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我乃刘备-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傅彤赶紧道:“能为大人效劳,某高兴都来不及,大人何要客气?”
刘备哈哈一笑,说道:“如此甚好这样,如今我就封你为前部司马,让你做这先锋,你看如何?”
傅彤一听,连连称谢。
刘备在谯县呆了两天,公子应和糜芳也从小沛应诏来谯县赴任了。
公子应见到刘备倒是恭敬不少,完全没有了原来的那种傲慢,说话也不是那么十分放肆了。不过十句话一过,十一句话也就露了陷,说出的话又开始大大咧咧的。
刘备听他口气,便是哈哈一笑:“这样才是陶刺史你的本性嘛”
公子应先前还道话说错了,见到刘备并无责怪之意,便即哈哈一笑,对糜芳说:“糜相国,我就说刘大人是个痛快人,你还不相信。我就不懂,明明说话就说话,还非要我背那些我听不懂的东西,说些拐弯抹角的话。嗨,实在不舒服至极。”
转身又对刘备说,“刘大人,说真的,当初你上表我做这什么‘豫州刺史’的,我就觉得蛮不舒服。嘿嘿,大人你不要不爱听,虽然这‘刺史’是我自己请求的,可我一旦做了这鸟‘刺史’,我却只能在那小小的小沛城里呆着,实在是无聊死了。所以我就想啊,我辖下只有一座城池,跟我父亲比起来,到底是哪门子‘刺史’?
不过现在我放心了,刘大人你不光帮我平定了沛国,还打下了陈国,听说又要出兵去攻打梁国、鲁国。嘿嘿,虽然目前还只占据了豫州两国,但想来比那独领一城要好得多了。更何况刘大人你又接我来这谯县,我看这谯县却是城池高大,倒是比那小沛城要气派不知多少,说起来不比那郯县差。嘿嘿,这样的话,我这‘刺史’倒是慢慢也算有了点规模了,倒是要十分感谢刘大人你了。”
刘备哈哈一笑,却没仔细听公子应说话,倒是不停把眼珠瞟向糜芳。
只见糜芳被公子应那些话一说,一张脸上紫涨得十分难看,到最后越发窘迫。身子也不知是因天寒而发抖,还是因惧怕而战栗。
刘备笑完,伸手去扶糜芳肩膀。
糜芳身子微微一颤抖,便即退后几步,拱手道:“大人陶刺史可能是昨晚酒尚未醒,所以请大人宽恕陶刺史适才乱言。”
刘备笑道:“陶刺史的话一句也没说错,糜相国你又有什么担忧的?”
公子应一听,哈哈一笑,上前扯起糜芳,惊声问他:“咦,相国,你怎么流汗了?这天很热吗?”
糜芳又被他弄得尴尬不堪,只得惊嘘不能言。
刘备也即上前,扶其肩膀,道:“陶使君在世时对我万千嘱托,让我领这徐州,为的就是徐州百姓着想。公子应身为陶使君之子,我本该将这徐州相让,只是我考虑到曹操未曾剪灭,徐州尚未安定,这才不得已暂时领受。所以请相国万勿多虑,只一心与我等共为徐州以致豫州乃至天下百姓谋福才是。”
糜芳连称不敢,又应声称喏。
后两日,刘备听到诸葛辰已经攻打下了城父城,也不食言,当即封其为城父县令。待安排好谯县之事,刘备以傅彤为先锋,张飞为左路,麴义为右路,自己居中,率领大军直扑梁国睢阳城。
刘备大军一路行来,本以为当有一番恶战,只没想到刚刚到了阳梁聚,前路就接到梁相许豹的请降书。刘备见梁相不战而降,心里高兴不已,当即恩准。刘备将大军驻扎在外,只带许褚等少数兵马进城安抚百姓。梁相呈上布帛钱粮账册,刘备也不查看,只交回梁相,又复梁相官职,多加勤勉。
梁相自然感激不尽,当即安排筵席款待刘备。刘备又让梁相写了封书信,让张飞、麴义、傅彤拿着去了各县,又让人传喻赵云,让赵云从砀县赶来睢阳相聚。
不过数日,各县皆望风归降,只有少数地方不服梁相管辖,抗拒不出。这些地方官吏见到刘备人马,便即关闭城门,不放进来。张飞等自然分兵邀击,各个占领。刘备见平了梁国,乃加傅彤为北部都尉,驻蒙县,余皆各有封赏。
这日,刘备在城外大帐,听到简雍出使刘表回来,赶紧将他拉了过来,问他:“当初我让你去京师贡献,你回来的时候顺道去了荆州,不但买到了你想要的宜城醪,而且还将刘镇南的门客甘兴霸也带了过来。这次你又奉命去跟刘镇南结好,刘镇南没有刁难你吧?”
简雍道:“不是刘老儿你提起,我还忘了呢”
于是提着青竹片儿了呷一口酒,喝得砸吧声响的时候这才继续说道,“当时我去见刘表刘镇南,没想到这老家伙听说我来了,非但不见我,还让人来赶我。我就在他门前大骂,他的那些将士都受不了了,就劝刘表把我抓起来。我还道刘表会听他们的话,于是就骂得更凶。可他这臭小子就是理也不理,愣是不要见我。咳咳,害得我在他门外喝了好不了几口寒风。”
刘备扑哧一笑:“那后来呢?”
简雍说道:“后来?后来我当然先是找个酒肆喝口酒,然后坐下来,慢慢想啊想啊。于是,我就想到甘兴霸一节。我当时就猜到刘表老儿之所以不高兴,应该就是这事上。可我总不能为了这事向他道歉,更何况是他老儿屈就人才,这与我又有什么关系?所以,我想他就算对我不高兴,也不会指出这一节来。”
刘备问他:“那刘镇南后来又如何答应见你?”
简雍笑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嘿嘿,我想刘表老儿虽然痛恨我,也顺带着痛恨刘老家伙你,但我想他既然不杀我,自然是有他的顾虑。我想,这其中最关键的,肯定是刘表老儿不想得罪老家伙你。于是,我就借这个缘故,故意让街上小儿传言,只说刘镇东拿下陈国后会从汝南直下攻击荆州,为的是替简从事找回面子。呵呵,纵然他不十分相信,但怎么说,这话一旦传入他耳里,他岂能坐得住?”
刘备哈哈一笑:“你这样做简直是胡闹,要是刘镇南真的相信了此言,反先捉你下刀,那你老儿可就没地儿躲了。”
简雍摇头道:“非也虽说我把他的门客诓骗走了,但他也不可能因此而对刘老家伙你用强。他这么做,说起来还不是想给我难堪,使我丢面子么?”
刘备笑道:“这一点你能够明白就好不过,不管怎么说,能与刘镇南达成友好,宪和你当记一大功”
简雍摇了摇头,只管喝酒,也不称谢。
刘备知道他的脾性,所以也不恼他,反而向他讨了几口酒喝了,这才各自散罢。
到下午时候,泰山那边,昌豨派来使者。
使者言道:“我家将军已经基本上拿下了整个泰山,只有少数地方未能料理清楚。这次我家将军让我来,为的是专门感谢使君你上次出兵刺杀吕虔一事,这些都是我家将军献给使君你的,望使君笑纳。”
使者说着,早叫人抬上了金银珠宝数箱,还另外赠送了一万斛粮草。
刘备哈哈一笑,让人收下,一面请使者进帐中接受款待。
刘备说道:“我只不过做了些许微劳,想不到你家将军会如此客气,代我向你家将军致谢”
使者躬身道:“使君你太客气了。想要不是使君你派人结果了吕虔那厮,我家将军只怕至今也不能进入奉高城半步,更别说能够顺利拿下泰山了。我家将军说了,使君今后但有任何吩咐,但说无妨。只要是使君的事,我家将军定当全力以赴,也要为使君你办到。”
刘备笑道:“不是你一说,我倒是忘了。我这里,倒是真有一件事要麻烦你们家将军。”
使者微微一愣,赶紧道:“使君请说”
刘备敛衣道:“曹操之为人,想你和你们家将军都应该心里明白。你们占领泰山而不谋自保,恐怕祸已至矣别说因为吕虔一事会让曹操如何震怒,以致于会让他像当初攻打徐州一样,将怒火撒在泰山百姓身上。就是没有吕虔一事,等曹操腾出手来的时候,你们家将军只怕也难能保住泰山。而我徐州跟曹操更是水火不容,虽表面上尚处在和平阶段,但已经是一触即发。所以与其他来找我们,我们不如先去找他。为了我们今后打算,我有个主意,不知道你们家将军会如何看待?”
使者赶紧道:“听使君这么一说,这事关乎我们家将军的存亡,倒不是使君你一家的事了。使君你所说的就是我们共同的利益,有什么好的主意使君你尽管说来,我们何有不从之理?”
刘备点了点头,道:“你也知道,我在此之前已经特意调鲁肃为关羽军师,为的就是顺利拿下鲁国,然后借以震慑东平国。现在,在曹操尚未反应过来的时候,我想请你们家将军帮助我出兵济北。等拿下了济北,我们两家就平分了它。你可以借助它作为一个屏障,我则从此没有了后顾之忧,你看如何?”
使者拱手道:“一切听使君吩咐我这就回去传达使君你的意思,好让我家将军早做准备”
刘备也站了起来,亲自将他送出大帐。
又过了一天,吕布派遣的使团到了。
刘备没见到张辽,便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可转眼也没看见应该送来的粮草,心里就不是滋味了。刘备本来是热情高涨的出来,现在却是不得不扫兴而归。他心想吕布既然不识抬举,我也就不和你客气了。本欲随便打发了来人,但突然看到吕布来使中间一人面目俊朗而不乏威严,心里不由一动,赶紧问两边这是何人?两边答道:“此乃吕布手下大将,陷阵营主将高顺。”
“怪不得”
刘备听说是高顺,心里已经有了主意,他也不上前招待,只让人质问他们为何不带来当初所许之物,责备他们没有诚心,所以叫他们都回去。话一说完,不由分说,便即要撵他们出去。
吕布使团一片恐慌,一个个抱头窜鼠,不知所以,脸上变了又变。当此之时,只有高顺一人走上前来。只见他分开众人,不徐不疾的说道:“都和你们这样,岂是待客之道?我们家将军如果没有诚意,如何又会让我们到你们这个不懂礼仪之‘邦’来”
在古代最重礼仪,说他不懂礼仪,无异于在骂他野人。两边一听,哪里不怒?都是纷纷拔出兵器,就要刀剑相向。
刘备一见,心里暗赞:“好个高顺”
赶紧驱散众人,走上前来,向高顺拱手道:“属下人不懂礼貌,亏待了将军,还望将军见谅”便即将高顺引到帐中,笑着请他坐下,又捧上酒肉美食。
高顺却是站着动也不动,一眼也不看案上的佳肴,只把目光直视帐门,一字一句的问道:“某久闻刘使君是位礼仪君子,如何会不知道款待他国使者的礼节?你现在只让我一个人进来,却把与我同来的那些人都撇在外面,这叫他人如何说来?”
刘备一听,哈哈一笑,连连说道:“我久幕将军威名,此酒本来是专门为将军而设的,没想到将军高风亮节,实在是我鲁莽了。”说着,让人马上将其他使者叫来,又另外让本营的几名将军前来相陪,都一同坐席。
刘备举酒来敬高顺,高顺本不欲理会,见到刘备事事谦让,倒有点过意不去,想想还是拱手说道:“某不甚饮酒,请大人见谅”
刘备笑道:“久闻吕将军帐下有‘一饮一不饮’,今日看来所言非虚。”
两边都没听过,高顺也是一愣:“大人口中所说的‘一饮一不饮’,不知如何说来?”
刘备笑道:“我听说吕将军帐下有一文一武两位大人,端的是非常人物。一个是陈宫、陈公台之雅量,一个是高顺、高将军之清白威严。陈公台喜欢饮酒,行军以酒为伴,而高将军你却是不喜饮酒,平生滴酒不沾。此乃一南一北,正是相反,不就是‘一饮、一不饮’么?”
两边一听,都是呵呵一笑,这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