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蓝衫传说-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闻得肖遥这一番话。登时低头沉思。久久不语。
良久。方才抬起头向肖遥问。“依君之间。该当如何?”
“其一、文臣统兵,军政分立极易出事!其二、广开言路、任用新人,以彰帝仁义;其三、西北产马,训练骑兵。幽云十六州一失,京都往北百十里无险可守,只消那契丹人一队铁骑,便可长驱直入。令骑兵精锐坚守京师,以防外敌。其四、支持变法,但要防止党派倾轧,酿成内乱;其五、将迫击炮装备军营,制定新战术,寻求以步军、水师配合协同作战之术;其六、减去权利重复或重叠的机构,责任到人,如此可防相互推脱责任,提高工效;其七、加强监管,以做到政通人和、吏治清明。”
“不过目前最要紧的便是那简王之事,前几天,某见陛下改立简王为蔡王,又将章惇委以山陵使一职。这一调虎离山之计妙极,某听闻曾布与那章相积怨已久,陛下可引枢密院事曾布相助,如此便可借力打力。那蔡与那安惇,这二人尽皆见风使舵之辈,只要陛下逼得紧,他们自己就先乱了阵脚。陛下此时只消如此,朝中必然大安,切忌操之过急,徐图之。”
“朕听闻皇兄曾邀大哥出仕,大哥当时是拒绝了。今,朕又想旧事重提,还望大哥三思。”赵定定地望着肖遥,神色恳切,显是企盼肖遥答应。
肖遥听得那赵自称“朕”,自是以皇帝的身份与他说的这话,思忖半晌方才缓缓开口:“肖遥普通人耳,昔日不入朝堂便是因着肖某平日散漫惯了。况且一旦肖遥入仕,所言皆关乎身家利益,又如何能像今日般,向陛下坦言?还乞陛下让肖遥在这世上过些安静的日子。”
肖遥说得这些话,观赵脸上神色不佳,叹了口气继续道:“某最近正筹划商队入辽,一方面探听些消息与辽现时的国情,另一方面也是敛些辽的财物充实下私囊。”
“哥哥你啊……哎!”赵笑着摇了摇头。“既然兄长不愿,朕也不勉强了。今日就请兄长陪十一郎来个不醉不归吧!”
肖遥心中叹息,非不愿,不能耳!听得赵身为一个前来讨酒,笑了笑,转而问道:“只是宫中今日也要热闹些吧?”
“没有。出来前已经吩咐好了,哥哥勿需忧心。”
那好,今晚就在观星楼上观月畅饮!请~”肖遥也是)'酒了,赵这么一来倒把他的酒虫也给勾将出来。
二人行至观星楼,吩咐上些酒菜,也不要旁人相陪,只是二人对饮。肖遥遣散仆人,只那童贯立于赵身后侍候。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待那赵喝得差不多了。肖遥举起酒杯对月沉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u|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苏学士的文采风流非肖遥可比,每念及此,总会让人心潮澎湃不能自已。”肖遥吟罢言语中唏嘘不已。
“苏学士果然是不世之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赵嘴里反复念着,心中似有所悟。
肖遥叹了口气,也是沉默不语。
“兄长怎地不言?”赵神智回归,却发现气氛却有些冷淡,忍不住出言相询。
“想当初,蒙苏学士不弃,引为忘年。而今想起苏学士被卷入党派之争,且被冠以国贼之名,心中有些伤感。
倒败了二弟的兴,此言不提,喝酒,喝酒!”说完瞥了眼赵,观察他面上的神色。
“啊呀!”赵拍了拍脑袋,恼恨之色甚浓,“今兄长若不说,小弟险些忘了。兄长放心,明日我便下诏为苏学士平反昭雪。童贯!”赵转头道,和肖遥说话语气不同,呼喝童贯时倒有些帝王的威仪,肖遥也是暗暗点头。帝王也并非生来就是,也要在险恶的环境下锤炼出来的。这赵当皇帝不久,便有了些帝王的架势,想来平日里必是不敢懈怠半分,若然以后也是这般,大宋中兴有望。
“小人在!”童贯赶紧应声。
“明日朕若忘了,记得提醒朕,记住了吗?”
“小人记下了。”
“好久没见陛下的词作了,今日为了不辜负这良辰美景,还望陛下能作出几首千古佳作。”肖遥笑道,发自内心的笑……
这顿饭直到深夜,宾主尽欢而散。
第二日清早,肖遥刚梳洗完毕,燕青就急急来报,说是圣旨到了。
来人仍是那童贯,表情肃穆,“圣旨到~”虽然声音尖锐了些,倒也有几分威仪。一种皇家的威严随之升起,肖遥刚要下跪接旨,那童贯赶紧扶住,和颜悦色地道:“陛下说了,侯爷免跪接旨。”
话毕又是那种肃然的语气,摊开手中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定京侯雄才伟略,不世之才。吾皇提升人才,不拘一格,特赐金龙牌一面。封定京侯为总巡按,监察天下,凡二品以下官员皆受节制,有先斩后奏之权。钦此!”言罢,笑语盈盈,“巡按大人还不领旨谢恩?”
“监察天下”岂不是监国?肖遥心中狂震,这赵为了笼络人才还真是不择手段啊。原来史书记载他行为跳脱,还真是贴切。恭敬地领旨谢恩后,才与那童贯言语。
“陛下还让小的和大人言语一声,这算是口谕吧。大人以后面圣免跪,而且这面金龙令可随时面圣。”童贯的言语里充满了巴结的语气。“陛下知道大人不愿入朝堂为官,这总巡按之职免早朝。而且在朝堂之上也只言及有总巡按,没有言明姓甚名谁。”
这还是密旨啊?望着身后跪着的众人,肖遥一阵翻白眼。所幸屋内众人皆为肖遥身边亲近之人。既然官家市恩,肖遥自也得表态:“吾皇天恩浩荡,肖某粉身碎骨当抱圣上知遇之恩。”
童贯得了这么一句话,也好回去交差了。这童贯平日宣旨趾高气扬,但肖遥与旁人不同不一样,言语中不免有些不大习惯。寒暄几句也就回宫交差去也。
眼见童贯行了颇远,却又折返回来,“差点忘了知会大人一声,皇上今日刚起身还没洗漱就发了一道圣旨,昭告天下为苏学士平反昭雪。”
“有劳童公公费心了!”肖遥道。那州自是苏轼归隐之地,那童贯如是说显是邀功来了。
“费心说不上,倘若大人有用的着的地方,只须知会一声,杂家自会照办。”童贯得了这么一赞,心里倒是比喝了蜜还甜。
如此一番,童贯公公才终于安心回宫回差去了。
这事情一定,另一件大事便要尽早定下来方才稳妥。
肖遥望着童贯所乘马车渐行渐远,徒留一片烟尘在空中乱舞,许久尘埃方才落定。(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三章:步枪与肖家民兵
 更新时间:2009…9…16 13:35:29 本章字数:3832
说童贯离去后,肖遥开始思索以后的退路。这伴君T'理,他肖遥前世虽然没精力过,然后世史书典籍、电视剧中见得多了,自是比当世任何人理解得都要透彻。要是想保得自身与亲朋安危,先要有自己的势力。
**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又有:秀才造反十年未成。建立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就成为当务之急。其次,要出名。能得天下大名,自也成自己的护身符,就是那皇帝想要动自己亦要慎之又慎。再次,也就是最稳妥的方法就是要保留一条安全的退身之所。
当下找来吴用,二人商议。
“不知前些时日所造商船如今如何了?”肖遥之前所做商船图纸为后世西班牙水师中常用的三桅帆船,不论船速亦或船的结构更加合理。
“商船尚需月余即可完工。”吴用自也是对肖遥所嘱之事上心上意,不曾有半分的懈怠之心。
“加亮,某有一事相商。”肖遥叹了口气,道:“伴君如伴虎。二郎现下虽手掌大权,终有一日恐遭大变。前有商纣时比干忠心为国却不得善终;后有简王权势滔天,亦受排挤。须知盛极必衰。”肖遥叹息道。
“依兄长之见,该当如何自处?”吴用闻言反问道。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现有一事要拜托加亮。”肖遥意味深长地道。
“二哥但讲不妨,加亮自会照办。”
“好。加亮只需在商会之地建立一些秘密据点,打通关节,而后辟出一条直通大海的通路。”
“二哥可是有定计了?”
肖遥拿出官家做地海图。“加亮可在图上为兄找出一处安身之所。若有一日兄遭大事可让一众亲朋俱皆来此。”
吴用细看片刻。用手一指。“不知兄长意见若何?”
“哈哈。加亮果然有大智慧。愚兄思来想去最后选定也是这地方。剩下地就是陆地上地路线问题了。”肖遥沉吟片刻。“这样吧。加亮能否先行制订出几条候选路线。然后让商队沿这些路线逐一打通。以作后用。”
“好!那某就先去安排去了。”吴用领命匆匆离去。
待得吴用离去后肖遥又招来园内老实及一干思新手巧、头脑灵活之辈齐聚一堂。细细讲了一些后世几何学地基础知识。后又稍作引申至工艺技巧及创新之上。让众人听得如痴如醉。
这一讲就讲至深夜。肖遥自也是喉咙似火。当下留下老实师徒几人秉烛夜谈。其余人尽皆散了。
取出先前所做的迫击炮图样,让几人先行试制,如有不明白的地方自可找肖遥询问。交代了要注意的几个重点部位,肖遥又把冲压炮弹的机器讲述一番,才去歇息。
从此肖遥的心思便一股脑儿扑在了指导迫击炮的制作之上。
因有前番在工部的经验,此番顺利不少,但即便如此尚费月余时日才将迫击炮正式制作出来。而后肖遥又将制作的工艺一个一个拆解开来,既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又不致使工艺外传。
这月余一过,吴用来报喜,那批商船已建造完毕。如今肖遥财大气粗,不似前期缺少资金,便又订制十几艘同样的商船。据工匠言,只因肖遥所要的商船与宋朝的船只迥异,所以此批船只费时年余。待下次同样规格的船只只需半年便可做得。
肖遥闻言大喜,先让老实的徒儿们赶制迫击炮,以便尽早装上商船。又取出早先画好的图样给了老实,让其先看看,随即回去休息了。
老实此人年迈,就拿制作迫击炮而言,其技艺已然跟不上。但肖遥要的只是老实的认真和忠心的态度,是以工匠皆是以老实为首。而老实则感念肖遥的大恩,办起事来愈加认真卖力。
第二日,这老实拿着图纸直接来见肖遥连忙问道:“敢问员外,这次所做物事究竟为何?”
肖遥道:“老得见迫击炮,若然这炮尺寸再小,人手一支该若何?”肖遥说的自不是单兵肩扛火箭筒,肖遥说的是步枪。大宋不产马,骑兵造价昂贵,是以步兵数目庞大,百姓放下锄头皆可成军。若然肖遥步枪在手,绝对可以横扫天下。肖遥想把步枪做成以防后变,是以此事对官家也是保密。
“员外是说将迫击炮改进成个人使用的火器?”老实有些明白了。
“然也。”肖遥继续道,“老以后就居观星楼左近,清净的环境以便研制这火器。这种火器以步兵装备,就命名为‘步枪’吧。老需要哪些人、哪些物品,言语一声即可,某自为你办来。”
中国的早期火枪,在宋朝时就已经出现了,当时叫做“突火枪”,其基本形状为
是一根粗竹管;中段膨胀的部分是火药室,外壁上有|孔;后段是手持的木棍。其发射时以木棍拄地,左手扶住铁管,右手点火,发出一声巨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