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风1276-第5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君识妾之才,重妾之情,此生足矣……妾今生今世,不负龙泉不负君!
  她将宝剑悬于腰间,素手一挥三尺外的车帘便无风自动,掀开之后飞身而出,立于楚风身侧。
  王立、法本、法华、萧平、张魁、许铁柱等一众将官早已等在此处,楚风掀开车帘出现在众将眼前的时候,早已不是睡眼惺忪的模样,掀开车帘前他用手大力揉搓了脸,此时非但红光满面,双目更是神采奕奕,一幅天地为棋盘、山岳为棋子,胸有成竹的神情。
  呃~适当时候,还是要发发王霸之气的嘛,至于虎躯一震就免了,最多和两位美女玩玩车震,嘎嘎……楚风坏笑着。
  所有的人,都觉得马可。波罗笔下对这位皇帝的描述是那么的恰如其分,“目光炯炯,透出深邃的智慧,如夜空中的启明星高悬天心,紧紧抿着的嘴唇昭示着东方雄主比钢铁还要顽强的意志,略微皱起的眉头象徵着乾纲独断的魄力,无与伦比的严肃表情透露帝王至高无上的威严”,所以连他的坏笑,都被认为是对汉元大战的结局。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上位者就是这样,有过去许多次辉煌的胜利为基础,哪怕楚风做出多么荒诞不经的事情,人们也只会认为这是高深莫测的智慧。
  “执行乙方案!”楚风以“坚定有力,令我军勇气倍增,使敌人胆战心惊的语调,不,应该说是雄师的怒吼”(这些描述毫无疑问的出现于爱吹牛的马可波罗笔下)发出了战斗命令。
  要不要加一句“汉元兴衰在此一战,诸君努力奋勇杀敌”?楚风掐疼了自己的大腿,才打消这个非常狗血、非常装逼也非常恶趣味的想法。
  实际上,汉元之间的命运,从楚风莫名其妙的来到这个年代开始,就已经走向了历史的岔道,从第一艘剪式船、第一柄共析钢调质的战刀、第一副锻压整体板甲、第一枚手榴弹、第一门火炮,第一所小学校、第一部活字印刷书籍、第一份报纸、第一张大汉金钞的问世,就已经注定了盛衰兴替。
  即便以本次汉元大战而言,泾水河畔元军的败绩,就倒下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腾出手来的楚风,麾下十余万百战劲旅在华北平原上,铁流滚滚冲向燕云,冲向辽东……
  文明必将战胜野蛮,不管是经历八十九年还是二百六十七年。也许是黄河之畔红巾军的怒吼,也许是江城武汉的一声炮响!
  正义终将来临,审判无法逃避。
  楚风提前八十年敲响了蒙元的丧钟,汉军的枪炮发射声与北平城头百姓的欢呼声交鸣,城下困兽犹斗的元军,已然失魂落魄。
  逃吧,没有希望了,大汉帝国的金底苍龙旗出现在东方,这表明那支在泾水河畔歼灭了皇太孙铁穆耳及海都麾下三十万大军的百战之师,已经越大同、渡桑干河来到燕云。
  一切的抵抗都变得徒劳无益,十四万装备近代火器的汉军。对阵损兵折将连夜疲累的不到十万元军,从忽必烈到漠北诸王一直到百户牌子头们,考虑的问题只剩下三个:战死、投降还是逃跑?
  “消灭元鞑子,活捉忽必烈!”四面八方欢声如雷,血战淮扬连的姜良材带着人从北往南打,攻坚英雄连的李世贵从南往北打,两支猛打猛冲的英雄部队在南城主干道上胜利会师,两面英雄的战旗并肩而立,刹那间,高台上忽必烈手中挥舞着的苏录定战旗变得黯然失色。
  蒙古武士们想冲破包围圈,但南城错综复杂的街道让他们的马速难以提升,失去了速度的保护和加持,无论远程对射还是近身肉搏都变得不利,不是被排枪齐射瓢泼般的弹雨扫落马下,便是在冲刺道路上付出惨重代价留下一地尸体,好不容易冲到汉军步兵队列前,刚刚撞飞了一名汉军士兵,就淹没在了刺刀的丛林之中。
  悔之晚矣!
  忽必烈此时此刻才明白,原来这破破烂烂的南城竟然是汉军给自己设下的圈套!
  可话又说回来,谁叫你修建大都城的时候不把南城三四等的汉民百姓当人看,让这里街道坑坑洼洼,房屋东倒西歪?
  自作自受,忽必烈现在可算明白过味儿了,看着越来越逼近的汉军,以及成片倒下的蒙古武士,他又气又急好似百爪挠心。
  杀!姜良材一个弓步突刺,步枪刺刀闪电般刺出,那举着大汗弯刀还没有劈下的蒙古武士,就眼睁睁的看着刺刀刺穿了自己的胸膛,刺穿了罗圈甲,刺穿了心脏,刹那间,全身力气迅速流逝,举起的弯刀像死蛇似的软软扔下。
  砰!杜元华的步枪枪口冒出一股灰白色的硝烟,与之同时,对面房顶上正以连珠箭法射出成串雕翎狼牙箭的蒙古兵,就惊讶的发现自己胸口绽开了一朵血之花。子弹命中胸椎和脊柱,被破坏的中枢神经再也负担不了协调全身肌肉动作的重任,他四仰八叉的从房顶上一头栽落。
  前方,一所石头堆砌,十分坚固的房屋中射来了连串箭矢,显然有敌人潜伏其中,这些精锐武士也学得乖了,一闪身射出箭矢,立马躲避汉军枪弹的回击。
  好吧,呼叫炮火将你们炸平!
  姜良材还没来得及吹哨子通知尾随的连属三斤炮,一枚枚小黑点以刁钻的角度飞进了那座屋子,接二连三响起的爆炸让地面都微微震颤了两下,显然,那座屋子中负隅顽抗的武士,都已经四分五裂。
  李世贵嘿嘿一笑,面对血战淮扬连屡屡得手的情形,攻坚英雄连也不甘示弱,他和手下的士兵们展开了手榴弹攻势。
  擅长攻坚,他们每人身上都背着个鼓鼓囊囊的麻袋,看上去就和丐帮的九袋、八袋长老似的,只不过袋子里装着的不是破饭碗而是给敌人带来死亡的手榴弹。
  每一位投弹手都是从各部队精挑细选而来,又经过了强化训练,手榴弹投得又准又远,投弹速度还快的惊人,被李世贵盯上的目标五秒钟内必定会淹没在一片火海之中——这哪儿是投手榴弹啊,分明是几十门三斤炮在打急速射,火力都快赶上一炮兵营了!
  战场上,能够抵抗的蒙古武士越来越少,局面对汉军越来越有利,无论陆猛还是陈吊眼,无论法本还是王立,全都等待着看忽必烈,这个所谓的一代天骄,实际上双手沾满各族百姓鲜血的屠夫,究竟是怎样走完罪恶一生的最后几个时辰。
  杜元华与忽必烈的距离,已经不超过两百米了,这个距离对于他这样的神枪手而言,命中的机会已经超过了五成。
  但是杜元华并没有急着开枪,因为西面行营各军战友口中喊着皇帝传下的口号:“消灭元鞑子,活捉忽必烈!”
  应该让这个不可一世的侵略者、大屠夫活着受到正义的审判,应该让他被千刀万剐而不是痛痛快快的一枪毙命!
  杜元华伏低窜高,躲避着流矢,同时猿猴般的身体条件发挥到极致,在攻坚英雄连和血战淮扬连两支英雄连队的掩护下,向着苏录定战旗和忽必烈所在的土墩子猛冲过去。
  活捉忽必烈,让他跪倒在大汉皇帝驾前,让他为自己的所作所为痛悔,让他受到公正的审判、严厉的制裁!
  杜元华心中烈火熊熊燃烧,瞳孔中的目标只剩下了忽必烈本人。
  好吧,你胜了!忽必烈终于在塞北诸王和玉昔帖木儿的劝说下,放弃了苏录定战旗,跨上御马,准备离开。
  即便是丢掉老祖宗传下的苏录定战旗,也比连性命一块丢掉的好!
  忽必烈是最纯粹的蒙古大汗,他明白,惟有保全身家性命,才能图东山再起!
  想跑吗?没那么容易!杜元华没有改变自己的目标,准确的说现在他距离目标已越来越近。
  但非常奇怪的是,另外一个方向响起了冲锋号声,杜元华向身后一看,大汉皇帝的金底苍龙旗正在徐徐招展着退却!
  这是怎么回事?皇帝为什么会突然收兵?
  一个千人队的困兽犹斗很好的解释了疑问,它的垂死挣扎已然威胁到皇帝的安全,于是,追袭忽必烈的汉军放弃了目标,紧急回援。
  忽必烈恨恨的盯了眼楚风。
  隔着五百米的距离,一代天骄和大汉皇帝的目光激烈的碰撞,会炸出无数的火花吗?楚风只报以一个人畜无害的微笑,蒙古大汗只好无奈的离去。
  走吧,走吧,不放走诱饵,哪能引来大鱼?楚风的脸上,露出了神秘的笑容。(!
569章 光与暗的交集
  北平南城战场一片狼藉。坍塌的房屋成为连片的瓦砾堆,无论二十步宽的主干道还是八步宽的胡同,全都塞满了元军武士残缺不全的尸体,侵略者的污血顺着街道流淌,残肢断臂和破碎内脏在夏日阳光暴晒下,散发出一阵阵的恶臭。
  战果辉煌,整个南城被夷为平地的同时,忽必烈麾下十个万人队遭受了灭顶之灾,据好事者统计,汉军在此战中发射炮弹、枪弹和手榴弹,共计使用了十九万八千五百斤炸药,步枪弹丸和炮弹预制破片则超过三十二万六千斤,步兵前推、炮火跟随大范围轰炸的战术被汉军用到了极致,几乎将北平南城从地图上彻底抹平,也将驻扎于南城民居中的元军送进了地狱。
  狭窄的街巷、杂乱无章的布局、私搭乱建的违章建筑,让南城完全成为埋葬元军骑兵的大泥潭,当汉军炮火轰塌了部分房屋造成街巷堵塞之后,混乱更加突出,善于纵马突击、数日间奔袭千里的蒙古铁骑,完全陷入了泥潭,能够逃出生天的不到十分之一。可以说,忽必烈麾下最后的精锐,上都路、应昌府、哈喇和林各大营驻军,已在此战中遭受了毁灭性打击。
  惟一美中不足的,便是忽必烈这个刽子手再一次从天罗地网中逃出,但没有人能受到指责,因为一个千人队从意料不到的位置向大汉皇帝的御驾发起了猛攻,在追击蒙古大汗还是保卫最高统帅的问题上,汉军永远不可能有第二种选择。
  当然,细细推求,刚才皇帝御驾未免太靠前了一些,西面行营下属各军将全部兵力投入追击,以致御驾只有少量皇家卫队保护,也有失策之处,最后,负责皇帝安危的萧平惊惶之下磨动金底苍龙旗,令所有部队放弃追袭全力护驾,也未免太过高估敌人的战斗力,太过谨小慎微了。
  所以当北平百姓欢庆再一次战胜忽必烈从死亡和奴役的魔掌中挣脱,当东西两大行营下属各部队为胜利会师而紧紧相拥的时候,陆军司令陆猛接驾后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追究保安司副司长兼皇家卫队队长萧平的责任。
  “区区一个千人队冲向御驾,且不论卫队中高手如云、陈皇后天下无敌,即便救驾也应以靠近御驾所在的金刚军为主,两三个步兵团就能完胜,何必令全军回援?”
  陆猛是楚风口中“最纯粹的军人”,事关军国重事,他一点儿情面也不给萧平留。尽管萧平作为锦田山幸存者,在大汉帝国的官员集团中基本上属于匠户系的分支,两人大体上同属一个阵营。
  即便老实木讷如王大海,忠正清介如文天祥,也难免顾念几分香火之情,于门生故旧间,不违原则的前提下总会留三分薄面,这也是人之常情;满朝文武之中,只有陆猛这个一根筋的家伙,才会对分属同一派系的同僚当面提出指责。
  萧平看了看楚风,大汉皇帝的笑容略略有点儿尴尬,于是萧平毫不犹豫的承认:“对,维护陛下安危系本官职责,不能预防险情于前,不能指挥若定在后,陷吾皇于险境,令擒拿忽必烈功亏一篑,本官有罪。”
  自从被大汉皇帝从锦田山下的死人堆里救出生天,萧平就发誓此生永远忠于楚风,陛下深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