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帝国崛起-第3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不久他们就完全失望了,扶余国没有了,被嬴啸并入了幽州,成了幽州扶余郡。由太史慈暂时率军节制,等待朝廷的进一步策略。而庞德则回军幽州襄平城,等待下一步任务。
可对于扶余郡如何管理,就成了嬴啸头大的问题。这个事情可不好弄,扶余这里属于草原,情况特殊,虽然是半农耕半游牧了,可还是有很多问题的存在。尤其麻烦的是这些扶余贵族的存在,实在不好处置。
“陛下,这扶余情况特殊,那我们也就特殊对待吧。”
“如何特殊对待?”
“现在对于扶余移民是不可能的。帝国还没有这么多人口,只有军管了。”
“这样多合适吗?毕竟这扶余也不小啊。完全军管,那需要多少军队?”
“其实军队不用分散,主力驻扎在扶余城,成为大本营,而后各个地区驻扎一小部分军队就可以了。而当务之急,却是修建驰道,一条从玄菟郡到达扶余城的驰道,首先解决驻军的后勤问题,而后在慢慢经营。”
“可是这些扶余贵族如何处置?”“他们?让他们都迁到长安来。他们的财富不予剥夺,但是他们的权力却必须全部收回。否则扶余很难得到稳定。”
“恩,便按你的意思办。”
“同时,陛下,对于那些游牧的人,您需要登记在册,不顺服的剿灭。”
“这些小部落游牧各地。那要消耗多少人力物力才能登记地起来啊?”
“其实很简单。陛下可以设定固定地通商之地。这些人就算要游牧。也需要购买一些盐、酒、茶、米之类地东西。若没有登记在册地人便不能在这里交易。他们地畜生兽皮卖不掉。也买不回他们需要地生活物资。他们自然会去登记。虽然这样依然会有水分在里面。但是却必须这样做。”
如何有效地管理这些游牧人。设定固定地市场便是最有效地手段。现在草原之上活跃地都是秦国地商人。他们甚至知道什么季节。那个草场会有人出现。简直比草原人更熟悉草原。现在嬴啸手中已经有了草原地全图。做地甚至比大秦国内地地图还精致。还全面。
而只要取消在已经占领地草原上游商。设定固定地地方做生意。游牧地人就必须去这里购买东西。而不去官府登记。就无法买到东西。绝大多数人还是会去登记地。“好。就这样。对了。朕还打算在扶余城附近建立一个皇家牧场。为朕饲养马匹。”
“这个不是问题。不过陛下。是以您地名义?还是用军队地名义?”
“用朕地名义。这个皇家牧场继续改良战马。继续为我大秦发展更好地战马。”
等到田丰去着手处理扶余地事情了,嬴啸又宣来华雄。
“华雄,现在朕的牧场情况如何了?”
“陛下放心,一切正常。您名下的三十七处皇家牧场,都运转正常。现在有二十万匹战马随时可以使用。”
“朕打算在扶余城附近在组建一个皇家牧场。你这里有问题吗?”
“当然没有问题,那里是养马的好地方。只要有钱,一切好说。”
“哈哈…………”嬴啸一阵大笑:“怎么管了一段时间马政。你也变的和杨松一样,张口闭口总是钱啊钱啊的了。”
华雄老脸一红,和嬴啸吐起了苦水:“陛下,这马政是很费钱的。在加上我们选拔战马的要求又高。养战马本就非常耗费钱财,杨松这家伙,总是和我念叨,微臣恨不得给他一顿老拳伺候。”
“呵呵,好啊。若你打了这位帝国的财神爷,那你怕是要成为第一个因为没钱而发愁死地太仆喽。”
“那个。陛下,要不您多给我批点钱吧。”
“滚,朕没钱。要钱找杨松去。”
在老部下面前,嬴啸也开起了玩笑。现在早没有早年在军中那样随意骂粗口的事情。他现在是帝王,一言一行都有人看着,要是他还象在军中那样开口就骂人,马上就会一帮子老学究蹦出来劝谏,大道理一摞一摞的。对于这样的人,你还真没有脾气。
“呵呵。”华雄也是咧嘴一笑。他嬴啸没钱?谁信?不过这个事情也就这样了。华雄也就说说而已:“陛下,咱们选拔战马的要求太高了。能不能降低一点要求?”
“不行,绝对不行。这个要求只能提升,不能降低。”
看着有些错愕的华雄,嬴啸也意识到自己反应有点太大了:“朕来问你,是一个合格的骑兵战士要的时间多,还是养一匹合格的战马时间多?”
华雄挠挠头:“应该差不多吧。都是三,四年啊。”
“不对,战马地成长是只要三、四年。而骑兵战士的训练也是三、四年。可这些人能一出娘胎就接受训练吗?战士要从孩子成长为大人要十几年。这一个战士就是需要二十年才能合格。难道这些都不计算了?”“噢,也是啊。”
“再有,你若现在便降低了战马的选拔标准,那以后呢?一降再降,随意拉一匹马都可以成为战马了,那是什么样的后果你知道吗?战马是要阉割的,可太多战马的阉割会导致马种的退化甚至灭亡,那么千百年后会是一个什么结果?”
华雄摇摇头,这个事情他是不知道,也没有想过,对于这样的问题,他没有想过,也没有必要去想。顾着自己就成了,千百年后?老子都化成灰了…………可嘴上却不敢这么说,只能说:“陛下。这个事情臣的确没有想到过。”
“罢了,不说以前,就说现在,现在战争中骑兵地作用是巨大地。朕当年便是以骑兵起家的。凭什么,别人就没有骑兵么?战马地战力对骑兵是很有影响地,而严格挑选战马更能保证骑兵的战斗力。你告诉朕。加上朕的牧场,现在全国的牧场有多少马匹?”
“大约两百三十万匹左右。”
“那么我军有多少骑兵?全国的正规军只有十五万骑兵。难道朕养不起更多的骑兵吗?不,朕养地起。可朕为什么不养?”
华雄也是晕了,怎么和陛下开两个玩笑,居然搞的这么严肃了。说他太仆府没钱?那是开玩笑。每年都有大量的马匹长成,但是只有一小部分能成为战马,太仆府每年都要向民间卖出大量的马匹用于民用。会没钱?
随着驰道的大量竣工,驿马也是他太仆府的一部分工作。这些马匹和战马一样的要求,速度快。耐力好。而驿马,朝廷是拨付给他一定钱财去饲养的。他会没钱?
可是现在弄的嬴啸兴致起来,居然在和他讨论这个骑兵地问题。也让他很迷茫。他知道,以往因为没有马蹬,所以骑兵冲阵的时间就比较少。而在嬴啸弄出完备的马蹬和马蹄铁之后,这骑兵已经成长为军队中地主战力,而对他委以重任,负责全国的马政,也算的是解甲归田了。
可是战马的重要性他太清楚了,只是觉得嬴啸这样选拔制度太严酷了,看着不少好马无法成为战马。要去拉车耕地。供人骑乘游玩,他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这么好的马,居然当成驽马来使用,实在是暴殄天物了。
“臣愚钝,不明白。”
“我们是用的精兵政策,朕的每一个骑兵都要发挥出草原骑兵三个以上的战力。你也清楚军中的精锐,就是骑兵。骑兵地选拔是严苛的,所以战马的选择也是严苛的。”
“臣明白。臣只是顺口一说。陛下别当真,臣定然严格管理标准,保证我大秦的骑士都能使用最好最精良的战马。”
“恩,好,你这就去筹备扶余城牧场的筹建事宜吧。”
“遵旨。”
对于马政,嬴啸十分的上心,华雄这个家伙虽然没有什么大文采,但是有个好处,办事绝不马虎。对于自己的命令绝不会有折扣。整个太仆系统也变化了。原先地太仆只是掌握皇家的车马出行。而现在的太仆却是管理整个帝国的马政,至于皇家的车驾。自有少府的人打理。
扶余是个养马的好地方啊,只要有足够的投入,又是一个稳定的马匹场所。更何况,这次抓捕地许多扶余人本身就是游牧人,对于马匹他们是很熟悉地,让他们给自己养马,效率会更好的。
随着骑兵越来越占据重要作用,秦军地骑兵也成了发展的重心。十五万骑兵,似乎很庞大,但是对于秦国这坐庞大的战争机器来说,却算不的什么,嬴啸完全有能力养的起更多的骑兵,但是他却一直没有大规模扩大骑兵的规模,还是精兵政策。
很多战士都看着骑兵们骑着高头大马流口水,威风啊。而那些见识过万马奔腾的老兵,不但知道这骑兵是如何的威风,更知道这骑兵是如何的凶险,一旦落马,就会被踩成肉泥。
很多事情看起来千头万绪,可嬴啸是皇帝,只需要一声令下就是了。其他的事情自然有人去完善,去完成。例如从玄菟郡到扶余城的驰道,也是一个很大的工程了,该如何修?从那里修?不用嬴啸过问,自然有专人办理的妥当。
“少爷。”
一听到这个叫法,想也不用想,老蒙捷出现了。全天下都称呼嬴啸为陛下,只有这个老头,一直到现在都是称呼自己少爷的。也只有他,能让嬴啸倾注自己的感情。
“蒙叔啊,不是让你多休息嘛,怎么了?”
“呵呵,人老了,闲不住啊。生怕什么时候一闲下来就入土了。”
“别胡说,你要好好活着。”
“不说了,少爷。有密报。”
“怎么了?”
“扬州朱家有些不安分了。”
扬州?朱家?那可是扬州的大家族,也是自己重点打压的门阀,嬴啸急忙问:“他们家怎么了?”
“朱家最近在召集扬州失去势力的门阀,似乎和扬州的奴隶屯田营有些关系。”
“他们想造反不成?”
“不是要造反,是因为这些奴隶的屯田地大多是这些世家门阀的地。他们想上表抗议,这些地献给陛下他们没有怨言。但是这些地现在却养活这些奴隶,他们就觉得颜面上有损。”
嬴啸觉得有些晕了,这些人…………这是什么理由?这是什么逻辑?这些地已经是朕的了,他们还想拿回去不成?可朕让谁去耕种关他们什么事情?
“他们有什么目地?”
“根据消息,他们想以此为由头要官。”
“胡扯,那里这样胁迫的。他们想死不成?”
“少爷,这个事情嘛,不过是个由头。有句俗话说的好,会哭闹的孩子有糖吃。他们这样不过是想引起少爷您的注意,而后向少爷讨要一些官职,毕竟他们现在什么特权都没有了。想弄些官职也是正常的。”
“一群白痴。还想威胁朕,真是可恶,没脑子,狗胆包天了。”骂了一气,嬴啸火下去了,又问到:“蒙叔,对于他们你觉得该怎么处理?”
“少爷,这些人又不是什么大错,惩罚是不好惩罚地。便派个人申斥他们一下。让他们散了算了,反正都是一群失意的人了,也就想弄出点动静来,让人们记得他们的存在。”
“真是乱搞,这些人真是…………你看让谁去比较好。”
“少爷你忘记了,扬州有个叫张昭的,您可一直没有使用他。”
张昭,自己的师兄陈琳可是对他的评价不错,屡次向自己推荐自己了。可是自己去征辟他,他又不应。这人虽然不是扬州本地人,但是对扬州的门阀却有很大的影响力。
“这个家伙,朕征辟他两次,他都不应。这样的人朕不打算用。”
“少爷,其实他这个人也就是装一下。只需奉常陈琳一封书信,他必然会出来为陛下效力。”
“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他张昭现在不过四十多岁,正是想大展鸿图地时候,只要陛下委以重任。他自己会全心效力。”
“可是朕上次都打算征辟他为散骑了。他依然不应,他想要做什么?”
“或许是想治理一郡一州之地吧。”
“门都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