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浴火重生之大宋中兴-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太君身强体健,一定能看着汉青赶跑鞑子,建立一个众民族平等共处的新天地呢。”许夫人抱着蓝太君的胳膊,笑着插话道。
“是呀,是呀,这是许某将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老太君可要好好地看着许某怎么一步一步地实现它呀!”许汉青附和道。
………………
“玉成,军队训练得怎么样了,你把详细情况汇报一下吧!”送走了蓝太君,许汉青揉了揉太阳穴,对朱玉成说道。
“回大人,刚来时有新兵三万八千人,陆陆续续淘汰了四千多,还有四千多不想加入我们,现在共有新兵二万九千余人,按大人的意思,编成了两个独立师,一个山地旅。现在正在进行模拟实战的训练,情况就是这样。”
“依你看,这些部队的战力如何?要想带出去打仗,有没有把握?”许汉青追问道。
朱玉成想了一下,回答道:“战力比起四个老部队还是有差距,主要是实战经验的欠缺,大人您不是说过,没经过血与火的考验,训练得再好,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战士。不过,这两个独立师和山地旅的军官都是经过夜校培训,从其它老部队调来的老兵,在他们的指导下,要是对付新附军还是很有把握的,和探马赤军也有得一拼,要是和蒙古精锐对阵,恐怕…”
“恩,你是训练他们的主官,我相信你的判断。”许汉青沉吟了半晌,抬头说道;“我准备把两个独立师派往泉州,把104师调来此处,虽然他们战力比不上老部队,但守起城来应该可以胜任。而留在此地的部队,将来是要在外围牵制元军,也确实需要一支经验丰富的部队。”
“大人说得有理,在泉州守城也能让这两个独立师尽快地成熟起来,再说还有102师、103师带着他们,四个师守城应该足够,元军少于十万,恐怕连城墙都爬不上去。”
“呵呵,光守是不够的,现在是冬季,元军只是在泉州三面做出了包围的态势,开春就要大举进攻了。我们不能让他们舒舒服服地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许汉青笑着用手指着桌上的地图说道:“咱们要主动出击,打破元军三路进攻的意图。”
“大人,这三路元军每一路人数都不少,而且听说索多的儿子百家奴更是从两浙范文虎手中带来了十万人马,恐怕要打破其中的一路,并不容易。”朱玉成看着地图皱起了眉头。
“据可*消息,新近驻扎邵武的页特密实有四万五千人马,其中蒙古精锐三千人,探马赤军五千人,剩下的都是新附军。我已经命令张天河对其进行骚扰和打击,并制定相应的歼敌计划。一个月后,104师、教导旅、骑兵旅、山地旅,共两万余人隐蔽接近邵武地区,寻机先歼灭追剿张天河部的元军,再相机对页特密实进行打击,把这一路元军打残还是有把握的。”许汉青细致地进行了分析。
“恩,页特密实肯定不会全军出动征剿张天河,只要咱们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肯定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两万余人再加上张天河的部队,一口一口地吃掉他们应该可行。况且咱们的主要对手是蒙古人和探马赤军,那些新附军容易对付。”朱玉成是一个比较沉稳的人,仔细地分析后,得出了结论。
“不错,估计等到咱们赶到邵武的时候,元军已经被张天河折腾得筋疲力尽了呢!”许汉青笑着说道。
“大人,那支秘密部队是不是也该行动行动了?”朱玉成试探地问道。
“哦,让我想一下。”许汉青托着下巴陷入沉思。半晌,抬起头说道:“好吧,这次行动就让他们参加,先让他们和你的教导旅一起行动,到时候再交待任务。”
“是,属下遵命。”
“山地旅的训练还要加紧,咱们的时间不多了。”许汉青郑重嘱咐道:“这件事你知道就行了,不要告诉其他人。”
“是”
…………………
戴云山的自然风光,集雄奇与壮美于一体,悬崖山峰、迭嶂、岩洞、瀑布、山泉,使这块古老的土地既富传奇色彩,又有几分神秘。
许汉青、蓝太君、许夫人一行人慢慢地向大山的深处行去,来到了名为瓮圪廊的山口。
瓮圪廊两峰合围。峭壁千丈,长1。5公里,宽仅丈许,是一条呈“s”形的天然山廊。从中观天,头顶只见蓝蓝的一线,所以人们又叫它一线天。
除了许汉青以外,其它人都是第一次来到这里,看到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险隘,众人不由得连连赞叹。
“许大人,这里的地势如此险要,看来里面是极为机密的所在,不知许大人要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蓝太君问道。
“老太君说得极是,这里面是我们光复军的机密地方,也是光复军出奇制胜的基础。”许汉青解释道:“过了这道山口,里面就是科学院的所在了,光复军现在使用的各种新式武器都是这样研制出来的,以后还会有更多威力巨大的武器从此而出,您说重要不重要呢?”
“国之利器,不可轻易示于人。”许夫人接口道:“夫君今日带我们来,是让我们开眼界的吧?”
“也不光是这样,我和大家以后将患难与共,生死同舟,有些东西还是要让你们知道的才好。”
第二十八章 大开眼界
一行人,沿着山间石级缓缓而上。过了吊桥,转过谷口,绕过竹林,跨过一座木桥,眼前的景色豁然开朗。几排工房整整齐齐地座落在山脚之下,轰隆隆的声音回响着。
抬头看时,一道瀑布匹练般在山崖间坠落,推动着溪边几辆水车飞速转动。水车的另一端,是层层叠叠的齿轮,一个工匠忙忙碌碌,不断向齿轮上加油。齿轮的尽头,是几层滑轮,滑轮用钢索带起硕大的油锤,随着水车的转动,油锤沿着特定轨道上下挥舞。
几个脸熏得锅底般的铁匠用火钳夹着钢块,放到油锤子下。只见火星四射,烟雾升腾,片刻功夫,一块完整的弩臂已经成型。
“许大人,这,这是何物!”蓝太君惊讶地问道,对眼前的庞然大物感到无比惊诧。
“这是水车,那边是锻锤,借助于水力运行,这样力量增加了好几倍,功效也增加了。用来打造铠甲和钢弩这些粗笨活计,速度能增加许多!”许汉青解释道。这里的东西有些经过了他的指点,有些他只是提出了想法,这些工匠们的智慧真是厉害,往往造出来的东西连他都感到惊讶和赞赏。在古代中国不是没有能工巧匠,但社会氛围制约的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旦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给他们适合成长的环境,他们所爆发出来的能量是非常惊人的。
“夫君,那里是什么地方?”许夫人用手指着一排低矮的小房子问道。那排小房子的顶盖是用一种特殊材料制成的,从外面影影绰绰能看见里面有人在忙碌着。
“哦,那里是暖窖,老三在外洋海船上得到了一些农作物,我让人在那里培育种子,顺便增长些经验,等到时候便要大量种植,这种农作物的产量非常高。”许汉青笑着说道。这里群山环绕,地势低平,气候温暖,水源充足,所以试种了几亩田,如果种好了,就可以把种子发给农户,并且传授他们细作之法!
看到几个人不以为然地转头他顾,许汉青又正色说道:“华夏自古以耕战立国,所谓耕,不是说全体百姓都去做农夫,而是让最少的农夫,养活最多的人。现在光复军的大部分粮食都是*海船从安南倭国运来,路途远消耗大。长此以往,不要说打跑鞑子,光饿也把咱们饿垮了。”看到众人都若有所思地望着自己,继续说道:“如果这些高产作物能培育成功,咱们光复军的发展便有了坚实的后盾,咱们和北元之间的战争,不仅仅是军队之间的较量。如果长时间僵持下去,最终决定胜负的,是双方的综合实力。而农田和治下百姓,都是综合实力的一部分。否则咱们以一隅对全国,怎么能够坚持下去,直到胜利。”
“许大人高瞻远瞩,老身受教了。”蓝太君冲着许汉青深施一礼。而许夫人和刘馨儿投来的则是崇拜和钦佩的目光。
一行人慢慢地向前走着,每走几步,都能发现很多新东西。这些新鲜产品和设备要么是中国自古就有,要么是其他国家古已发明,制造起来都不困难,但应用到实处,却能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渐行渐深,前方已经是山谷里端,谷地突然变窄,一道急急的山溪拐了个弯,从谷间冲出,山溪之上,斜跨一座黑色铁索桥,桥的另一端,一段高大的石头墙,两扇黑压压的铁门,将里面的山谷生生隔断。
不用问,大伙也知道进了核心重地。众人都不由自主压低了声音,放轻了脚步,跟着许汉青走过索桥。铁门下,十几个全幅武装的官兵迎上来,再次将众人身份确认过了,才通知里面的人将门开了一条小缝,让大伙一个个沿着缝隙挤了进去。
这是一个山然的山洞,向上再走百十级石阶,又是一道小铁门,过了这道铁门,再经过一道悬在半空中的吊桥,又进入了一个山洞。
沿山间羊肠小道转山向西南,行途经千仞逼云的峭壁,便到了戴云山兵工厂。这是一个占地约2平方公里的厂地,宿舍区、装配车间、图书馆等设施依次展现在众人面前。
在东崖半空中,有一天然石洞。沿挂在洞口的铁梯小心翼翼攀登而上,只见此洞口小里大,洞内高25光、宽18米、深72米。这里便是兵工厂的物资和弹药仓库。
指着山洞左边成箱成箱的手雷和炮弹,许汉青说道:“这些都是为守卫泉州准备的军事物资,不久就将起运,有了这些武器,泉州城应该是固若金汤啦。”
“恩,”许夫人用力点了点头,满脸的喜色。
“这边是两个独立师和山地旅的装备,后天先把独立师装备起来,由老太君和夫人带队回泉州。”
“那些是什么东西?”这些天一直老老实实跟在后面,不多说话的刘馨儿指着洞里面的东西问道。
“这个是虎蹲炮,重量轻,适合野战。目前数量太少,还没有装备部队。”许汉青上前仔细解释道。“你们看,这里配有铁爪、铁绊,发射前可用大铁钉将炮身固定于地面,形似虎蹲,这种炮克服了发射时后坐力大、跳动厉害的缺点。而且重量也不过五六十斤,一个人便能背动。”
“厉害,厉害。”蓝太君看着洞里珐琅满目的各种武器,赞叹连声。“要是等到这些武器应用到战场上,恐怕将无人是光复军的对手了,老身真是庆幸能搭上许大人这架八匹骏马拉的战车啊!”
“呵呵,应该是上了许某的贼船了。”许汉青调笑道。
“哈哈,话粗理不粗,不过看过了这些东西,许大人就想赶我们下船,我们也要赖着不下了。”
哈哈哈哈,山洞里爆发出一阵欢快的笑声。
穿过几个车间,众人来到一个山洞里。洞内的空气燥热异常,巨大的炭炉冒着熊熊火焰,火焰顶端,一团胶状的东西翻来滚去,工匠们远远地拿着钢钎,将胶状物上下转动。
琉璃本是春秋时已为贵重之物,诸侯皆视为至宝。经秦、汉两世,价格慢慢低落。五胡乱华后,制造工艺慢慢失传,身价越来越高。有宋一朝,小型琉璃饰物,如琉璃珠、蜻蜓眼、耳铛等,多为大户人家嫁娶之用。外来藩商,也常常带来小件琉璃交易,每件价值千文。
“这是玻璃,也就是常说的琉璃。”许汉青擦了擦头上的汗,指着那团胶说道:“原料其实非常简单,制造也比较容易。等到工匠们掌握了这门技术,就可以做出很多精美的物件,卖到海外,给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