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2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一点你说的对。”秦王政说道,“凡事要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关东六国变革失败,逐渐衰落,而我大秦坚持变革,方有今日之国力,可见以法治国是一条正确的强国之路,但我们的变革持续了百余年,可见变革之艰难。将来统一后,六国之地皆行秦制,六国子民当然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和认同,然后才能遵循秦制,逐渐变成大秦之子民。”说到这里,他两眼盯着宝鼎,以异常坚定的口气说道,“但以法治国的国策不会变,集权强国的国策不会变。”
宝鼎也知足了,今夜这番争吵好歹有了些效果,总算让秦王政意识到变革的艰难曲折。
“这世上就没有一蹴而就的事。”宝鼎说道,“统一后的帝国当然要法治,当然要以强国为最终目标,但统一后的帝国如何治理才能走向强大,对大王和咸阳的公卿大臣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不过有一点我请大王务必放在心上。”
“君者,丹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丹,水则覆舟。”秦王政说道,“你想提醒寡人的,是不是就是这句话?”宝鼎点头,“在中土,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士人之心者得天下。”这个士人可不是仅仅指低等贵族,它还包含“士”以上的世袭贵族,包括大夫、卿和封君诸侯。宝鼎刚才与秦王政争吵的时侯已经解释过了,现在再度重复,其意思很明显,在“民心”之中,“士人之心贵族之心”尤其重要,能否得到贵族的支持,直接关系到王国的生死存亡。
秦王政暗自叹息。说到底还是一句话,宝鼎不会屈服于自己的打击,他会利用咸阳宫的变革来联合贵族共同反抗自己,兄弟之间的斗争越来越激烈了。
寡人必须把你打下去,而且只有这次机会,假如错过了这次机会,让你实力急剧膨胀,让你变成像孟尝君、平原君和信陵君那样的封君,将来的麻烦就大了,统一中土更是遥遥无期。
“三年内,大秦灭赵。赵国一灭,其余五国不堪一击,大秦握枯拉朽,可以在短短数年内统一中土,但灭了六国,占据了六国疆域,并不代表征服了六国民心。”宝鼎说道,“大王,要人心,一定要赢得人心,否则帝国命运堪忧啊。”
三年灭赵?不要说秦王政不相信,中土人都不信,假如宝鼎不是穿越而来,他自己都不相信,正因为如此,宝鼎才有把在而二幕圭番争论中。他把自只的“老底”泄露了,世背明明白白告诉秦王政,我就是你的敌人,秦王政当然不会再留情。只有秦王政不留情,决意要打倒他,那么秦王政就会非常坚决地跳进陷阱,甚至会坚定不移地支持他在中原搞风搞雨。
“寡人会竭尽全力予以配合。”秦王政当即做出承诺。
破合纵,吞并弗魏,灭赵,这都是大事,仅靠手无寸铁的宝鼎当然不行,秦王政理所当然要全力配合。秦王政配合得越好,给予的支持越大,那么当宝鼎失败的时侯,杀起来就越是合情合理。
“秘军继续由你统率,随意调度。”秦王政继续说道,“你所提出的要求,寡人尽量满足。”
宝鼎急忙拜谢,“我现在就有个小要求。”
“说。”
“请大王赦免长安君的妻儿。”
秦王政脸色骤沉,一双浓眉紧紧皱在了一起,“他是大秦叛逆,十恶不赦的叛逆。”
当年屯留兵变,长安君兵败,逃亡赵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但他帐下的将士无一幸存,甚至连屯留几十万百姓都遭了殃,被强行迁徙到陇西的边城临姚,由此可见秦王政的愤怒。
宝鼎迟疑了片刻,低声说道:“大王既然能原谅自己的母亲,为什么就不能赦免长安君的妻儿?”
秦王政的脸色更难看了。
“如果没有大王的仁慈,我和母亲也不会返回咸阳,我更不会有为大王冲锋陷阵的机会。”宝鼎躬身说道,“请大王三思。”
秦王政望着宝鼎,紧锁的眉头渐渐松开。“这些年,宗室屡屡被风暴所席卷,日渐愕零,难道大王就不为老赢家想一想?”宝鼎再劝,“老赢家是大秦的根,根越牢固,大树才越结实。田再代齐,不就是因为吕氏宗室的根断了嘛。”
秦王政沉吟良久,忽然问道:“你怎么会想到他?”
“因为我父亲。”宝鼎说道,“我父亲至今还是大秦的叛逆。但他真的是叛逆吗?长安君当真要背叛大秦吗?他哪来的实力背叛大王?就凭他手上那几万军队?”宝鼎叹了口气。“我忠诚于大王,忠诚于大秦,为了忠诚我可以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生命,但我不想死得毫无价值,我想报答大王的恩情,我想为我父亲赎罪,所以在死去之前。我将不遗余力,为大秦统一中土贡献全部的力量。”
秦王政的心突然颤栗,但瞬即又变得冰冷。他的心早就冷了。在咸阳宫里,黑暗和阴霾笼罩着心灵,即使是一颗滚烫的心,也已经被彻底冷却了。
秦王政冷笑,“你想证明什么?证明你的忠诚?你把婴带在身边,就能证明你的忠诚?”
“婴?”宝鼎惊讶地望着秦王政,“成蛟的儿子叫婴?你怎么知道?”
“寡人为什么不能知道?”秦王政突然恼怒起来,“你小子装腔作势,想羞辱寡人?”
宝鼎面露浅笑,“大王,你这么一说我就放心了,看样子婴虽然是隶臣,但日子并不艰苦。”
秦王政摇摇头,“他是个好孩子,很孝顺,也很懂事。”停了片刻,他又说道,“好孩子,真的是个好孩子。”
“他在哪?”宝鼎明知故问。
“在飘山。”秦王政说道,“在骗山修陵。这孩子能吃苦,三岁捡柴,五岁烧炭,八岁就开始背石头了。”秦王政抬头望向宝鼎,“你也是从小受苦,在北疆养马放羊,最后靠代北的九死一生才重返咸阳。”
宝鼎听出了秦王政话里的意思,一股怒火喷涌而出,“大王不愿赦免?”
“大秦有律法,庶民要遵从律法,士卿也要遵从律法,君王更要遵从律法。”秦王政非常坚决地说道,“没有军功,就不能赦免。更没有资格重归属藉。”
宝鼎强忍怒火,脸颊上肉不停地颤抖着,出离愤怒了。
“你既然关心他,为什么不愿赦免他?”宝鼎叫道,“他不过是介。孩子。”
秦王政神色冷峻,一言不发。
宝鼎猛地站起来,掉头就走。
夫人和魄清就站在书房外,看到宝鼎怒气冲天地摔门而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吓得花容失色。武烈侯真的疯了,竟敢在行宫对大王如此无辛叭
夫人急忙走进书房。
陇清则急步追上宝鼎,“武烈侯,你这是去哪?”
“颍山。”宝鼎咬牙切齿地说道,“他不给我人,我就去抢。”
陇清头一晕,伸手拉住了他的手臂,“这里不是乌氏草原,是骗山行宫,你能不能清醒一点?”
“我很清醒。”宝鼎冷森森地说道,“我老赢家是王族,王族有王族的尊严,就是死,我也要站着死。”
魄清根本拉不住他,反而被他一把抓住手腕,拖着就走了。

第204章 去而复返
”宝鼎的暴戾和疯狂可谓天下皆知,瑰清不是不知函,口肥和尝鼎至今不过才见三次面,宝鼎给她的印象就是一个言行举止和实际年纪完全不相符的年轻人,所看到的都是其亲和的一面,今夜她总算才见识到了宝鼎的疯狂,极度的暴戾和疯狂。魄清不敢想像,公子宝鼎如果就这样冲出行宫,能否活着看到明天的太阳,甚至都不一定能活着离开骗山。
“武烈侯,请你冷静一点魄清哀求道,“你没有看出来,大王在故意激怒你吗?你根本不知道婴的事,但你在离开咸阳之前,突然请他赦免婴,这里面显然有大王不知道的秘密,所以他要激怒你,他要找到你请求他赦免婴的原因宝鼎的脚步霍然停下,抓着魄清的手也松开了。他抬头望着漆黑的夜空,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自己为什么要愤怒?是因为自己的父亲和长安君一样,都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自己和婴一样,都是老赢家为了本身的利益毫而被毫不留情的遗弃的子孙吗?
星光闪烁,他的思绪瞬间融入无边黑暗,他的灵魂蓦然惊醒过来。我是一个穿越者,我和这个世界没有关系。但瞬间这丝惊醒就被汹涌的思潮所淹没,我已经融入这个时代,身体里流的着老赢家的血液,我那颗穿越者的灵魂已经彻底嫂变,已经再无可能脱离这个时代而生存,我就是这咋,时代的沧海一粟。
“他为什么要激怒我?”宝鼎低声问道,“是因为太后?他已经猜到了太后的用意?”
魂清不敢确定宝鼎是真冷静了还是狂风暴雨的前奏,正想继续劝说,忽然听到这是太后的主意,心跳倏然加快,“这是太后的意思?。
宝鼎点头,“我一直想当面恳求大王,没想到他”这里面有什么秘密?。
魄清的脸色有些难看,眼睛里要是露出一丝恐惧,“我听说,当年长安君的背后是宗室和老秦人
这个宝鼎已经估猜到了,长安君屯留兵变的真相虽然至今还是云山雾罩看不清,但如果把它当作一场战斗,那么胜利者和失败者就一目了然了。宝鼎马上就知道了魄清话里的意思”“离间?离间我和大王?。
魄清感觉窒息。老太后的手段未免太狠了。大王把宝鼻拿出来,结果宝鼎把楚系打得狼狈不堪。现在宝鼎做了封君,老秦人东山再起了,宗室势力因为宝鼎的崛起也逐渐有了起色,这时候老太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果断把婴拿了出来,以离间秦王政和宝鼎,挑起兄弟间的残杀。
婴的背景同样复杂,他的父亲长安君在秦王政集政当年举兵反叛,失败后逃到赵国,至今还活着,如果赦免婴,等于打秦王政的脸,等于打击秦王政的权威,秦王政绝不会答应。
赦免宝鼎,是因为时机好,一则这是昭襄王时期的案子,过去快三十年了,二则公子弘也死了,而且还是为国捐躯,其三宝鼎自己也建有军功,这样就有充足理由赦免,既无损昭襄王的声誉,还维护了大秦律法的公正,提舟了秦王政的威严,一举多得。
在婴这件事上,宝鼎考虑欠妥,稀里糊涂地上当了。其实他即使知道老太后的用意,也无法拒绝,就冲着同病相怜这一点,他也要仗义出手,把婴从苦难中解救出来。只是这样一来,就变成公子宝鼎向秦王政的挑战了。这时候公子宝鼎向秦王政挑战,后果不言自明,秦王政即使无意诛杀宝鼎,也不得不出手了。
老太后一方面提升公子宝鼎的实力,一方面离间兄弟两人,让秦王政和公子宝鼎成为对手,如此楚系就掌握了主动,彻底安全了,这样就可以在利益最大化的时侯采用左右逢源之策,将来公子宝鼎如果出尔反尔、背信弃义了,楚系也能利用兄弟闸墙的局面,迫使秦王政立后立储。
老太后两招齐出,基本上确立了未来大秦政局的走向,由此也基本上确保了楚系利益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不会受损。
宝鼎想明白了,他不得不佩服老太后,这一系列的谋划可谓妙若天成,从打击乌氏到现在,老太后一直掌控着形势的发展,最终完全达到了目的,更为更怕的是,秦王政也罢,公子宝鼎也罢,根本没有任何机会跳出这个陷阱。
宝鼎暗自叹息。在权力博弈上,自己还是一个雏,尤其与华阳太后比起来,真的是差得太远太远。
老太后先让自己自请就国,然后把婴托付给自己,那时候自己构建强大利益集团的谋划还没有出来,自己回到封邑后南阳局势的发展也还没有全部确定,所以婴这步棋的作用不要说自己没有看出来,就是苍头和公子豹听说之后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