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宋-第3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过了片刻,赵抗便睁开了刚刚闭上的眼睛,他问了赵训一个问题,“其实,儒家之所以后来居上,彻底统治了中国。一是因为皇帝喜欢礼法下唯我独尊的虚荣;二是因为儒家势力在这么多年里越来越强大,其实早在‘罢黜百家’之前许多年,儒家至少在人数上早就是毫无疑问的第一,你知道为什么吗?”
“细想一下似乎还真是这样,明明当时儒家根本不受各国君主欢迎,那些战国名人一开始却大都选择了学儒,直到后来碰了壁才开始走上他们自己的路,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赵训也有些纳闷了,却没意识到他在潜意识里已经承认了赵抗一直以来宣传的“儒家弱国论”。
赵抗对赵训的表现很满意,一个完全没受过传统思想影响的新生代难以在大宋的帝位上坐稳,而若固执于传统而拘泥不化,那情况就更加糟糕。很幸运,赵训并不属于这两种人,也不枉费赵抗对他的期待。赵抗眼中的喜色只维持了短短一瞬,快得连赵训都根本没有注意到,而赵抗便接着刚才的话题谈了下去,“那是因为儒家思想虽然不利于国家富强,但对个人来说,却毫无疑问是最好的行动指南。你不妨留意一下,只要一个人本身不是太笨,他若能完全按照儒家的那一系列要求来做人,可以肯定一定混得很好。这也是儒家思想最厉害的一点,它在如何处理好社会关系方面,没有任何一种其他思想可以与之匹敌。也即是说,儒者很容易令各个方面满意,所以大一统的模式无疑对他们是最有利的,因为这样一来儒者最大的弱项就可以得到回避,那就是大多不擅做事”
“的确是这样,在直辖模式下,地方官干得好不如上司印象好,所以做人远比做事重要。而在自治模式下,地方主官工作成绩的好坏直接与他的利益挂钩,他们便必然不会再养闲人。做人做得再好,做事不行的话,在自治模式下也只能失业。由于儒者将七八成的精力都花在了社交上,其本职工作自然很难做好,他的上司就算再怎么对他有好感,也很难容忍这样损害自己利益的下属存在了。”,赵训终于理解了赵抗刚才所说的要领,他不得不承认赵抗的想法是正确的,“所以,如果是地方自治的话,那么功利思想必然抬头,这对强调做人的儒家是很不利的,难怪他们一直要推崇大一统郡县直辖制了。”。说到这里,赵训却突然想到儒生在做事方面也不是一无是处,有些领域做人和做事这两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交集,比如外交。但由于赵训现在还是小心翼翼,一直坚持“多听少说”的原则,这个想法他并没有对赵抗说出来
“我一直都很看好你,果然是正确的。”,赵抗听了一会,终于明显表现出了满意的神情,“当初李斯提出郡县制的确是时代的进步,中央集权制相比分封制度来说可以集中更多的资源干大事,比如长城、大运河之类的工程,在夏商周是根本无法想象的。而在秦代,中国的地盘还很有限,连岭南都远未开发,还有大片的土地仍在当地土人手中,在国家不大的情况下,中央集权的缺点并不明显,而优势则更加突出。至于秦朝二代而亡,那是因为别的原因,纯属巧合罢了,郡县制的模式对当时的秦朝还是很合适的。但是后来中国的地盘又大了很多,这个制度就明显不那么合适了。大一统时期最强盛的两个王朝——汉代和唐代,都不是纯粹的大一统集权制度,汉代是郡县结合分封制,还有大量处于事实自治下的豪强庄园,而唐代则有大量藩镇自治的存在。与此对比,那些单纯采用大一统郡县直辖制度的,要么是短命的王朝,要么就像当年的大宋一样,连燕云地区都拿不回来,因为大一统郡县直辖之下,离中枢越远的地区,统治成本越是上升得厉害,所以皇朝便缺乏扩张的动力,因为经济上根本是得不偿失啊!而那少数对外战争的理由,则只剩下地缘安全需要,以及可笑的帝王之怒了”
赵训陷入了沉思,而赵抗的发言仍在继续,“另外还有一点你注意到了没有?那就是实行分封制度的王朝其延续时间要比大一统皇朝长得多,夏朝、商朝都有六百年,而周朝更是持续了八百多年;而在大一统王朝中,兼容了一些地方自治因素的汉唐(顺便提一下,其实清代也是,所以即使清代的很多国策都是问题一大堆,依然在内部民族阶级矛盾尖锐,而列强又咄咄逼人的艰难处境之下,还愣是坚持了那么多年。),无疑又比单纯采用郡县直辖制的其他王朝长命得多。”
“那您的意思是我们大宋也应该改用两者相结合的制度,是吗?”,赵训现在仍然以为赵抗对他说这些只是为了方便将赵抗的想法也应用到北方领土上去罢了,不过现在他已经基本被赵抗说服,就等着赵抗摊牌了。
“如果只是单纯地照搬汉唐的制度,又如何能够超越它们呢?我这几年里构想的,是一个足以维持幅员万里的庞大帝国千年以上的全新统治模式,下面在大宋的应用只不过是个开始罢了。”,赵抗平静的语气中蕴含着不容置疑的信念。
赵训听了一会,发现那简直是一个大杂烩,不知道取材于多少个文明,赵抗真是掌握到了“拿来主义”的精髓,只要好用,哪怕是敌人的制度他也一定会照样采用。没过多久,赵训就自以为找到了自己新的定位,在终于心安而又稍感失落的同时也对赵抗心生感激,殊不知赵抗对他的期待要远比他所想的要大得多
赵抗设计出来的这个新制度乍看之下相当复杂,但只要拿来与南宋和赵国的制度一对比,就显得脉络分明。首先,赵抗以行省制度取代了宋代混乱不堪的行政区划,不但大大精简了官僚系统,而且职权更加明确,有利于统治效率的提高。在这一制度下,赵国、南宋、西夏故地以及赵训现在占据的地盘,被分成了二十四个行省,以总督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第五百四十章  多层次统治模式(下)
这二十四个行省又分为两大类,靠近边疆而且并非与友好国家相邻的锡兰省、甘肃省、河东省、河北省这四个行省为自治行省,享有高度自治权,而其余的十六个行省则称为直辖行省,管理方式与大宋原来的模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值得一提的是,赵国那些为数不多的贵族封地居然全被赵抗移封到了边疆行省,他为此陈述的理由是方便它们的领主拓展领地
自治行省全都面临着战争威胁,而且对手都是强国,所以一切都是优先为军事目的让路。因此,与直辖行省不同,自治行省的总督权力相当大,不但可以指挥该省驻军,甚至连驻扎该省的野战军,在战争发生时也要受其节制,除非有官阶不逊于总督的军官在场,比如军团长之类的。即使是和平时期,自治行省的“自治”二字也绝对是名副其实,朝廷对这些行省只负责屈指可数的几件大事
简单来说,就是总督的任免权还在朝廷手中,要不然这地方就真的成了独立王国了,但是他们却有固定任期,以五年为一个单位,期间除非其被认定失职或是违法,朝廷不能中途更换,而如果此前的要求完全合格,并且总督的健康状况与年龄也许可,朝廷一般情况下必须让其连任。与此同时,总督府管辖下的官吏也全部由总督自己选用提拔,基层官吏则一般是留用前任,如有必要可由他们的直接上司予以替换。
而且该行省还需按照直辖行省三分之一的数额向朝廷缴纳贡赋,如果数额不足朝廷有权提前替换该省总督,甚至予以问罪,因为再怎么无能也不至于连直辖时上缴税款的三分之一都拿不出来。在这种制度下,该省的经济越是繁荣,官吏清廉程度越好,总督本人能够分到的蛋糕就越大,而由于总督常驻当地,抓这两项工作的难度可比朝廷向那些边远地区定期或不定期地派出廉访使以作监督要小得多了。
另外,赵抗也不是傻子,不会将库房留给总督挥霍以愚弄朝廷,在这项制度下,自治行省的地方库房被大大压缩了,除非在战争状态下,贮存在其中的财富总量不得超过三年应缴贡赋的数额。如果短时间内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总督可以在通知(不通知也可以,但朝廷不予担保,私有钱庄要不回钱的话就只能自认倒霉了;而且国有钱庄也不会放贷,否则是重罪。)朝廷的情况下向国有或私有钱庄融资,如果确实属于特殊情况,总督府无力在任期内还清的话,朝廷可以代为偿还,比如当初台北大地震这样的特例。
如果朝廷认定并非属于类似情形,而总督府依然无法在任期内还清欠款的话,那么朝廷将不会替其还款,该总督就算没能查出罪状也得脱一层皮,因为在隔离审查期间虽然不能严刑逼供,债主却可以在法律的保护下自由上门找总督大人讨债,门卫若是阻拦,朝廷可以将之作为总督的罪证,而依法对其予以惩处。而被隔离的情况下,总督大人是要被禁足的,躲都没地方躲去,天天这样折腾,该总督大人就算不死也得疯了。而如果确实是因为总督个人的缘故而导致这种情况,那么总督将被处死,如果情节严重的,他的家人也将会被强制劳改(说明一下,按新的劳改制度,逃跑一次加五年劳改时间,总数超过三十年直接处死)十年以上
朝廷对于自治行省只负有少数几种义务,正如其获得的权利也只有几种一样。波及半个行省以上范围的战争(含十万人以上规模的内乱)、灾害(水旱、瘟疫等)等情况,朝廷将在必要时介入,一旦朝廷介入,该自治行省将暂时降级为直辖行省。说降级,是因为自治行省总督是军政一体,所以品级上要比直辖行省的总督高半级,为正一品,和宰相差不多。这也难怪,能在强敌虎视眈眈的边疆行省稳定局势,并管理好与一个小国区别不到的行省,没有宰相之才是很难干好的。事实上,这项制度还有一个用处,就是为朝廷的宰相人选进行储备。
另外,如果出现这几种情况,总督大人都是重罪:第一种是行省内出现民变,这里所说的民变不是指那些由宗教性质的大规模动乱,而是指百姓纯粹为了活下去而自发暴动,其实一般只要流民大批出现,该省的总督大人就应该已经被情报部的密探盯住了;第二种是该省应缴的贡赋没交齐,总督却依然过着优裕的生活,或者是数额严重不足甚至根本没交;第三种是该省驻军的训练以及装备在抽查时被发现严重不合格,设立自治行省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军事目的,如果这一点没做好,那祸害的将远不止一个行省
行省制度只是开始,赵抗接着又跟赵训谈起了下一步的打算,“最晚二十年后,这四个行省当中除了锡兰省实在太远以外,其他三个自治行省都将会被改回成直辖行省,而新打下的地盘则将会被建成新的自治行省,首选自然是燕云和辽东,这一点其实大家都能想到,只要拿到这两个地方,金人才会彻底垮掉。但是,再下一步是大理,恐怕就没几个人能想到了吧,这里面还有变数,等再过些日子我会再和你谈的。”
赵抗其实还有更长远的计划,但现在时机未到,对于扩张方向他暂时只讲到了这里。但即使这样,赵训也被其规模之宏大、思虑之深远而深深折服,但是赵抗居然会对自己谈起如此重大的战略问题,这显然不是像他原以为的那样,将赵训定位成一个自治行省的总督。赵训并不迟钝,他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