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风云之猛将传-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时,尚有曹兵在自己后方屯扎,不提生性稳健地诸葛亮,便是那喜欢冒险的庞统都不能接受这种情况的发生,因此,无论是哪种战略。在正式与曹操发生决战之前,西北之地都要尽快的纳入汉中王的掌握之中。
而且,西北之地出战马,可培养精锐骑兵。对于将在中原与曹操一决雌雄的刘务来说,这支力量将是日后不可缺少的战力。若能尽早收到手中,早日建立一支擅长在中原地区进行作战的部队。这对于日后与曹操的战争中绝对是有诸多的好处地。
只见法正继续道:“既然如此,何不兵出祁山大道,称取陇古,而后徐图长安呢?”法正将自己的想法提了出来,而后仔细观察两大军师的表情变化。
先取陇古,而后徐图长安。刘备听了此计,心里盘算了一阵,然后觉得此法却是最为稳妥,甚至比诸葛亮那兵出斜谷之策还要稳妥。他只道诸葛亮与庞统定会赞同法正之策。是以欲开口赞同。
哪知还未开口,只听诸葛亮与庞统齐齐道:“不可,此法不可行!”
众人皆一民愣。刘备更是急问道:“军师以为,此法有何不妥?”
只见那诸葛亮与庞统互相对视了一眼,最后诸葛亮向庞统微微一笑,而后以眼神示意了下,便听得庞统道:“此法稳则稳矣,然耗时许久,怕是等我军打到长安城下之时,那曹操早就调拔了大部兵马驻守长安。若拖上些时日。我军粮草不济,只能退兵,而且陇古之地,尽还曹操之手。”
说到此处,只听张飞突然道:“既然打不下长安,便退兵修养。待日后再攻便可,如何又会失了陇古之地?”
诸葛亮笑道:“翼德不知,长安到陇古之地,一马平川,无甚险要。我军又以步兵居多,不擅平原作战。到时无险可依,则曹兵无可阻挡也。而且曹兵众于我军,若硬欺我军兵少,则更无抵挡之法,只得退回川中。依山川之险而拒敌。”
众人听了,立刻便明白了过来。若真依此法北伐。怕是怎么伐都打不下长安。薛冰更是想到演义中诸葛亮虽然六出祁山,而且也打下不少地方,但是每次兵败,都将这些地方尽数还给了曹魏,便是因为这个原因。
而演义中诸葛亮地北伐,说是要讨伐曹魏,还不如说是为了自保来得恰当许多。那时的蜀国北伐大军只有益州一路,荆州早已不在蜀国手中。而且吴国又是一墙头草,两国面合心不合。诸葛亮出兵根本就不能指望他们,因此到了后期,只能选择兵出祁山这一条路,而且目的地不再是夺取长安,真正地目的,根本就是消耗曹魏的国力,让曹魏在一段时间内没有西进地余力。
不过这方法属于先伤已,再伤人。毕竟以一州之地,对抗曹魏数州,诸葛亮每次北伐都必须倾尽全部的财力、物力、军力,才能伤到魏国的经济,因此诸葛亮六次北伐之后,实际上已经将蜀国地国力消耗的差不多了。
而姜维在后期地九伐中原,根本就没有看明白自己老师的战略目的,而仅仅是盲目地出兵攻打罢了,结果反而加剧了蜀汉的灭亡。
但是现在呢?荆州未失,连襄阳也在汉中王手中。川内国力强盛,南方刚刚平定,起码数年内不会再反。可以说,刘备地势力到此时已经达到了一个颠峰,再发展下去,也只是稳固根基罢了,不会再有大地提高。
而与吴的关系也不似历史里那般紧张。相反,通过数次合作,两方的同盟反倒更加稳固了些。兼且周瑜未死,东吴最具才华的统师尚存,这么一来,只要东吴愿意出兵,定可将曹操的东线搅地一塌糊涂。
想到这里,薛冰突然在脑里形成了一个绝对够庞大,疆域够广阔,实行起来够复杂的战略计划。当下想也不想,立刻出声道:“末将有一提议,欲请诸公评断。”
第一第八十九章 北伐之计(2)
众人一听,皆转过头来向薛冰望去。刘备更是暗暗长出了一口报,只是又怕薛冰又提出一项建议,而引来又一番的争议。当下只得先道:“子寒有何好计?且先讲来。”
薛冰闻刘备言,立刻便道:“以末将之见,北伐并非一州一地之举,当集合全部力量,齐头并进,才可得到最大的战果。”
刘备点了点头,言道:“孤二弟云长从荆州引兵出,再请东吴兵出扬州,如此三路并进,子寒瞧还有何处能出兵?”他道薛冰是想提议再多出几路,以使得曹操的战力更加分散。只是他心里也有些疑问。便是再分兵,已方的军力也会削弱,那样的话主攻方向会不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薛冰道:“此三路虽齐出,然彼此各自为战,不懂得相互配合。虽然分散了曹操的兵力,但是真要对付起来,也并不似那么困难。毕竟曹操手掌中原数州之地,不提边军,便是各州守备兵马,便足够应付我方与东吴的联合进攻。更别提。其手中还有中央军团这支精锐机动兵团可以使用。”
诸葛亮听到此处,似是想到了什么,便问道:“以子寒之意,莫不是要三路军相互配合,虚实相杂,叫曹操摸不准我军的主攻方向,从而无从抵挡?”
薛冰笑道:“正是。”
刘备听了这番话。来了兴趣,忙问道:“那以子寒之见,当如何行之?”
薛冰顿了下,整理了下思路。他是才只是突然间想到这战略计划,脑袋里也未细细整理一番,此时想要说出时,还需要在脑中过一遍,因此直顿了半晌,这才道:“以末将之见,当请王上引川中大军出祁山。”
此言一出,在座中人尽皆皱眉,却是谁都未想到薛冰居然提出川中大军出祁山大道。毕竟走此路的劣处,是才两位军师已经详细的分析过了。
不过众人都知其还有后话,因此皆不出言,只见薛冰继续道:“王上大军出祁山,当先取北原,翼城等腰三角形地,而后取天水郡以为前方根基。若天水取下,则雍凉震动。王上大军北可攻凉州,东进则直逼长安。而凉州地广兵稀。王上只需派一大将引兵马北上,便可将西北之地尽皆取下。如此一来,驻守长安一带的曹兵定倾巢而出,直取我军侧翼。到时兵发陈仓,秦川等地,虎视我军侧方,逼迫我军不能北上。”说道此处,只觉得口干舌燥,但此时又不能喝水解渴,只得吞上一口唾沫(www;;Cn更新最快),然后吸上一口气,接续说下去。
不过好在众人还在头中思考着薛冰是才所言,刘备更是取出地图,比照薛冰所言一一进行对比,因此倒也无人催促他快讲。
刘备观了一阵地图,心道:“若按子寒所言,则我军尽屯于天水至街亭直至金城一线。与秦川、陈仓之曹军对峙。若这么一来,则成两家对峙之局,岂不将照军师之言,日久粮尽而退?”
思到此处,遂抬头去望薛冰。薛冰见刘备抬头望来,知其已经观察完了地图,也已经消化完了自己是才所言之语,因此便继续道:“兵出祁山,乃是绕过秦岭。先至陇古。如此一来,战线便将拉到天水郡。无论是王上大军还是曹军。主要战力都将集结在这一带。”说着,手上想要画一个圈,却发现自己面前没有图纸,只得悻悻的收回了手。
那刘备见状,也为了自己能理解的更通透,同时也为了让薛冰地思路再加清楚,便唤其至身边,同观地图,请其指图而谈。
薛冰忙行到刘备身侧,施礼毕,这才以手指图言道:“天水至街亭一带,将是我军重点布防之处,而曹军为了能够彻底的震慑住我军,也必须调动大量兵马,在陈仓,秦川甚至于安定一线布置上大军,如此才能对我军产生震慑作用,使我军不能北上。”
说到此,刘备、诸葛亮等左近之人尽点了点头,而法正等于下首的人,则需要在脑中思考下地形,直过了片刻才点了点头。
薛冰见众人明了,又道:“如此一来,曹军兵马尽在此处……”许未毕,突然听庞统插口道:“则陈仓之东乃至长安一线,皆无重兵守把,兼且无关隘阴拦,实乃一马平川之相。”
众人突闻此言,猛的一惊,诸葛亮则是皱了皱眉头,凝视着地图久久不言。便只听那庞统接着道:“想来子寒是想趁大军皆于西线对峙时,另出一路奇兵,自汉中而出,直取长安吧?”
薛冰点了点头,笑着答道,“正是如此,此时无论是我军还是长安大军,皆被困在西线,我军不能北上尽取凉州,但那曹军亦不能退兵回守长安。因此对峙之势一成,若随意退却,必遭我军追击,那时我军还可趁势掩杀,也许还能将曹兵尽数打到洛阳去。因此曹军主帅便是知长安丢失,也无法回军救援。”
诸葛亮则道:“子寒此法确是不错,但是汉中王奇兵,当从何路而出?汉中通雍州之路仅斜谷可容大军通行。但是若兵出斜谷,则至陈仓。子寒是才曾言,曹兵尽屯重兵于了陈仓至秦川一线。由此可知,这陈仓亦是重兵所在之所,纵使从斜谷突然杀出,想来也不是那般容易便取下此处。若拖的久了,则曹兵知悉,派兵增援,如此岂非又是一场对峙之局?”
正说到此处,只听庞统突然诡异一笑。言道:“想来,子寒与我打了一般主意。”
诸葛亮闻言眉头一皱,问道:“子午谷?”
此言一出,众人反应各不相同。法正是一脸错愕, 刘备则是一脸头疼的样子,而赵云倒是没什么表情变化,只是静坐一旁。那张飞可就难受了,这一大串的部署直听得他自觉脑袋都大了一圈,只道那几个人实在是太折腾了。还没开打,就已经算计了这么多弯弯绕出来。
薛冰将众人反应尽收眼底,笑着对诸葛亮道,“正是子午谷。”
诸葛亮道:“可是子午谷地势险峻,大军难行,子寒预备以多少兵马走此路?若兵少,何以取长安?”
薛冰道:“长安城坚,若强攻,数万大军尚不能破之。而子午谷此兵。乃是以奇制胜,兵马决不能太多。因此,欲破长安,不能使强攻,当使人从内部破坏。”
庞统闻言,眼睛一亮,笔道:“子寒要使内应?”
薛冰道:“正是。我欲分披将我军精锐送入长安城内,待子午谷兵至,则趁夜开了城门,从而夺下长安。”
诸葛亮又皱眉,原因无他,乃是因此法实在太险,只是现下薛冰明显还未将计策说完,因此只是问道:“子寒欲使多少内应入长安?”
薛冰道:“不下于百人。”
诸葛亮惊道:“这许多人,如何送进长安当中?”
薛冰说:“百人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若想尽数送进长安。绝非一日可行之计。”
诸葛亮低头寻思了一阵,问道:“子寒可是欲使逐日添兵之法?”
薛冰笑着点了点头,答道:“然。”
众人被他这二人这番对话弄的摸不到头脑,还是庞统解释道:“子寒欲使我军精锐兵士潜入长安。但是这许多兵士若突然出现在长安城内,必使其警觉。更别提与我军交战地敏感之时。因此,子寒欲趁大战未起之时,逐日地望城内派内应。今日派一人,隔上数日再派一人。只是此法旷日持久,非朝夕可成。”
刘备问道:“子寒此法,是否需时太久了?”
薛冰答道:“回禀王上,其实此法虽需时日久,然北伐之事亦非短时内就可成行。便是今日将战略商议定了,那准备工作也非数月间便可完成。毕竟与二将军商议进兵之事,联络东吴共同举兵之事,无一不是耗时日久,待得这些准备工作忙完,想来也到了年底了,而冬日又不宜出兵,那就只能等到明年开春,这么一春,我们有一年的时间望长安内派细作,莫说一百人,便是二百人也派进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