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清朝当海盗-第5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探路?哪里有你说得这么轻巧的?!
房海洋准将知道这是中校故意说的!无非就是想让自己答应派他去一线领导机步二营的攻击作战。
“你看,前面509、631、558几个高地上,肯定有德军的炮兵观察哨,你立即带人上去搞清楚。召唤炮兵加那些狗日的先解决掉,再去考虑通过班排火力渗透作战找到德军地重炮主阵地,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让空军来。注意安全!”准将没有多话。前线有中校他放心。略微交代一下就行了。
三分钟后,天空中出现了几架俯冲轰炸机。估计是半个中队的编制。连续的地面支援已经让空军有些招架不住了,飞机可不是人,需要大量地时间来检修维护,不可能时刻保持最高地出勤率!也不可能派出所有的战机连续地支持这一个战役地段。
因为此时地面部队并没有提供具体地打击目标方位,那六架俯冲轰炸机显得略微有些淡草地盘旋、俯冲、丢炸弹、扫射,这一道程序走完后,抱歉地摇晃着翅膀飞走了。
也就在这段时间里,第一装甲旅机步二营的800余官兵除战车驾驶员外全部下了车,以火力组、班、排为基本战斗单位迅速展开,利用山丘地起拔线、天然凹地、弹坑、田野上的沟坎、树木等等为掩护,干净利落地运动上去。
看似乱纷纷的队形实际上还是分成了左中右三个突击面和一个位置稍微滞后的营火力支持分队。配备到班(车)的便携车载两用电台的送话器和耳机在班长或者副班长身上,而真正的讯号交换却在两公里后的战车电台主机上完成。这样。可以让每个班都能根据当面的情况及时与指挥部建立沟通,要求火力支援。
实际上,战车机步班的火力配备并不弱。一挺两用机枪,两支突击步枪,一具60火箭筒和6支03K,加上步兵标准装备的攻坚手雷和自动手枪,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火力相当的强大。当然,车载作战的时候还能使用“38快速炮”、高平两用机枪和50迫击炮。而在目前的小单位带有侦察性质的渗透突击作战中,38快速炮和50迫击炮是排火力组的装备。再望上的连级、营级火力单位,就有了无后坐力炮这个直射利器出现了。
“炮兵,向509、631、558高地实施5分钟掩护性射击!”房海洋准将在战车上满意地用车载直呼电台下达着命令,不过他的望远镜始终没有离开眼睛。
距离一线大约4公里的三个自行火炮营是参谋长贺武上校亲自掌握的力量。在上校的指挥分派下。各营立即标定了射击目标,“轰轰”的炮声伴随着战车的一阵阵跳动迸发出来。
掩护性的炮击声势还是不小足以引起德军炮兵的关注。当德军重炮部队根据弹道大致测出中国炮兵的位置并展开压制射击的时候,三个自行火炮营100多辆战车已经带着。隆隆。!的发动机声转移了阵地,德军大量地重炮炮弹落到了没有任何目标的空地上。
空中一直盘旋着的侦察机立即把观察到的德军炮兵阵地的方位通报给空军指挥部和地面部队。很快。朝鲜军的军、师、旅属重炮部队上千门重炮,在法军重炮的伴随下发出了怒吼,向通过第一装甲旅斟选过后的方位目标实施猛烈的炮击。
一座座小山丘被爆炸的闪光和硝烟覆盖了,德军隐蔽配置在工事外地重炮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跟一个自称为“老炮兵”的家伙调教出来地军队比炮术,德军还显得嫩了一点点,何况人家还有空中的、通讯联的、机动性上的全面优势呐!
前方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机步二营的官兵们是边悠闲的听着炮响边警惕地搜索眼前地德军防线,边用最不容易暴露的身姿战列向前推进。
很多德军火力点在隆隆的炮声和大地地震动中还没有反映过来。就被一发火箭弹端了窝,或者是被匍匐前进到旁边地中国士兵塞了颗手榴弹。在爆炸声中见了阎王老爷,错,是上帝。也错,是下地狱,这个名词东西方通用。
反应过来的德军立即用机枪射击,不过很快就会招来更猛烈地火力打击。在中国军队灵活的战术,强大地火力面前,德军的混凝土地堡群防御体系开始崩塌了。
“旅长,请机步一营、三营跟进。”电台里响起了步兵指挥官刘天海上校的声音。
房海洋准将终于摘下了望远镜。一手揉着发涨的眼球一手敲着顶盖道:“机,营、3营,出击!通报朝鲜军,请第二师做好出击准备。”
天空中再次出现了勤劳的俯冲轰炸机的身影。这次。他们可是有目标而来的,有了值察机和地面部队报告的具体目标方位。他们就可以准确地把50公斤的、100公斤的炸弹或者是燃烧箱砸向德军的混凝土工事,摧毁德军防线上的火力支撑点和固定炮群。
空中、地面的复合多层次打击。是德军从来没有遭遇过的,在这样的打击面前,处于巴加特勒东南方的德军防御体系根本就是无法应对,第十七集团军下属的两个师指挥官,只能看着自己部队据守的阵地被一阵阵的爆炸声和机枪扫射声摧毁,却连命令部队离开工事撤退的勇气都没有,因为离开工事的德军会立即遭到火箭炮的打击和空中的飞机扫射。
不过!这种规模的一寸寸的渗透突击战术要完全突破德军的防御阵地,还需要大量的时间。等到朝鲜军第二师出击时,德军已经开始下令埃尔河以西地区的两个集团军向北撤退了。因为。德十八集团军军已经在凡尔登要塞北面的夏尔尼取得了新的突破,在新的战局形势下,德军统帅部放弃了歼灭法中央集团军群主力的战役计划,转而全力争夺凡尔登要塞,企图投入重兵去扩大夏尔尼的突破口,彻底击溃法中央集团军在要塞地区的部队。
这场战争,因为中国远征军的加入从沉闷的堑壕战变成了灵活的运动战、攻坚战与堑壕战相结合的战争,显得比1917年2月以前精彩了不少,也多了很多的悬念。不过从总体上来说,德军以及同盟国军在此前建立的陆战战场的优势被逐步化解掉了,西线出现了短暂的力量平衡时期。
这种平衡是双方在夏尔尼的反复争夺中达成,又在不久的佛兰德战役的炮声中被打破。
1917年5月2日。英属印度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暴乱,各式各样的武装人员纠结起来向英国殖民者发动进攻,大量的殖民地军在瞬间崩溃,印度士兵们打死或者离开英国军官宣布起义,或者接受某方政治,军事力量的领导,又或者自己拉了大旗趁着局势的无比混乱扩充势力。
第二天,在印度河西岸的重要城市卡拉奇,拉吉姆被拥戴为巴基斯坦王国国王和军队统。帅,印度河西岸正式宣布独立。
到了5月6日,阿富汗王国通过大中华帝国驻阿商务总办向帝国政府要求就“阿富汗接受帝国保护”的问题展开谈判。当日!大中华帝国政府总理召见英国驻华大使朱尔典,就阿富汗问题交谈了两个多小时。此后,驻阿商务总办林兆歆被任命为帝国全权代表,与阿富汗王国展开“就藩”谈判。
这一阶段的连番事件,让英国政府饱受责难,大卫 劳合—乔治领导的联合政府摇摇欲坠。
就在这个时候,西线战场新的战役打响了。
1917年5月7日,在英属印度殖民政府总督俺士答宣布召开“印度独立会议”后的四个小时,因为时差的关系,协约国军以英军为主力展开了佛兰德战役。
英军在中国远征军第九师的帮助下,从康布雷和伊普雷两个方向上主动出击,成钳形攻势向德第一集团军的防区发动突然进攻。在大量的装甲部队突破作用下,当日协约国军向前推进了25英里,德第一集团军在顽强抵抗后开始撤退,并于当日夜脱离战场,在比利时根特郡周边地区建立了新的防御阵地。
这一战,英军实现了史无前例的大突破。到5月11日,其第二集团军普卢默将军的部队,跟随中国远征军第九师向德军纵深突破了60英里。
与凡尔登战线上的惨重伤亡相比,佛兰德战役英军伤亡了九万七千多人,中国远征军伤亡两千多人,以不到十万人伤亡的代价歼灭德军16万8千人,几乎使德第一集团军陷入总崩溃。
自此!德军不得不从中央阵线的凡尔登地区抽调了大量部队增援西北战线,瓦伦—凡尔登战役的规模再次缩小成为围绕着夏尔尼的外围攻防争夺战。而在整个西线战场上,却出现了双方积极调整防线、休整久战疲惫的军队的相对平静期。
1917年5月12日,一支法军部队象征性地收复了法比边境要塞城市—色当。
英国远征军的胜利稳定了伦敦的政治局势,摇摇晃晃的劳合—乔治政府暂时稳定下来。在欧州的胜利显然比印度的自治来得更重要一些,对英国国民来说是这样。但是,政治家们仍然在英国政治、军事力量逐步撤出印度的同时,忧心仲仲地看着印度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的政治力量。他们规划中的印度联邦政府能否主导印度纷乱的局势呢?
这个问题,在5月15日得到了回答……桓河河口地区的穆斯林聚居区宣布独立于印度联邦,并入印度河西岸的新生穆斯林国家——巴基斯坦王国。
多米诺骨牌因此开始次第倒塌……
第七章 为祖国而战 第49节 世界需要秩序
 更新时间:2008…12…8 16:29:56 本章字数:4397
印度宣布自治,而这种自治在英国政治和经济势力被迫退出后,又显得矛盾重重。无论是提拉克的民族主义还是甘地的民主资本主义,在印度都无法形成强大的、压倒性的政治的风潮。也无法树立一个有统治地位的的政治势力来可导印度存在的各种政治、军事力量。
这些,只是印度本身的问题。这些问题由民族矛盾产生,由封建经济和民主经济、原始农业和现代工业之间存在的决不兼容的实质所产生,也是目前的既得利益者和旧有的资本(产)占有者、地方政治势力之间争夺权利的混乱局面使然。
旧口年的印度,在英国长期的殖民统治下。经济体系不完善。缺乏在经济层面上的独立性。一直以来,这个地方是大英帝国经济作物的主产地,而粮食产量与印度本身拥有的近亿人口显得极度不协调。而印度本身的农业和小工业,又影响到东南亚特别是中南半岛原英属印度支那地区,从而造成两地在经济上的互相影响,也造成的政治上的强大牵弓力。
混乱的印度,却因为在印度河西岸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新兴穆斯林王国和恒河口的东巴基斯坦,在周边有锡金率先不承认印度联邦转而寻求强大的大中华帝国的再次保护、有廓尔嚓王国对邻近土邦的拉拢,这又形成了一个极为复杂而突出的矛盾——宗教和文化。
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势力错综复杂,这些势力又往往跟新兴的政治势力挂钩。印度教本身跟种姓制度、土邦封建主密不可分,佛教则在亲廓尔喀、赐金的地区和邻近印支地地区拥有大量的信徒,伊斯兰教此时的势力似乎因为团结和旁边一个新兴王国而凸现出来。在宗教文化地背景下,又因为地域和经济形态的差异产生了各种矛盾。比如在工业发达的孟买地区,土邦封建主要应付民主资本主义的冲击。在维护封建特权与自身经济利益之间寻找出路,中部北部地土邦,则要在英国遗留下来的一系列经济、文化、政治、军事问题中尽量地稳定政局。稳定政局又需要在经济政策上作出调整,却又因为各方的利益要求过于悬殊而无法达成一致。
这样一来,印度在5月12日以后。因为恒河地区宣布脱离联邦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