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莱太史慈-第6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失去了从一旁协助三位先生夺取西川的资格,倒是加强训练军队,以备后用才是正经。
大厅中的众人大部分都没有想到荆州军的问题,现在被姜这么一说,立时汗流浃背。这才知道汉中的形势并非是一片大好,而是要被受考验才对,当下一个个默不作声,低头不语。
好半天,尹赏迟疑道:“可是,荆州军会明目张胆地帮助益州军吗?要知道现在益州可是天下地舆论公敌呀。“郭淮冷笑道:“前一段时间也许是,但是现在却不是了,你们忘记了庞统前一段时间写的那些公告了吗?就是在混淆人们地视听,把自己变成受害方,要让天底下的人认为是我们谋害了圣上然后陷害他们。荆州明白唇亡齿寒地道理,更知道益州和汉中是他的屏障,即便是没有借口都会出兵帮助汉中,更何况现在庞统编造出了这么一个借口呢?荆州君哪还不大家利用?”
众人面面相觑,没有想到庞统的一片拿着马的女儿被左慈杀死的大做文章地公告居然有这般大的作用,各个暗暗心惊,再一次涌起了内心对庞统的敬畏。不久之后,当屯军汉中的三位青州军师摆出防御的姿态的时候,天水诸将对国槐和姜维尽皆叹服,因为汉中地发展形势与他们所料不差分毫。而此时。诸葛亮已然在心中暗赞,还是大事最易见人高低。看来郭淮和姜维果然出类拔萃,见识远远高出众人。这两人并非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名不符实之人,当下淡然道:“两位将军之见深得我心,这些问题的确是我军在夺取益州的时候不得不考虑的事情,很多时候机会稍纵即逝,即便会带来很多不理想的后果,我们也一定要做,瞻前顾后是打不出局面来的,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我军并非只能无所作为的作壁上观。对于汉中战局,我们短时间内还可起到协同作战的作用。”众人原本因为己方在短时间内会无所作为而怏怏不快,现在闻听诸葛亮之言登时一个个抬起了头,瞪大了眼睛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沉声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争进行到这一步,说到底还是经济实力地问题,现在汉中落入到我军的手中,张任大军的粮草供应定然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张任大军原本把大批军粮放在了汉中,现在因为汉中失守,他的军粮一定有不少落入到了我军的手中,用不了多长时间,他们的军粮就会消耗殆尽,若是他想要满足十五万人的粮草供应,那就必须要另外找一条道路通往成都,而这条道路一定是阴平以西的那条道路,因为有河运的关系,可以很快地到成都催粮,我军或可在这方面多下文章。姜囧眼前一亮道:“军师是说劫粮?”
诸葛亮摇头道:“劫粮地话,我军还没有这个实力,毕竟张任和法正都非弱者,现在他们一定知道了我军对于益州地形非常了解的事实,若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不知道多加防范的话,那庞统实在是看错了他们。”
姜囧看着微笑的诸葛亮,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军师是想做出这种劫粮的态势,引诱敌人广派军队在此区域逡巡,然后趁机歼灭之。”诸葛亮含笑点头道:“正是如此,不过不是这般简单,这也是为了日后分担三位先生的压力做
的必要的准备,我军在这里表现的越狠。张任和法正就会越发地重视这里,如此一来敌人的兵力就会被我们分担一部分。”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大叫妙计。
郭淮也走到沙盘前面,仔细看了看沙盘,冷然道:“若是如此,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攻下洮阳,以洮阳为基点,向南横扫。”诸葛亮点头道:“正是如此,不过洮阳前一段时间在马超和彻里吉的手中。他们在这里屯兵不少,现在虽然彻里吉与马超正在蛊惑凉州之人,结成大军与我军作战,但是留在洮阳的西羌人也不在少数,要强攻下洮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被诸葛亮这么一说,熟悉这一带地形的韩祯立时色变道:“若是如此说来,我们还真的需要在这段时间内攻下洮阳才行。因为东川失守,张任和法正一定会想尽办法挽救损失,又为了护住粮道,张任一定会命令马超大军回撤到洮阳,如此一来,我军到时要想立足洮阳。分担屯军汉中的三位先生的压力,那便是水中月镜中花了。”众人立时闻颜色变,若是马超回来的话,这里的形式就更加的错综复杂了。
诸葛亮却叹了口气道:“马超大军的行动我们其实没有办法阻挡,即便是我们夺下了洮阳,马超大军仍然另有用处,他完全可以从张任的粮道回军成都,然后和刘备一起向汉中发动攻势,为害不小,所以这还要看屯军金城的钟繇将军可以消灭掉多少西羌王和马超大军的军队吧。”姜深吸了一口气道:”主上把赵云将军等人派到了金城。应该没有问题吧,而且一旦西北战事平复,田丰先生地大军就有机会支援钟将军,我们自可高枕无忧。“
诸葛亮苦笑道:“吕布和鲜卑人被击败了是不假,但是要消灭掉吕布,那还需要一些时日,主上亲自进攻北地城,那里有吕布的妻妾,不知道吕布会否因此而受制于主上,不过到现在还没有消息传来。看来是有些麻烦,而且即便是西北行军顺利,田丰先生领军到金城支援又如何?那时候马超早就已经得到了张任的命令而回军了,所以我们现在即便知道了马超的动向,仍然无可奈何。”众人一阵气馁,毕竟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最令人无奈,就好像天上的流星,当你看见他想要许愿之时,那流星早就已经过去了。
诸葛亮长出了一口气道:“总而言之,我们可以做地事情就这么多,汉中的战事现在才刚刚打响,不过我们的形势也并非那般严峻,除了我们,还有人在为汉中的事情谋划,而这一点,定然会令庞统等人措手不及。”众人闻言大奇,纷纷用询问的目光看向诸葛亮,却见诸葛亮的眼睛望向了长安方向,微笑道:“你们等着吧,管宁先生定会为我们上演一出绝对的好戏的。”
从韩遂大军方面投降过来的众人面面相觑,不明白诸葛亮为何会突然说起管宁,难道一个文官也要带兵打仗吗?
只有青州军的原班人马闻言后纷纷眼前一亮,有点明白诸葛亮地意思了。长安城,司徒府。
自从太史慈领军出征在外,也因为汉献帝中毒之后无法办理朝政,司徒府便就成为了朝廷办公的地方,文武百官每一天都到这里来汇报朝政。
此时,正是中午时分,朝中大事已经处理完毕,而汉中的捷报也在此时传到了管宁的手中,时间上和诸葛亮接到消息的时候不分先后。管宁大喜,连忙召集青州众人,把这喜讯告诉众人,大家当然喜气洋洋。
徐盛这小子最是高兴,哈哈笑道:“若是如此,益州便是我们的囊中之物了。”
众人看他得意忘形的样子,便好像望着白痴,要知道,在长安留守的众人大多是智计过人之辈,虽然他们不是什么绝顶军师,但是却可轻易地判断出来当前的形势。管宁、陈群、诸葛亮、张纮、于禁等人的大局观都不错,即便是王基这小孩儿也非弱者,故此闻听徐盛此言无不鄙视之,作出不愿与之为伍地样子。
徐盛也并非是没有脑子之人。只不过很少动脑筋而已,现在被众人这般看,当然大感吃不消,尴尬道:“你们不要这般看我,我只不过是随意说一说罢了,益州实力根本并未措动,庞统还要新招募兵马,荆州不会坐视不理,这是贾诩先生出兵前事先已经预料到的结果,这个我还记得。”众人懒得和他废话。纷纷看向管宁,一脸欢喜地样子。
管宁看着众人发亮的眼睛,摇头失笑道:“我知道你们地想法,的确,我们在长安经营了多年。利用经济手段暗中打击了益州这许多时候,现在战局将会出现拉锯要想打破这种局面。还真是我们大显身手的时候。”陈群抢先发言道:“也许庞统没有注意到,当我们把战火燃烧到汉中的时候,益州的农业生产将会大受影响,这些年来,我们用优惠政策吸引了益州大量的无地农民,这些农民现在都在我们控制的地方被扣押住了。这么一来,刘备将会大大不妙。”诸葛瑾点头道:“正是如此,须知面对我青州的进攻,刘备当然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但是益州地多余劳力已经被我们抽空,益州的世家大族现在定然十分头痛,征兵之后便无人耕种,若是去耕种那便就无法征兵。时间一长,他们的粮食必然出问题,现在摆明了汉中的这场大战会旷日持久。说不定主上会把益州和荆州放到一起解决呢。”
众人心中一震,感觉诸葛瑾的最后一句话提供了一个新的战争思路。张纮呵呵笑道:“最要命的是苏双和王世平这两个大奸商,这些年来利用益州世家大族地贪心,高价收买了很多益州在籍百姓的户籍,把这些百姓便成了青州之民,现在他们定然后悔死了。”
众人哈哈大笑,这件事情的确可令敌人非常郁闷。陈群微笑道:“还不仅如此,张世平和苏双在西川和东川修建的很多通道将会加快行军速度,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而且多年以来。我军高价收买益州的手工艺品,导致益州从事手工艺生产地人激增。他们现在都以此为生,自从大战之后。我们这边便压低价格,提高税费。这无疑等于断了这些人的生命线,他们定然对刘备等人十分痛恨,对我军将会有莫大的帮助。”管宁看着手下的众人,心道自己这些年来没有白忙活,这些人终于成为了政治高手,不再单单着眼于内政,而是把内政和战争结合起来看待,当下淡然道:“的确如此,不过我们干预的还不够,现在我们就有一个绝好的机会,汉中已经被攻下,在汉水以南,便有大片肥沃的土地,经过汉中这场大战,世家大族已经纷纷南逃,又或者束手就擒,这些地方便成了无主之地,我们现在就向这些地方迁徙民众,如此一来,汉中之地便会成为我们攻击益州的真正跳板。”众人闻言不由得一愣,诸葛瑾皱眉道:“幼安先生,这件事情还请三思,毕竟汉中现在局势不稳定,下面定然还要有连场大战,此时迁徙百姓,非其时也。”
众人纷纷点头,深以为然。
管宁却微笑摇头道:“你们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我们的百姓迁徙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的百姓迁徙。”众人面面相觑,不明白管宁的意思。
管宁沉声道:“有一件是事情看来你们忘记了,那就是我主起兵的青州之地,那里的百姓和别的地方的百姓不大一样。”
众人疑惑的看着管宁,这一回倒是冒失鬼徐威最先明白过来,高举双手道:“幼安先生的意思我明白了,幼安先生说的是青州地‘兵民’!”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想起是怎么回事来;青州乃是太史慈起兵之地;而且也是太史慈苦心经营的地方;这里的百姓在太史慈的带动之下;一个个变得好战畏法;记录严明;并且纷纷以加入青州军为光荣。每一年青州军都会以考试地方式招收一定数量的正规军;因此青州之民好武成风;故此这许多年来;青州军正规军的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可以打仗的人却不少;可以说青州整个一个州的人都是打仗的好手;若是放到别的诸侯的手中;那便一定是最上等的军队。不过太史慈并非是穷兵黩武之人,而且十分看重经济的作用,毕竟太史慈要考虑利用经济来打破世家大族的垄断问题,故此才会严格规定青州军队的招募规定。
当然,百姓剽勇善战,知礼畏罪毕竟是好事,这种全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