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匡扶后周-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够绝情的,哪像我安友进这般充满柔情啊!
安友进也连忙低声说道:“老爷,那我马上让万合套车,咱们马上就去。请问您要在那里用饭吗?我立即派人去通知他们。”
安审琦连连摇头,“友进,你是我多年的管家了,还不知道我的习惯?别人用过的净桶我怎么可能再用?!此去只是去打探消息而已,谁让那贱女人的姐姐正好在随州呢!”
安友进悄悄长舒了一口气,他问用饭是假,问安审琦是否过夜是真。看来安审琦又是去探听消息了,他估计做梦也不会想到:在他眼里忠心耿耿的安友进,因为是管家近水楼台先得月,时常偷去嘉里巷,早就将那闫香玉勾搭上了!
第三十章 香玉之心
春寒料峭,闫香玉坐在池边,却穿得颇为单薄,身穿一件浅灰色的半袖罩袍,上面绣着几朵浅红色的杜鹃花,罩袍下是一件白色的抹胸,脖子里戴着一尊玉坠,那玉坠正好在抹胸处若隐若现,有着一种别样的诱惑。
不过纵然穿得再摇曳生姿,又有何用处?闫香玉暗自叹息一声:老爷安审琦每次看自己,眼神中都有无比的厌恶,就像是在看茅厕里的净桶,还是那种用了无数遍刷不出来的臭货色。至于那时常来偷腥的安友进,也不是什么好货色。嘴里总是甜言蜜语哄着自己,占尽便宜就忘了刚刚许下的诺言,支支吾吾跟见了猫的老鼠一样,可叹自己当时孤独难耐所托非人啊!
正暗自叹息,身边的侍女小何跑了过来,“夫人,刚刚信鸽传来消息,封皮是二娘亲自书写的,我没敢打开,还请您亲自探看。”
“夫人?我这夫人当的还有什么意思?不过是安审琦的情报贩子、安友进的泄欲工具而已!”闫香玉叹息着,眼角已有泪水溢出。
小何是闫香玉在内宅的贴身丫头,是她亲自从人贩子手里买来的苦命丫头,这几年一直与闫香玉相依为命,对闫香玉的这些事情全都一清二楚。
小何跪倒在地,自己打了自己好几个耳光,“对不起,小姐,是我嘴笨,惹您生气了。就怪小何没用,帮不了您,只能眼睁睁看您在这嘉里巷受苦……那些外宅的仆役们,真是无礼,居然封着门口不让人出入,要不是您想出信鸽的法子来,要不是有安管家的照料,咱们就是在蹲大狱!”
闫香玉看着脸上已经红肿的小何,柔声说道:“傻丫头,不关你事,干嘛打得这么用力?那些外宅的仆役们,没有安审琦的命令他们敢这样对我吗?至于那安友进,谁让他想在我身上占便宜呢?自然会给咱们些好处,这是他应该做的!不说这些烦心事了,把我妹妹的信拿过来,我倒要看看随州又出了什么新鲜事。”
小何站起来,从怀里掏出一个竹筒递给闫香玉。闫香玉接在手里,将竹筒打开,从里面倒出一小卷纸来。这一小卷纸上有个蜡封,完好无损,看来小何确实没有看过。
闫香玉有些奇怪,蜡封是发生紧急情况下才会动用的,最近一次还是董宗本刚上任时开展“打击非法****、规范随州青楼秩序”活动时收到的,这才过了多久,随州城又出什么事了?难道说这两天市井里所说的王端一事还有内幕不成?
闫香玉打开蜡封,仔细看了起来,里面将随州这几天所发生的事挑重点写了下来,喔?那董遵诲居然邀请二娘加盟,难道说他不知道二娘是我的眼线不成?对了,董遵诲一定是以为二娘是安审琦的心腹,想要借机扯上关系而已,也许他也看上二娘这风韵犹存的美娇娘了,男人没一个好东西!
闫香玉盘算了一下,与董遵诲合伙开青楼一事对自己并无损害,相反,可大大降低独自开教坊的风险,消息也会更加灵通。当然,自己现在也不是过去那个幼稚的小女孩了,不再幻想用消息来换取安审琦的宠爱,自己就算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安审琦也觉得自己与别人有染,再也没有过去你侬我侬的宠爱喽!消息收集再多,也不过是换来些金银珠宝,这些对自己又有什么用处?难道用它们来资助不长进、没担当的安友进?
这时守门的小丫头笑笑急匆匆跑了过来,福了一福,“小姐,老爷带着安管家进来了!”
闫香玉皱了下眉头,“老爷脸色如何?”
“老爷脸色还是和往常一样,只是这次似乎高兴了一点,不过眉头紧锁,看来像是有什么不解之意。”小丫头笑笑虽然长得难看,龅牙撑得嘴都合不拢,但却是闫湘玉特意从青楼里赎出送来的,察言观色的本领很强,只是远远撇了安审琦一眼,就将安审琦的心思猜测得一清二楚。
闫香玉叹了口气,“看来是与随州的事情有关系,要不然他也不会到我这里来。笑笑,你去领他们过来;小何,你去沏壶茶,咱们就在这池边等着安大人吧。”
笑笑点了点头,就要往外跑去,安审琦却已经大步流星闯了进来。他挥手让小何、笑笑等人退下,大声说道:“不用再出去泡茶了,我不渴。现在最要紧的是随州的事,香玉,随州二娘派人送过消息没,这随州到底是怎么回事?那董宗本真是被乱兵逼迫才将王端下狱的吗?”
就在安审琦闯进来的时候,闫香玉就悄悄将手里的竹筒、密信溜进了衣袖,她眼珠一转,反正随州的事情已经被董家人严密封锁,她怎么说都行。
于是闫香玉点了点头,大声说道:“妾身收到的消息也是这样,据说当晚随州城里乱成了一团,董宗本的巡防兵甚至和郡兵们打了起来,妾身妹子开的云韶坊也被乱兵们砸得一塌糊涂。不过最后董宗本还是控制了局势,依靠发下的大笔财物收拢了军心,甚至还任命董山富、董遵诲分别担任营指挥使,将部队掌控在自己手里。”
安审琦一拍自己的大腿,“着啊,当初我把随州出缺的消息主动上报朝廷,果然有了效果。看着吧,夺了王端的兵,两家吵完架,那王令温肯定会与董宗本打起来。他的‘破军’不就是干这个的嘛!到时候,我便出兵助阵,将他们一举歼灭,重创王令温的实力,让山南东道所有人知道谁才是老大,这也算是为你报了仇。这样,你给二娘回信,说我将支援随州二百具皮甲,不,支援随州三百具皮甲、五百柄大刀!让她将此消息设法透露给董宗本,让那董宗本也添些与王令温叫板的底气!”
闫香玉连连点头,“妾身这就写信,老爷,今晚您是否要在此留宿,妾身也好准备一下……”
安审琦摇了摇头,转身就往外走,“老爷我事物繁忙,改天再说吧……”话没说完,就带着安友进离开。
闫香玉看着安审琦的背影,眼中是遮不住的冰冷……
第三十一章 军棍与鸡蛋
甭管安州、襄州风云如何变幻,要想在这乱世站住脚,必须掌控有一支精锐的军队!董遵诲深明这一点,所以他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军队之中来。
刚到涢水的时候,除去董遵诲,一营共有三百二十人,接下来又有三十七人在两天内陆续到达营地,他们虽然身体素质差,但是精神可嘉,所以甭管老幼病残,董遵诲都将他们全部收下。加上从周围村子收罗的青壮年,一营终于凑齐了五百人。其中有一百人老弱,被董遵诲单独列为辎重都。
按理说编制健全,士兵们又被混编,消除了未来的山头主义倾向,董遵诲应该高兴才是。可是看着营里的歪瓜裂枣,他却实在高兴不起来,心中眼泪直流:区区两十里路,士兵们还跑得上气不接下气,还有不少掉队的,这样的身体素质,怎么能和敌人作战啊?
他已经想尽了办法来增强士兵们的体质,可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瘦骨嶙峋的士兵们也不是一天就能吃胖的。而且如果光吃肉食,董遵诲根本就供不起。
董遵诲盘算了一下,他已经将父亲拨给他的钱财全部买成了粮食,而且为了省钱,还是买的没脱皮的粟麦。反正军中有的是人,也有磨盘,完全可以自己加工。可是这也是仅仅让士兵们吃饱而已,要做的吃好还要投入不少钱财。
可新开张的赌坊和青楼,许多人嫌晦气不愿意去,王政忠只能重新装修,外加举办优惠活动,短期之内根本就带不来收益,也无法为军队提供支持。王政忠和杨光义倒是将所有的积蓄都奉献出来,看起来数量不少,一平均在五百人身上,那份额就急剧缩水,根本维持不了几天。何况还要购买军械,配备兵器铠甲,这些钱财维持不了几天。
不过也有高兴的事情,这已是进驻兵营的第五天,短短的五天也让士兵们有了对军法的基本认识:
打军棍哭喊着,加打军棍十下;
不服从命令者,打军棍十下,俯卧撑一百下;
早上跑操不到者,打军棍五下,加罚跑步一倍;
训练不认真者,打军棍五下,加罚训练一倍;
装病躲避训练者,打军棍五下,俯卧撑一百下;
吃饭时不排队的,打军棍五下,禁止进食一天;
饭前不洗手的,打军棍三下,洗手一刻钟,把手搓红为止;
队列中随意说话者,打军棍三下,站军姿一个时辰!刘大庆已经挨了三十九军棍,目前正在伤病营里捂着屁股抹眼泪呢!
……
董遵诲专门从营里抽出二十名训练成绩优秀的士兵来,交给杨伟指挥,专门负责打军棍。执法队中另外三十名士兵,则是每天晚上点评时评出的该天表现最好的士兵。在杨伟的要求下,士兵们严格执行军法,一天到晚,就听见营里面棍声不断,就看见士兵们捂着屁股在伤兵营前领跌打损伤药。
过去军法有贯箭游街、斩首示众等等严酷的惩处,现在只是打军棍,也让大家认识到军法的威严。
至于怨言,当然也有,可是半夜里摸摸自己枕头下新发下来的军饷,想想白日里吃到的肉菜和麦饼,想想指挥使董遵诲大人也是跟自己一样在训练场里摸爬滚打,这怨气也就消散了一大半。再说了,指挥使大人不是也买来不少跌打损伤药,夜里还经常巡视,给士兵们掖掖被角,这样的好上司,不正是当兵们最渴望的嘛。
剩下的就是对军法官杨伟的仇恨了,大家恨不能将他摁在地上,天天打上五十军棍。不过,每当士兵们入选优秀士兵、加入到执法队中后,他们就自觉地维护军法的威严,打军棍打得毫不含糊。
第一天,几乎所有人屁股都被军棍打过,就连杨伟也因为饭前没洗手挨了三军棍,伤病营的跌打损伤药全部分发完毕;第二天,有一小半人被打过军棍,尤其是说怪话的刘大庆,屁股都打肿了;第三天,只有不到三十名士兵被打军棍,大多数人已经将军法牢牢记在心中。等到第五天的时候,整个军营里只有一名士兵被打了军棍。
情况越来越好,董遵诲心里笑开了花,他这五天与士兵们一起训练、一起吃饭,晚上还时常起来巡视,给士兵们掖掖被角。只是他掖被角的力度够大,士兵们总会被惊醒而已,据安插在营中的亲兵们报告,士兵们对董遵诲并无怨言,只是对执行兵法的杨伟怨声载道。死道友不死贫道,董遵诲也顾不了这么多了。
翻翻账本,看着一笔笔减少的钱财,董遵诲在油灯下又皱紧了眉头,自己该怎么办呢?
这时有亲兵进来通报,“禀报大人,辎重都的都头王老实求见。”
董遵诲点头说道:“让他进来。”
很快王老实就一瘸一拐走进营帐,他是名伤残多年的士兵,上次从随州到涢水营地的时候,因为行走不便而掉队。可是王老实并没有放弃,而是组织沿途遇到的掉队士兵,互帮互助,三十七人齐心协力来到军营。董遵诲大受感动,就任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