘,您究竟在担心什么?担心那刻板的祖训?担心先帝亡魂的不允许?”有了公孙景的带领,凌暾也大胆地站出来质问:“这些在如今的国难下又算得了什么?!”
  “是啊娘娘!”黄涛也走上前,双目赤红:“先帝在位时,也多次说过要收服匈奴,而如今呢?是大华被匈奴打得连连败退?这个时候再不派爆虎军,还等到什么时候?”
  “娘娘为何不想想那些边疆饱受折磨的百姓?”向来谨言慎行的史麟也站出来:“他们已经饱受了将近一月的匈奴折磨,娘娘莫不是不知道,匈奴人所到之处,皆屠城抛尸,残忍至极罢!”
  “是啊!得民心者得天下,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派再多的军队又有何用!” 方毕痛心疾首。
  忽然大殿上发出一阵石破天惊的巨大哀嚎,但见公孙景跪下来,浑身颤抖地看着地面,而后缓缓抬起头,露出那因情绪激动而扭曲的脸:“娘娘,你可知道本王有多么悔恨,也许就是因为王妃之死,巫宁氏才如此凶残而不近人情地折磨边疆将士……”
  “景王爷,这种儿女私情和军事又有何干,这不关您的事啊!”陈祖谦连忙过来扶道。
  “景王爷莫要如此啊!”杨太璟焦急道。
  公孙景颤抖着身体,手背上青筋暴起,紧紧伏在地面,似乎要在那坚硬之处生生抠出两个洞来,但见眼眶里渐渐盈满悲痛的泪水,声嘶力竭:“若那巫宁真是为此做到如此地步……若是真如此,本王愿血债血偿,亲上边境与那巫宁将军交锋!就算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也不要让我大华的将士受苦啊!!”
  “景王爷赶快起来啊!”
  被公孙景所震慑的群臣们在安慰的同时,便如大潮般开始向帘后的南宫绫呐喊起来,一时间这勤政大殿似乎都沸腾了,似乎要把那覆着数百琉璃瓦的殿顶都掀开,抛入云霄震得粉碎。
  “娘娘,请三思,派出爆虎军才是明智之举啊!”
  “先帝亡魂若在,也会劝娘娘如此罢!”
  “娘娘三思!”
  公孙律早已站在群臣的最后,他定定地看着这一场纷乱的闹剧,即便其生身父亲就在其中,也仿佛旁观者般,灰眸里若覆上一层冷漠的冰。末了,他视线流转,紧紧地凝视着那站在龙椅旁的身影。
  他见李尽沙便这么站在那里,仿佛一吹就散的脆弱。而李尽沙,正如他所能思虑的,眼下正眉头微蹙,淡漠而鄙夷地看着那群臣如鬼哭狼嚎一般的哭天抢地,一动不动地等待那帘后女人可能的号令。他身旁的公孙恪,则呆愣地看着这群臣失控的场面,不知所措起来,开始不耐地在龙椅上挪动身子。
  “够了……够了!”
  垂帘后的女人的倏然怒火,却只让那些疯狂的群臣们安静了一瞬,而后又重新沸腾起来。
  “娘娘究竟有何难言之隐?”安玄素大声问道。
  “是啊,娘娘若是担心古训,满朝大臣,加上本王都可为您担保!”公孙景依旧跪在地上不起,目光灼灼地看着那掩饰的垂帘。
  “眼下派军只会愈来愈糟,老臣调兵遣将多年,说实话比娘娘您要清楚啊!”阮珀声声苦求。
  “你们……统统给哀家住嘴!”帘后的南宫绫震怒,声音不停地颤抖:“你们简直胆大妄为,在朝堂上作乱如此,成何体统?!”
  “回娘娘,微臣是为了大华安危,甘心冒着以下犯上的罪名来劝娘娘!”安玄素高声言道,还与朝中大臣对视一眼,颇有一呼百应的趋势:“满朝上下文武百官,都清楚如今局势是何。虎符一半不见是事实,娘娘您为何墨守成规,迟迟不动用禁军?”
  “娘娘,您可有想过这是匈奴的奸计?”言博此时也情绪激动,似乎要趁此好好表现一番:“那半块虎符是程将军即将从匈奴返程时被杀害而丢失的,这定是匈奴人所为!而后借此牵制住我大华的精锐兵力!实在是狡诈至极啊!”
  “言大人有礼!匈奴故意为之,娘娘莫要中计!”
  “派出爆虎军!”
  “派出爆虎军!”
  “派出爆虎军!”
  又是一阵排山倒海的呐喊,群臣们已从勤政殿下渐渐逼近,其中言博最前也最为激动,安玄素、阮珀和从地上站起来的公孙景其次。


第89章 朝堂风暴2
  “无礼……简直荒谬!”南宫绫大怒:“给哀家退下!”
  “娘娘若是不派出爆虎军,微臣万不敢退!”
  “国难之际,还请娘娘恕老臣无法退下!”
  置若罔闻的群臣中,言博脸色通红,义愤填膺得仿佛整个大华国库都是他家。但见他气壮山河地一马当先,一脚便要踏上那皇上走过的玉阶跨近高台上的龙椅,对帘后的南宫绫和龙椅上的公孙恪呈咄咄逼人之势,简直无法无天。
  就在他要站上那高台上振臂一呼时,李尽沙快如鬼魅地上前,揪着他那衣领直接丢了下去。
  言博如坠水般倒向后头那前仆后继的人潮,狼狈地摔得七零八落,帽冠都差点落了下来。他被几位大臣搀扶着,怒气勃然地瞪着那始作俑者。
  李尽沙神色似笑非笑地看着龙台下的群臣,而后目光锁定在那胸膛还在起伏的言博身上,开口道:“言大人莫非没听见娘娘的话么,不退反进,以下犯上不说,违抗君令也是有罢?”
  “李提督想来不了解匈奴局势,本官劝你莫要插手。”安玄素厉声道。
  阮珀见了他则是扭曲了一张满是皱纹的老脸,破口骂道:“李尽沙,你个阉人,有什么资格论道朝政!”
  李尽沙冷笑,开始学着那陈腐书生的腔调言道:“各位大人所言非矣,今日我不过奉娘娘旨意,来看看朝上有没有什么疯狗作乱,没想到啊,还真发现了一群。”
  “嚣张……简直嚣张到极点!”凌暾听得脸气得爆红,伸手指着李尽沙道:“你是什么人,也能来管我们?!”
  此时公孙景站在众臣之前,走近那垂帘下的台阶,稳稳地跪下来,大声道:“本王以公孙王朝的安危于担,求娘娘出派爆虎军,以平定襄戍关之险!”
  他这一出,让群臣都沸腾起来,纷纷来到那垂帘下跪地,齐声道:
  “请太后娘娘出派爆虎军!”
  那垂帘后死寂了许久,只见那端庄的身影一动不动,好似什么也未发生的淡然。似乎即便见到了群臣这般真实,南宫绫也丝毫不为所动,依旧是那冰凉、坚定、不透一丝妇人之仁的语气道:“众爱卿平身罢,哀家是不会改变最初的决定的。”
  “如若娘娘硬是如此,本王与众大臣便跪坐此地,直到娘娘同意为止。”公孙煜大声道。
  此时公孙景忽然将那朝珠的尖端猛然往臂上一划,即便有钝,那朝珠在他极度的蛮横之力下顿然在臂上划出了一道殷红的血痕,滴落在勤政大殿的地面。
  “六弟!!”
  “景王爷!!”
  “父王!”
  三道不同的声音刹那充盈了整座勤政大殿,最先反应过来的公孙煜,但见他立即过去搀住公孙景,不可置信道:“六弟你又是何苦啊?!”
  公孙景面色如常,露出那无可奈何的笑容,目光依旧死死锁住南宫绫:“若是如此能让太后娘娘改变主意,本王心甘情愿……”
  “父王!没事罢?”公孙律赶上前扶住他。
  “父王没事,”公孙景对他道,同时不落痕迹地将公孙律拉下与他并排跪着。
  公孙律顿时了然,便也顺了他的意跪下,同时开始为对方包扎伤势。
  部分群臣也上来关切地查看公孙景的伤势,其他的人则继续跪在原地向南宫绫,以求出兵。这时幕帘后的女人叹了口气,缓缓起身:“景王爷又是何苦,无论如何哀家也不可能改了祖训的规定,退朝。”
  一声宣示,她便毫不留情地回神,带着那向来神秘莫测的曼妙身姿消失在垂帘后。
  与此同时,李尽沙带着公孙恪从勤政大殿另一侧出,迅速与那些激动的群臣隔开距离地向潜龙殿方向而去。
  大殿内,群臣见太后已去,顿然陷入愤怒的火焰。一时间,各种讽刺之声袭来,尤其是对南宫绫迟迟不愿出兵的推三阻四。
  此时公孙景捂着方包扎好的手臂起身道:“诸位,依我看不如到太后的凤慈宫前静坐,看娘娘还能坚持得久!!”
  “景王爷在理,”凌暾附和:“我就不信太后永远那么固执己见!”
  “景王爷在理!”
  满朝百官团结得超乎常日,浩浩荡荡朝那凤慈宫而去,几乎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副置生死于无物的神色,就连那勤政大殿的守卫都被此情此景深深震慑,似乎是被这些忠臣的良策说动了,丝毫无半分阻止之意。
  公孙律在这群激荡的队伍中,只觉浑身如混入水中的一粒沙,即便被周身的水流紧紧包裹,却如何也无法消融与之凝为一体。
  那勤政殿外是将近正午的朝阳,明媚得如同他第一次来到勤政殿的时候,看见公孙戎在朝堂上不可一世的模样,在为太子的封礼大典谈笑风生,为还不会说话的公孙恪带上权力的帽冠。
  一晃年华,云烟俱碎。
  【皇宫·潜龙殿】
  “启禀陛下,李提督,那帮大臣们都在凤慈宫门口跪着了,说是要等到娘娘同意才肯回去啊!”
  公孙恪看着瑟瑟发抖的小贵子,眉头拧成了一团:“母后究竟是怎么了?那么固执。”
  李尽沙一言不发,虽说公孙恪这孩童之论未免有些鲁莽,但这次的南宫绫的确不同以往,固执古板得不似她,想必定是有何难言之隐。
  眼下公孙恪依旧皱着眉头,轻轻给了小贵子一脚,而后依旧维持着从勤政大殿走出来时拉着李尽沙袖子的姿势,抬头问道:“现在怎么办,总不能等着那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