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莱太史慈-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豹还未来得及回答,陈登便呵呵笑道:“这个刘备大人有所不知,曹豹将军的女儿已到婚配的年龄,可惜我徐州无人可入曹豹将军的法眼,所以曹豹将军才会带着自己的宝贝女儿不远万里、跋山涉水前往长安,为的就是要为自己的女儿找一门称心如意的夫婿,陶谦大人当然是本着君子成人之美的念头同意了。“
刘备笑道:“那就要提前祝贺曹豹将军了。”
太史慈表面赔笑,心中却已经完全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
这事情表面上看绝对是匪夷所思,毕竟曹豹乃是徐州的地方官,官职再大也大不过朝中大员,这时代的婚配除了青州,各地无不讲究门当户对。即便是曹豹眼眶子高到看不上地方的世家大族要到朝中去找乘龙快婿,成功的希望也是微乎其微。曹豹即便再草包也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才对。岂会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唯一的解释就是这根本出自陶谦的手笔,要用婚配的形式在朝中站稳脚跟,否则这个曹豹根本不可能对自己带女儿的事情这么讳莫如深。而且很不希望自己这个青州使者知道,这事情显然是针对自己来的。
哼,看来陶谦已经感觉到自己早晚要对他下手了,所以现在才会去自寻生路。问题是陶谦到底要巴结谁呢?太史慈心中冷笑,这个答案简直就是呼之欲出,在长安可以用女色巴结的人也就是那么几个人。
现在中原已经是太史慈的天下,而各地又是战乱不断,哪里有人可以帮得上陶谦?陶谦唯一的希望就是董卓,只要此人好色而且有能力阻止太史慈的行动,那并非是说太史慈在实力上不如董卓,而是因为陶谦已经从自己极力想要承认汉献帝的帝位这件事情上看穿自己现在最需要的就是“皇命”,所以才会有此计谋,只要董卓“笑纳”了曹豹的女儿,一旦青州和徐州之间有起事情来,董卓就会以皇帝之命来调解战争,而自己出于对汉献帝表面的尊重当然会有所顾忌。
太史慈不得不承认陶谦真是一条老狐狸,看来自己应该对诸侯间这些小动作要多加注意,往往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就有着很深的含义。
太史慈又看了看陈登,心道:不过陈登这条小狐狸只怕比陶谦更厉害吧?刚才陈登说了这许多话其实是在向自己示好,表明自己和陶谦并非是一条心。这份眼力可是够毒的,因为那表明陈登已经看出这天下已经无人可以挡住自己争霸天下的脚步,而且儿看出董卓并非是可以长久依*的冰山,陶谦的一番辛苦只怕是费力不讨好,一旦董卓不能再支持陶谦,只怕自己对徐州的报复会更猛烈吧?
在徐州有庞大家族的陈登当然要先为自己谋后路了,至于今天陈登暗示自己陶谦的计谋的事情传到陶谦那里,陶谦会怎么想陈登,则全不在陈登的考虑范围内,毕竟陶谦现在对徐州的控制力已经大不如前,至少糜氏家族这几年来和自己走得越来越近,赵氏家族一直态度难明,而陈氏家族则是八面玲珑的墙头草,陶谦又能把陈氏家族怎么样呢?
不过太史慈却不会误以为陈登有投*自己的意思,陈登又不知道自己就是太史慈,而且虞翻现在在青州并非是多么了不得的人物,除了幽州方面有几人知道虞翻的名字外,对于其他地方的人来说,虞翻根本就是藉藉无名之辈。
陈登现在当着自己的面有这般话只是想要借自己这个冒牌虞翻的嘴带话给人人以为此刻还在冀州办公的自己罢了。
在短短时间内便从自己给与他的威胁中恢复出来,并且马上想到利用自己为他的陈氏家族谋取后路、施展一石二鸟之计,这个陈登还真是不简单。
看着陈登,太史慈大起爱才之心,旋即强迫自己压下这个念头,陈登根本不会对任何一个人忠心耿耿,而且只在乎自己的家族利益,若是自己日后取得了徐州,这个陈登说不准会给自己找麻烦,当然陈登也有可能采取积极合作的态度,毕竟自己不好惹。
不过这个陈登现在还是有些用处的,既然自己已经决定要利用曹豹的女儿,而陈登又和曹豹不对付,在破坏陶谦的计策方面绝对是个好帮手。
当然这还要下一番功夫,至少现在还不到利用这个陈登的时候,因为陈登绝对是条两头蛇,在陶谦那里也极吃得开,否则陶谦岂会派陈登担任使者,那绝对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所以说陈登今天对自己说这番话并不能说明陈登和陶谦之间已经全无合作。狡兔三窟的道理太史慈岂会不知?现在这么做一方面是在向自己示好,另一个方面却是想要解自己的手打击曹豹,在暗示自己曹豹乃是陶谦的死党。由此可知,陈氏家族和曹氏家族有很多的利益纷争。
想一想都好笑,包括自己在内,这些人都在干些什么?自己是要搅乱长安,带走汉献帝,刘备则是和刘虞的儿子里应外合要把刘虞偷出来,陶谦则是去找政治*山,想来其他的诸侯派去的使者也不会是去朝见汉献帝那么简单。
唯一难以捉摸的是刘备的心意,如果汉献帝被带回到幽州,对大汉江山没有半点野心的刘虞肯定会全力辅佐,而且太史慈早就看出汉献帝聪明伶俐,素质极佳,假以时日,必是一位明主,也许能达到光武帝的水准也说不定。
要不是汉献帝绝对不可能消灭地方上刘姓汉室宗亲的世家大族的统治,太史慈都会考虑在迎回汉献帝后辅佐他。
可是如此一来,极有野心的刘备将会何去何从呢?这件事情很难说,这个刘备太会演戏,根本就不知道他的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众人见太史慈沉默不语,大感奇怪,不知道这言语锋利的人在想些什么,刘备轻声问道:“虞翻先生,你怎么了?”
太史慈惊醒过来,连忙笑道:“我只是在奇怪,陈登大人从徐州来,为何不见我家主公那好友曹孟德的使者呢?”
曹豹闻言,眼中杀机一闪,陈登的表情也不自然起来。
刘备见状连忙打圆场,邀请众人到他的中军大帐中饮酒。这才把话题岔开。
太史慈却在冷笑:看来曹孟德发展的不错啊。 
第八章遇袭(上)
   第二天,三方人马一起上路,太史慈、刘备和陈登三人一马当先,在前面谈笑风生,赵云等一干各人手下则紧随其后。
看着前面三人言笑甚欢,后面的赵云看得心中大叹,若是不知底细的人看到这一幕的话,还以为三人乃是多年好友呢,又有谁能想得到三人各怀鬼胎,貌合神离呢?
唯一和众人不在一起的就是曹豹,这人一直寸步不离地更在一辆马车的旁边,不问可知,这辆马车里坐着的就是曹豹的那个美丽女儿,此女乃是陶谦保住自己在徐州的地位保证,又是曹豹的掌上明珠,岂有不严加保护的道理?
由于不是行军打仗,所以众人都是抱着游山玩水的态度优哉游哉地缓慢前行,太史慈甚至希望曹操的使者会从后面赶上来,这样自己就有好戏看了。
不过看见沿途经过的饥民的时候,众人无不叹息,太史慈更想起了曹操的《蒿里行》。战争给人的灾难实在是过于巨大了,可是几千年来人类却乐此不疲,只能归结为人类好争夺的劣根性了,当然这也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
这样的一天很快就会过去,傍晚将近的时候,刘备派出野外露营经验丰富的士兵到前面打探,看有没有适合安营扎寨的地方,以供大家今晚休息。
太史慈看刘备的士兵在答应时漫不经心,知道这人根本没有把刘备的命令当回事情,认为绝对不会出什么事情。回过头来向徐盛一打眼色,后者明白,叫过几人低声吩咐了几句,这几人闻言连连点头,然后退入到人群当中,在无人注意下,却消失不见了,这份本领看得太史慈大为自豪,觉得自己这些年来花在特种精英身上的心血没有白费。
不多时,刘备派出的士兵已经回来,向众人禀告说前面不远处就有一处空旷的平地适合安营扎寨,刘备点头,于是在那士兵的带领下向那片空地进发。太史慈当然也不例外。
不过太史慈关心的却是自己派出的士兵却没有回来,那只能证明一定有什么事情被这几个小子发现了。但是太史慈却不担心这几个小子会有什么不测,因为这几个小子不但身手极好,而且头脑灵活,尤擅长侦查隐藏之术,即便是遭遇危险,他们也有应付的方法,所以到现在还不回来只能说明一件事情,那就是前面有情况发生。
不多时,太史慈等人已经来到了那片空地,果然是一处极适合安营扎寨的地方,刘备看了很高兴,对那人大加赞赏了一番。转过头来要太史慈和陈登两人选择安营扎寨的地方,太史慈选择了一处*近密林的地方作为自己的营盘所在地。
太史慈和他们寒暄了几句,约好晚饭时再在一起吃饭,便带着赵云等人回到了自己的中军大帐。
才一坐下,太史慈就对徐盛道:“文响,你叫士兵们多加准备,以便应付突发情况。”
徐盛自是知道太史慈的意思,答应了一声,便转身出帐。
徐盛才走,那几名被徐盛派出去士兵便匆匆进到中军大帐中,拜倒在地。
太史慈命他们起来,看向其中一人,发现此人长得很像樊涛,只是个子比樊涛高出不少,人也长得极为精神,笑道:“樊涛是你什么人?”
那人一愣,旋即答道:“主上真是好眼力,小人乃是樊涛将军的族弟,名叫樊浚。”
太史此点了点头道:“你们为何会去了这许多时。”
樊浚组织了一下语言,对太史慈道:“禀报主上,我等几人跟随刘备将军派出的士兵到这里后,那士兵看了几眼,觉得此地不错,便走了,我们却发现这里有被人打扫过的痕迹,说明不久前有人曾经在这里安营扎寨,而且绝对不会两个时辰。我们就是觉得这事情奇怪才会去调查的,结果在不远处就发现了马蹄的痕迹。”
在一旁的赵云出声道:“马蹄?”
樊浚点头沉声道:“我们看了马蹄的深浅,发现这些战马负重很轻,而且根据马蹄的大小判断,似乎是并州马。”
并州马?太史慈和赵云武安国两人交换了一下眼色,觉得事情很奇怪,赵云忍不住道:“主上,有没有可能是上党太守张扬?”
太史慈点了点头,这种事情大有可能,这个张扬有一点和陈登相同,就是墙头草,两面倒,只是张扬没有陈登的眼光和计谋,更没有统摄手下的能力。
想到这里,太史慈笑道:“你们侦察的结果是不是这样呢?”
樊浚摇了摇头道:“我们可不敢肯定对方是不是张扬,因为我们摸到对方营盘的事情,那里的旗帜上倒是写着一个‘张’字,但却没有任何标记,而且那些出入的士兵也没有铠甲,看上去倒像是一群土匪。不过人数倒是不少,足足有两三万人。”
太史慈点头,又盘问了几句,见没有什么再问的了,便命樊浚下去。
徐盛此时也已经进入大帐中,坐了下来。
赵云沉声问道:“主上,你觉得这些人是冲我们来的吗?”
太史慈还未说话,武安国接道:“我看这事情倒是容易,反正乃是一群土匪打扮的人,我们直接出兵消灭掉他们不就得了?”
赵云看了武安国一眼道:“这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因为对方的什么还未弄清楚,仅仅凭借一身装扮我们就把他们定成土匪,显然不对头,而且若是土匪的话,他们到这里来干什么?莫忘记他们搭着帐篷,这哪里是土匪的行为?武大哥莫忘记这种打家劫舍的买卖我还干过呢!”
武安国失笑道:“那怎相同?不过子龙的意思我明白了。”
太史慈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