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跟随曹操-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愿煞沟摹K淙凰敲挥行旎问窒履敲从辛ζ墒窃谡匠∩衔奘蔚某錾胨阑焕戳吮蟮木椋庑┦切旎问窒碌牟四衩撬啡钡摹>ち业呢松保旎问窒伦阕愕瓜铝司虐偃耍侨豪媳簿偷瓜铝瞬蛔闼陌伲饩褪切卤肜媳那鸢伞
徐晃收拾人马,只剩下两千人了,而被包围的胡封手里还有大约一千三百多人,两者都打得精疲力尽了,坐在地上喘息,谁也顾不上谁。以这点残兵击败官军简直就是发疯,可是自己的主公杨奉还被围在前面,自己怎么可以逃脱呢?徐晃一心想上去解围,不过实力悬殊太大了。正在犹豫的时候,杨奉投降了。
既然自己的主公都投降了,那自己还硬强着抵抗干什么?就凭着没有编制,无头苍蝇一样的残兵?徐晃非常识时务地丢下了自己的宣化大斧,他的部下也纷纷投降。我们终于打赢了。
赢是赢了,可是伤亡也太大了。出征的时候我们是两万六千人,现在只剩下一万一千人,损失过半。轻伤员都送进了安邑城,牛辅亲自出迎,大肆封赏那个斩获郭太人头的胡赤儿;恢复了他的职位。至于我们,虽然出了名,可是也没封官,只是赏了些金银财宝,不过足够大家把赌帐还了,开心地再玩一把。
南犯的匈奴人听说白波军会战失利,连大头领郭太也在阵中被斩杀,十分担心。他们派出“打草谷”的部队正好遇到连续几次都没怎么立上功的樊稠,倒了大霉。不但被斩杀得一干二净,而且连尸体都被扒得干干净净的,一点财物都没有留下。樊稠还解救下一个蒙面女子,自称是我的故人,一时良心发现,居然给我送了过来。匈奴人心惊胆颤,害怕朝廷派人追杀,连忙遁入草原。其实,这个时候的董卓已经自顾不暇,因为关东群雄又一次会盟了。   
第四十五章擒孙坚(一)
讨伐白波军,让我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带来的最显着的好处就是军营里的暗探明显减少,大家的心更齐了。现在我部已经有了朝廷认可的称号“锦衣卫”,编制为一千人,正式划出死士营的行列,归属华雄将军统领。不过闻听各地风声不稳,负责布置防御的徐荣将军下华雄下令,暂时征调我。官复原职的胡赤儿在安邑逮捕逃兵,收押俘虏重建了死士营。在安邑补充人马整休的时候,如果说我不想逃走,那是假话!因为我最害怕不知什么时候,譬如董卓老大心情不爽了、伤风感冒了,一声令下,我就GAMEOVER了。可是直到现在,我们一直处于关中腹心,如果逃亡的话,也许一个县里的县尉就有可能要了你我的性命。只有等待,关东联军快来吧,我快想死你了。
那个神秘的故人居然就是蔡琰,她去河东采风,没想到正好遇到乱兵。自告奋勇护送她的卫仲道一见匈奴人,跑得比兔子还快,可是跑的再快也没有匈奴人的弓箭快,被几个抢红了眼的匈奴小兵射成了刺猬。本来她说出蔡邕的名字,樊稠也不敢怠慢。但是她不愿意再回洛阳看董卓那一幅色迷迷的嘴脸,正好听着曹铄这个名字很耳熟,依稀记得是曹操的侍从,就试着蒙蒙看。她倒是蒙对了,我们可麻烦了。把她安排到哪里呢?我们现在都回不去。左思右想,只好给她按了个辎重兵的头衔,对别人就说她暴病身亡了。结果这个一直文文静静的大姐一下子化身为好奇宝宝。哎,白白替曹操大人背了个大包袱。
虽然上一次讨伐董卓失败了,可是各地继续讨伐董卓的呼声却越来越高。有很多人是借讨伐董卓的名义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尤其是那些掌控实权的州牧们。讨伐董卓,成了他们和洛阳朝廷讨价还价的利器。本来,冀州牧韩馥害怕袁绍借助袁家四世三公的声望吞并自己,故派遣几个部郡从事驻勃海郡监视,限制袁绍的行动。他召集部属商议,向大家问计:“如今应当助袁氏呢,还是助董氏呢?”治中从事刘子惠正色说:“兴兵是为国家,如何说什么袁氏、董氏!”韩馥语塞,脸有愧色。这时候,又传来了曹操举兵的消息,天下士人,无不交口称赞。迫于形势,韩馥不敢再阻拦袁绍,他写信给袁绍,表示支持他起兵讨董。不过袁绍也怕自己离开后被韩馥吞并,所以把自己的谋士逢纪等人和自己的亲信大将颜良、文丑都留了下来,又把最善战的鞠义的“先登营”留了下来。自己只带着一千人的亲卫“大戟士”,以及两万民壮离开渤海,参加会盟。
初平元年正月,关东州郡再次起兵讨董,推举袁绍为盟主。袁绍与河内太守王匡屯河内,韩馥留邺城,供给军粮。豫州刺史孔伷屯颍川,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济南相夏侯恩(长史夏侯廉)与曹操屯酸枣,后将军袁术屯鲁阳,各有军队数万及数千不等。
袁绍率领众人建坛,太守王匡曰:“今奉大义,必立盟主;众听约束,然后进兵。”操曰:“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之裔,可为盟主。”绍再三推辞,众皆曰非本初不可,绍方应允。次日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请绍登坛。绍整衣佩剑,慨然而上,焚香再拜。重审誓约:“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袁绍自号车骑将军,其他人都有被假授官号,曹操大人也被授行奋武将军。
而其他地方军的态度因不同原因没有明确表态,有闷着头一心自保的刘焉,有现在忙着诗书教化的孔融,有自立为侯的公孙度,有与董卓保持关系的陶谦、马腾,有表面响应却暗地抢地盘的公孙瓒,还有闷不作声的刘虞。当然,里面还有冤枉至极的王睿。
王睿曾和孙坚一起平定零陵、桂阳。按理说战友情谊最深厚,不过这俩人可不是这样,简直水火不容。孙坚少小顽劣不曾认真读书,长大后言语粗俗,做了武官,号称是孙武后人。所以,作为儒生的王睿在言谈中,常常流露轻蔑之意。对此,孙坚早就心存不满。
王睿平时又十分古板,平时与同僚的关系处得不怎么好,尤其与武陵太守曹寅合不来。这次举兵讨伐董卓,王睿宣称要先杀曹寅。所以说书生意气呢,你还没行动呢,就大肆宣扬,唯恐对手不知道你的来意,像这样的人,一般死的很难看。
果不其然,那曹寅一听就心惊胆颤,害怕被杀的他便假冒案行使者光禄大夫温毅的檄文,下达给孙坚,檄文中数说王睿的罪过,命令孙坚将他处死。孙坚领受檄文,正合心意,于是立即起兵前往。
王睿闻知有军队到来,登楼观望,并派人询问这些兵来此的意图。孙坚的前部回答:“我们长久奔波在外。劳苦不堪,所得的赏赐,还不够做衣服呢!这次来,不过是想请您开恩,再赏些财物。”王睿信以为真,说道:“这有何难,我做刺史的,难道还去吝啬吗?只是希望将士们休整以后,能跟随我一起讨伐国贼董卓。”当下传令打开库藏,十分大方地让兵士们自己进去,看还有什么东西可资用度。
等到来兵涌到楼下,王睿才发现了孙坚,大惊,忙问:“士兵们自来请求赏赐,孙府君怎么也在这里?”孙坚回答:“奉案行使者檄文,特来取你的首级。”王叙又问:“我犯了什么罪?”孙坚回答:“坐无所知!”王睿走投无路,刮金饮之而死。
逼死一个太守可以说偶然,要是杀了两个,这个家伙的为人就有问题了。果然,不久他又闹事了。   
第四十六章擒孙坚(二)
孙坚逼杀王睿之后,引军到达南阳。下公文给南阳太守张咨,请他供应军粮。当时孙坚部下已有数万人,袁术也已上表,奏请以孙坚为假中郎将。张咨问手下人应该如何对待。手下人说:“孙坚不过是邻郡的一个太守,他无权调发我们的粮饷。”张咨认为言之有理,于是,对孙坚不加理睬。
孙坚以牛酒为礼物去拜访张咨,张咨第二天只好也来答谢。孙坚设宴款待,酒酣,孙坚的主簿进来禀报:“前移南阳,而道路不治,军资不具,请收主簿推问意故”(《三国志…吴书…孙破虏传》)。张咨见势头不好,想要离去。但四周已布满士兵,根本无路可走。一会儿工夫,主簿又进来向孙坚请示:“南阳太守稽停义兵,使贼不时讨,请收出案军法从事”(《三国志…吴书…孙破虏传》)。说着,便令部下将张咨推出军门斩首。南阳郡府官员大为震惊,从此,孙坚的部队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孙坚率兵前进,到达鲁阳,与袁术相见。袁术又表奏他为破虏将军,兼领豫州刺史,于是,孙坚就在鲁阳休整部队,厉兵秣马,准备战斗。
天下诸多州郡,兴兵付伐董卓总有十几路,可是逼死太守的也就他一人。孙坚起兵还没和董卓交战呢,就做了两件大事。兵到荆州,逼死了荆州刺史王睿;兵到南阳,杀掉了南阳太守张咨。开了一个地方势力妄杀朝廷命官的不好先例,我觉得后来东汉末年的战乱不已肯定与他这个恶劣先例也有关系,以后要和他好好较量一下。
初平元年冬,在鲁阳稍事休整,孙坚便想进军讨伐董卓。出发前,他派长史公仇称带兵去催促军粮,为此,他在鲁阳城东门外集合官属,设帐饮酒,给公仇称送行。董卓听说孙坚要起兵,派东郡太守胡轸(字文才)引五千骑兵赴鲁阳迎战。孙坚正和部属饮酒谈笑,胡轸的先遣骑兵突然袭来。
孙坚命令部队整顿阵容,不得妄动,自己则饮酒谈笑自若。
胡轸这个傻冒以为孙坚早有准备,不敢立即攻击,留给了孙坚整理部队的机会。敌人的骑兵越来越多,孙坚这才慢提起身离开席位,引导将士们有条不紊地进入城内。孙坚对部将们说:“向坚所以不即起者,恐兵相蹈藉,诸君不得入耳”
胡轸见孙坚兵马整齐、纪律严明、斗志旺盛,再加上自己所部皆为骑兵,不敢攻城,撤兵离去。
加入董卓部队后,我才知道他们的后勤补给是多么糟糕。怪不得他们早先在西凉平乱屡屡失败,这辎重补给极大地限制了他们的战斗力。时常与西方异族和北方匈奴作战的他们早就习惯来去如风,补给就地掠夺的行为,现在董卓自己掌管朝廷大权,不好公然掠夺京城,就下令各部分散就食。离洛阳近的由国库发饷派粮军纪还好些,远的就随便找个小理由屠几个村子,勉强也过得下去。暂时归属徐荣的我部,在他的指挥下像蝗虫一样把所能见到的粮食全部抢了过来。
张建这小子长得漂亮,天天都有免费花酒喝,我们就没有这个福气,每次打仗还完赌债,就剩下叮当作响的几个铜板,只够喝最便宜的烧酒。焖一口在嘴里,一下子咽下去,就像一团烈火在肚子里轰地一下点了起来。像魏延、李光手下的四十几个老兵,就经常和我在一起喝烧酒,大伙把桌子一拼,凑成一堆,一起吃着热乎乎地白菜炖猪肉(这就是回到汉代的另一大好处了,绝对没有瘦肉精之类的猪饲料添加剂)。有的时候一直文文静静的赵宇也会参加我们的聚餐。但是他只参加了一会,就被我们开除了。因为这个家伙居然耍酒疯,把旁边席上的无辜士兵又阉了一个,所以每次我们一喝酒,赵宇就流着口水在旁边看着,周围十丈之类没有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