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行-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千笑道:“禀将军,匠人们可都得了您的恩惠,将军的事情我们是不敢拖延的。”
杨华:“对了,老万,你不是要退休了吗,山东老家还有什么人?”
“没什么人了,我两个儿子都在兴国坊做事。我身子骨一天天不行了,落叶归根,小老儿这次回去是想死在老家。”万千笑呵呵地说。
杨华如何肯放他离去,道:“老万,我马上要去相州。干脆你也跟我去好了,每月我给你两贯钱,日常帮我打打兵器,维修器械。”
“不了,我老了。”万千不好意思地说。
杨华:“老万,要不这样,我帮你两个儿子脱籍,再在我军中当军官。你们父子可以也不用骨肉分离了。“
听杨华这么一说,万千大感意动。工匠地位低下,若能让儿子做官,自然是一桩美事。他想了想,说:“多谢将军美意,要不我去同儿子们商量一下,如果他们愿意,就依了将军。”
万千的两个儿子如何不愿,不日,两个额头浑圆的年轻人就随万千一起过来,投入杨华军中。万千的两个儿子,一个叫万象,一个叫万新。万象以前负责铁甲坊作;万新负责弓箭作,是一等一的技术人才。
杨华很大方地给了父子三人三十两银子安家费,并答应去相州之后给他们买地建房落户。并任命万象和万新为押官,直接纳入他的幕僚团之中。
古松很不理解杨华为什么要这么做,“不过是一个匠人尔!”
杨华对古松的短视嗤之以鼻:“你懂什么?”
屋子里香烟缭绕,檀香味熏得杨华脑子发涨。再加上满眼的小叶紫檀家具,晃得人眼花。
这里以前是太上道君皇帝清修之处,屋子虽然不大,但里面家具却不多,看起来颇为空旷。冷风习习,即便是身体健壮,还是觉得有些冷。
杨华仔细看着坐在蒲团上的皇帝赵桓,隔着白色轻纱,皇帝那张平凡的脸看起来更模糊了。
皇帝的声音听起来有气无力,很显然,他还没有从近段时间的乱局中振作起来:“杨卿,此去相州,你可放手招募健勇,务必为朕练出一支强军来。粮草军饷可就地找汪伯彦……相州现已残破,估计他手头也紧……朕马上又要赏赐北奴大军……哎,算了。禁军到现在这种地步,朕之过也。你也是朕手头有数的虎贲,日后国家一旦有事,还是要大用的。“
杨华忙道:“臣惶恐。臣以前不过是一贱卒,蒙陛下看重,擢拔为一军之主,敢不实心用命。”
“去吧,去吧。”纱帐中人无力地挥了挥手。做为一国之君,接连被金人羞辱让他大感觉颓废。他现在大概还在懊恼被手下的宰相们欺骗说勤王军全军覆没,这才同金签下屈辱的条约。
不过,事情能够就此得到解决,也算圆满,只要金人退兵就好。他太疲惫了,这仗也没任何兴致再打下去。
如今,主战的李纲虽然被罢免,但作为自己军方的嫡系,杨华还是要扶持的。再说,这段时间张邦昌又在自己耳朵边说了杨华许多好话,皇帝一琢磨,自己手头也没兵,还不如让杨华去外地重建禁军,以备不时之需。
“臣告退!”杨华忙跪在地上,磕了几个响头。看得出来,皇帝很享受被人跪拜的感觉。就杨华所知道的,北宋的大臣们好象都没有磕头的习惯。更有李纲这种对着皇帝大声呼喝的臣子,想来这个皇帝也很憋气吧。
管他呢,只要老子能够离开这该死的开封,到地方当山大王,磕有个头昏眼花也无妨。
离开屋子的时候,杨华还听见皇帝在身后叹气。
出门走了没几步就遇到张邦昌和一个英武的年轻人。
张邦昌微笑着说:“杨将军,可向陛下辞行来了?呵呵,你去相州先把龙卫军的兵员补满。以你的武功,日后定能大展胸中抱负。”
“正是来向陛下辞行的。”杨华忙谦虚地说:“还得多谢张相帮忙说项。”
“我帮你说话,那是为公,相州位于河北要冲,乃京师门户。若那北奴再来,你龙卫军可得把东京大门看好了。只可惜那一带现已破败,地方武备松懈。”
“张相说得是。”杨华忙点头。
“对了,磁州宗泽也在编练新军,日后,相、磁两州可互为犄角。”那个英武的年轻人突然插嘴。
“宗泽!”杨华一惊,宗泽可太有名了。此人是靖康年名臣,也是赵构新朝第一任军事长官,连败金人,被人北奴称之为“宗爷爷”。
见杨华一脸的疑惑,张邦昌忙介绍说这人正是康王赵构。
杨华心中震撼,忙拱手道:“见过康王。”
“原来你就是禁军第一勇士杨华将军啊!”赵构一把将杨华拉起,“久闻杨破虏将军的大名,今日终于得见,幸甚,幸甚!”
“破虏……”
张邦昌抚须道:“杨华,你大概还不知道,京城百姓都称你为杨破虏了?”
“谬赞了,谬赞了,杨华不过是一芥勇夫,当不起。”杨华大惭。一边说话,一边抬头偷眼看去。只见,眼前这个年轻人长得异常英俊提拔,看起来比起他那个皇帝哥哥可强多了。最重要的是,赵构面上带着一股亲切的微笑,眼神也单纯清澈。
无论如何,杨华也不能将这个单纯而阳光的年轻人同那个阴郁的南宋皇帝联系在一起。
或许,是因为南宋初年代颠沛流离改变了这个年轻人的性格吧,据杨华知道,这个家伙好象被金人追得满跑了好几千里。走投无路之下,甚至还在海上漂泊了一个多月。换成任何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也该被折磨得性情大变。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文吏急冲冲地跑过来:“张相,大事不好了。”
“怎么回事?”
“太学士……太学士陈东纠集了几万百姓正在冲击宫门,说是要伏阕上书。”小吏苍白的脸上全是冷汗。
正文 第四十章 烟尘
 更新时间:2009…9…18 17:10:55 本章字数:2087
“啊!”不但是张邦昌,连杨华也叫出声来。。
张邦昌和陈东私交本来就好,心下大急,直跺脚:“这个陈少阳,这个陈少阳……”
反倒是赵构一副无所谓的模样,笑着对二人说:“原来又是陈东先生在闹事啊,张相,杨将军,陪本王去见识见识这个胆大包天的士子。”
“这个……”张邦昌心中犹豫:“康王您是何等尊贵的身份,外面乱糟糟的,若真出了什么事,陛下怪罪下来如何是好?”
赵构一把将张邦昌抓住:“走啦,太学士们是来上书的,又不是造反,我们只在一旁看。再说了,有杨破虏将军在,还怕那群太学士不成?”说着话,就朝杨华挤了挤眼睛。
杨华本现在一心想尽快离开开封,宋金两军已经停战,东京迎来了久违的和平。正好趁机离去,若再呆在城里,一旦形势有变,可就走不了啦。
他本打算从另外一道宫们悄悄出去,可一看到赵构满是热切的双眼,只得无可奈何地说:“愿与康王同行。”
“太好了。”赵构兴奋地拉着张邦昌向前跑去。
三人走不片刻就来到宣德楼上,低头望下去,只见诺大一个广场全是黑压压的人头,总数竟好几下冲了出去,为首那人正是李邦彦,后面是蔡懋、王孝迪、赵野等一众公卿。
一刹那,广场安静下来。
李邦彦一把接过陈东手中的奏折,朗声道:“你的奏折我帮你转呈天子,好了,没事了,都回去吧。”
话还没说完,人群中突然爆发出一阵雷霆般的呐喊:“老贼!恶人!你怎做得宰相?”
“打死他!”
所有的人都涌了上来,团团将众公卿围住。
一个太学士猛地冲了上去,一把掀掉李邦彦的帽子,揪住他的头发,狠狠一记耳光扇过去。
“打,打死这些奸贼!”
愤怒的人群终于被引爆了,拳头雨点一样朝众公卿身上落去。转眼,一众大臣都被打得头破血流。
“太乱了,太乱了!”张邦昌惊得满面苍白,“康王,我们走吧。”
“快走!”杨华也知道不好,若让下面的人冲上城楼,只怕连自己都走不脱。下面的百姓已经彻底狂化了,他们现在是见着穿官服的人就打。
深深地看了下面一眼,杨华护着赵构和张邦昌从城楼上走了下去,转道东华门。
远处,李邦彦等人光着脚,满脸鲜血地朝皇宫里逃去,大声哀号:“吾命休矣,吾命休矣!”
身后,几万人紧追不舍。一群内侍闻讯赶来,可仅靠那点人手如何档得住激奋的人群,转眼,那群内侍就被愤怒的人群踩在脚下,发出阵阵惨叫。
“民众的力量真是可怕呀!”杨华也算是在战场上死过几回的人,无论战况如何惨烈,他都未尝畏惧,可今天,他心中突然有些害怕。
送康王和张邦昌回府之后,他茫然地走在街上。
一阵铿锵的琵琶声从街边的酒楼传来,间夹着一声沙哑的嗓音:“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侧目看去,酒楼中参差满座,正中一白发老者手并如刀在铜琵琶弦上扫过。
杨华心中一笑,苏大胡子这一阕《江城子》,本慷慨豪放,偏生经这老者满是人间烟火的嗓子一唱,竟有一种说不出的凄凉。
一曲终了,那老者提起牙板使劲一敲:“话说大宋靖康年间,有一好汉姓杨名华,字茂先,乃禁军第一条好汉,有万夫不当之勇,人称杨破虏……且说那金人四太子兀术,身高九尺,面如黑漆,张着血盆大口,手提百斤狼牙棒……好个杨破虏,手持两石大弓,搭五尺长箭当胸射去。兀术见势不妙急忙一闪,却听得身边几声惨叫。回头一看,三个北奴被串在一起……”
“好!”酒楼中人大声欢呼。
……
老者又是一敲牙板,正好说到煞角之处:“这正是,满山都呼小张飞,破虏将军杨荆州!”
……
杨华静静地站在那里,他本是湖北麻城人,却不想被人称为杨荆州,不知该哭还是笑。
“将军,该走了。”李鹞子远远跑过来。
“都准备好了吗?”
“东西都装好了。”李鹞子兴奋地说:“一共车,将军这回发财了。快走吧,再迟城门就要关了。”
“好的。”回头看了一眼酒楼中不住鼓掌的众人,一缕微风吹来,鼻端嗅到些许烟味;抬头一看,城中竟升起几道烟柱。
一群开封府衙役带着水囊、水袋、唧筒,慌乱地朝着火点跑去。
第三卷终
正文 第一章 相州
 更新时间:2009…9…18 17:10:57 本章字数:2827
靖康一年二月初,右武大夫,。
同繁华的消费城市开封不同,虽然离东京城并不太远,但相州位于黄河以北。好象一过黄河就是北方了,风景也与黄河南岸的开封不太一样。城中全是高大古朴的青砖瓦房,整个城市看起来一片灰仆仆的冷色调。
因为前一段时间金人南下时曾调集大军扫荡相州和大名一带,乡野为之一空,大量的流民逃进城市。相州显现出一种畸形的繁荣,街上到处都是人。乞丐随处可见,见人一涌而上,伸枯瘦的手臂大声呼号:“给口吃的吧!”
正是中午,街边支起一口大锅,里面的面汤煮得浑浊粘稠,几片不知名的菜叶在其中载沉载浮。
日头下,一群浮浪子弟围在一棵光秃秃的皂角树下耍钱。大概是有人出千,有人一怒之下掀翻桌子,大声咒骂。被抓了现形的老千面上又红又白,恼羞成怒地拔出解腕小刀,挥舞着大叫:“你这厮好生可恶,退钱给你就是了,还口出恶言,士可杀,不可辱,咱手头见真章。”
眼见着一场血案就要发生,突听得一阵马蹄的轰鸣,一个剽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