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龙腾-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单的角色,横行与长江上的水师,每天都会放些炮仗来吓唬一下守军,弄不好也能炸到几个不幸的家伙,虽然榴弹对城墙的危害较小,但是对士兵的危害却很大啊!最起码能够摧残士兵的意志,天知道哪次自己正在吃饭的时候,天上会掉下一个炮弹来,把自己送上西天啊!
距南京城一里的地方,一片白色的营房,而这些白色中间拱卫着一黄色营帐,那就是李无庸的中军大帐了。大帐之中,李无庸仰躺在虎皮大椅上,眼睛微闭,想必正在休息。在营帐之外不是的传来士兵的操练之声。
“殿下,臣刘启求见。”大帐之外突然传来一阵中气十足的声音,宽厚而不张扬。
“刘启啊?进来吧!”李无庸懒洋洋的说道。
“臣…”
“行了,行了,别行礼。”李无庸微微拉了拉自己身上的龙袍,站起身对刘启挥了挥手。
“谢殿下。”
“你不在江上军舰里呆着,怎么到这里来了?”李无庸笑骂道。李无庸对这个跟了自己许久的家伙倒是信任有加的。
刘启闻言罕见的脸色微红,手无顿挫的说了句:“臣是来向殿下学打仗之道的。”
“跟孤学?”李无庸哈哈大笑道:“孤王手握雄兵,到现在还没有拿下南京城呢?”
“不,不,殿下那营门外挖的战壕就是一门学问,臣就学不来。”刘启脸色更红了。
“说吧!到底有什么事情?是不是看上哪家的小姑娘了,说,是谁家的,孤王亲自上门给你提亲去。”李无庸当然不相信刘启是为了南京城下那些纵横交错的战壕来的。当初挖战壕的时候,他也是再一旁看着。到底是个老实人,说谎都不会。
“臣的部下在巡江的时候,抓住了一个人。”刘启说着头低了下来,又低声说道:“她说她是明朝的公主,并且与殿下熟悉。”
“明朝的公主?阿九。”李无庸神色微动,忍住心中的渴望,但是微微颤抖了一下虎躯还瞒不过旁边的刘启,也让这位大将军心中舒了口气,幸亏当初是妥善对待,否则李无庸不把自己杀了才怪呢!
“她…她在哪里?”李无庸深深的叹了口气。此刻李无庸最怕见的人就是那位貌美如花、巾帼不让须眉的九公主了,但是最担心的却也是这位公主了,要知道作为一个末代公主,在国家灭亡的时候,要么被赐死,要不就被叛军所获,受尽屈辱。
“臣已经把她带到营外了。”刘启低着头说道。
“请她进来吧!”李无庸叹了口气,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的。
“是。”刘启顿了顿。
不一会儿,大帐中一阵清香。
“你来了。”李无庸淡淡的说道,言语中仿佛没有任何感情。
“本宫是来了,唐王殿下。”声音清冷,却包含着众多感情。
李无庸缓缓的回过头,还是象当初一样的美丽,华丽的盛装,显然是经过一番精心的打扮,清瘦的脸庞上还有一丝风尘,苍白的脸庞仿佛象人诉说着一路的艰苦,原本精灵的眼睛如今闪烁着异样的光芒,有惊喜、有羞涩,但更多的却是愤怒。
“阿九。”李无庸声音微微颤抖。
“唐王殿下,本宫乃大明太平公主。”九公主突然神色一冷。
“你狠我?”李无庸闭上了眼睛。
“恨?不。小女子是瞎了眼,还把你当作忠贞之士,大明的顶梁柱,如今才知道,你也和那些叛贼一样,窥视的是大明的江山,本宫不恨你,本宫恨的是自己这双眼睛。”清秀的脸庞上流下的眼泪仿佛见证着大明朝九公主的心情。“小女子在这里祝愿唐王殿下早日一统河山,成就帝王基业。”
“阿九…”李无庸神色微变。
“公主殿下说的对。”帐外突然传入一清朗的声音,接着大帐一掀,却是太傅孔胤玉走了进来。
“臣孔胤玉拜见殿下。”
“太傅请起。”李无庸神色微喜。
“孔氏之后拜见公主殿下。”孔胤玉又对九公主行了个礼。
“俗话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你身为孔圣人之后,难道连他老人家的话都不听了吗?”九公主脸露讥笑之色。
“臣先不论先祖这句话的实际意义是什么?臣想请问公主殿下,汉代秦如何?”孔胤玉并没有生气,而是面带微笑的反问道。
“秦王暴政,汉高祖皇帝提三尺剑,力尽艰辛,平定天下,当然是对的了,就象本宫的先祖,本朝的太祖皇帝不满元朝暴政,起兵反元,拯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之中,一样,都是符合圣人之道。怎么,本宫的父皇也同那秦始皇与暴元一样?本宫告诉你,父皇自从即位以来,每日睡觉不超过两个时辰,如此勤政,岂是他人可以比拟的。”九公主反驳道。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暴元失政,群雄奋起。可见天下并非一人一姓之天下。”孔胤玉义正词严的说道:“崇祯皇帝自从即位以来,于内,不能安抚百姓,导致河山失色,死于饥寒交迫者不计其数,各地贪官污吏横行乡里,各种关税比天高,弄的百姓苦不堪言,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无道则选有道。于外,后金频频寇关,掠我钱财,杀我子民,崇祯皇帝不但不能抵御外寇,还要杀害有功之臣,以前的袁崇焕,前不久的唐王殿下。如此昏庸之君安能稳定河山,还天下一个太平?”
“何谓臣子?何谓忠臣?难道起兵造反也是忠臣所为?难道你李无庸不怕天下人耻笑吗?”九公主指着旁边不发一言的李无庸娇喝道。
“忠臣?”孔胤玉不屑的说道:“唐王殿下天资聪颖,文韬武略为当世之雄,所谓的忠臣不是愚忠,唐王当然是忠臣,他所忠的不是一家一姓,而是忠于天下百姓,忠的是大汉江山,忠的是华夏民族。此为大忠,为大忠而舍弃愚忠,方为正道。当年汉高祖也是秦王朝的一个亭长,之所以要起兵伐秦,因为他所忠的对象是天下百姓,所以得到张良、韩信等英雄的辅佐;大明洪武皇帝之所以揭竿而起,是因为他所忠的是大汉子民,所以能得到刘诚意、徐达等义士的辅佐。如今海内沸腾,内有李自成、张献忠做乱,外有后金虎视眈眈,天下只有唐王殿下才能解救天下百姓,还天下一个太平。公主殿下,您以为先皇可以吗?”
“你…先皇?”
“不错,据探马来报,前不久李自成已经攻破北京城,皇帝陛下在杀死后宫诸人后,在煤山上以身殉国了。还请公主殿下节哀。”
九公主并没有听清楚最后的话语,在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后,好不容易才与自己的情郎,大明的叛臣见面后,又迎来了一个巨大的噩耗,就是再坚强的人也接受不了。
望着躺在榻上的少女,李无庸不满的望了一眼孔胤玉。
“先生,你好威风啊!”
“嘿嘿。”面对李无庸的责怪,孔胤玉干笑了两声,猛的正色道:“殿下,如今崇祯已死,殿下其一要为崇祯发丧,以挽天下民心;其二,快速迎娶九公主,以招揽天下士子。”
“就按你说的去办吧!”李无庸望着睡着的阿九叹了口气。“追崇祯为庄烈帝。退下吧!”
“是。”
第一百三十二回 两大臣争相招揽 大汉奸左右逢缘
“军门,如今该如何是好?陛下已经归天,我山海关十万大军该何去何从,还请军门示下。”
山海关上,吴三桂一身披挂,虽然如今也有三十多岁,但是岁月并没有在他的脸上留下了多少的痕迹,虽然他也不过是个总兵而已,但是在山海关,他就是皇帝,他就是天,在这里崇祯的圣旨也不见得比他的命令来的管用。
大明朝是亡了,是他亲眼所见,当然也是他自己亲手造成的,自从连续接到崇祯的数十道圣旨后,按兵不动是他唯一的举动,他是个忠君的人吗?显然不是,否则这个时候,他应该在北京城下与李自成大战呢!他在等待,这个理由有的时候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也许在得到他的消息的时候,他就下了决定;也许是见到她的身影的时候,他就想到了。
李无庸总算反了,他称王了,数十万大军出台湾,很快的横扫整个江南,而此时此刻,北方的局势更是让这位胸怀大志的将军看到了自己的出路,虽然九公主很漂亮,但是却不值得自己去卖命,性命、权势才是自己想要的,而这一切已经不是崇祯这个没落的王朝能够给予的。在乱世里,实力才是最重要的,看看李自成是个反贼,如今却攻占了北京,俨然成为天下之主,那些文人士子们,心里早就盼望着开科取士了,在新的朝廷里博个功名出身的;那李无庸不也是叛贼吗?可是天下骂他的有多少的呢?关键是靠实力,胜者王败者寇,这是天下最浅显的道理,谁都明白。
十万大军是什么?山海关是是什么?这就是实力。如今的关宁军已经不是以前的关宁军,这里没有广西兵,没有山东兵,也没有陕西兵,只有山海关外的壮汉,在军中,我吴三桂的话比谁说的都管用,关宁军这支以朝廷军饷建立起来的铁骑早就是我吴三桂的私兵。十万铁骑就是实力,就是资本。山海关是什么,是扼守关外与北京的钥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无论是关外的清军还是李自成,都知道它的重要性。吴三桂是汉人,他虽然也想过投降后金,但是很快被他否定了,因为如果可以选择,他还是愿意在青史上留下一笔好名声的;李无庸就不比考虑了,两人不但有仇,更重要的是离自己太远了,那剩下的就是李自成了,只要你能给我想要的,我投降你又如何?
“传本将命令,两边戒备。”吴三桂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军门,后金来人了。”说话的是他的家人吴禄。“他说他是范文程。”
“是他?”吴三桂一阵失神,没想到来见自己的居然是后金的一品大员,大清的重臣。“请他到总兵府。”想了想吴三桂还是想见一见这个后金说客。
“清使者拜见山海关吴将军。”
吴三桂望着眼前的这个瘦弱的中年人,狠狠的皱了一下眉头。山海关军门,难道你没有看到我关头上还竖立的是“明”字大旗吗?
范文程当然知道了,他如此说原因很简单,大明朝的皇帝已经死了,大明朝也已经灭亡了,你吴三桂已经不是明朝的将军了,是个无主的人了。
“范大人所为何事?”吴三桂并没有计较这些,你会说又如何,在这个时代,实力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我手中还有十万人马,大明朝灭亡了又如何?明朝存在已经近三百年了,朱元璋的后裔也不知道有多少,本将军随便找一个,照样能整出一个大明朝来。
“下官是为将军送行而来。”范文程坐在椅子上漫不经心的说道。
吴三桂不屑的说道:“范大人也是汉人,应该是熟读史书了,在以前的一些说客,他们所说的第一句话基本上都是这一句,久闻范大人在关外也是一个智者,怎么也说这些没有趣味的话。”说着就哈哈大笑起来。
范文程脸色微微一红,但是很快的冷静下来,脸上仍然是一副微笑的模样,好象刚才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吴将军果然是当世豪杰,难怪我家摄政王想与将军结拜为兄弟呢!”范文程不经意中抛出了一个诱饵。
“什么,多尔衮想与本将军结拜为兄弟?”吴三桂又有一种想笑的冲动,这个时代真奇怪,自己杀了那么多的满人,到头来,满人的王爷居然想与自己结为兄弟。
“下官来的时候,摄政王殿下曾让下官转告将军,若将军在中原不如意的时候,不如到大清一游,他当与将军结为兄弟。”范文程对着北方拱了拱手说道。
“先生真会说笑话。”吴三桂摆了摆手道:“先不说本将军与你家王爷乃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