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风1276-第2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年公子早已知道他的身份,却故意装出惊讶的样子,“原来是大名鼎鼎地郭大人!郭大人天文地理无一不通,无一不精,为北地人杰、封龙山泰斗。小弟李天完,福州府人氏,这厢却是失礼了!”
李天完?郭守敬把这名字默念两遍,只觉得有些儿奇怪,谁会取个名字叫天完?也许,南方闽广人氏,别是一乡风吧!
“敢问郭大人轻车简从,可是到前面几步的赵孟赵兄府上赴宴?”
郭守敬奇道:“李贤弟如何知道?”
“愚弟客居赵兄府上。知道今日宴请都中同僚。这南城破旧。向来只有番汉商人、平民百姓来往。郭大人今日到此。自然是为了赴赵兄之宴。”
郭守敬笑笑。心说自己果然不甚通人情世故。哪像人家举一反三。一点就透?因为欣赏这位李天完地为人。便热情地道:“既然李贤弟也同是座中人。你我何不携手同去?呵呵。这赵孟赵大学士。为何不住官宦所居地北城。却要住这三教九流杂处。各色人等往来混杂地南城?且南城夜间不关城门。听说梁上君子颇多。

李天完眼珠一转。失笑道:“愚弟听说此地番汉商人甚多。有各地风味地酒楼茶肆。能品尝到江南地时鱼、江西地梅酒、福建地芦柑、四川地野味。又有青楼粉舍。住着吴楚娇娃。赵兄风流佳公子。他不住南城。难道去北城和众位大人讲经义说道德?”
郭守敬闻言莞尔。赵孟是有名地书画名家、风流才子。自当住在南城烟花繁盛之地。只怕他是夜夜笙歌、纸醉金迷吧?难为他被扣在南方汉国地一年多里。怎么熬过来地!
听说赵孟就在前面不远处居住,郭守敬也不坐轿子了,安步当车,和李天完说说笑笑,并肩而行。
吴兴郡公府,赵孟一袭火狐裘袍,头戴御赐赤金八宝冠,眉如浓墨、目似朗星,三分像观音座下地散财童子,胜过了乘龙的萧史。客厅当中,焚着沉香屑混着苿莉粉做地薰香,袅袅青烟从青铜鼎里飘散,叫人浑身四万七千个毛孔无一不通泰;金雀屏、银捧炉,淡淡几支旁逸斜出的梅花,插在钧瓷贡瓶里,地上猩猩红地波斯地毯,比少女的肌肤还要柔软……
满座客人无不称赞:“怪不得大汗呼赵郡公为神仙中人,
身此处,真如神仙府邸!”
神仙府邸,来的却是些魑魅魍魉!大元朝新鲜出炉的太常礼仪院使、吴兴郡公、集贤大学士赵孟隐藏着内心的鄙夷,堆着满脸笑意,审视着满座的“高朋”:
昏花的老眼半睁半闭,老脸上沟壑纵横,老人斑像发霉的点子分布在晦暗皮肤上的,就是故宋、北元两朝丞相,老狐狸留梦炎——只不过故宋是真丞相,北元只给挂个名,并无实权,“两浙之耻”、“无耻之尤”、“趋炎附势”,是对他一生的最好写照。
故意不穿公服,一身月白色鹤氅,崖岸自高的中年人,是江汉大儒,礼部尚书赵复,他一生提倡正心诚意,存天理去人欲,只不知这位志诚君子,如何在故国被异族灭亡、家乡被异族屠戮之时,腆颜事敌、为虎作伥?
扔掉故国衣冠,穿着北元蒙古贵人喜欢穿的质孙服,不时和赵复说说笑笑的清瘦汉官,是中书左丞、大儒叶李,他是汉奸方回的好朋友,当年两人曾一同立誓尽忠报国,然而仅仅数年之后,两人竟然相继投敌,居然同朝为臣了!此时世人才知道,两位“大忠臣”的忠心,原来是不值一文的。
满堂出仕北元的汉官,还有好几十个,惟这三位宝货为首。两年前初到大都,赵孟正眼也不看一下这群断送掉大宋江山,又出仕北元的臣,但现在,为了肩上的重担,他心甘情愿的和光同尘,和这些无耻小人坐在了同一间大厅。
此时,留梦炎正对着赵孟大吹法螺:“赵郡公宣抚伪汉,被扣两年,始终坚贞不屈,真真节如松柏,岁寒方显!如今简在帝心、圣眷优隆,将来扶摇而上,封王拜相只在反掌之间!”
留梦炎热衷功名,说的自然是高官厚禄。
赵复轻轻捋着一把乌黑油亮的胡子,点点头道:“忠孝仁义礼智信,赵大学士不降反贼,是忠于大元;北归之后显亲扬名诰封三代,是孝于父母;不忍南方生灵涂炭,毅然出使,是仁;不负家乡妻子,是义;敌营万千军中从容逃归,是智;不负皇上重托,是信。赵大学士可谓当朝苏武,和姚枢姚老夫子,先后辉映而名垂青史!”
赵复以江汉大儒自居,动不动就是什么国之四维啊,君君臣臣啊,忠孝仁义啊,叫赵孟听得脑仁儿生疼,却又不得不奈着性子听他说完,只觉得胃里泛酸,牙齿都酸的木了。
叶李闭着眼睛,摇头晃脑的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众人大眼瞪小眼,不知道他发什么神经,这是大反贼文天祥的《正气歌》啊,登在反贼办的报纸上,大家都看过的,虽然文采灿烂字字珠玑,可这是反贼写的,文中意思,更有不少戳在我们这些贰臣的心窝里,莫非叶李突然发了痰气,迷了心窍?
叶李好不容易念完了,又停了半晌似在回味诗中意境,老半天才睁开眼睛道:“文文山(文天祥字文山)虽然与我们各为其主,但老夫不取其人而取其文。好个在汉苏武节,如今赵大学士漂泊琉球,海岛坚贞,不是本朝大忠臣,海上苏武么!我等当效赵大学士之行,效忠大元,虽粉身碎骨而不悔!”
众人立时明白他的意思,一个个竖起大拇指夸道:“对对对,当朝苏武,海上坚贞,我等效赵大学士忠于大元,至死无悔!”
赵孟差点没吐出来,你们这群汉奸走狗,还有脸提文天祥,提正气歌?还有脸学苏武牧羊?只怕将来史书上,你们不是苏武、张良,是秦桧、赵高!
这群汉奸狗官,不停大吹特吹,恨不能把牛皮吹到天上去,目的只有一个:让赵孟这位故宋近枝皇族成为忠于蒙元的代表,顶在大家前面,天下口舌汹汹,就全被他给挡下来啦!
毕竟最近两年来,大汉报纸上连篇累牍的华夷之辨、以华变夷的道理,和那民族之论,把投靠北元的汉奸们骂得狗血淋头,像留梦炎这把年纪,最记挂身后之事,如今还活着都被开除两浙省籍了,不找个靶子替自己挡住天下人的口水,百年之后怎么得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356章 天下一家?
世荣摇了摇头,且不说这许多,反正啊,阿参政的计,现在他整天像热锅上的蚂蚁,在中书省衙门里团团乱转,想着如何面对大汗的怒火。
毕竟替大元朝打理财政这么些年了,想来大汗面前,还是有几分情面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嘛!但怕就怕,有什么人在这当口下蛆,给大汗进谗言,那咱们的阿参政,就非得倒台不可了!
怕什么来什么,阿合马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从蒙古系官员那边传来了坏消息,最近风传要接任左丞相的呼图帖木儿放言,阿合马主理财政太久,该回家抱孩子了!
参知政事呼图帖木儿,背后还站着太师伊彻查拉、御史大夫伊氏帖木儿、中书右丞托克托等等蒙古大臣,他们也是朝堂中最有实力的大臣——想当年,忽必烈大汗就是得到了他们,或者他们父辈祖辈的支持,才能在上都召开不符合蒙古传统的库里台大会,把严格按照蒙古传统,在斡难河畔、不儿罕山脚下召开库里台大会,被推举为大汗的阿里不哥赶下台。
蒙古系的大臣要针对阿参政,这还有个好吗?惟一的希望就是团结所有色目系的臣子,再联合汉臣,抗衡蒙古系臣子。
虽然蒙古人是头等主人,势力最强,可大元朝毕竟有三条腿,汉人治理汉地,色目人管理财政,缺了哪条都不行,若是色目系和汉臣一齐保阿参政,保住财政大臣、参知政事的位置,想来还有三分希望的。
所以这个时候,汉人臣子越团结,势力越强大,准备和汉臣联手对抗蒙古大臣的阿合马一系,也就越高兴——呼图帖木儿接任左丞相,实际主持朝纲的呼声强大,压制色目系的力量正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值此危难之际,盟友越强大,自保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嘛!
卢世荣刚刚坐下,又赶紧起身,跟在赵孟身后,一同降阶相迎,待主人客人寒暄过了,立刻对郭守敬道:“郭大人,近来可好?阿参政常念叨,停了贵监地经费,心下过意不去,只辽东事情急迫,不得已而为之啊!”
郭守敬心地率直,听卢世荣低声下气的代阿合马道歉,憋了大半个月的气,也就消了大半,他只关心科研经费什么时候拨下,四海测量和铸造天文仪器什么时候可以重新开始:“阿参政也是为了大元社稷,与下官并非私人恩怨,卢大人客气了。
还望阿参政为朝廷广开财源,待府库宽盈,及早把司天监需用的款项拨下,下官就感激不尽了。”
卢世荣闻言又是一喜。前些日子听说郭守敬为了停拨经费地事情。还闹到了大汗御前。本以为他对阿参政为首地色目系臣子成见颇深。不成想这般好说话。跟个学堂老夫子似地。看来联合色目、汉人两系臣子。共保阿参政地计划。至少不会在这位司天监正跟前受到阻碍。
因此他笑眯眯地道:“郭大人。运到辽东地钱粮。从冰封未解地千里之外运回。只怕还得十天半个月。大都城府库中留地那点底子。也是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动用地。说不得。小弟禀上阿参政。请他将府中私款先借出来给郭大人用着。”
郭守敬喜出望外。最近。忙着给御花园通地火龙。要不就是到城外工匠营指导铸炮。对这些狗屁不蛋地事情。他是一点也没有兴趣。满心思都是快点把简仪、高表、候极仪这些天文仪器铸造出来。再派人往漠北、海南、辽东、西域开展史无前例地大规模四海测量。
“只阿参政自己垫钱。有点不好意思了。要不。我再等等。等辽东地钱粮运回来?”郭守敬像小孩子一样挠了挠头。分明是希望快点拿到钱开展科研工作。又觉得让阿合马自己垫钱有些儿过意不去。所以左右为难。
卢世荣心头直发笑。这位司天监正很少上朝。要么泡在天文台。要么指挥建大都城、开挖河工。与朝臣们交往不多。却不知他精研学术。为人处世竟和毛头小伙子相差无几。
阿参政府邸中地钱财。怕要比国库还要丰裕些呢!说是先垫钱给你。到从国库中拨钱抵帐地时候。咱就真地清如水明如镜。一文不沾了?这银钱粮饷往辽东一来一回。虽然与国无功。但阿参政地荷包。只怕又鼓了三分!还能差你这点儿银钱?
但这世上,有些事说得做不得,另外一些事做得说不得,卢世荣自然深谙其道,做出幅急公好义的样子,拍胸脯打保票的道:“四海测量,关系授时历的制定,关系到大元朝的正朔问题,我等替大汗当差,忠字当头,漫说帖点钱财,就是抛家舍业,也是在所不辞啊!郭大人只管放心,待明个儿一大早,我就把积欠地款项,亲自押车送司天监衙门口!”
郭守敬大半辈子浸淫在天文地理算学水利的世界里,哪儿知道人心险恶?还把卢世荣当做好人,诚心诚意地道:“如此说来,却是谢过卢大人、阿参政了。两位大人尽忠国事,体恤下情,下官感激不尽呐!”
“哪里哪里,郭大人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