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风1276-第3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道,大汉目前的体制皇帝管不了商家多少事情,可楚姑爷还有一重身份:大汉最大的商人!他名下的钢铁厂、矿山、船厂,还有合股的毛纺厂、棉纺厂,产业比其余五家富商加起来还多几倍!
以前地历朝历。朝廷以民间膏血营建宫室、赡养皇族。惟大汉立鼎以来。税赋全入国库。皇家以经营产业自言。不取分毫民脂民膏。
郑发子、王李氏、徽州祝家、洪梅氏。一家不是皇帝一手扶植起来地?闽广陈家想要兴旺发达。自然也离不开皇帝支持。且不说其他。单是这位皇帝脑袋中无穷无尽地点子。就够陈家赚了。王李氏就是靠棉纺、毛纺。从一个裁缝铺子发展到富可敌国地纺织巨子!
“对。我等身家性命全是皇帝所赐。东印度公司地事情。我等惟命是从!”郑发子领头。平素最靠近皇帝地四位富商同时回应。洪梅氏还挑衅地看了看陈子才——最近。这位食品大亨想进入闽广山区收购香、干果、腊肉等山货。和原来控制这一贸易地陈家形成了竞争关系。
“不。东印度公司地股份。我要占大头。因为你们地资金还不够丰厚。而我希望能尽快把经营规模扩大。弄到大汉急需地印度硝石和长绒棉。所以才以我地资金占大头。”楚风笑着摆了摆手。“公司地经营。我认为设立一个机关。嗯。就叫董事会吧。由你们五家组成。重大问题投票决定。”
皇帝出资最多。却不参与公司经营?陈子才有点转
来。讪讪地道:“这怎么行?皇上出资最多。自然务。”
大汉在闽广的统治已有了些年头,报纸把新儒学的理念广泛传播,《四书新解》和《五经新编》则摆上了读书人的案头,楚风注意到,陈子才这位半生浸淫儒学,大宋状元公陈文龙的族弟,方才说的话中含义是“皇上出资多,公司经营应该是你说了算”,而不是“因为你是皇帝,所以经营由你说了算。”
“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分离嘛,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东印度公司遥制海外万里异域,如何能以我惟命是从?”
众人还想客气几句,楚风坚定的挥了挥手,转而笑道:“别争了,就按我说的办。当然,将来有重要情况,我保留随时参与董事会的权利。

陈子才暗暗的点头叹息,从江宁传回消息,北元对临安汉元贸易实行官督商办,江南富商有贸易渔利的机会,却没有屠刀下的半点自由,只怕猪羊养肥了,屠刀就会落下;大汉则全然不同,从一开始,皇帝就没准备把商人们捏在手心,他非但不会觊觎商人的财富,还会主动提供机会,让商人发家致富,让普通工人农民有机会变成小商人,让小商人变成变成大商人——郑发子、洪梅氏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
长此以往,不仅元人心向背有了分野,而且大汉必将民富国强!
“宣布第三个事情之前,我;问问各位,除开刚才我们谈到的东印度公司股金,家里还有多少现钱?”
楚风的问题,商人们怔了一怔,不管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一位商人的资本状况,都是最应该保密的,他们在商场中拼搏这些年,就从来没有人突兀,甚至显得有些“拎不清”的问道这个问题。
若是其他任何人这么,洪梅氏会没好气的啐着骂几句,祝季奢会掉点书袋狠狠揶揄一翻,郑发子会……但问话的恰恰是楚风,率汉军初出茅庐第一战从土人手中救出郑发子,“发明”规模化养鸡、拖网捕鱼、炮射捕鲸让洪梅氏发家致富,雪中送炭借出黄金让祝家人从蒙元屠刀下幸免,这一桩桩一件件,又岂是别人可比?
“郑尚有余钱,金银纸币各项合大汉金钞四千八百万元,若皇上有用,即刻便能从金库提出!”
“俺洪二婶从路卖茶叶蛋到今天这步,全托了皇上洪福,如今现钱有三千五百七十万元,皇上要用我转身就叫人送到宫里,最多一个小时。晚了半分钟,俺洪快嘴不是爹生娘养的!”
“祝家现钱一万万有奇。皇上待我恩重如山,祝某粉身难报……”
“女婿,咱们一家人还说两家话吗?你用,还是敏儿用不都一样?刚在珠江岸边截流,办了七家纺织厂,现钱不多了,两千万还是没问题的。”
“陈家有钱一千五百万,”钱最少,陈子才有点不好意思,摸摸花白的胡须,“但泉漳各处盐池、水田可以向泉州色目富商典了钱出来,凑个三千万,还不犯难。”
还没问什么事呢,众人就七嘴八舌的表示愿意出钱效力,把楚风话堵在肚子里,待众人热血沸腾的说完,他才哭笑不得的道:“并非要各位出钱,而是我预备成立一所中央银行,希望各位带头存款。”
中央银行?
“在财税部货币兑换大厅的基础上成立,把印钞厂、铸币厂和国库加进去,执行发行货币、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异地汇兑的任务,”楚风顿了顿,特意强调:“中央银行属于政府公器,和我皇家私库没有关系,直接由财税部管理,央行行长向财税部长负责。”
大汉制度,财税部国库和皇帝私库分开,泾渭分明,有过内库拨款填补国库空虚,从无国库向内库输银。
郑发子第一个反应过来:“好啊,咱们又不像色目人放羊羔儿息,钞票放在家里还怕贼惦记,还得花大钱请了保镖看守;政府帮我们保管,那是求之不得呢!”
“不是替你们保管,而是吸收你们存款,按取钱期限有定期、活期两种,都要给你们利息的。”
存钱居然给利息?五位大商人惊得跳了起来,经营生意长者十余代、短者数年,却是闻所未闻啊!
莫非皇上是在开玩笑?(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385章 明教来客
  代,通行铁钱的四川地区,因为铁钱实在太重、币值是在人类史上次出现了纸币交钞。
  行兑换交钞的机构,叫做交子行,商人可以在交子行将铁钱和交子互相兑换,长途旅行期间就可以不必携带沉重的铁钱,带上几张交钞就行了。
  商人得到方便,交子行则从兑换中抽取手续费,这个方式后来被朝廷官办的纸币“会子”接受,南宋咸淳年间规定,会子每贯兑换铜钱七百七十文,以铜钱兑会子不收手续费,以会子兑铜钱则每贯收二十文“水火不到钱”。
  而且,那时候除了专门放贷的商人之外,民办交子行、官办会子行是只经营兑换业务,不放贷款的,自然,商人们存款不但没有利息,还要给保管费有点像后世银行收小额帐户管理费,只不过宋代的会子行是大小通吃。
  所以商人们得知楚风的中央银行不但不收取手续费,还要给存款利息的时候,都觉得匪夷所思。
  人手费用、保管、房屋地皮,难道皇上的中央银行,就是专门亏钱的吗?
  “我的皇帝女婿,可不能这干呐!”保持淳朴本色的王李氏从椅子上跳起来,扯了扯楚风的袖子,以老岳母的身份,苦口婆心的劝道:“这中央银行,不是等着亏钱?别看是财税部国库的钱不心疼,将来国库缺钱,还不得拿内库贴补?”
  “不会亏,绝对会亏本!”楚风哈哈大笑着扶岳母大人坐下,又亲手把盖碗茶递到她手里才详细的和各位商人解释:“我那中央银行,预备以七分年息从各位手中,从各地百姓手中吸收存款二成年息放给需要贷款的人,一来一去有一成三的利润,就算存款总额留三分之一预备提取不能贷出去有六分多的毛利。”
  “原来皇帝是要自己放羊羔儿息!”梅氏话刚说出口,就觉得有些不妥,那放羊羔儿息的色目奸商地百姓恨入骨髓,怎么能和皇帝惠民善政相提并论呢?
  要知道大元朝的色人放羊羔儿息,是十成年息,也就是每年翻一番;王安石王荆公当年行新法德政之称,后世人认为若不折不扣落实,确能救民性命的青苗法,也是二成利息,但那是春秋两季计息,超过四成的年息!
  比起来皇帝二成对民间贷。真真是菩萨心肠了!
  她赶紧讪讪地道:“啊呀婶这张快嘴咧咧啥呢?色目奸商羊羔儿息是吃人不吐骨头。皇上二成息是救人命地德政哩!”
  祝季奢摇了摇头:“救人命倒不至于下地大汉。至不济到工厂扛活到码头背麻包。到矿井打工。一月收入尽够一家人吃饭了。皇上此举。当是为了小民小商谋利。欲使更多富商崛起吧?”
  楚风赞赏地点了点头。祝家累世经商。眼界确实非同寻常。一下子看出了银行贷款地重要意义。
  一个强盛健康地社会。必须有各阶层向上流动地机会。
  如今地大汉。学文有科举任官之途。学武有军功晋阶。惟商业在初期强力扶植数家富商之后。处于自生长地状态。
  试想农民有了三十亩地,工人做工存了些工资,若是有什么明创造,或独门赚钱绝招,田地所产或工资收入,离开店开工厂所需的大笔资金,又差得远了点,民间借贷一则非熟人难到手,二则利息太高,资金问题,成为中小商户展的障碍。
  对国外贸易,越垄断越能保证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避免汉商互相杀价;国内经济,则须尽量避免形成寡头,楚风可不希望国内形成权贵财阀垄断经济的局面,扶植中小企业,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同时,大量涌向的中小商户,还能尽可能的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让大汉的三十亩地计划,及逐步促使地主降低地租的计划,得以顺利实行。
  财税部贷款只在琉球,各地没有分支机构,搞了中央银行,它的派出机构就能延伸到各县、乃至乡镇,为商品社会的展,提供金融保证……自然,将来对蒙元的斗争,它也要挥应尽的作用。
  “哈,原来皇帝是要像当年扶植我们一样,扶植大批商家呀!”洪梅氏眼睛一转,对王李氏笑呵呵的道:“以后咱们可得当心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冒出位新的大商户,把咱们的生意抢走一块!”
  “竞争对商业是有利的。”祝季奢微笑着摇了摇头,提醒洪梅氏:“比方说,海里的鲸鱼,若是您二婶一个人打,当然不会可惜,可能肠肠肚肚不好的肉,都扔海里喂鱼了;若是有别人也在打鲸鱼,只怕你就会绞尽脑汁想办法,把能利用的都给利用起来。”
  “哦,是这么回事唆!我说我那些渔船,咋个修理费那么贵呢,看来要等到琉球多开几家造船厂,才能便宜下来。”
  王李氏一巴掌拍到洪家二婶背上:“就你会嚼舌头,我家老王吩咐船厂,你那些破船,都是按成本价收的修理费!”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商人越多,生意越好做!”楚风一锤定音,一时间,满堂尽欢。
  马六甲海峡,波狂浪急,印度洋上八月份的季风,加上回旋洋流,把海水呼啦啦的灌进海峡,船只不用升帆,就像被马拖着似的往前跑,飞快。
  波斯人依波达的船上,装着满满一船从卡利海特收购的胡椒,向传说中遍地黄金的琉球而来,他站在船头,看着印度洋的尽头,南洋的起点马六甲海峡,对未知事物隐隐有着种特别的兴奋。
  曾经遍布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的呼罗珊波斯,先后被用火和剑传教的阿拉伯人、用顽羊角弓和蒙古战马踏遍天下的蒙古人征服,让呼罗珊故地无数酋长国王瑟瑟抖的木剌夷暗杀派鹰巢,被蒙古大军摧毁成了碎片,但阿拉伯人的阴影,从来没从这块土地上离开,时至今日,伊儿汗国中的回教徒,仍然对琐罗亚斯德教形成压倒优势。
  伟大的光明神呐,你的圣火千万年不曾熄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