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仅一位-第5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守城的将领见此,顿时感自己身上的力气都被抽空了一样,然后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呆滞道:“神机营”
神机营,是很多人心里的噩梦
明朝永乐八年(1410年)征交趾时,明成祖朱棣在京军中组建了专门的枪炮部队——神机营。
神机营是中国和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火器部队,担负著“内卫京师,外备征战”的重任,是朝廷直接指挥的战略机动部队。神机营与明初创编的卫所驻军的编制不同,其最高编制级别为营,营编提督内臣2人、武官2人、掌号头官2人;营下编中军、左掖、右掖、左哨、右哨五军,各设坐营内臣1人、武臣1人,除中军下领四司外,其馀各领三司;每司设监枪内臣1人、把司官1人、把牌官2人。营专习神枪、神炮。稍后,又得都督谭广马5000匹,称五千下营,附於神机营,设官如神机营以下各军,营下编四司,每司设把司官2人,神机营的任务是主管操练火器及随驾护卫马队官兵。
明朝的战争形态,战争模式和之前的历朝历代相比,有了非常巨大的变化,其中的火器的应用是起到了核心的地位。如果说中国的火器在战场上面的应用,宋朝是萌芽阶段的话,那么明朝就是大发展的时代,而出现这种形势则是与朱元璋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的。朱元璋在长江附近起家,在他发展之初,就有一个叫焦玉的人献上他所研制的火器,于是朱元璋的队伍成为了江南起义军当中可以说是唯一的火器成为制式装备的起义军。江南水网纵横,再加上刘福通的北伐,méng古人引以为傲的骑兵队伍发挥不了应有的威力,于是拥有火器的朱元璋很快就尝到了甜头,在与陈友谅的一系列战斗当中,火器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南昌攻防战当中,陈友谅挥军60万围攻南昌,结果南昌的朱军在火铳的帮助下使陈友谅久攻不下。而其后的鄱阳湖大战朱元璋的军队更是发挥了火器的威力,使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火炮、火铣、火箭、火蒺藜、大小火枪、大小将军筒、大小铁炮、神机箭”等火器,开创了在水战中以“舰炮”轰击敌舰的先例。
而现在神机营编制没有什么改变,不过这武器却已经改变了很多,不过这次来的并不是什么神机营,而是朝廷从另外一条道路运送来的十多门火炮而已
朝廷要是夺得了济南,那么自然就要想办法守住济南才能的,所以对于此也就下了血本,于是运送来了十多门的火炮
王钰的枪械演戏了以前的技术,有底火,有蛋壳,然后不怕雨水,如此好的技术也被工部给防止,所以这火炮其实已经有了一些改变,减轻了重量,所以在运送起来并不是很困难
而对于神机营,很多人的从心里都有一种恐惧,简直就如天神一般,所以看到下面的火炮守城的将领顿时就认为是神机营,而神机营可是一只根本就不能战胜的
“大人,现在……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一个小将怯生生的问道
这守城的将领随手抓起了一个茶杯扔了过去,啪的一声摔得粉碎,怒道:“他**的我怎么知道怎么办?”
现在他同样不知道怎么办了,对方可是神机营,到时候十多门的火炮一开,顿时这城墙也就灰灰湮灭了
而且除了神机营,对反还有那么多的人
“大人,要不……我们开门吧”
小将再次建议到,现在对于众人而言也是唯一的出路
“你说投降我杀了你”
将领怒道,这就要拔刀
可是这刀刚刚拔出一半,他叹了一口气,又查插了回去,摆摆手,有些无奈道:“好了,好了,开门吧,我们投降”
听到这话,很多人的心里都送了一口气,至少他们的小命保住了,而且没有抵抗的话应该不会被治罪吧
这也是他们现在最期望的事情
紧闭的城门这个时候被打开,而且城墙上的那些士兵也都下了城墙
董于等一干将领相视微微一笑,这神机营东西果然好用,这一炮都没有开对方就已经投降了,要是他们负隅顽抗,虽说打下来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一定会折损不少的人手,这个时候死一个人就少一分战斗力,而且避免伤亡才是最好的选择
手一挥,士兵立即开始进入城内,一进城之后,士兵立即开始占领城墙,至于那些守城的士兵则全被缴械,然后统一的看管起来
至于这守城的将领则被带到了董于的前面,董于也非常的干脆的问道:“靳荣的府邸在什么地方?”
这个将领不由的一愣,显然有些不知道董于说的是什么,为何单独问起这靳荣的家在什么地方
董于脸sè一沉,道:“靳荣带兵造反,王法不容,现在他已经被我们抓捕,这罪及九族,所以一个都不能放过,你应该自己好好的庆幸一下,要是你先前反抗的话,那么你同样跑不掉”
将领顿时吓得身上出了一身的冷汗,那里还敢有什么犹豫的,立即告诉了董于靳荣家的位置,现在这个时候自己也没有必要有那么多的怜悯之心了,自己都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怎么还能管得了别人,而且这靳荣差点把自己也给害死了
靳荣造反,当然不可能告诉这些人,所以很多人都méng在鼓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要是抵抗了,如此一来岂不是同样造反?
得到了具体的位置之后,董于立即派人前去捉拿,同时对于济南三司的官员同样也被控制了,靳荣是都指挥使,而他造反这里居然没有任何官员禀告,所以朝廷自然要调查一下,是不知情还是知情不报,要是后者的话,同样面临处罚
每一次大的动乱之后就意味这一次大的清洗,这要是必然的,而且朝廷对于造反可是从来都不会又任何的怜悯
历史上,对于统治阶级而言造反是他们最痛恨的事情,最初的就是秦末的陈胜吴广造反,而到了现在更是数不胜数,除了百姓造反,皇帝其实也造反,这历史上就有那么出名的几位,这第一位造反皇帝谋杀宰相赵高的秦王子婴,他可是秦始皇的孙子,秦二世胡亥的侄子,秦二世末年,秦相赵高见秦朝气数已尽,用“指鹿为马”的方式搞了一次政变,杀死了秦二世,立子婴为秦王。赵高叫子婴斋戒几天,然后到太庙来领玉玺,再正式立为皇帝。谁知子婴外貌沉厚,心xìng却很机灵。他对两个儿子说:赵高这厮玩的是引蛇出洞的把戏,想把我们骗到太庙去杀掉,我们不如给他来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于是,子婴就造反了,来个先下手为强。他斋戒完了之后,并没有前往太庙去领玉玺。赵高见他没有来,就自己去催。结果,被早准备好的子婴及其儿子杀死在斋宫里。第二位造反皇帝是与太监歃血为盟的汉桓帝他本来是没有希望当皇帝的,但当时秉持朝政的大将军梁冀见他年幼木讷,坚决要立他,好将他当做傀儡。于是,十五岁的刘志当上了皇帝。当了十五年的皇帝后,梁冀的权势越来越大,也越来越专横跋扈。四方贡奉之物,必先到梁府,然后方能去朝廷。皇帝形同摆设。此时一国而立之年的刘志不甘心如此任人摆布,于是诏来五个自己信任的太监,和他们密谋一番。大家知道兹事体大,搞不好自己人头先落地。于是,互相歃血为盟,刘志亲自啮臂出血,以示六人同命,誓除梁冀。汉桓帝延熹二年,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在刘志的亲自指挥下,这五个太监带领早已准备好的一千余宫廷shì卫,忽然冲出皇宫,包围了梁冀的府第。梁冀夫妻反抗不及,双双自杀。第三位造反皇帝是曹操重孙曹髦,他是魏文帝曹丕的孙子,魏明帝曹睿的侄儿。曹魏王朝自曹爽谋诛司马懿不成反而被其杀害之后,大权就落在司马氏一家手中,曹氏皇帝如同当年曹操手中的汉献帝一样,基本成了傀儡。公元254年,十四岁的曹髦被立为皇帝,是为高贵乡公。曹髦当了七年皇帝,年岁渐长,对自己这种虽为皇帝却无权无势,一切都得听命于司马昭的生活感到十分不满。甘lù五年,即公元260年,司马昭逼曹髦下诏封自己为相国,加九锡。曹髦知道,司马昭的下一步就是要当皇帝了。身怀曹氏血统的曹髦不甘心坐以待毙,决心拼死一搏。于是,他召来几个自己信任的大臣,要他们和自己一起去讨伐司马昭。那些人听后,吓了一跳,怕连累自己,连忙跑去报告了司马昭。曹髦见状,怒不可遏,提着宝剑,聚集起自己的护卫和殿中宿卫,以及宫中的一些忠于他的shì童佣仆等大约二三百人,指挥着这群人向皇宫外面冲去。然而,未出宫门,司马昭手下的大批军队已经赶到。一场厮杀,曹髦就这样悲壮地死去了。第四位造反皇帝是北魏帝相会战中的孝武帝,他原名叫元修,在丞相高欢的挑选安排下,当上了北魏的皇帝,史称孝武帝。高欢原是一个能征惯战的骁将,在北魏末年hún乱的情况下,他从河北起兵,诛除乱臣,稳定局势,扶立元修。因此,元修当上皇帝后,拜高欢为大丞相、大将军、太师。起初,君臣相处还是相得益彰的。但高欢既是扶立社稷的人,又官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难免有一些擅权的事情。偏偏这元修又是一个励精图治的人,不喜欢国家大事都由丞相说了算,再加上旁边还有一些想巩固皇权的人不断进言。于是,皇帝和丞相之间渐渐产生了隔膜和猜疑,最后,终于发展到势不两立的地步。北魏永熙三年,即公元534年,孝武帝元修以将伐南朝的名义,大集兵马,准备讨伐高欢。谁知元修虽有雄心壮志,却没有多大才干,当高欢的军队打过来时,他手下的兵竟然毫无斗志,一哄而散。无奈之下,元修只得西奔长安,投靠另一军阀宇文泰去了。第五位造反皇帝是打算挖地道杀死丞相的孝静帝。高欢再次打下洛阳后,又立十一岁的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高欢立元善见为帝之后,对这个皇帝倒是恭恭敬敬的。这样,魏静帝算是过了十几年平安日子,并出落得一表人才,文武双全。高欢死后,他的儿子高澄当上了大丞相、大将军,魏静帝的日子开始难过了。有一次,魏静帝在郊外打猎,马稍稍骑得快了一点,监视的人马上就在后面叫道:“不要骑得那么快,大将军要生气的。”还有一次,魏静帝与高澄饮酒时,自称为朕。见此情况,高澄不仅张口打骂,而且令人狠狠打了他三拳。魏静帝受不了这种侮辱,就和一批大臣商量,要想办法除掉高澄。这批人想了半天,想出一个绝代妙计,就是从皇宫中挖一条通往高澄的府邸和高澄的chuáng下的地道,然后派人钻进去杀掉高澄于是,魏静帝就派人动手开挖地道。起先倒还顺利,谁知挖到宫门口时,却被守门人听见了地下的响声。这一来,秘密泄lù,高澄马上带兵直闯皇宫,责骂魏静帝为什么要造反?魏静帝正sè道:“自古以来,只听说臣反君,没听说君反臣的。你自己想造反,又何必说我我杀你则国家安宁,不杀你则终有一天要被你杀的。你要杀我,就杀吧”但高澄并没杀他,只杀了几个为他出谋划策的人就了了此事。可怜的魏静帝造反不成,从此更成了傀儡皇帝。
这皇帝都造反,更别说那些想当皇帝的人,于是造反才能当皇帝,已经是很多不是皇帝想当皇帝人最好选择
而面对这些想当皇帝又要造反的人,朝廷的对待方式都比较统一,斩草除根
靳荣跟着朱高煦造反,朝廷自然不可能容得下他,他死是必要的,而他的那些家人同样逃脱不了干系。
整个济南也就这样被控制了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