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帝国崛起-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现在你打算怎么办?如你所说,圣教已经四分五裂了,我这个圣主还有什么用处?”
“不一样的,丞相,有您在,我们就可以号召各地的人员了,北方和西方我们的力量并不十分强大。这两方离大汉的政权中心太近。所以圣教最大地实力是在南方。”
“原来如此,怪不得你这位朱雀长老说话声音最大呢,呵呵。”曹操一边开玩笑一边在心中给这位朱雀长老脸上贴上了必死地标签…………
“好了,说正事。龙期,你们在郑啸后院里的行动如何了?我怕汝南那边坚持不了多久啊。汝南一陷落,郑啸地大军又追来,难道真的要我过长江?寄人篱下不成?”
“丞相息怒。我们在尽力,实在郑啸治下对圣教的打击太厉害了,甚至比汉庭对我们的打击还厉害。汉庭一直不过是把我们当邪教打压,可郑啸却把我们当心腹大患一样,不停的打压,损失惨重啊。”
“不是吧,为什么会这样?”
“还不是范明那小子坏事,他和郑啸有私仇。也就是他那里暴露了圣教,让郑啸一直对我们追捕很紧,损失大啊。”
“好了,我不想听这个,我只想知道,你们在郑啸军队里有多少人?”
这一下,龙期那张老脸上一副为难的神色:“丞相,我们在郑啸军中的力量几乎被郑啸清洗完了,就是发动兵变,也没有多少作为。”
“罢了,你先召集人到合肥。你现在对我的支持已经不少了,我还是满意的。”
龙期心中直抽,这位圣主也够心大的,那么多金钱贡献给他,才满意……我忍……
郑啸立在阵中。看着前方不停的攻城,面色冷峻。汝南城守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程昱,你不投降,可惜了。
空中是石头与箭矢地奏鸣曲。地上是士兵惨叫与喊杀的大合唱,城头上是兵器交击与武器击打人体的打击乐。
铁与血,血与火。战场上就是这样。人命成了最廉价的东西,随时都会消逝。
郑啸看着这血肉纷飞地战场,恨不能身临其中。唯有大喝一声:“徐荣。”
“末将在。”
“你带人上,今晚我要在汝南城中设宴,犒赏三军。”
“遵命。”
徐荣应命带人冲了上去,城墙上的云梯不断的竖起,被推倒,再竖起,再被推倒。顶着滚木擂石向上攀爬地士兵无以数计,城上城下,尸体成山…………
徐荣带着生力军冲了上来,亲冒矢石。向上攀爬。在他地带领下,上了城墙的士兵不断的扩大,不断地人爬上城墙,向敌人纵深杀去。
郑啸看着城头上的局势,汝南,今日要破了。郑啸的心中从没有把汝南看成硬骨头,曹操去了合肥,典韦他们一直没有好消息。看来曹操应该快跑到了吧。
“报。阎行将军大捷。”
郑啸拿过亲卫递上的军报一看,阎行有胜利是必然的。当初曹操的人找方悦的时候。方悦就通报了郑啸。郑啸让方悦假意投靠曹操,本来准备和曹操决战的时候用计诈曹操呢。
没想到这步棋还没用上,曹操主力就已经被打败了。现在曹操派人去偷袭自己的粮道,送死而已。
“奉孝,晚上我们就可以进入汝南城了。你不想见见这个程昱吗?”
“当然想,虽然处在敌对的位置上,但是我还是很欣赏这个程昱地。”
郑啸点了点头传令:“生擒程昱者,我亲自赏他一壶好酒。”
郭嘉直撇嘴,又这样,怎么老是赏酒啊,你这酒鬼就不能赏几个美人?
一下士兵们的士气又高涨了几分,一壶酒谁也不在乎。但是统帅亲手赏赐啊,那是什么样的荣誉。所有在战场上的郑啸军士兵嗷嗷直叫,到处搜索程昱的所在。
程昱当然不可能在城头厮杀,他只是在府邸中调派兵力四处抵抗。只是现在情况危机,谁都明白城破是很必然的了。说真的,他不想死,不想给这汝南城殉葬。可惜啊,他却不得不死,不单单要因为对曹操的忠,更是因为门阀与郑啸之间地矛盾。
徐荣带着满身地鲜血,杀到了城门,将城门打开。
“嗷…………”所有郑啸士兵开始高叫起来。
郑啸大喝一声:“前进。”鼓角一起,一队队士兵从打开的城门地杀入,打开更多的城门,让更多的士兵冲进去。
“主公,汝南城攻陷了。进城后我们如何处置皇帝?”
“我已经秘密派人去处理了,明日发布告。就说皇帝死在乱军之中。”
“这样怕是瞒不过有心人的眼睛。”
“呵呵,就算我瞒着他们,这些人一样会归罪到我头上。现在扣在我头上的帽子还少吗?实力才是关键,没有实力再怎么恭顺也是待宰的羔羊。”
郭嘉笑了一下也不说话了,的确,乱世之中,实力才是一
“报,大将军,徐荣将军已经生擒了程昱。”
回到中军大帐没有多久,便有人来报。
“派人将程昱送来,其他人继续肃清残敌。告诉这帮兔崽子,晚上能不能吃肉就看他们的了。”
汝南城拿下了,这里可是个好地方啊。只是被祸害的很惨。以后还有自己头大的呢。程昱带到,郑啸也观察着这位。生的果然一副好面孔,虽然已经五十多岁了,却和壮年一般。神色从容,似乎是来赴宴一般。
“程昱,你屡次拒绝我派去劝降你的人,你还真是有气节啊。”
“大将军抬爱了,昱已然五十有五,也算活够了。能死在大将军手上也不算亏了。”
“你又何必一心求死?我还不打算杀你。”
“大将军难道还想劝降?”
“哈哈,你有才华,也不会迂腐。难道仅仅是因为门阀的关系,你就不能投降不成?”
“大将军既然清楚,又何必多此一问。”
“人言仲德胆识过人,现在一见,也是目光短浅之徒啊。”
程昱虽然淡泊,但是已经抱着必死的决心了,自然不能让郑啸小看了自己:“大将军何必羞辱,昱已是将死之人,在诋毁也是无意了。”
“哈哈,看来你还不服。那你告诉我,你为什么不降?别说忠诚于曹操,你不是那般迂腐之人。”
“大将军何必明知故问,您可知您现在是天下门阀共同的敌人。”
“我当然知道。可是门阀为何要与我对抗呢?你又想过这个问题吗?”
“大将军压制门阀,门阀又怎么会束手待毙,这还有什么疑问么。”
“不错,我是要收门阀的权力。既然你一心求死,我也实话告诉你,我是要这天变一变,门阀在地方的权柄不消除,就是坐在那龙椅之上,又怎能安心。仲德以为如何?”
风起云涌 第二百六十七章 门阀之论
 更新时间:2009…4…29 23:32:59 本章字数:6179
“大将军有宏图大志,可是门阀是天下的基础。大将军却要动摇门阀,这不是自断手脚吗?”
“门阀是强力,可是这世人看门阀,却并不全面。门阀有好的一方面,可以维护地方,可以传承礼仪,而且方今天下人才大多出于门阀,仲德说门阀是天下的基础,也没有什么不妥。但是门阀那为恶的一面,相信仲德一样清楚。”
程昱沉默了,是啊,门阀里面的人做的坏事,他也清楚。
“如何?仲德无话可说了吧。我也是门阀出身,自然也清楚门阀一旦为恶,其危害是多么的大。方今乱世,造成原因甚多,但是门阀弄权,把持地方,侵吞田地,奴役百姓,这些事情门阀没有少做吧。”
“那也是皇帝无能才会如此,门阀之中又有多少仁人志士在为江山社稷而努力。”
“不错,门阀中是有能人。可为什么现在天下人才多出于门阀,仲德你可知晓?”
“门阀子弟的生存环境好,可以得到好的教育,自然出名士人才。”
“这只是一个方面,百姓需要经营生活,为吃饭而努力,没有精力也没有钱财去读书。同时,还有就是,大汉的官员多是征辟与举荐而来,在这一点上,又是门阀的优势,官员大多出于门阀,那么门阀出身的官员再选,一样会选门阀出身的人。这般循环下去,寒门百姓又有多少出头之日呢?”
“大将军之言有失偏颇,举荐之后,一样有朝廷考核才会授官。”
“话是如此,可寒门百姓中的人才九成九连举荐的机会都没有,又何来考核的机会?就是这考核,也只是区分人才高下。授官大小的参考,时间久了,这天下的官职都进入了门阀手中,寒门百姓地人才更难有出头之日。不知此言对否?”
程昱再次沉默。心中惊讶,谁在敢说郑啸是个纯武夫,那自己不是成了大字不识的白丁了………………
郑啸却继续说到:“门阀子弟为官,门阀更可以名正言顺的把持地方。难道这门阀子弟不照顾自家?地方政令皆出门阀,如何让皇帝心安?”
程昱心想自己是死定了,也不在乎了:“门阀的力量强大,对朝廷也是好事。门阀地力量和皇权的力量保持平衡之后,才能保证皇帝不至于昏庸。”
“呵呵,你的希望是好的。但是皇权和门阀要保持平衡。谈何容易?若是为英明皇帝,那么门阀还会有收敛,顺应皇帝之命。也可以治理出盛世。可一旦皇帝昏庸,门阀做大,其结果又会如何?恒灵两为皇帝可为前车之鉴。皇帝一旦昏庸。百姓民不聊生,乱世即起。你说这门阀算不算祸乱来源之
“大将军也是门阀出身,祸乱其根本原因应该是皇帝。而且大将军要削弱门阀,那么就不怕以后没有人才治国吗?”
“这个你无需操心,你以为我治下学宫是做什么的?你以为我钱多的没地方花了供养那么多寒门百姓子弟读书?你以为我选官皆出学宫是无的放矢?”
程昱又一次沉默了,好一个深谋远虑,门阀完了。现在郑啸对于门阀的态度是,反抗的门阀,面对地是刀剑;顺服的门阀,在交出权利后。还能活的很好。
现在门阀虽然一时隐忍,但是绝对不会停止反抗。当一个人在执掌过权力后,要他放弃这些权力,基本不可能。或许有淡泊地人,不贪恋权力,但那实在是太少了…………
“大将军这般行事,得罪门阀,触怒儒生。难道您就不怕动摇国本吗?”
“国本?我从不认为门阀和儒生是国本。黎民百姓才是国本。事实证明。我治下与曹操治下的情况就是明证,难道我治下不如曹操?”
“这…………”
“说到儒生。仲德以为现在的儒生是谁地弟子?”
“弟子?总的来说。儒生都是孔孟的门人。”错,汉武帝以前是,而现在不是。现在的儒生都是董仲舒的门人,而不是孔孟的门人,仲德以为然否?”
“董国相一代奇人,复兴儒学。也算当得上孔孟之后儒家第三圣了。”
“不可否认,董仲舒很厉害。他提出的大一统三纲五常天人感应求贤重礼等等思想对于帝王很有用处,成为大汉的统治思想,一直延续至今。但是他一样有他的局限性,与孔圣亦有冲突。”
“董国相精研儒学,怎么会…………”
“你不相信?那我问你孔圣人教化世人的思想是?”
“有教无类,凡虚心向学,皆可教化。”
“那董仲舒地人性论思想是?”
“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圣人生而知之;中民具善质,可教之;斗宵愚昧,无可…………”说到这里,程昱的冷汗也下来了。
“这三性各指何人?”郑啸则不紧不慢的问了起来,看着程昱的窘样继续说到:“这圣人为帝王宗亲,中民是门阀世家,斗宵是寒门百姓。孔圣人言百姓可教,董仲舒言百姓不可教,孰是孰非?”
程昱也愣住了,明知道这是郑啸强词夺理,可他却无从反驳…………
“仲德,先父之名,你可听过?”
“德容公世间大贤,昱钦佩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