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清朝当海盗-第3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坐,这不是正式的军事会议,大家可以轻松点。本来是由聂副总和胡司令(景伊)给二位交代任务的,我顺便过来看看。教导旅,呃,不错,有两位好主官。黄天方,26岁,成都人。03年入伍,04年担任因功提拔为连长,05年奇袭彰德府亲手抓获铁良,童年在大凌河阻击战中表现卓越,从营长提升为团长,今年初担任教导一旅旅长,现在,担任教导旅旅长。你的部队,是国防军唯一的教导部队。是国防军实现现代化、机械化转型的试点单位。说说看。你们对机械化作战有什么看法?”龙剑铭是认识黄天方的,也记得他家就在东大街,还记得那个有些泼辣的妇女怎么也不收新军订购战旗的钱,最后还是自己派刘大柱硬塞过去的。
总司令记得自己!记得自己这个小小地上校!
黄天方强自压抑着自己地激动,重新站了起来立正道:“报告总司令,卑职对国防军机械化的看法是,采用战车部队为主要突击力量,可以快速在大正面、大纵深的范围内形成绝对的优势。机械化部队机动能力、攻击能力和本身具备的防御能力都很强,需要注意的是后勤保障上的配套。从战略上看。一支后勤保障充分的机械化部队将是左右战局发展的关键。是我国防军地中坚主力部队;从战役上看,机械化部队强大地突击和机动能力,可以有效地发挥我国防军擅长的穿插迂回、割裂包围的战术特点。可以想象的是,国防军实现现代化、机械化的转型后,部队一线作战兵力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减少,更多的人力会用在战区后勤保障和技术服务方面,但是部队的战力,却有质地飞跃。”
“噢。黄旅长,我们拿刚刚结束的中俄战争做示例。如果你是战区指挥官,手里有一支机械化部队,那你准备在何时何地如何使用这支部队?”龙剑铭不动声色地问道。
“总攻时的满洲里方向,采用机械化纵队快速突进的方式直抵赤塔西面,切断赤塔与乌兰乌德的联系并待机。”黄天方胸有成竹的回答着,这段时间他可没有闲着。总参的战况通报可一直都被他关注着。他清楚地知道,国防军是因为突击能力的原因,才没有一举拿下俄军这个最大地据点。
“选在满洲里的原因?”龙剑铭逼问着。
“满洲里有远东铁路的支线,部队从关内运动到边境相对来说迅速、方便,补给问题能够依靠铁路得到妥善的解决。从整个战局来看,海参葳并不是关键,关键处是赤塔这个远东军司令部所在地。主力部队用在主要的方向上,这是总司令一直教导我们做的。”黄天方上校站得笔直地回答着。
龙剑铭笑着回头对着旁边的一众将领点了点头。那意思是:我选的人怎么样?不错吧?
得到了聂文青、蔡锷、李义安等人地无声回复后,龙剑铭从桌上拿起一个牛皮纸文件待递给了黄天方。
“黄天方上校,你尽快把工作移交给孙参谋长,明天下午去成都,坐陆军航空兵的飞机去。三个月内,我要看到第一个装甲教导营。这份文件,你带在身边好好看看。三个月后,等你交卸这个装甲教导营,就可以去石家庄报到了。”
“是!”黄天方接过了文件袋,心里却在高呼着“国防军万岁,皇帝陛下总司令万岁!”整个国防军现代化进程的第一步就落到了自己的肩头上,这种责任,首先带来的是黄天方心里被高层重视的荣誉感,接着,就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总司令对黄天方的安排是周到的教导旅没有任命新的旅长,就算是黄天方最少要离开教导旅9个月的时间,这个旅长的位置仍然等着他。他需要做的,是去成都接收一个从战车训练班扩展出来的新部队,并把这支部队改编成国防军第一个装甲教导营,今后,教导旅会首先从这个营开始转化成为以机械化部队为核心的教导旅,全军也将从教导旅开始,实现机械化和现代化。
回旅部的一路上,黄天方和孙宗岳都没有说话。如果说高级军事会议只是宣布了一个大的决定的话,刚才皇帝陛下的接见,就把这个决定用直接命令的方式下达到了两人的头上。
他们清楚,在全军中,教导旅官兵的文化素质是最高的,是最适合实现机械化转变的部队。这些官兵本身就来自各个部队,是各部队的优秀士兵和有一定军事教练水平的军官、士官组成的。对自己的部队,两人有充分的信心,可是对自己能否担当地这个重任,两人心里就不是很踏实的了。
预定在黄天方家里享受孔家小姐厨艺地活动被取消了。
三个月地时间里,黄天方要从一个野战教导部队的指挥员转变成为一个精通机械装备的新式指挥员,要把装甲教导营组建起来,并形成足够的教练能力。这对只有中等学堂学历的上校来说是艰难的一次转变。要顺利地完成这次转变。上校惟有通过孜孜不倦的学习、付出比平时多几倍的辛劳。
整夜,黄天方都在看文件袋里的技术资料。有些资料,是总参下发过地关于战车地资料,更多的是皇帝总司令本人对装甲部队的装备、编制、训练、保障和运用的看法。上校清楚,这些资料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可以这样说,这些资料所包含的理念和实用作战技术,已经足够上校把头脑中对机械化部队的概念进行一场彻底地更新。
上校的家,在一个被称为部队家属大院的西头。听说从前是谁个前清大员的产业。
门“呀”的响了一下。黄天方从门口钻进来的夜风中闻到了一股茉莉花茶的味道,是孔梅贞军医少尉给自己送茶来了。
黄天方合上了卷宗转过身来,他知道如何处理国防军机密文件和家属之间地关系,即使,自己的夫人也是国防军军官,还是珍妮皇妃的得力助手。
“明天要坐飞机,早点休息吧。”孔梅贞放下茶轻轻地说着,她的动作和语言本身就是矛盾的。上校要熬夜看文件。所以她端来了新彻的茶,可嘴里却说着“早点休息”之类肯定起不了作用的话。浓茶和休息永远是敌人。
“还有些没看完,时间很紧,陛下亲自交代的任务,再难也要完成。对了,听说珍妮夫人进了陆军总医院?”黄天方说了两句后,就感觉自己地话题太沉闷了。不适合在这个温馨的小家庭里说,马上就把话题转移开来。
“……”孔梅贞没有答话她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跟自己这个旅长丈夫说起这个事情。他的头脑是简单的,似乎只有武器、士兵和战斗,对其他事情的关注度几乎等于零。
“怎么?皇妃没去总医院?这个国家五万万人都在等着哩。”黄天方有点奇怪地问道,随手就把封皮上盖着“绝密”红印的文件袋收进了抽屉。
“明天,我也回四川,医院批了一个月的假,我坐火车回去。”孔梅贞答非所问地说着。她不想说皇妃住进医院待产的话题。在她的眼里,那个美丽的皇妃是可恰的,进了医院三天了,身边只有老汤姆和女官沈芸照看着。她能够从珍妮的眼睛里读出些什么来。这些是不适合向黄天方说的,他的脑袋可能会被这些事情搞乱。
“真的!?”黄天方一阵惊喜,这一年多没回家,双方的父母亲人都等着两个人能够回家看一看呢!特别是自己的三弟,毛头小子一个就想去边疆,这事可不是凭着一时的**就能做好的,得回去好好找他谈一谈。
“真的,医院那边已经安排好了。我明天早上的火车,现在坐火车方便了,是北京到成都的直达列车。估计,三天的时间就能到。你看文件吧,我不打搅你。”孔梅贞看到自己男人的手搭在抽屉的铁扣上不停的动着,知道他现在还惦记着那袋文件,所以简单说了一下就转身离开了书房。
黄天方笑着摇了摇头,又拉开抽屉取出了文件……
等待着上校去接手改编的,是24辆“战车一号”坦克和专门配备的六轮“黄河”汽车刃辆,当然还有相关的驾驶、维修人员和经过初步训练的战斗人员。
总司令在文件里描述了今后装甲部队的编成和作训模式。
装甲部队的平时最高编制为旅,直属集团军一级的司令部。取消了团一级建制,每个旅编制坦克营三个、摩托化步兵营两个、炮兵营两个(其中一个为自行火炮)、维修支援营一个、防空营一个、油料辎重营一个。旅部直辖单位为:工兵分队、通讯分队、野战医疗分队和旅部连。坦克营辖三个坦克连(连辖9辆坦克和9辆装甲运送车或者汽车)。一个炮兵连(自行火炮或牵引火炮)、一个修理所和营部勤杂部队。
三三制被彻底地打破了!随着装甲部队在通讯技术和机动能力上的提高,旅部可以直接同时掌握更多的部(分)队,旅一级作战单位的作战效能将大大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层面上。这些,都要靠黄天方上校在那24辆坦克和30辆汽车的基础上逐一实现。
一架外形酷似CH轰炸机的飞机在成都凤凰山机场上空盘旋了一圈后,在塔台人员的指挥下稳稳地降落在跑道上。
“后备军战车训练班房海洋上尉向黄旅长报到!”一个充满活力的声音在黄天方刚钻出机舱时响了起来。
这个军帽略微有点斜着扣在脑袋上的年轻上尉,就是年轻旅长新的助手。黄天方回了一个军礼后走下了简易舷梯,机场上不时有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和飞机起降的呼啸声,显然,这里不是一个说话的好地方。
“上尉,请带我去你的部队。”黄天方对这个军容有点不整的上尉不太满意,只不过第一次见面不好指出来罢了。在教导旅,每个官兵的军容军姿都是最标准的,标准得来全旅12000人完全就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看来,对这个装甲教导营还要下一番工夫啊!
年轻的上尉愣了一下,侧身做了一个跟我来的姿势,随即就向跑道尽头的一辆模样古怪的,潦得花里胡哨的汽车招了招手。
还好,黄天方早已经做好了“参观新玩意”的心理准备,也做好了学习的准备。他很清楚地知道,自己与身边这个军容不整的上尉相比,在机械化装备上的了解程度还远远不够。自己这个旅长,只接触过汽车和工程机械,还有就是刚才第一次乘坐的飞机。
说实在话,坐飞机真是一种折磨,特别是对习惯了脚踏实地的上校来说,更是一个挑战。不过,上校显然取得了胜利,只不过感觉耳边还有轰响着的航空发动机声音罢了……
第五章 生存空间 第55节  留学生秦关
 更新时间:2008…12…7 23:26:42 本章字数:4540
陆军总医院的手术室外,龙剑铭心神不定地在走廊上走来走去,不时抬头看着门框上方那盏刺眼的红灯。
德龄和吴良站在不远处的阳台上小声地说着话,同时也注意着龙剑铭和手术室的门。司徒燕还在火车上,要明天才能回到北京,她本身也带着虚弱的身体和肚子里的孩子在赶路,当然,德龄也不指望司徒燕回来能够帮上什么忙。德龄担心的是自己以及和自己感情深厚的养子秦关。
世俗的东西,在这个家庭里仍然存在。尽管龙剑铭在努力地消除一些旧有的观念,但是从德龄的角度来看,他的努力收效不会太大。珍妮的孩子马上就要降生了,而司徒燕也正大着肚子往回赶,这使得德龄不得不按照传统的观念来看待“皇子”这件大事。
14岁的秦关,这个勇敢到可以为龙剑铭挡子弹,聪明到学业成绩一直高居榜首,深受一家人喜爱的养子怎么办?彷徨无计的德龄只能找吴良这个龙剑铭最亲密的战友“问计”了。
血缘关系,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