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乐架空传-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孺子可教!
朱棣点点头,说道:“胡贼号称有两百万军队,这个数字虽然夸张,但归附逆贼的军队总归不会太少。相应的,朕至少也需要派遣几十万军队过去。这人吃马嚼地,花费却也不少。附马是朕的直属封臣,将来正式成为安南国王后,则安南臣民同样是朕的子民。若是战后让安南以钱粮实物的方式归还这笔军费,朕担心会使得安南臣民的负担太重,于心何忍?”
“讨伐胡贼最大的花费由两项组成,一是粮草,一是军中将士地抚恤奖励。”
“朕打算发行‘安南战争股票’和‘安南战争债券’用以筹集军费。前者呢,待安南战争结束后,以安南的有邑贵族爵位相偿。后者呢,则到期后连本带利归还——实际上则是变卖安南有邑贵族爵位所得。”
说到这里,朱~忍不住暗中叹了口气。未来的史书上永乐大帝卖官爵地名声算是逃不掉了。但他又有什么办法呢?打仗是最费钱的事情。如果不用这种方法解决军费,那便需要由大明的臣民来承担——哪怕转移到安南人的头上,但那时安南人也同样是大明地子民!
真是的,做好事还得背骂名,真是好人难做啊。
“至于说军中将士的抚恤奖励,同样可以用安南的有邑贵族爵位折算。如果一来,将来安南的子民就勿需承受过重的赋税负担了。”
当朱棣说出对于有功将士地抚恤奖励同样以安南的有邑贵族爵位折算时,殿内地几名靖难功臣不由面露异色。他们都是有禄贵族,难道还能兼任有邑贵族?
象是看出了这几人的心思一般,朱棣对他们说道:“你们都是有禄贵族,但同样也可以兼任有邑贵族嘛。不过你们都有军职在身,即便获得了有邑贵族爵位也不能亲自管理采邑,只能将之交给信任地人代为管理。其实你们完全可以将采邑交给次子去管理。如此一来,将来你们的有禄贵族爵位由长子继承,而有邑贵族爵位则可以由次子继承——反正那些采邑甚至不在大明本土,交由次子继承也不算违反了《长子继承法》。”
成国公朱能笑道:“这敢情好。微臣家中如今已是明争暗斗闹番了天,今天这个求微臣给她儿子在邻县买田,明天那个求微臣给她儿子一笔现金……如果微臣能够获得一个有邑云骑尉地爵位,那将来就由长子继承这个成国公的爵位,然后二子继承那个有邑云骑尉,三子到六子则分别分封为那个有邑云骑尉麾下的封臣有邑恩骑尉。”
朱棣佯怒道:“你就这点子出息?你今年去安南打仗弄个有邑爵位,明年去占城,后年去缅甸,大后年去暹罗……只要有得仗打,到时候只怕你的儿子还太少呢!”
朱能笑嘻嘻地答道:“多谢皇上的吉言。”
朱棣摆摆手。“好了,说正事。”
“安南国内只是部分人彻底附逆,还有很多人都是迫于形势无奈屈服的。天朝大军进入安南后,凡闻风而降、改旗换帜者,皆议功;若是大军兵临城下方降者,亦无罪;若一日之后仍不降者,则根据其抵抗时日长短,施加轻重不一的惩罚!”
陈天平期盼地问道:“皇上,您打算什么时候出兵?”
朱棣沉吟片刻。“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朕将在七月一日奉享太庙,然后再决定何时出兵。出征之日,你也随军出发吧,既能够安定安南民心,又为你自己挣些名声。”
这时,随堂太监黄俨悄悄给朱棣递上一个密折。
朱棣打开密折看时原本是漫不经心的表情,可是看着看着,脸色就变了。
他喃喃自语:“怪不得觉得张阿牛这个名字熟悉呢……”
朱~将那份黄中写的奏折摊在书桌上,然后将密折摆放在旁边,两厢参照比较着看。
朱能等人正襟危坐,都把目光凝瞩在御座后边的条幅字画上。偌大的养心殿里,寂静得只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
陈天平关心则乱,担心是不是安南复国的事情有了变化,但也不敢问。他偷瞟朱~一眼,却见皇上的脸上乌云密布,眼看即将发作的样子,于是吓得又将目光缩了回去。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却见黄俨走到朱棣身旁悄声通报:“皇上,纪纲有紧急事情求见。”
朱棣脱口说道:“不见!”
见黄俨低眉顺眼地准备退下,他又却改了主意,咬着腮帮子对陈天平、朱能等人说道:“你们都下去吧。”
待心中忐忑的陈天平等人离开后,黄俨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喘。他是最为熟知朱~秉性的,知道这位主现在已是怒极,若是迁怒到他身上,他却是万万承受不起的。
“你去宣纪纲进来,顺便去文渊阁把杨荣叫来。”
第九章 烈属待遇
俨并不知道朱~对他的观感,反而一直以皇上最贴心居。//因为杨荣同样是皇上最欣赏的官员,所以当黄俨去传召杨荣时,便卖了个人情,悄声告诉他皇上此时心情很坏,要他小心一点。
杨荣得到警告后,眼睑无声地一跳,提着劲跟在黄俨身后,直趋养心殿而去。一路上只是思量着最近生了哪些令皇上不高兴的事,应该如何应对朱棣问话。
忐忑不安地来到了养心殿,黄俨先进去了,接着便听见朱棣说道:“叫进来吧。”
杨荣小心翼翼跨步而入,伏地叩头道:“微臣杨荣谨见圣上!”
“起来吧。”朱~的神情却不象黄俨描述的那样糟糕,他无喜无怒地说道:“你先看看那份奏折和锦衣卫的秘折。”
杨荣下意识地瞟了眼象个蒙学的孩童那样垂手而立的纪纲,然后一目十行的看完奏折和秘折。看完后,杨荣吁了口气。将奏折和秘折一对比就知道朱棣愤怒的原因了。于是杨荣心中大定。
“皇上,那黄中以春秋手法避重就轻,混淆事实,着实可恶,应当重重处罚。”
“那你说应该如何处罚?”
杨荣小心翼翼地瞟了皇上一眼,说道:“军中饰功讳过是弊端,也是惯例……”
见朱棣脸色一沉,杨荣立即顺风使舵。“然而黄中最可恶之处却在于为了讳败诿过,竟丧心病狂污蔑勇士搪塞责任。”
“这次中伏。他身为武将不敢抵抗不说。战败之后又畏罪讳过欺君罔上。丧师辱国已经是罪无可恕。又恐罪行败露。企图倭过于有功将佐。此人行为败检还在其次。他让国家、社稷、朝廷君上颜面扫尽。实是天不覆地不载!”
朱棣仔细地听完。说道:“说吧。该定什么罪?纪纲。你也说说看。”
杨荣和纪纲对视一眼。眼神轻轻一触旋即分开。
纪纲道:“臣也是带过兵地。胜败乃兵家常事。打败仗可恕。但情理难饶。黄中遇伏后不思抵抗。而且事后竟然诿过于有功将佐。如果不杀。那便是刑罚不公。往后再有战事。谁肯激励用命?”
杨荣一躬身。
“单论军法。黄中就已经是斩定不赦地了。而且他还犯了饰败讳过欺君罔上地‘大不敬’之罪。实在是罪无可恕。臣以为。应对黄中处以显戮。”
杨荣偷偷瞅了瞅朱棣的神情,见他轻轻颔,不由信心大增。
“吕毅身为副手,责任较轻,况且奏折上也无吕毅署名,处以绞刑足矣。至于说没有抵抗的其他官兵,一概流放。微臣有一个想法,尽管这一仗打得很糟糕,但部分官兵的表现还算优秀。在主将不思抵抗的前提下,他们竟然自的进行了抵抗,这一点犹其难得。”
想着朱棣对阿牛非常欣赏,杨荣更是大慷他人之慨。
“那个阿牛是自进行抵抗的头领,表现得也最为优秀,理应厚赏。战死官兵,包括聂聪和薛品,一概迎入烈士陵园,派附马都尉前去祭祀。其家中父母妻子遗孤生活艰难的,一概下令由地方上专门照顾,使老有所养,幼有所抚。恩自上出,总之立个典型出来,让将士们都知道,贪生怕死那便没有好下场,忠于王事则必定有所奖励。”
朱棣之前虽说因为阿牛被污蔑而极其愤怒,但其实对黄中还是存着一丝悯恤之心地。因为,朱~只派那么一点子兵去护送“陈天平”,其本意将就是将那些人当成诱饵。在军事上,经常会遇上需要牺牲部下的情况,有时候部下知情,有时候部下甚至不知情——也就是说,黄中是在懵懵懂懂的情况下步入绝境的。将心比心,朱棣也不情愿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牺牲。
另外,黄中也并非真正的胆小无能之辈。历史上张辅率军直取安南重镇多邦城时,由于多邦城坚而高峻,城下设有重濠,濠内密置竹刺,外多掘坎地,守卫严密。因此张辅下令道:“安南所恃,莫若此城,此城一拔,便如破竹。大丈夫报国立功,就在今日,若能先登此城,不惮重赏。”当时黄中身为都督佥事,竟亲率敢死之士数千人,越重,缘城而上。至于说黄中遇到伏击时表现得那么怯弱,说不定是当时黄中已经猜到了内情,因此不愿为了一个假地陈天平而奋战。所以,还不够厚黑的朱棣也就对如何处置黄中有了一丝犹豫。
但听了纪纲和杨荣的话之后,朱~的最后一丝犹豫也消失了。
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朱棣身为皇帝,当然必须从大局考虑。穿越而来的他知道胡汉苍会玩什么把戏,但是在胡汉苍彻底翻脸之前,朱棣却没办法改变这种历史走向。
陈天平出现后,难道问都不问一声就率军进攻安南?问过安南方面之后,胡汉苍表现得那么恭顺,一口答应迎归陈天平为安南国王。人家表现得那么谦卑,话也说得那么好听,难道朱棣能够恶狠狠地得势不饶人,非要胡汉苍、胡一元父子自缚入京请罪?这种不近情理的作法,大臣们不能接受倒还在其次,重要的是胡汉苍、胡一元肯定会以此大做文章,以此激起安南人的“仇明”思想。将来哪怕以武力强占了安南,此起彼伏的起义难道会是什么好玩地事情?
很显然,朱棣唯一的选择只能是陪着胡汉苍、胡一元把戏演下去,直到图穷匕现的那一刻。甚至在派遣军队护送“陈天平”前去安南就任国王时,朱棣还不能让那支护送军队太过庞大。先,若是护送部队地规模多达十万八万,胡汉苍随便造点谣言,安南人就会对大明产生敌视心理——现代国家元去外国访问时,带上少许保镖是正常的,但如果带上一个集团军,那么该国的民众绝对会认为这是战争即将爆的前兆。而且,就算带上十万八万军队,实际上也没什么用。因为这支军队名义上只是护送而非占领,因此深入安南境内之后,后路还是得交给安南人。只要安南人截断后路以及粮道,那十万八万的军队的下场岂不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所以说,既然那支护送的部队只能充当肉包子地角色,而且这个肉包子还不是给自己吃,那么朱棣自然不愿意在肉包子里面放太多的馅。待胡汉苍、胡一元率军袭击护送陈天平的队伍,那时大明便能够占据道德地。
接下来,明军再用武力解决问题便顺理成章,那时安南人的反抗情绪也不会太激烈。
朱~是皇帝,因此不能感情用事,只能把戏演下去。
而黄中则是那支护送军队地最高将领,他的责任却是保护好“陈天平”,哪怕“陈天平”是假地。看到当时敌我力量对比太悬殊就不履行责任了?看看行人聂聪和大理寺卿薛品!人家文官都晓得职责所在,你身为武将,力战被俘倒也罢了,却打都不打,这象什么话?战争的事谁都说不准,最高统率自然希望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我军都处于优势,但这却只是一种理想。很多时候哪怕我军总体上处于优势地位,但在某些时间地某些地点上我军却会处于劣势。如果领兵将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