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血-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何要夺司马楚之的兵权?”拓跋焘诧异地问道,随即明白过来,点头道:“好。那就按你说的去办。”
拓跋焘即刻班师回平城的消息放出,果然如崔浩所言,叶括退回盛乐,各地虚惊一场。接着司马楚之的军队返回中山被拓跋焘夺了兵权,拓跋班师回平城。
申浦进驻盛乐之后,立即修复城池,安排防御工事,叶括骑兵屯驻盛乐城外,常鸣远率军进入统万城。
拓跋焘回到平城,接纳崔浩的建议没有直接进攻盛乐,而是在南方调兵遣将,让杜超回镇城,等南方各地的军队安排妥当之后,令长孙浩返回平城。
叶括申浦攻占盛乐令拓跋焘如鲠在喉,长孙浩的军队一回到平城,就被拓跋焘派去攻打盛乐。
叶括的骑兵后撤二十里,申浦固守盛乐城,长孙浩在叶括和申浦的配合下,数次进攻尽被击退,最后只好退回平城。
平城内的鲜卑贵族们见盛乐难以攻下,而平城距离盛乐不过二百两,骑兵数日之内便可到达,这令他们惶惶不安。(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一百三十五章 议论迁都
 更新时间:2009…9…22 18:10:07 本章字数:3694
越从河内郡撤兵之后返回长安,还没有坐稳就让人把T'度和宣传部长周薪叫来。
两人进来之后,何越对李度道:“总参谋长,有件事情要和你商议。周部长不用走,这事情跟你有些关系。”
李度问道:“秦王有什么事情要和属下商议?”
“拓跋焘在叶括打破盛乐之后,急急回到平城,情报部已经上报长孙浩攻打盛乐的详细情况。拓跋对盛乐必然还会继续进攻,总参谋部有什么计划?”
“总参谋部建议在北方继续加派兵力,无论如何也要守住盛乐。盛乐距离平城不过两百里,总司令已经调派王陌回北望城,他的骑步兵在长距离增援方面非常不错。”
何越对李度道:“总是守城,盛乐迟早会被拓跋焘攻下,另外北方的柔然也是潜在的敌人之一,以一敌二,徒然损兵折将。
我有个建议,你们总参谋部和宣传部考虑一下。”
“什么建议?”  何越笑道:“让拓跋焘迁都。”
“这……”李度和周薪的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
何越解释道:“我知道要让拓跋焘迁都那是比登天还难,不过这可以减轻盛乐城受到的压力。只要我们在魏境内传播迁都的好处,平城的鲜卑贵族和汉人贵族们就会陷入争执之中,他们会为各自的利益争吵不休。只要这一招奏效,就能够让平城的贵族们分裂成两派,让拓跋焘迁都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但是我们只要小小地宣传一番,就能够打到让他们内讧的效果,目的就是让拓跋焘忙于灭火。”
李度两眉一挑,露出一个玩味的笑容,点头道:“秦王果然好计策,这事情我让总参谋部和宣传部配合试试看,如果拓跋焘真的迁都南下,那么要灭拓拔魏指日可待。就算拓跋焘顶住压力不迁都,也要安抚各个贵族,再派兵攻打盛乐可能会有心无力。再不济也可以给申浦叶括两人争取更多的时间加固城防。”
“不错。周部长觉得这办法可行吗?”
周薪想了一下道:“应该不是难事。现在我们跟拓拔魏接壤。不管是从北方进入魏境还是从南方进入魏境。我们都有众多地通道。不过属下认为最好是从衮州青州进入魏境。如今衮州青州战事已毕。魏军没有太多地驻军。而且冀州等地汉人较多。也容易蒙混过关。”
“好。你跟总参谋部地人商议好此事。立即执行。越快越好。”
迁都在战事纷乱地时候层出不穷。尤其是北方胡族在南下中原之后因为战事地需要经常性地迁都。战胜为了攻取敌人更多地土地把国都迁往前线。便于指挥。或者因为战败。国都难以守御。因此迁都避祸。再加上胡人本身就没有深刻地国都观念。因此迁都是极其寻常地事情。
就是拓拔魏本身一开始建都云中。由于云中残破。之后又迁都盛乐。后来又迁都平城。拓跋嗣时。由于北方柔然经常南下。有汉人贵族建议迁都城。由于鲜卑贵族和崔浩地反对。最后迁都城地事情不了了之。
不过现在何越攻占盛乐。在盛乐驻留大军威胁平城。迁都地事情在何越宣传部地传播下再次被人提起。只是这次迁都不是要将都城从平城迁到城。而是迁到魏国地中心地带中山。
首先提出迁都之议的是汉人士族范阳卢氏,在一次早朝时卢例之正式向拓跋焘提出迁都的建议。
这建议一提出来,几位鲜卑贵族立刻想到数年前拓跋嗣时的迁都之议,马上对此进行反驳。
虽然卢例之之后再没有说话,不过迁都之议在平城开始沸沸扬扬起来。以范阳卢氏为代表的迁都派开始游说各个掌握大权的文官武将。
盛乐被何越占据跟柔然人不时南下,那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情,何越驻军盛乐,平城就是前沿阵地,何越的军马动不动就能够到达平城进行攻城。这跟柔然人偶尔南下劫掠那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在范阳卢氏的游说之下,不仅代表汉人贵族的清河崔氏,太原王氏,代郡穆氏纷纷响应,就连一些鲜卑贵族也表示支持。
在何越长期驻留在盛乐,北方柔然又有可能南下的时候,恋栈旧土在经过这么多年之后变得可有可无。再说平城西临盛乐,一个不好就有被攻破之险,所以在南方已经争取到不少利益的鲜卑贵族们跟汉人士族一样认为迁都中山更好。
但是另外没有得到更多利益的鲜卑贵族当然不干了,要是迁都中山,平城附近军马马
减少,以在平城北方放牧的贵族利益尽失,这样的事'T不能接受。
除了这些没有在南方得到利益的贵族之外,还有不少的武将们认为不能迁都,而许多文官则表示可以迁都。
迁都的议论让崔浩变得门庭若市,自从这议论声起之后,崔浩就忙于迎来送往,自己的事情倒是被搁在了一旁,由于崔浩深得拓跋焘的信任,这更让他雪上加霜,忙得焦头烂额。
对于迁都拓跋焘也同样有些难以取舍,似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且双方势均力敌,让拓跋焘难下决定。
虽然拓跋焘掌握魏国大权,但是和汉人的中央集权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拓跋焘每次征战的军马大部分都是从鲜卑贵族们手下调集,因此照顾鲜卑贵族的利益显得尤为重要。
没有重大的战事发生,何越如销声匿迹了一样,似乎专门等着拓跋处理这件事情一样。
最后拓跋焘命人将崔浩召入皇宫。
“平城内如今迁都声四起,白马公应该有所耳闻,据近侍们回报,白马公府第这几天如同过年一般热闹,想必有许多人找白马公议论此事吧?”
拓跋焘一如往常一样称呼崔浩的爵位,而不是直呼其名。
崔浩苦笑道:“确实如此,这段时间来平城内议论纷纷,臣下有所耳闻。”
“那么白马公认为此事应该如何解决?”
崔浩拱手躬身道:“此事乃国家大事,不应过问臣下,陛下最好在朝会时,聚集众人商议此事。”
拓跋焘向崔浩问道:“那白马公以为如何?”
崔浩沉吟不语,好半晌才道:“何越只是这么一个小小手段就让平城两派纷争,这事情据臣下看来应该是从何越方面来的。数年前平城也有过迁都之议,那时是因为要方便南下,但是由于鲜卑贵族们不愿舍弃北地,最后不了了之。此事陛下应该谨慎处理,臣不宜过多参与。”
崔浩的表态让拓跋焘心里有些明白,崔浩身为清河崔家的代表又得自己的器重,是否迁都决定着崔家能够获得多少利益,因此崔浩置身事外是不想令自己猜疑他。
同时也告诉了拓跋焘迁都与否会影响各个方面的利益,不仅仅是对魏国的利弊而已。
拓跋焘见崔浩不愿多说,叹了口气,现在他心里有一个想法,就是把魏国内的所有贵族士族一网打尽,把所有的权利都集中在自己的手上。连崔浩也迫于家族的利益而不愿对自己明说,可见贵族们的危害到了何种程度。
虽然心里是这么想的,但是拓跋焘也仅仅只是想想而已,最后无奈地道:“好吧,那么明天早朝时聚众议论。”
崔浩走出皇宫之后,次日在早朝议论是否迁都的事情不胫而走。
消息传出之后,各方不断碰头联络,安排次日早朝如何打动拓跋。各地文官武将摩拳擦掌要一显身手。
崔浩回到府第之后,一个护卫走进他的书房对崔浩道:“公爷,何越在盛乐派驻重兵之后,再没有任何行动,听关中传来的消息说,何越似乎有意西征北凉。另外逃入吐谷浑的乞伏炽磐在吐谷浑病亡。”
“乞伏炽磐病死了?”崔浩向护卫问道。
“是的,关中的消息是这么说的。”
崔浩叹了口气道:“难怪何越会西征,乞伏炽磐病死之后,何越在抱罕的军队可以大量减少,多出来的军队就能够西征北凉。一旦沮渠蒙逊被何越打败,何越下一步肯定是要跟西凉结盟,减少在姑臧的兵力。看来这次迁都的议论就是从长安出来的。”
“根据上次的消息,迁都的议论最初是从衮州方面过来,说不定是刘义隆散布的。”
“绝无可能,我们迁都南下,对于刘义隆来说压力大增,这事情只有对何越攻打北方有利,对刘义隆没有任何好处,所以刘义隆绝不会传出这样的话来,他还恨不得我们迁都到漠北呢。我们要是迁都中山只有何越跟北方的柔然有好处。”
崔浩说完之后摆摆手道:“好了,你下去吧,关中有消息的话,随时向我回报。”
护卫应声之后离开崔浩的书房。
迫于家族的压力,崔浩并没有参与是否迁都的议论之中,然而平城的势力已经不可避免地相互倾轧,在何越的手段下,魏国还能支持多久?崔浩心里也没有数。(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一百三十六章 北凉求援
 更新时间:2009…9…23 17:25:05 本章字数:3551
城皇宫内,魏国的文官武将各个利益攸关者济济一堂T都的事情,拓跋焘以为这样的讨论一两天内就会落幕没有想到愈演愈烈,双方争论不休。
在拓跋焘陷身于是否迁都的议论中时,何越从长安增兵姑臧,正式对北凉进行用兵。除了何越亲自从长安带领出发的三万骑兵之外,还有抱罕被调往姑臧的两万步兵,这些人马加上姑臧城原本的守军,让姑臧城变得有些拥挤起来。
何越到来之后,钱牧带军进入武兴郡,并且开始修复武兴郡城的城池。
沮渠蒙逊还没有从去年的打击中回复过来,见何越增兵姑臧,忙召集手下众人商议应对之策。
沮渠蒙逊虽然去年被钱牧狠狠地摆了一道,但是他并没有对手下众将处罚,而是自引其咎。同时发展生产,训练士卒要报一箭之仇。
沮渠蒙逊对众人道:“何越如今陈兵姑臧,步步为营,我们去年失利之后,依然没有能够恢复,现在与何越在姑臧城的军队相比,我们完全处于劣势。此际危急存亡关头,你们又何良策御敌?”
何越亲自领兵到姑臧城来,虽然没有说一定要灭掉北凉,然而北凉自从丢失姑臧之后,剩下的城池不多,以何越现有的兵力完全能够拿下整个姑臧。再加上西凉蠢蠢欲动,沮渠蒙逊说现在是存亡关头,并没有任何夸张之意,一个不小心就是亡国。
去年因为太过于肯定己方防御,而被钱牧从沙漠进军打破张掖的房心里惶惶,虽然沮渠蒙逊并没有怪罪他,而且对他更加器重,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