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龙腾-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地人搬进来吧!记着从后营进来,莫要发出声响,明天早上你们可以在后营自由活动。  ”
“那就谢谢将军了。  ”胡大海脸色稍微好转,对李丰拱了拱手,然后又在亲兵的带领下走出了大帐。  去安排城外的流民进大营。
望着胡大海离去的身影。  李丰脸上露出一丝冷笑,对李卫笑道:“弟弟。  你刚才演的不错,偌大的一个大营,就我们的五千人马,要不了多久就会暴露,要不是唐通不敢出来,我们早就露馅了,明天豪格来了,情况就不同了,如果后营空荡荡的,想不让他们怀疑都难,现在有了城外地那数万流民,把他们放在后营,那豪格如何分的清楚哪些是兵那些是民。  只要我们不主动出战,坚守大寨,必要的时候,让那胡大海来帮助我们,支撑个几天是没有问题的。  ”
李卫闻言脸上露出了一丝不忍,但很快就忍了下来。
“记住慈不掌兵。  ”李丰低声说道。  他当然知道等他们撤离后这些百姓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屠杀或者被送为披甲人为奴等等,都没有一个会有好的结果,但是这些都不是他所考虑地,他所考虑的是如何在此地坚守十天,为谷振东的下一步计划减轻压力。
事情也确实象李丰想的那样,城头上的唐通见到城外的难民一夜之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本来还感到好奇,但是又看到城下那满地的鲜血,还以为谷振东派人把他们都杀掉了,下一部就会集中力量攻城,心里更加不安了,不过令他心里比较自在的是豪格的大军下午就能赶到这里了,合计两蓝旗六万大军,再加上自己手中地一万人马,消灭眼前地四万人马,尽管他们不是靶子,但是兵力的多寡,这种可能性还是存在地。  而现在谷振东凭借手中的人马,想用一天的时间攻下这座坚城,显然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然而他并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时候 对面的大营早就换了主帅,对面的大营只不过是由五千士兵与数万没有上过战场的百姓罢了,如果这个时候他要是大胆进攻的话,恐怕李丰也只有留下那些百姓跑路这一条了。
说实在的,李丰之所以敢在谷振东面前立军令状,他是在赌博,他赌的是豪格在爱惜自己的兵力,因为他的两蓝旗不同与多尔衮的两黄旗,他的兵力补充必须得到多尔衮的同意,作为政敌,多尔衮会同意吗?这点恐怕连多尔衮都不知道吧!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情,豪格除非是笨人,否则他是不会做的,对面了不是四千,而是四万横扫大草原的铁骑,杀了他四万,自己最起码也要受到同样甚至更多的损失吧!
豪格当然不是傻蛋,自从当年被李无庸耍了一次后,暴躁的性格也变的稳重了许多,当进了宁远后,并没有点齐兵马杀出城去,而是在敌楼上站了许久,好半响才叹了口气,吩咐鏊拜,注意防守。  因为他的计策很简单,冬季将临,四万人马的每日消耗可是一个天文数字,远道而来,只凭借抢劫而来的粮草到底能支持多长时间呢!以静制动,一个拖字,有的时候可以抵挡十万大军。
然而豪格并没有想到的是水无长形,兵无长式。  世间上的事情从来就没有绝对的一样。  如果对面的敌人所想的并非是一个小小的宁远的话,那事情就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第一天,敌人没有来挑衅;
第二天,敌人还是没有来挑衅;
第三天,被对方用利箭射回,死伤数百;
第四天,双方平安无事;
第五天,接到探马报道,锦州城外有大军出现;
第六天,冲进对方大营,却只发现数万难民,手无寸铁。
第一百五十一回 昭陵与福陵 (四)
第一百五十一回  昭陵与福陵 (四)
“索尼,可有探马来报?”豪格脸色通红,当然是被羞辱的,几千人居然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守了九天之久,更重要的是最后居然让他们给溜了,等于在豪格的脸上打了一巴掌后,再吐了口吐沫,是何等的羞辱,豪格仿佛从那些士兵的眼睛里看出了嘲讽,他发誓一定要把这几千人给捉回来,然后残忍的杀死他们。  当然这些都是在捉住他们之后才能做的事情。
“探马来报,往山海关方向有大批的敌军出现,大约有一万人?”索尼皱着眉头说道。
“山海关、一万多人?”鏊拜大吃一惊。  前几日,有人说在锦州也出现了好几万人马,把锦州围的水泄不通,城下的大营也是蹄声大做,估计有好几万的兵力,再加上现在山海关方向的一万多人马。  众人顿时一阵糊涂,在着大草原上到底有多少敌人。
“王爷,奴才认为前去山海关方向的敌人并不是对方的主力,而在锦州城下的才是对方的主力,想对方行动如此迅速,一个晚上就能抵达山海关方向,我们的探马也只能根据马蹄印来判断,奴才认为,对方其实并没有多少人马,前往山海关的也仍然是这城下的几千人,只所以我们被迷惑,因为他们是一人双马甚至是三马,他们行动迅速,我们就是知道了,也追不上他们,山海关坚固,更何况对方敌将施琅尚有水师一部在附近,水陆互为犄角。  进可攻,退可守,我们还是不要进攻的好。  更何况前些日子传来锦州城下有大量地敌军聚集,奴才以为锦州才是对方的进攻的主要方向。  奴才以为还是与敬谨亲王尼堪会合,共同击杀敌首谷振东为好。  万一让他们继续呆在我朝龙起之地,我朝的损失也就越大,而摄政王也会对王爷您不满。  ”
索尼的话让豪格冷静了下来。  让谷振东继续留在大草原上溜达,不光对朝廷。  就是对自己也是个打击,死对头多尔衮还不知道会用什么由头来对付自己。
“点集兵马,锦州。  ”豪格拿起金刀大喝道。  他要用手中的金刀,要用锦州城下的唐军主力来洗刷李无庸留在他身上地屈辱。
然而,事情真的有他们想象地那样吗?骚扰,在中原的战争史上,经常被那些军事家们使用的无赖战法。  高速的移动能力,先进的军事思想,让李丰这五千骑兵在锦州与宁远之间如鱼得水,三天的路程,豪格仿佛是过了三年一样,在宁远城下藏头露尾的,被怀疑赶到山海关地敌人终于出现,但他的出现。  并没有给豪格带来幸运。  每次就要扎营的时候,五千骑兵呼啸而过,利箭象乌云一样射象一群毫无准备的辎重兵身上;吃饭的时候,五千骑兵飞一般的在大营旁驰骋而过,利箭又是一阵厉啸,清军连个吃饭的安宁都没有;而晚上就更不用说了。  豪格为了睡个好觉,不得不派出大量的士兵守夜,虽然李丰他们是没什么办法,但是清军第二天早上也没有丝毫地精神。
而在锦州城下,满脸都是落腮胡子的敬谨亲王尼堪也皱着眉头望着城下的一片联营,而城门口处也同样是一片的难民。  尽管他的手下有好几万人马,却不能拿下面的那一万多人任何办法,他进攻过,但是王廷臣等他前来进攻地时候,就拔营而走。  根本不与他有任何的接触。  而等他退回城里的时候,王廷臣又赶了回来。  象个狗皮膏药一样死死的缠住尼堪。  尼堪也曾吩咐底下众人也是一人三马,亲自带兵去追击王廷臣,但是还没有到百里的地方,突然出现了大量的骑兵,围住自己的两三万人马撕杀,火枪、连珠铳等先进武器打的尼堪狼狈而逃。  等回到城里的时候方才发现自己中了对方的计策,那城下地一万多人只是一个幌子,yin*自己上当地幌子。  想到这里,他一面向沈阳与宁远求救,一面坚守城池不出,反正你们也攻不进来。  等你们的粮草用尽,等到援军地到来,在吃了你们也不晚。
清军是天下精锐不错,但是满人人少,全民皆兵也不过数百万人,而在这个时候,兵不过三十多万,到后来建立了汉八旗,兵员方有所好转,但是汉八旗的实力根本不能与满八旗相比较,大概也只是比明军要好而已,随着多尔衮的南下,大清军队在关外除掉必要的守卫外,也不过十万人马多一点,反正关外是自己的老巢,满人众多,想来也不会有什么人胆子大到敢到满人老巢去捣蛋。
然而事情也不会有绝对的,李唐王朝在李无庸这个做事不按常例出牌的家伙的带领下,他手下的那些将军们也变的古怪起来,越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越是有可能发生,剑走偏锋,四万人马深入多尔衮的老巢,从宁远开始,再到锦州,一步接着一步,把豪格牵的鼻子转。
谷振东目标真的是锦州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对于他来说,无论是宁远还是锦州,都不是他的目标,这两座城池根本没有便宜可占,沈阳也就是清朝的盛京了,那里才是自己的目标。  在打怕了尼堪后,又留了五千兵马继续迷惑尼堪,其余的三万大军马不停蹄的朝沈阳进军,守卫空虚的沈阳才是自己的目标,才是展现自己军事才华的舞台的。
从锦州到沈阳,谷振东仅仅只走了三天的时间,当这只铁骑出现在盛京城下的时候,盛京城一片大乱,和硕礼亲王代善、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巽亲王满达海、端重亲王博洛、苏克沙哈、遏必隆等文武重臣也都慌做了一团,让敌人的兵马杀到了盛京城下,这可是自从皇太极定都盛京以来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而更可怕的是盛京城内仅有的是御林军马一万五千人,四门提督两万人,汉八旗三千兵马,这些兵马也仅仅只够守城了。
望着城外飘舞的雄鹰剑盾旗,以及那黑色洪流,正在敌楼上观看的年轻貌美的大玉儿,眉头也不由的皱了起来,她是很聪明,但是她的聪明不是在战场上,而是在官场上。  她胜在人心,她胜在权术,所以她能让自己的儿子登上皇位,她能使多尔衮老老实实的给她娘俩打天下,她见到一个人的时候,就会找到合适的方法收服他,或者是除掉他。
她聪慧,尽管她是蒙古人,但是她却喜欢读汉家文化,对于中原的一切,作为皇太极的宠妃,也时常的听到一些,而这一点点对于她来说就足够了。  对于大清朝最大的敌人,在皇太极在的时候,她就曾猜到,不是驿卒出生的李自成,也同样不是统治中原的崇祯,而是在大草原一役打的满清毫无脸面的李无庸。  当知道李自成围困北京的时候,她就猜到李无庸要出兵了,果然没几天,她就接到李无庸出兵三十万,如同秋风扫落叶般的占据了整个江南。  长期战争这个字眼跳出大玉儿的眼睛,在她认为李无庸也不会愚蠢的在自己地位没有稳固的时候,贸然的进行连自己都没有把握的战争。
但看着眼前钢铁般的军队,她再一次认识到自己错误。  远在南方的李无庸已经等不急了。  懦弱的南明王朝对于他来说,只是一只手指头的问题。  而在台湾的数年积蓄和江南无数的财富与安南那充足的粮草,中原大地和李无庸自己的声望,让他有充足的兵员,让李无庸在同一个时间里,同时进行两场战争。  而这些都是大清朝不可能得到的,人口的稀少,汉满之间的仇恨,一个强有力的王朝这些都制约了大清朝的发展,防东击西,对李无庸进行防守,而对李自成进行不间断的进攻,夺取关中险要与粮仓,再伺机南下,这是多尔衮进关前两人一起商量的结果。  然而这个不按常例出牌的李无庸让大清这个随时翻船的可能性大大增强了。
大玉儿叹了口气,然后转过身来,对着跪在城墙上的众大臣道:“盛京是我大清的龙脉所在,盛京是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