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莱太史慈-第1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义所在。而对于说书先生说谈到的种种对袁氏家族的分析,更令那些世家大族在反对太史慈的命令之余,产生了继续反思,亦不得不承认太史慈的法令大有道理。
已经和太史慈达成默契的刘氏家族更是保持沉默,听之任之,对其他世家大族的怂恿置若罔闻,故此,新法令的颁布居然十分的顺利。
更绝的是,太史慈还把英国大文豪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顺手牵羊般的剽窃过来,把其中人物时间和地点统统改了一遍,情节当然不会有多大的改动,然后变成了评书,令说书先生们在各处播出,结果效果出奇的好,每个人都被那荒岛余生的故事所吸引,更被那句“开发人生中属于自己的荒岛”弄得热血,不少的年轻人开始正视自己的人生,努力的寻找自己的人生方向。
成了文坛大盗的太史慈却心安理得,反正西方人劫掠成性,自己现在抢过他们的东西来宣称是自己的有何不可?若是有可能,自己将来还要抢夺他们的土地呢!
不过短时间内这似乎不大可能,这事情只能留给自己的后代去做了,自己嘛,当个文贼就行了,算是小小的报复一下。若是有可能,自己在多盗两本也未尝不可。
更何况,青州的老百姓不是挺喜欢的吗?
旋即,太史慈的盛大婚礼轰动了整个青州,因为太史慈的这次婚礼完全对外开放,参加婚礼的人不仅仅有世家大族和读书人,青州各个行业新崛起的代表人物也在被邀请的行列中,不过这次却没有人反对,因为管宁一句“君子配五德,所以主上的婚礼必须有五德中人的代表参加才对”就堵住了所有人的嘴巴,当然,能够被太史慈邀请来参加这婚宴,这些世家大族本来就是求之不得,哪里还会有那么多的意见?
远在长安的徐庶和冀州的郭嘉也传来恭贺的书信,当然其他如冀州刺史韩馥、徐州刺史陶谦、幽州刺史刘虞、广陵太守曹操、陈留太守张邈、名不符实的泰山太守鲍信、扬州刺史刘繇等人也是派人送来贺礼,当然恨不得杀了自己的袁绍和敌视自己的袁术是不可能祝贺了。
婚宴的模式当然是太史慈效仿后世那种别出心裁的家庭宴会的方式,不过在地广人稀的古中国,尤其是在临淄那气势恢宏的刺史府,可以容纳的人当然是要多很多,不过这种规模还是无法和冀州甄氏家族为甄宓操办生日庆典的气派和规模相提并论,毕竟太史慈不喜欢铺张。
在管宁那得体的主持下,太史慈和貂蝉的婚礼高潮迭起,尤其是貂蝉那世所罕见的容貌,举世无双的姿态,还有那无可匹敌的风度气质立刻征服了全场所有的人,不过最令他们折服的却是小貂蝉那种绝对不逊于王侯公卿家的贵族小姐的雍容典雅的风范,这令所有到场来看笑话的世家大族的代表无不闭上了嘴巴。
在婚礼的高潮时,太史慈旋即宣布了自己为何要立貂蝉为正妻的原因,这时候,人们才知道太史慈要在青州废除妻妾制度,在联系太史慈前一段颁布的新法令,人们恍然大悟,才知道太史慈要娶貂蝉还有非常强的政治目的,并非仅仅是贪恋美色那么简单,原本对太史慈很不满意的世家大族此时更是无话可说,因为根据太史慈的长子继承法来看,无论太史慈如何宠爱貂蝉,只要貂蝉生不下第一个孩子来,那么貂蝉的孩子也一样要娶自谋生路。
随着太史慈与貂蝉婚礼的完美结束,青州改制已经完全结束。
下一步,就是征战天下了。 
第十一章大势
   公元一百九十一年,大地上发生了两件大事,其中一件是江东猛虎孙坚终于没有躲过历史给与他的宿命,在和荆州刺史刘表的交战中,轻率进军,被人用乱箭射死,只留下自己几个年幼的儿子在人世间,其中,自然有“小霸王”孙策和“碧眼儿”孙权,他们在走投无路下,唯有投向了父亲生前的名义上司——豫州刺史,袁术。除了太史慈之外,现在没有人会想到这两个年幼的孩子到底有多么难缠和厉害。
人们只是关注袁术的动向,因为孙坚的战死,标志着袁术向江南发展的阴谋暂时受挫,不得不另外想办法,太史慈当然知道这另外的办法就是从扬州下手,而孙策正是这一命令的执行者,不过,袁术手下将官极多,要不是孙策牺牲了传国玉玺,只怕是不会得到这个机会的。
似乎这一年是袁氏家族两兄弟很倒霉的一年,这两个关系紧张的兄弟大概是在秉承袁氏家族的意愿,很有默契、互不打扰地一南一北的发展,但是现在他们不约而同受阻了,而他们的受阻成就了两个原本就很有声望的人再一次成为了天下注目的中心,一个当然是单枪匹马初到荆州便射杀了孙坚的荆州刺史刘表,而另一个当然是玩转了整个中原大地的青州刺史太史慈,而后者也正是大地第二件大事的主角。
青州刺史太史慈完成了后世闻名的青州改制,虽然仅仅是青州一地,但标志着未来的太史王朝对民族世家大族剿灭的开始,从这年起,青州的世家大族开始走向没落,随着大量世家大族子弟为了日后的生存,纷纷离家出走,自谋生路,再加上婚姻制度的变革,世家大族的森严结构开始松散起来,许多家族的子弟随着青州的军队和商人开始在古中国开枝散叶,分散各地,而他们在青州的老家则渐渐变成了一种口中的标志,只是到了特殊的日子才会从各地奔赴回去拜祭一番,太史慈心中清楚,这种情况按照历史的正常发展,是要到宋朝才会出可现:家族已经变成了一种名义,一个家族中的族长对本族的人的约束力越来越低,最后只可以束缚自己的直系亲属不超过五代的家人而已。
但是,当时的人并没有察觉到这一点,仅仅认为太史慈这么做不过是为了彰显自己“新五德终始说”那么简单,直到很久后,为已经当上皇帝的太史慈立传的史学家们,才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后世的史学家更惊呼太史慈为天才,不明白太史慈为何可不经过任何的实践就可以迅速地找到解决社会矛盾最有效最正确最迅捷的方法,这种未卜先知的本领令人感到匪夷所思,毕竟没有人可猜想到太史慈的离奇身世。
不过太史慈并不想天下人为了自己的青州改制而弄得议论纷纷,为了转移天下人的注意力,更是为了对外扩张的需要,太史慈大张旗鼓地派使者到幽州联络幽州刺史刘虞,准备联手向天下宣告承认汉献帝合法的皇帝位置,更下令平原郡的高顺,枕戈待旦,准备对外扩张。
这时的太史慈已经借由青州军功制度的改革,拥有了三十几万的正规军,虽然能够按照高顺大军和于禁大军规模装备的军队很少,但是在别的诸侯那里,已经是精锐部队了,尤其是青州军队开始变得好战成性,那优厚的待遇和自己战死后对家人的抚恤令所有青州军的将士无比渴望对外战争,太史慈更新成立了两支由专人负责的军队,即擅长游击战术轻步兵军团,臧霸军,擅长于攻城掠地的突袭军团,鲁肃军,不过因为鲁肃在青州是新人,所以配之以管亥这个攻城高手,其他军队则由王豹自带领一部分把守青州,其他的大军则由太史慈亲自掌控。
“我现在要求战争,但我需要一个合理的借口。”太史慈对自己说。这个借口相信刘虞会很快就给自己,公孙瓒和袁谭一个也跑不了。
很快,幽州刺史刘虞便给太史慈了一个满意的答复,如此一来,以幽州刺史刘虞和青州刺史太史慈为首的确立汉献帝地位的行动开始实行,其中更有不少人响应,比如说现在对太史慈敬畏有加的冀州刺史韩馥,再比如试图努力缓和与太史慈关系紧张的徐州刺史陶谦,还有到现在为止一直忠心于汉室的广陵太守曹操以及皇室宗亲、扬州刺史刘繇。最卖力的当然是还是陶谦,为了向太史慈示好,居然请了不少名人来充门面,还搞了个什么支持汉献帝地位正统的签名大会,用以支持太史慈的行为,比如说自鲍信走后、新到任的泰山太守应劭,还有前九江太守服虔,更是面子大到请来了当世敌经学泰斗郑玄,都跑来凑热闹。一时间,太史慈的声望达到了可与冀州刺史刘虞相提并论的程度。
刘虞自然如同史实记载般派人前往长安,太史慈却只是捎信给徐庶和许褚,更派特种精英护送着大量的奇珍异玩赶赴长安,当然是想把史阿培养成自王越之后的新一代大汉帝师,在皇帝身边有人,自己在青州的所作所为都可以找到名正言顺的借口,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太史慈现在还没有能力办到,但是“借天子之名打击诸侯”的事情太史慈还是可以做得到的,这绝对是太史慈扩张地盘的绝好借口。
太史慈之所以这么做,当然是因为刘虞救不了汉献帝,因为袁绍和袁术一定会阻止这件事情的,在历史上为袁绍和袁术通风报信的人正是现在身为辽东属国长史的公孙瓒,刘虞的这次行动将会最终以失败告终,这正是太史慈想要的向公孙瓒看站的理由,即是讨伐欺君之臣。
不过在太史慈静观其变之时,兖州却发生了一件大事:刘岱和张邈继续讨伐黑山军的余党,但却并未找太史慈当帮手,相反却去请此刻境况窘迫、仍然滞留在陈留延津一带的袁绍来帮忙讨伐黑山军,也许在刘岱看来,这位当初诱使他出兵攻杀桥瑁的本初公蔡氏他的真正朋友吧?正在走投无路的袁绍哪还不知机马上答应,登时,袁绍在外的七万大军有了安身之地,没有过多时,胆小怕事的张邈就完全被袁绍所摆布,袁绍更是在陈留站稳了脚跟,一直头痛的粮草问题也得到了解决,而且因为袁绍四世三公的声望的原因,冀州和兖州的名士贤才纷纷向袁绍涌去,袁绍在短短几个月内大有渐渐恢复往日气相的架势,势力更从陈留扩张到了济阴郡、颍川郡、陈郡,大有占据整个兖州的架势。
太史慈听说这件事情后,恨不得大骂自己一顿,他实在是没有想到兖州居然会起到如此的变化,没有了曹操,居然还会有袁绍和自己争夺兖州,原本以为兖州已经是自己囊中之物的太史慈现在却对袁绍无可奈何,毕竟袁绍乃是刘岱正大光明请去的,自己说什么都没有理由和袁绍开战吧?历史还真是会作弄人,没有韩馥请袁绍入主冀州,却会有刘岱请袁绍入主兖州,始料不及的太史慈心中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当然太史慈并非没有对付袁绍的借口,但那要公孙瓒向袁术和袁绍通风报信之后,自己才可以动手,但那时袁绍肯定已经势力大张了。
这件事情一发生,刘氏家族的刘方老爷子被气得马上就病倒了,本来这老头对太史慈的种种新政策就有一肚子发不出来的火,好不容易和太史慈找到了最佳的合作点,可是现在刘岱叫这么一闹,弄得刘方简直无法面对太史慈,其中最令刘方心烦的是根据太史慈新颁布的法令来看,刘氏宗族的继承人应该就是身为长子的刘岱,可以说刘岱的所作所为直接决定刘氏宗族未来的兴衰荣辱,现在刘岱的决定直接就把整个的刘氏宗族放在了太史慈的对立面上。太史慈何许人也?这高深莫测的年轻人到底有多少厉害手段,这些年冷眼旁观的刘方心中最有数。
太史慈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连忙把刘方接到黄县来同自己的母亲一道养病,更令刘璇和孔悦以及初为人妇的貂蝉一起去服侍两位老人养病,刘方这才心中好受一些,知道太史慈并没有怪罪自己,看见貂蝉也来照顾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