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行-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华看了一眼那个妇人窈窕地身资,微笑:“早知道就不给你了。对了,除了囤积必要的金银外,铜钱就不要存得太多,尽量换成物资吧。尤其是粮食,还得多准备些。”一想起那天那个烂眼圈的老人说今年冬天有大灾,杨华心中就有些发紧。
“好地。”不过,高昌还是提醒杨华:“大人,二十万大军啊,要吃要喝要,你该怎么办呢?”
杨华一摊手,“我又能怎么办?李纲大人把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交给我,只能拾漏补缺,头疼医头脚通医脚,走一步看一步了。”
“只怕大人到时候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大人也是沙场宿将,当知道其中的厉害。战场之上是打不得马虎眼的。”
杨华烦躁地摘下额上的湿巾仍到桌子上:“我有能怎么样,就算把我那点家底子全贴进去,也维持不了几天。”
“地里的麦子成熟了。”
“什么。”
“隆德府地里的麦子成熟了,全割了,应该能维持一场为时一月的大战。”高昌淡淡地说:“就看大人是否能下得去那个手了。”
“说说你的意思。”杨华不动声色地看着他。
高昌道:“现在是六月中旬,正是小麦地收割季节。我已经计算过,整个隆德府可收麦子二十万石,若将军把今年的夏税截留了,可得八万石小麦。”北宋的赋税由两部分组成:实物和现钱。
实物主要是粮食和布匹,这可是杨华急需的战略物资。
高昌又说:“若将军截留夏税。将来若朝廷追究下来,只怕您会有大麻烦。”
杨华嘿嘿一笑:“也不是不可以,我杨华本就是一个跋扈将军,身上的麻烦还嫌少呢!就这么办,提前征税。对了,相州那边也要派人去同汪知府说一句。我龙卫军地私盐的提成就不要现钱了,全部换成粮食。你计算一下,包括正常的赋税和强制征收,我们一共可以筹集多少粮食和布匹?”
高昌很快计算出一个大概的数字:“粮食十万石,食用肉食一万斤、上好细麻布四千匹、粗麻布六千匹。生铁一万斤,熟铁两千斤、桐油五百斤、火油六百斤、药材三千斤、各类竹材木材无法统计。
还需征发两万民夫,六千头大牲口。
“竭地之所出啊!”杨华叹息一声:“这就是隆德府地战争潜力,经此一役,我隆德府算是元气大伤了。就这么办吧。”
就目前看来。十万石粮食供给二十万大军食用。问题是,这些粮食还不可能全部落到每个士兵头上。路上负责运输的民夫要吃粮食,牲口要吃粮食。等运抵目地地。只余五万石不到。摊到每个士兵头上,也不过二十斤的样子。
加上各路大军自带的粮草,每人也不过三十斤的样子。
在战争状态下,以每人每天吃三斤计算,只能够维持十天。节约点,可以维持二十天。这还不算牲口的嚼裹。
也就是说,以统一计算下来,二十万人的北宋大军只能够进行一次为期十五天的大规模战役。十五天只内若不能解决战斗,等待他们地就是又一场大败。
要想截留隆得府地夏税并不是杨华一个人说了算。他当然可以不顾一切地蛮干,只要能打败金军,个人地荣辱算不了什么。可是,只怕事情还没办法,就被人制止了,如此一来,不但不能征集到足够地物资,自己也要被监察院御使们弹劾得满头是包。
这事还得拉李纲下水才行,当今皇帝虽然是个顽童性格。但最怕李纲。只要有李纲出面,事情或有可为。
“可以。”李纲很爽快地点了点头:“可以截留,我马上给天子写一份奏折,请他降下恩旨同意我等所求。”
“只怕陛下不会答应的。”杨华苦笑。
李纲沉吟片刻,立即道:“成,暂时瞒过陛下,等这一仗打完再说。只要能成功救援太原,天子想来也不会怪罪地。”
“是,末将这就去收税。”
“你等等。”李纲叫住杨华:“我准备在下月中旬对太原之敌发起总攻。时间紧迫。你务必在一个月之内将一应钱粮物资准备妥当,抓紧点。”
“这么快?”杨华头上热汗滚滚:“大人。是不是在延后一些时间。”
“不行!”李纲斩钉截铁地说:“宗翰主力随时都有可能南下,此战必须在秋天前结束,我们等不起。再说了,朝廷政令朝令夕改,今天喊打,明天未必不去割地求和。”
“是。对了,物资真的不够,要不,其他几个州府的夏税并截留了?”杨华试探着问。
李纲苦笑:“杨华,你在隆得可算是军政统领,说话就算数。其他州的官员未必肯这么干,也没权利这么干。”
“明白了,我这就下去准备人手割麦子。”
看着杨华离去的背影,李纲心中烦闷:“真是锐意进取啊!若朝廷的官僚们都这样,何至于弄成现今这个局面。”
李纲这个河北宣抚司其实并不好干,所不是领旨处理了姚古地了一万二千直属军队,还真是光杆司令一个。其余四路军马都是骄兵悍将,只怕不会将他这个文人看在眼里。
朝廷让他这么一个文人主持山西军事本身就是个乱命,实际上,大概是皇帝在位已久,权位逐渐稳固。有李纲这个强力宰相在身边,感觉非常不自在。加上朝中各部公卿都嫉恨李纲大权在握。就借种师道在听到弟弟种师中战死之后,卧病在床的机会,建议皇帝调李纲来山西主持。
皇帝早就有些烦李纲这个宰相,见此情形,就来了个顺水推舟,将李纲一脚踢出了决策中枢。
回想去皇帝刚继位时视李纲为保驾擎天一柱。又看到自己现在的处境,李纲恍若隔世。他想不通皇帝自己会这么对自己。
李纲却不知道,皇帝赵桓作为最高执政者,虽然比老爹有所作为,也能注意纳谏,但面对李纲这样功高震主、直言不讳的大臣,私心里还是猜忌,“疑其以军民胁己”。特别是大学士陈东上书引起东京大乱一事,更是让皇帝悚然而惊…………什么时候李纲地威望大到这种地步了?若他在京城在弄出些事情来。他这个皇帝的位置坐着也不安生。
所以,把李纲外放出去承担巨大风险,是小器量的君主必然所为。
李纲来山西。手头无兵无钱,自然办不成什么事。他离开东京的时候,考虑到军中缺马,向皇帝提出要让国库出钱在民间买一千匹战马。
皇帝刚赔了金人一大笔钱,哪里肯拿钱出来,回道:“宣抚司搜罗匹马,事属骚扰,不可施行。”
李纲失望之余,又提出要一百万贯地军费。皇帝说要钱可以,但不能给你这么多,军队若吃饱了,就不肯出力死战。
听到这话,李纲气得几乎吐血……………古人云:酒足饭饱才能出战,怎么一到皇帝口里,吃饱饭的士兵反没有战斗力了,这又是什么歪理?
而主管财政的宰相耿南仲也阴阳怪气地说:“当今国库空虚,连皇上也要节衣缩食。每餐饭只有七十道菜,何来如许闲钱?”最后只批下来二十万。
李纲一介文人,让他去领军,等于是让他去送死。山西的形势恶劣到如此地步,在来隆德之前,他的心情是非常灰暗地。
在走之前,李纲一赌气将尚书右丞、知枢密院事地两到任命敕书,一起缴纳了上去,辞职不干。
皇帝借这个机会很爽快地免去了李纲的这两个职务。
李纲领衔的河北宣抚司无兵、无钱。现在又不是宰相。自然节制不了折可求他们。按照大宋朝用兵的规矩,军队的行军路线。和怎么打权利都在千里之外的枢秘院手里,而枢秘院又直接对皇帝负责。
因此,李纲虽然是河北宣抚使,名义上可以节制河北、山西诸军。但时间上只能居中协调,却没有直接的军权。
事权不专,指挥不畅,多路大军虽然总数达二十二万之巨,相互之间却不相统辖。正给了敌人各个击破的机会。
第三次太原保卫战就这么在皇帝地授意下,如同儿戏般地开始。
套用一句用俗套的话来说:历史地车轮又开始滚动了。
只不过,北宋这辆失去控制地大车滚动的方向是深渊。
非历史专业出身的杨华还一心以为,只要作好后勤工作,保证前线将士有饭吃,这一仗就能打赢。
六月十三日,隆德府提前征收靖康一年的夏税。杨华也带着龙卫军两千人,曹成乡军一千人马,下到田间地头,帮百姓抢收夏粮。
PS:最近两天不打算写战争舒缓一下情绪;不知读者有什么意见;可在书评栏留言给我。
因最近起点卡得厉害;也没怎么上号管理书评栏;还请谅解但每个读者的留言作者还是认真看了的。找时间统一派发精华吧
另:还请继续月票支持;新书期月票真的很重要啊!
谢谢大家!
正文 第一百五十六章 家宅
 更新时间:2009…9…18 17:13:14 本章字数:6237
院中漆树上知了叫个不停,一如杨志烦乱的思绪。
他家娘子前天刚生了孩,也算是杨志的运气,这一段时间军队没有任务,隆德倒也安宁。不过,真不知中了什么邪,本以为杨家总算有后了。但老婆的肚子不争气,居然生了一个女儿。这让他气不打一出来。
还好老婆正在坐月子,没工夫管他。今日得闲,总算可以偷偷溜到小妾这里来。
脚刚一踏进偏院,冬梅就喜滋滋地迎上来,手脚麻利地接过他手中的刀,又伸手帮他解开腰带,“老爷早出晚归,有些日子不过来,今日怎么这么早就回家来了?”
杨志本是行伍出身,又在家里,很自然地松开外衣,露出已经被汗水打湿的胸毛,喘了一口气:“这些日子我都在杨大人跟前听差。以前在古松那里也没什么屁事,一天到晚闲着。可杨大人说他身边缺个亲兵总官,就把我借过去了。你大概不知道,杨观察是一个闲不着的人,现在又是军政一把抓,事务繁忙。我自然要在他身边尽心护卫,倒冷落了你。”
看到杨志如此放浪形骸,冬梅不为人查觉地皱了下眉头,提起扇子冲着夫君的头上摇了两下,温言道:“老爷前一段时间还在我耳边说,因为从前是王相的人,犯了杨观察的忌讳,空有一身绝世武艺,却得不到重用。
现在你做了他的亲兵总管,虽然职位不高,可却是个贴心的差使。我看这个杨观察,年纪轻轻就做到一府观察使,未来的路还长。说不定有一天就位极人臣了,所谓丞相家人七品官。过几年,老爷在到下面做个军主也不是不可能。杨观察这是看中了老爷了。”
听冬梅这么说,杨志一把搂住她的腰,笑道:“老爷我没进龙卫军以前也是个从八品从义郎,职位已算不低。在军中磨堪几年。再立些军功,没准还能弄得从五品的高阶武官做做。”
说到这里,他不禁有些得意:“听杨大人的意思,他好象有意要将曹成弟兄所领的乡军并入禁军,另立一军。这个指挥使的职位曹成是肯定要做的,可曹成莽夫出身。在隆德府又自成系统。将来若并入禁军,还得派人过去训练士卒。这个被派过去地人估计就是将来的副指挥使。”
“老爷说得是。”冬梅被杨志汗淋淋的手摸得有些难受,她本有洁癖,忙挣脱了夫君的怀抱,打了一盆水来,细心给杨志擦着脸手。
杨志吸了一口气,享受地说:“还是冬梅你知道疼人体贴人,比那边那头母老虎可强多了。”说到这里,杨志小心地瞄了正院一眼。心中有些畏惧。
冬梅微笑道:“现在知道我地好了。”
“我地小冬梅自然是好地了。”杨志见冬梅一笑。只觉得身子都酥。有将手伸过去。一把将她抱住。
冬梅被杨志紧紧抱住。也是心神一荡。杨志虽然长得丑。可身体极好。床上很是来得。她假意避让了两下。就势坐在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