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宠嫡后-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乐归乐,画意的事情,她可记的一清二楚。
  对付这种人,直接无视是最好的选择。
  傅沅苓只不过是瞧了眼傅玉珠,便很淡定的身,打算离开。
  不出傅沅苓所料,傅玉珠气的是三步并做两步走到了傅沅苓面前。
  很是轻蔑的看着傅沅苓道:“喂,你就这么没规矩吗?看见姐姐也不叫,还是在蛮荒之地长大的人,本性就是野的。”
  傅玉娇亦是在一旁,肆无忌惮的笑着附和道:“二姐,既然知道,就别戳穿人家了嘛,也得给人家留个面子啊。”
  傅沅苓朝天翻了个白眼,似是在看白痴的看着傅玉珠与傅玉娇,“绿袖,她们是谁啊?郡主吗?还是脑袋有毛病,忘记看大夫了。”
  绿袖一时间没反应过来,琴音却是懂了。
  当即就抢在傅玉珠前面道:“应该是脑袋有毛病吧,奴婢可不曾记得,府里除了姑娘这位县主,还有哪位曾经受封过郡主的。”
  傅玉珠被傅沅苓与琴音这一唱一和给气的,当时老毛病就犯了。
  “你……。”
  刚想开口骂人,奈何傅玉淑带着婆子过来了。
  傅玉珠还来的及说话,就被婆子给捂着嘴拉到了一旁。
  傅玉淑上前,恭恭敬敬的行礼道:“玉淑见过县主。”
  傅沅苓安然受了傅玉淑的礼,然后又回了半礼。
  “三妹见过大姐姐,大姐姐多礼了,唤我三妹便好。”


第十五章 初交手
  对于识时务的人,傅沅苓一向是乐意以礼相待的。
  “好,三妹妹。”傅玉淑也是聪明人,受了傅沅苓半礼,便很亲昵的上前,牵着傅沅苓的手。
  道:“三妹妹身体可好全了,回来这么久,也没能去看你,你不会怪姐姐吧。”
  傅沅苓闻言,不由得在心里嘀咕。
  明明是外祖母吩咐,谁也不准打扰我。能把这话说的这么委婉,也是个人物啊。
  傅沅苓虽然说不喜欢耍花枪,但遇强则强,装疯卖傻的应付傅玉淑还是能的。
  “哪里能呢?也是苓儿不好,一直病着,需要静养,不好见外人,让大姐姐担心了,倒是苓儿的不是了。”
  俩人手牵着手,看似是亲密无间的两姐妹,心里却各自留了一个心眼。
  寒暄了一阵,傅玉淑才似突然间想起来,指着傅玉珠与傅玉娇道:“想必三妹妹还不认识府里的姐妹,这是你二姐姐玉珠,这是你四妹妹玉娇,以后大家一处玩,也有个伴。”
  傅沅苓自然乐的装傻,“谢谢大姐姐提点,也不早了,不好为了不相干的人耽误时间,还是先去见祖母吧。”
  “好,那我们走吧。”
  傅玉淑自然是懂傅沅苓的意思,也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两姐妹携手有说有笑的离开,留下傅玉珠与傅玉娇是气的不行。
  奈何她们已经闯了一次大祸,这回可算是不能再意气用事。
  傅玉珠与傅玉娇虽然愤愤不平的跟上去,但那两双能冒火的眼睛,却一直死死的盯着傅沅苓,好似要把傅沅苓给戳出一个洞来。
  傅沅苓与傅玉淑一路走着,岂能没有感觉。但她们还是装的若无其事,有说有笑的,很快就到了顺宁堂。
  这是傅沅苓第二次到顺宁堂,与第一次相比,真的是全然不同的待遇。
  由着婆子带路,傅沅苓与傅玉淑很快就到了正堂,见到了正等着她们的吴氏。
  吴氏年事已高,表面上看起来虽然精神很好,但与平阳大长公主相比,还是少了那份精气神,看起来是虚的。
  从她的穿着打扮,还有顺宁堂的布置便不难看出,吴氏就是一个虚荣的女人,肤浅的很。
  莫不说顺宁堂布置的富丽堂皇,彰显的野心与她取的名字真的一点都不像。
  就她一个老人家,一大把年纪了,穿着打扮真的无法让人恭维。
  外面穿着一件深绿色的广袖罩衫,里面是一条深红色绣有牡丹花的高腰长裙,再加上一条红色的披帛。妆容精致,看起来是年轻,但与她那满头华发,却是如此的不搭。
  尤其是她那满头华发之上,珠翠环绕,简直就像一个彩色的母鸡,要多丑就有多丑。
  傅沅苓其实很想问一句。
  那么多东西戴头上,不重吗?
  再说吴氏的五官,虽说依稀可以看的出来年轻时是个美人,但面相看起来就是一个头脑简单的小人。
  尤其是她还努力端出一副慈祥和蔼的面容来,实则看起来真的很诡异。
  傅沅苓这下算是明白了,傅玉珠与傅玉娇像谁了,原来是像她们祖母。
  真是悲哀啊。
  傅沅苓一路腹诽着,跟着傅玉淑行了礼。
  吴氏才很是激动的起身,作势要来扶傅沅苓,:“我的乖孙女,祖母哪里敢让你行礼啊,快坐下,免得一会儿又晕倒了,那祖母可又要心疼了。”
  傅沅苓轻飘飘的就越过吴氏的手,坐到了吴氏的下首。
  现代碰瓷见多了,傅沅苓不多个心眼都不行。
  待坐定后,端着笑脸道:“多谢祖母关心,苓儿已经大好了。父亲常说,礼不可废。祖母慈心仁厚,受苓儿一礼,乃是应该的。”
  我都行礼了,还拿这话来坑我。不行礼,然后一顶不孝的帽子扣下来,我名声就彻底坏了。
  老妖婆,你可真行啊!
  傅沅苓真的是郁闷了,她就想不明白,为什么从古至今都是这种坑爹的孝道,就算是跑到这种鬼朝代来都是。
  要是没有这种鬼规矩,那该多好啊。
  自己现在也就不用跟这个老妖婆,废话了。
  傅沅苓一面吐槽着,一面端着笑脸,应付吴氏。没一会,傅沅苓的脸都快笑僵了。
  吴氏拉着傅玉淑与傅沅苓,看似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家常。时不时的就往傅仁勇身上说去了。
  傅沅苓傻笑之余,还得防着吴氏冷不丁的从哪里冒出一句打听自家爹爹的话来。
  反正傅沅苓就是一个原则,身体不好,很少出府,父亲军务繁忙,经常见不到人。所以,她什么都不知道。
  几次交手下来,吴氏就只得到一个答案,不知道。
  吴氏被傅沅苓气的脸色铁青,傅沅苓一如既往的傻笑着看着吴氏。
  吴氏与傅玉淑都有些看不懂了,要说傅沅苓傻,她们可不信。
  要不就是她真的不知道?
  就在她们怀疑傅沅苓说话的真假性之时,只听门外一阵首饰撞击的叮当响声。
  不一会儿,帘子被掀开,只见傅玉珠与傅玉娇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一进来,傅玉珠与傅玉娇便用眼神剜了傅沅苓一眼。
  傅沅苓淡定的回以她们一个微笑,落在傅玉珠眼里,却成了挑衅。
  傅玉珠那藏不住心事的小脸,是愈发的精彩了。
  “珠儿,还不来见过你们三妹妹。”
  还是吴氏及时插话,傅玉珠这才收敛了些。
  傅玉娇自从上次一事之后,虽然心有不愤,但也仅限私底下,明着,傅玉娇亦是能忍的住的。
  傅玉珠心不甘情不愿的上前,唤了一声“三妹妹。”便自顾坐下了。
  傅玉娇却是不同,笑的很灿烂的与傅沅苓行了一礼,道:“娇儿见过三姐姐。”
  傅沅苓受了傅玉珠与傅玉娇的礼,自然也得回礼。
  傅沅苓缓缓的行了一礼,也算了事。
  见时间不多了,傅沅苓只得道:“苓儿回来已久,却未曾拜见祖父祖母,还请祖母见谅。这株百年老人参,送给祖母,愿祖母永远年轻。知晓祖父喜欢字画,苓儿便特意寻来了这幅鬼谷子大师的踏雪寻梅图,劳祖母转交。”
  傅沅苓说罢,琴音与绿袖便把东西递了上去。
  吴氏一见这种好东西,自然是乐的接受了。
  “苓儿有心了,本是病中,我与你祖父心疼都来不及,又岂会怪见。”
  傅沅苓闻言,莞尔一笑,“那苓儿可就放心了。”
  语毕,傅沅苓转身朝傅玉淑还有傅玉珠跟傅玉娇分别行了一礼。
  道:“因苓儿今日要进宫谢恩,不能及时上门拜见。所以一早就已经吩咐了下人,各位姐姐妹妹,叔叔婶婶的礼物,一会儿就会送到各位房里。还请姐姐跟妹妹代为转达苓儿的歉意。苓儿改日,定当亲自上门赔罪。”


第十六章 太子之争
  傅沅苓都这样说了,自然是留不下什么话柄。
  吴氏端着张笑脸,很是和蔼的道:“进宫是正事,耽误不得。你叔叔婶婶都是明理之人,哪里会不知先后,你就放心去吧。”
  既然以不懂礼数,不尊长辈为由破坏傅沅苓的名声已经行不通了。
  那再留下傅沅苓,也是添堵。与其如此,还不如打发了她去。
  吴氏这点,还是能想明白的。
  傅沅苓回以一笑,“那苓儿便先行告退了。”
  自顺宁堂出来,傅沅苓带着琴音与绿袖,便直奔大门口。
  马车是平阳大长公主派来的,顾清涟早就在车上等着了。
  傅沅苓一上马车,看看顾清涟,再看看自己,顿时就乐了。
  本就差不多高,眉眼间也有些许相似。再同时扎个双丫髻,一个戴珍珠,一个戴珊瑚。一个是玫红,一个是粉红的同款县主服。再加上同样款式的如意锁。
  就这身装扮,走出去说不是亲姐妹都未必有人信。
  顾清涟一见到傅沅苓,也发现了这点。
  顿时,俩姐妹都笑了。
  笑够了,顾清涟也开始说正事了。
  “苓儿,礼数规矩什么的,杨妈妈应该给你讲清楚了。但进了宫,你还是要万分小心。我接下来跟你说的事情,你可得听完就把它忘了。”
  傅沅苓一本正经的点点头,“嗯,姐姐放心,苓儿知道轻重的。”
  怨不得要把绿袖跟琴音赶到后面的马车,原来是要说皇家的私密事。
  也对,这种事情,就是越少的人知道越好。
  只是,傅沅苓怎么觉得,接下来要说的事情对她来说,又是一个大坑呢?
  傅沅苓怀着忐忑的心情听完,顿时就无言以对了。
  总而言之,这又是一出狗血大剧。
  现如今皇帝后宫之中,除了皇后跟太后,还有贵贤淑德四妃,是能排的上名号,需要顾忌的。
  皇后乃平南王沈家长女,长相虽然差了些,只能说是清秀。但能文能武,才能不输七尺男儿。
  育有皇二子齐王,皇六子魏王。
  贵妃李氏乃代王生母,虽然早逝,却被追封贵妃,皇帝甚至放言,贵妃之位只能属于李氏。
  贤妃母家乃当朝吏部侍郎,看似温婉贤良,但能坐上贤妃位置的,又岂会是良善之辈。
  育有皇五子靖王,圣宠虽不多,但也没有失宠。
  皇帝每个月,还是会去贤妃宫里一次两次。
  淑妃乃太后本家,敬安侯府嫡女,长相妩媚动人,姿容的确是罕见。只是这脾气过于娇纵,在宫里盛气凌人,却颇得圣宠。
  皇长子誉王乃她所出不说,就是深受帝宠代王,亦是交由她抚养。
  至于四妃中的德妃,母家是帝位争夺之中的牺牲品,早就已经没落了。
  皇帝就是看在以往的情分,还有楚王的面子上,这才给了德妃的位份,也算是保全了德妃与楚王。
  这些年来,德妃潜心礼佛,不问世事,看似是从宫里的斗争中脱离了出去。
  就连楚王,亦是低调做人。
  如今皇帝已值中年,立太子之事刻不容缓。
  前六子皆是各有助力,唯有这第七子韩王,年且八岁,生母周氏又只是一个家境不太好,又不受宠的宝林。
  没有任何助力的韩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