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风1276-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经史子集。对于天文地理算学之类。或多或少都有涉猎。就算完全不通杂学。还有个语文可以考嘛!
汉重赋。便有扬雄、班固、司马相如;唐重诗。便有李白、杜甫;明清重八股。就有范进中举。将来多科取士。只要平等对待。不怕读书人不全面发展。说不定若干年后还能考个什么23呢。儒门子弟。自然化为格物致知地有用之材。
“别急,还有呢!”赵筠吐出的下一句话把楚风吓了一跳,“咱们可以著书立说,改造儒家,有理学心学,咱们就不能搞个汉学?”
“别别别,什么之乎者也的,我听了就脑袋疼,这事可做不来!”
“忽必烈能做儒教大宗师,你为什么不能?至少,你是个纯粹的汉人,认得的汉字总比他多几个。”
什么?蒙古人做儒学大宗师?我听错了吧!
“并无虚言啊,二十五年前金国大儒元好问觐见鞑主,就请忽必烈为天下儒教大宗师。”
元好问,这名字有点熟,楚风惊问道:“是那个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地元好问?”
赵筠点点头,“便是此人。”
真是有才未必有德啊,秦桧发明宋体字,却是个大汉奸,元好问一笔好词,却无耻到奉蒙古人做儒教大宗师,草他马的!
这便是了,蒙鞑子做得儒家大宗师,我堂堂汉人不能修改儒学?楚风立刻和赵筠探讨起来。两人一个拿典籍翻作白话,一个按需要地意思进行修改,忙了个不亦乐乎。
儒。诞生于东周,它的一些观点属于普世价值,在任何时候都有积极意义,但并非儒家独创,比如“信”,难道儒家诞生之前。尧舜禹汤、先秦三代不讲诚信?难道法家商鞅“迁木立信”不是突出地政府诚信?这些东西完全可以保留。
有些部分,中国文字没有标点符号,断句不同,意义便不同,有地即使断句相同。对字义理解也不同。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样断句意思就是要搞愚民政策,君王要做什么让老百姓做就是了,没必要让他们知道朝政。“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种断句就是说,老百姓赞同你地政策。就可以大干快上;老百姓不赞成,就得摆事实讲道理。做好说服解释工作。
楚风自然取第二种了,目前汉国差不多就是这么干的嘛。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一可解作“夷狄都有君。不像咱们诸夏反而无君,诸侯目无君长、周天子君权旁落。这也太不像话了吧”,二则可按华夷之辨解作“就算夷狄有君,也比不上华夏无君,因为他们太野蛮,夷狄之君不能算国君。”
楚风自然还是取第二种,这样一来,忽必烈就成了夷狄嘛!大元朝夷狄之君,也就没有统治地法理基础了,圣人都说了,你那夷狄的皇帝,有还不如没有呢。
至于克己复礼恢复周礼之类的,直接反驳掉。孟子都说孔子是“圣之时也者”,就是顺应潮流、顺应时代的圣人,时移世易,宋朝不是关西大汉持铁板唱“大江东去”,就是江南才女拈着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要恢复古礼,好,你给我奏黄钟、歌大吕,看有几个唱得来!
儒家著述甚多,两人忙了三天也没弄出多少,楚风干脆把小山丛竹出身的士子召集了好几个,什么宋文昭、于孟华、王峻、庞泰、骆醒忠,连同他们知书达理的老婆一块,搞了个写作组,赵筠总负责,楚风最后审阅,把儒家经典全译成白话文………当然是按自己地需要译。和乾隆修四库全书相反,这部书大肆强调夷夏之辨,舆论矛头对准了蒙元鞑虏。
骆醒忠越写越是心惊胆战,自古以来,解圣人书者多矣,未有解作这般市井白话的,这本书一出,恐怕贩夫走卒识得几个字都能谈谈圣人经义了!自己忝为执笔,自然名传后世而不朽,只不知出的是美名,是臭名?
毕竟,这般解法完全离经叛道啊!将来,自己究竟是附骥书后,流芳百世,还是作为名教罪人,遗臭万年?
写作组疯狂篡改经典的同时,楚风则泡在了工厂里,有精铸工艺,铅活字就没有技术难度了。
先精修出字模,再拿钢翻铸出底下有字的长条形空心模子,常用地万把汉字每字铸一个就行了,最后把铅合金灌进去冲压,每个字冲它几百几千个铅活字,全然不费事。
近代铅字0。3毫米边长,汉国技术达不到,0。5毫米还是没问题的,大不了一页纸上印的字少些,总比毛笔字、木雕版印刷的字多得多啊!
冲压铅活字的原料,是百分之十二的锑、百分之八的锡、百分之八十的铅。铅、锡几千年前就被人们日常使用,多的是,就锑地单质国内要到清光绪年间才识别出。
别急,那玩意叫做“连锡”,古人把它和锡搞混了,著名阉党司马迁老先生在西汉就见过,云南、东南亚多的是,随便买他几吨回来。
排版、开机、印刷!楚风拍拍散发着油墨清香地新书,哼哼,宋版书质量是好,价格也高啊,我这新汉学书卖它一个铜子一本,印他几百万本,绝对流传天下。至少,我来做儒教大宗师,总比蒙古鞑子好!
165章 登陆:佐渡岛
排字的轮盘旋转着,铅活字放在一个个的小格子里,按照偏旁部首排列,排版工人对照着底稿,将活字拣出来,按顺序排在铁框子里。
排版工人并不需要认得三千或者六千常用汉字,能认几百千把个字,懂得汉字组成的基本结构就行了,反正只需要照着排,这字究竟读什么是什么意思,没必要非得弄懂,排好了版,还有两位秀才公负责初检、复检哩。
“啊呀,曲部长,您这书好多弯弯曲曲的怪字,比汉王的《四书新解》和《五经新编》,排起来可费事多了。”一位前任的商店伙计,现在的排版工人,一边拣着铅字,一边抱怨。
曲海镜微微一笑,心说你不懂数学,如果在小学校念过书,就知道那是楚氏算符。嗯,再过几个月,第一批两年制学生毕业,就招些到印刷厂来工作。
啊这些年的辛苦,终于有了回报。曲海镜看看手里即将付印的《测圆海镜》书稿,欢喜得难以自抑。前面一部分,是师尊的原稿,后半部,则是自己用白话和楚氏算符做的全译本,全书属着师尊和自己的名字………本来,这两个名字之间应该有汉王的名讳,但他执意说介绍算符不能算作者,若算符作者要署名,岂不是今后所有通俗数学书都要署上楚风两个字?
呵呵,汉王就是这么客气,其实啊,到琉球差不多两年,物理、化学、数学,自己从汉王身上学到的。比在封龙山十年都多!什么刘秉中、郭守敬,与汉王之博大精深相比,真若萤火之比皓月。土丘之仰泰山!
幸好,楚风不知道曲海镜的心声,否则,他会一头栽倒,半天爬不起来:郭守敬是什么人物?在月球环形山上留下名字的!假如不是多了七百年的知识积累,哪敢望他项背啊?
写作组翻译四书五经。继承传统精神财富地时候,开拓物质财富的人们,还在大海上颠簸。
刘喜站在船头,这庞大的船队就在他地指挥之下,两千余军民听令行事!真真是想都不敢想啊。
最近这两年的经历。恍如梦中。被刁老鼠骗得散尽家财,赌场上押了房子,甚至连老婆都押了上去,岳父凑钱赎了卖身契,老婆抱着孩子再也没见过面。妻离子散,只得跟着刁老鼠,浑浑噩噩的度日,想起这些,愧对祖宗啊!
自打汉王到了琉球。刘喜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真可谓夙夜警惕、鞠躬尽瘁了。主持的警部工作,除了些许小过失。总的来说,打造了琉球良好治安环境。尤为可贵的是,他自知当年铸成大错。故而特别反省,酒色财气一样不沾,每天夜里到小学上夜校学习。
这些。楚风都看在眼里。佐渡岛都督一职。干脆给了刘喜。民政有七部派去地文官。情报安全有二司地密探。军队有钱小毛、黄金彪两个营地陆军。以及李顺统管地两条炮船。刘喜只需要守成即可。
刘喜激动得几天没睡好觉。汉军攻克泉州。他抽空渡海去了一趟。天幸老丈人一家还在。老婆孩子还在!一见面。老丈人还拿着拐棍要揍他。跑出去找来一队汉军证明。他已是琉球地警科副科长。这才免了一顿打。详细问过他还吃不吃酒。赌不赌钱。又验过了刘喜积攒薪俸换地金银。丈人一家才随船迁到了琉球。
本来孑然一身。现在老婆、孩子又有了。刘喜高兴得好似掉进了蜜罐子。刁老鼠把自己拖进地狱。汉王却将自己超拔生天。汉王之恩。粉身难报啊!
接了佐渡岛都督地任命。本可携家眷同往。刘喜却孤身一人随舰队而去。一则。琉球本土生活安定。孩子再长一岁就该上学了。二则。自己本是有污点地人。留着家眷。免得万一有人乱嚼舌头!
“哇呕”于小四趴在船舷上。大吐特吐。开始吐地是食物。后来吐地是清水。现在连清水都吐不出来。打干哕。肚子里一抽一抽地。简直连苦胆水都想吐了出来。船只随着海浪一起伏。每次起伏。都好像有人抓着自己地五脏六腑。一会往上提。一会往下拽。难受到了极点。
那天从家里跑到军营。就有陆军海军两个招兵处。海军待遇比陆军稍好。据说海上打仗伤亡也少。但他还是报地陆军。没办法。晕船晕得实在太厉害了。从泉州乡下坐船到琉球。一路上吐了个昏天黑地。再不敢坐船了!
谁知道,刚投了陆军四个月,就要出海去扶桑国的什么佐渡岛,他立刻扳着手指头算起来了,泉州到琉球,不过半天工夫,到佐渡岛,听人说要七天七夜,妈呀,这还不把命搭上?
果然,刚离开港口,于小四就撑不住了,整个人就贴在了船舷上没离开过。
身后,有人轻轻拍着他地背,“好过点吗?”排长陈茂进关切的问。晕船这事,得分人,有地人天生惊涛骇浪都不晕,有的人哪怕风平浪静他也晕得很,像于小四这样,就是晕船非常严重地。
“嗯”,于小四点点头。
“没事,吐啊吐的就习惯了。吐空了吧?空了就回船舱休息。”陈茂进带着几个人,把身子软绵绵地新兵扶进了舱里。
这、这不是我的舱位,我舱位在靠里边地地方啊!军队纪律严格,每人的舱位固定,可不能随便乱躺。
几个老兵把他按在架子床上,“放心睡吧,这是老班长的床位,靠窗,不气闷,晕船的人睡这恢复的快。”
啊,老班长?那个每次训练拿着皮鞭子,凶得像个恶煞神的老班长?于小四瞪着眼睛,怎么也不敢相信,就自己背上。还留着两道鞭痕没消完,都是违反训练规程,被老班长打的哩。自己还暗暗发誓,将来打仗拼命,做上连长、营长,一定要打他报复呢!他会把床位让给我?
陈茂进刚走,老班长就回来了,端着几个碟儿盘儿。装着香喷喷的大米饭,炒肝尖、烩鱼片、醋溜白菜、炸春卷,又新鲜、又开胃,搬过凳子,一样一样摆在床前面。
吐了这大半天。陈茂进胃里空空如也,早饿得慌了,扒起来道了谢,就拿起勺子,狼吞虎咽地开吃。
吞了几口,打个底,这饭菜和平日的不同啊,几盘几碟的,不是拿饭盒盛在一块。“班长,这是病号饭吗?比往日咱们吃地好啊。”
“营里军医官没在咱船上。哪儿去开病号条子?这是咱正副连长让出来的尉官伙食,全连就你和三排的一小子吐得最厉害。便宜你了!”
大大咧咧的老班长念叨着,出舱房到后甲板去吃午饭。他没注意到,身后呼噜噜扒饭的于小四。其实是拿碗遮住自己的脸,因为他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