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朝欢迎你-第1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伊水恍然,“原来你们的彩灯不是买来地,而是猜中灯谜的奖品!”
“是也不是,”汶水神神秘秘地说,最后看看周围无人,才凑到伊水的耳边,悄悄说道:“沉水最喜欢的那盏彩蝶戏花宫灯是弘时猜对灯谜赢得的奖品!”
伊水听了,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从昨天晚上开始就觉得沉水有些不一样,原来是在灯会上遇见弘时了,也难怪…………
以后的日子,伊水波澜无惊的度过了,直到天气渐渐变暖,人们开始脱掉厚厚的冬装,穿上夹衣。
“金织坊”的生意永远要赶在人们使用前,就在大多数人还穿着夹衣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忙着制备各种春衣,准备上市只用。
伊水想舒活舒活自己懒怠了一个冬天的骨头,便到马厩里打算骑马溜达一圈,到了马厩,看到疾风的时候愣了一下。
很长时间没有来过马厩了,伊水赫然发现疾风比以前长高了很多,自己现在想踩着马磴子一次翻身上马似乎不太可能了。
疾风看到伊水还是很高兴,摇着脖子,甩着尾巴。
伊水过去,拉着缰绳,轻轻的抚摸着疾风的脖子。
过了一会儿,伊水想到要找马鞍,等拿出马鞍的时候,伊水发现它带在疾风背上的时候已经明显小了。
看着手中的马鞍,伊水知道自己应该为疾风重新打造一副马鞍了,可是手中的旧马鞍,伊水却舍不得扔掉…………这幅马鞍是当初弘恩送疾风的时候一并送过来的马鞍!
PS:上一章有点小修改;另外,周末了,求推荐、收藏、订阅、粉红票!
。(快捷键:←) 上一页  返回目录(快捷键:回车)  下一页
正文 第一百七十九章礼佛
 更新时间:2009…9…24 11:51:51 本章字数:3983
在马厩里待了半天,伊水终于还是没有能够去骑疾风。
而她将那个旧马鞍带回自己的院子之后,在自己的屋子里一个人待了半天,等再出来的时候,已经跟一个没事人一般,同夏雨绿珠等人说说笑笑,又跑到汶水的院子里找她去嬉戏打闹,一句没有提派人去打造一个新的马鞍之类的话。
直到一段日子后,秦秋雨见京城踏春的人家渐渐多了起来,便向张氏回报是不是也像往年一样安排家人踏春。
张氏一听,笑道:“家里的两个少奶奶都是出不了门的,就算是踏春,也不能全家都去,怪没有意思的。”随即紧接着说道,“虽说不去踏春,但是到庙里拜拜佛倒是应该的!你派人安排一下吧。”
秦秋雨知道太太是为了两位少奶奶怀孕的事情打算到庙里还愿,便答应了一声,又为张氏提供了京城的几大庙宇,看看张氏究竟选择哪一个。
“太太这个想法倒是好,我们这些下人也能借着这个机会礼佛,我还想给我家的那个小子求一个寄名符呢,”秦秋雨一边说,一边笑了起来,秦秋雨的儿子就是老管家李福的孙子,张氏也是经常见到的,听秦秋雨这么一说,很是亲近,连忙说,“既然这么着,那去的那天就将你家的那小子也一起带上。”
秦秋雨点头谢过,然后又接着说,“太太,京城比较有名的寺庙有法源寺、广济寺、大钟寺,要是太太不怕远的话,城外还有一座潭柘寺,不知道太太想去哪一座寺里礼佛?”
张氏听了,便问道,“这些寺庙都在什么地方,远不远?”
“法源寺是在宣武门外教子胡同。广济寺是在阜成门内,倒是大钟寺离得稍微远一些。潭柘寺是在城外,要是去的话,恐怕当天回不来!”
张氏听了。想了想,说道,“那就三月十二到广济寺吧!”
秦秋雨听了,便下去安排人准备去了。
很快就有一个婆子前来禀报。说是马厩里伊水小姐最喜欢地那匹疾风没有了马厩。是不是再打造一副。
张氏看看旁边地女儿。伊水笑道:“疾风原来地马鞍不适合了。我才丢掉地。这样地小事情就让他们看着办吧。”
张氏听了。心中叹了口气。挥挥手。让那个婆子下去到账房里领取银子。
女儿跟弘恩地事情在元宵节回来后张氏又细细地问过了纳喇素琴。纳喇素琴不敢隐瞒自己地婆婆。将自己知道地全都告诉了张氏。
虽然这些日子张氏不再过问女儿这件事情。但是她也很小心地避讳在伊水面前提起跟弘时有关地事情。今天这个婆子虽然不长眼。但是从伊水地神态看出她似乎已经放下弘恩地事情。倒让张氏有几分欢喜。
三月十二很快到了。
出门的只有张氏跟伊水,原本沉水和汶水说是要跟着母亲一起去上香地。但是却临时变卦了,伊水看到沉水坚定的拒接。转而向汶水询问,旁敲侧击才从汶水口中得知原来是弘时约了沉水,所以她才会临时改变注意的。
“那你呢?还去不去上香?”伊水听了,便放弃了沉水转而问汶水的决定。
汶水想了想,忍痛说道,“我还是不去的好,毕竟我还要在家里……在家里……”
汶水地话没有说完,但是伊水已经知道她的意思了,毕竟这样的事情她们小时候就没有少干,不过那个时候多是汶水偷偷出门,而沉水在家里一人扮两个角色。
伊水听了,便不再劝说了,只是叮嘱了汶水一声,让沉水出门的时候带上个丫鬟,注意安全。
广济寺建于金代,明成化年间赐名弘慈广济寺,在本朝康熙三十八年又进行了整修,增建御制碑文匾额和御临米地观音,因此这一座宏伟肃穆的古刹就算是在这样一个再普通不过地日子里也是烟火鼎盛、游客如
一个普通的年长地知客僧人来引着这一行人到寺庙各处参观礼佛,在功德簿上,张氏慷慨的捐献出来二百两银子,为了自己地两个还未出世的孙儿祈祷平安。
伊水一直很文静地跟在母亲的身边,但是当母亲向菩萨磕头祈祷的时候,出乎意料的,伊水也第一次向佛像磕头祈祷。
平生第一次,伊水跪倒在佛像前,在心里向菩萨诉说着自己的心愿,祈求着有梦想成真的那一天。
不是伊水开始信佛了,而是穿越的离奇经历让伊水心中坚定的无神论的观念有了一些松动,既然…………连穿越这样的事情都能轮到自己,那么,一个美好的将来,想来老天爷也会不吝啬的给她吧!
抱着美好的愿望,伊水平生第一次跪倒在佛像面前,三叩首后,开始自己的祷告。
等起身后,伊水看到母亲还要请一位高僧为一个平安符开光,伊水有些诧异,母亲已经求了两个平安符给两位嫂子,现在这一个究竟是为谁求的?
等高僧开完光,伊水和母亲退出大殿,以方便后面的人进来礼佛,等到了走廊的时候,伊水便问母亲,这个平安符是给谁的?
张氏看着手中的那个平安符,神情低落,“还能有谁,不就是你那个不知道好歹的哥哥!”
伊水听了,知道张氏是为李卫求的。
年后,关于李卫调到户部的事情已经有了七八分准信了,李洵张氏原本是放下心来,哪里知道朝廷因为西北的战争要向西北准格尔部押送粮草,这样的事情就摊派在了李卫头上。
李洵原本想走走十四阿哥的门路,换成别人去。毕竟兵部的热血男儿多的是,虽然押送粮草不是打仗,但是也是为国家出力,想来那些无缘上战场的八旗子弟也是愿意接下这份功劳的。
李卫却是不同意,说是自己想在兵部善始善终,追究其原因,不过是男子的血气沸腾。想要走一回沙场,才不枉此生罢了。
面对儿子的坚持和反复地解释这押送粮草并无多大的危险,李洵和张氏妥协了,李洵比较担心李卫这一来一回起码三个月。到那个时候,户部的差事会不会黄了?看来还是要多花些银子让户部的老爷们给李卫保留着这个位子。
李洵却是不知道,因为以往地国库空虚加上现在的战争,户部更加加紧时间追缴亏空。这种得罪人又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使得外面的人对户部地人恨得牙痒痒,户部的人也是里外不是人,现在户部的职位却是像一个烫手的山芋一样,别人恨不得躲得远远的。
当然,如果李洵找上穆和伦地话。估计这个老狐狸也会说一些户部空职有很多人惦记,自己要是坚持等李卫的话,会得罪很多人之类的话,来向李洵索取更多的银子地。
家中唯一支持李卫的人就是纳喇素琴。她深知丈夫并不满足于平庸,也知道丈夫地心中有一个英雄的梦。所以在这一件事情,纳喇氏地支持使得李洵夫妇没有了拒绝的理由。
李卫怀孕地妻子都坚持让李卫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作为李卫地父母,又怎么这般自私呢?
伊水看着张氏摩擦着手中的平安符。连忙劝说,“娘。哥哥是押送粮草的,这一路上走得都是后方安全地带,想来不会出什么事情的!”
张氏摇摇头,“那些戏文上都是说交战双方会断了对方的粮路,,或者烧了对方的粮草,要是粮草在路上被烧,你哥哥就算是平安归来,也是个罪啊!这押送粮草还是太过危险了!”
伊水听了,也担心起来,但是表面上还要作没有那么一回事的样子,宽慰张氏,“娘看戏也太入戏了,这打仗想要烧对方的粮草哪里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对方的人都是吃干饭的,眼睁睁的等着他们来放火不成?而且,听说押运粮草的粮道都是机密,哪能是个人都探听出来!”
张氏听了稍微放心下来,但是伊水却在心中盘算着回家后,将自己知道的几个急救的知识告诉哥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在广济寺里转了一圈,张氏虔诚的在每一个佛像面前礼拜一番,伊水也不想以前那样对着这些佛像抱着封建残余的观念,虽然不像张氏那般虔诚,但是也认真的看着这些佛像,听着身旁的知客僧讲解的禅语,心中也在思量着这些禅语内在的道理。
拜了不少佛像的母女俩也感觉累了,便到寺里为香客准备的禅房里休息并用素斋,打算饭后休息一下,再听大师讲解佛经。
广济寺里的香客很多,也有一些只是求佛,并不在寺里用饭的,每一刻都有香客进来,每一刻也都有香客拜完佛离开,知客僧看惯了这一切,倒也是古井无波。
听到张氏母女说要在这里用素斋,知客僧也不过是唤来一个小沙弥,将一行人带到后面去用斋饭。
一个十一二岁的小沙弥,头上烧着戒疤,领着张氏伊水往外走,等走到门口的时候,正好有一行穿着华丽的人要往大殿里走。
看到出门的女客,为首的人停下了脚步,示意里面的人先出来。
等迈步出了殿门,张氏点头谢过,便领着伊水和几个丫鬟跟着小沙弥走了。
“四爷,我们赶在这个时辰来广济寺礼佛,是不是顺便在这里用膳啊?”
不远处,伊水听到殿门口传来的说话声音,不由得脚下一顿。
。(快捷键:←) 上一页  返回目录(快捷键:回车)  下一页
正文 第一百八十章 劝说
 更新时间:2009…9…24 11:51:51 本章字数:4094
走出殿门的伊水听到有人称呼刚才那个人为“四爷”,脚下不由一顿。
然而也仅仅是一顿,随即伊水有开始按照刚才的步伐节奏跟上了母亲。
如果是刚刚穿越的那会儿,伊水肯定会上前一探究竟,看看这个“四爷”究竟是不是她想的那个四爷!也许她还有缘分亲眼一睹雍正皇帝的真面目呢!
但是如今,伊水有些苦笑,戏文还终究只是戏文、小说也只是小说,想在现实中偶遇雍亲王爷哪里是那么简单的?哪怕这里是京城!哪怕那个雍亲王爷最爱礼佛!
至于“四爷”!
呵呵,这个世界上被称为“四爷”的人太多太多了,这个时代的人并不像后世那样实行计划生育,而是在观念中认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