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公主要下嫁-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前的李徽婷半点没了先前名门淑女的模样,到有几分悍妇、怨妇之态,她对着赵承玉怒声指责:“都是你做的对不对?你以权势逼他,原本那日他是要来找我私奔,是你故意用受伤来拖住他,还故意给我赐婚,拆散我和他,都是你害的!”

    “你是年纪到了,该嫁人了。”对于李徽婷的顶撞怒骂,赵承玉未曾放在心上,只风轻云淡的道。

    看着李徽婷此时疯癫之状,她没由来的生出些怜悯之心来,到底从头到尾都是李徽婷无辜得很,遭卫谏这么一番戏弄利用,却还对卫谏情根深种。

    “对了,你真觉得卫谏待你情深义重?十分爱你?”赵承玉问她。

    “他当然爱我,他跟我在一起时,从他的眼神里,我就看得出他爱我。”李徽婷认真而又自信道,挑衅的眼神看着赵承玉:“长公主,恐怕您这一生,也就只能依靠着权势来压迫于人,我诅咒你,终有一天,失去权势,被别人打压,你在意的东西都将离你远去!”

    “你……不得无礼!”连瑾儿都听不下去了,怒声冲李徽婷训斥道。

    赵承玉却是神色不改,并不见生怒,只道:“本宫从不害怕失去一切,也并不在乎现今拥有的一切。好生回府里去候嫁吧,别在外面疯疯癫癫,说些胡话,若是叫赵侯府的人听见了什么绯言绯语,总归于你以后的日子不太好过。”

    说罢,坐上轿辇往府外的风雪里去了。

    李徽婷愤恨又落寞的在风雪覆盖的地上垂头走着,白新月经过,观察了许久,追上她:“李大小姐留步!”

    李徽婷停下步子,看向她,躬身道:“赫连夫人好,我仪容略有失态,就不与赫连夫人多说了。”转身便要走。

    白新月却又叫她:“你我都是可怜之人,李大小姐若不介意,可愿意去我那儿坐坐,说会儿话。”

    前面不远就是赫连府,李徽婷虽与白新月交涉不多,但想起当初可是很同情白新月总遭到赵承玉欺负,如今两人都恨上来了同一人,便心中自然的对白新月更亲近了几分。

    想白新月在此处将她叫住,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进了赫连府后,白新月一路领着李徽婷道她住的西边偏院,李徽婷一路上充满了疑惑,直到了白新月屋子中坐下后,趁着丫鬟去沏茶的空挡,李徽婷才试探的问:“京中的人大多都知道赫连将军待夫人情深义重,恩爱无比,怎么夫人住的院子……”

    白新月没刻意瞒着李徽婷,叹了口气,满脸哀怨,道:“不瞒李大小姐,我已失宠许久,将军见都不愿见我,由我一人在这偏院里孤独终老。这一切都是长公主害的。在姜地时,我不过言语顶撞了她几句,她明知我怀有身孕,却还对我执以杖刑,硬生生的打掉了我腹中孩儿,还害得我终身不孕。”

    “她也太狠毒了!”李徽婷听此,气得脸色发白,手紧抓着椅背,对赵承玉的愤恨又加深了许多。

    “若非是我陪在将军身边久了,多少知晓些将军的心思,以柔弱试之,才勉强得以留在赫连府中。”白新月继续哀声诉苦,以此博得李徽婷的信任和同情。

    柔弱者和受害者,更容易博得信任。

    白新月不过三两句话,便让李徽婷对她又同情又信任,当下就已经开始姐妹相称。

    对于赐婚的事,白新月给李徽婷出了主意,让她先嫁,嫁了之后,尽量的营造出自己婚后如何的不幸,她那丈夫是如何的混账禽兽,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受尽屈辱的女子,她是大长公主和丞相之嫡长女,此时不同小可,连赐婚的皇上都须得受埋怨,对于暗中引导此事的赵承玉定也会有所影响,如若卫谏真的爱她,对她有心,都会更加同情怜爱她。

    ……

    白新月与李徽婷说了许多,李徽婷只觉受教,难怪白新月能够让赫连将军对她死心塌地,连长公主都输在她的手上。

    过年之前,赵侯府和丞相府就将婚事给办了,李徽婷一身红妆嫁去了赵侯府,她出身高贵,赵侯府也是眼前皇上重用的人,这场大婚,办得十分热闹。

    “总算是了了一桩事,卫谏,说来这事你欠着我的人情。”赵承玉抿了一口茶说道,神色轻松了许多,“你我这样的人,是遭万人唾骂恨得牙痒痒的人,平生做的亏心之事死千百次都不足以恕罪。”

    卫谏把玩着手里的茶杯,敛眉,玩味的口吻道:“你时时说起这些话,可是害怕我对李徽婷有恻隐之心,怕我真对她动情?心里有些吃味了?”

    “哼!”赵承玉冷哼,嗤之以鼻:“不过是在提醒你,你是个十恶不赦之人。往后定会有报应。”

    “彼此彼此。”卫谏笑道,对此并不放在心上,看赵承玉还真有些恼羞成怒的模样,他故意后悔叹道:“说来,李徽婷着实无辜,她是个很好的女子,我对她,也的的确确有些不忍和放不下。”

    “那你就娶了她入府里来,我定不拦着。不过,你想必不会做这样的蠢事,你能筹谋到如今的权势,何其不容易,若是你一个太监公然要娶丞相府嫡长女,想来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千里之功,溃于一女子,着实蠢得很。”赵承玉不屑的道,并未被卫谏的话牵着走。

    卫谏叹了声,晦暗的眼神看着赵承玉,轻笑自嘲道:“其实你不知道,我的确是个蠢人。”

    触及他那灼热的眼神,赵承玉别开脸,不再与他多说。

    两人闲暇难的安静的在一起品茶,随意几句话还是说得不欢而散。当赵承玉起身要走的时候,长风过来神色严肃禀道:“皇上派了西城卫要去查办赵侯府,此次,是动了雷霆之怒。”

    “所谓何事?”赵承玉和卫谏同时诧异问道。

    长风答道:“是后宫的一位贵人参了赵侯爷一本,具体情况,奴才并不清楚。”

    “本宫立即进宫一趟!”赵承玉道,连去换一身宫装都不曾,就换了瑾儿、松儿等人。

    卫谏亦道:“我也进宫去看看。”

    夫妻二人为了从一桩事,却是不同心思,一同进了宫。

    宫中的人行色匆匆,个个显露惶恐之色,据说赵承桓是第一回发了这等大怒,生怕受其殃及,故而个个惶惶不安。赵承玉找了个在赵承桓身边伺候的宫人询问,听说是后宫的梅贵人同赵承桓禀了一桩陈年旧事,大约是八九年前先皇在世时的事情了。赵承桓听了那事之后,就气愤的将殿中一应东西全都砸了,正巧碰上一个小太监办事出了点差错,竟然直接让人将那个小太监杖毙,当日批的奏折,不管大罪小罪,全都留了个“斩”字。

    “今日的那些折子里,有许多大人就是德行有失,未曾管教好下属,犯了些错,罪不至死,可皇上还是批了死罪,若是罪孽大些的,批了满门抄斩、株连之罪……”小太监忧心的与赵承玉道。

    “如此下去,那他与暴君有何不同?”赵承玉冷眉怒色道,又与那太监吩咐:“今日的那些折子先压着,别往下发。等明日皇上情绪平复了,再让他重新审理一遍。”

    小太监应下正要去,赵承玉想了想,又将他叫住:“等等,折子还是送去内阁,让诸位内阁大臣一同审理,皇上的情绪怕是这两日难以平复。这两日的折子,一同送去内阁吧。”

    “是。”

    小太监退下之后,赵承玉去了章德殿里,殿内到处都是撒在地上的折子和茶杯碎片,连赵承桓先前最爱的一块玉佩都砸在了地上。而赵承桓,却是坐在地上,喝酒。

    “怎么了?是出了什么事情,你变成这副模样?”赵承玉把折子捡起来,关心的问他,并也丝毫不计较,与他一同坐在地上。

    “皇姐。”赵承桓落寞无助的看向赵承玉,眼神里满是受伤和难过。

    “告诉皇姐,发生什么事了。天大的事都能过去,都有解决的办法。”赵承玉安慰他道,伸手怕在他的肩膀上,将地上那块碎了的玉佩捡起来,“这玉佩还是父皇送给你的。”

    “皇姐,你觉得父皇是个英明的天子吗?”赵承桓问道。

    赵承玉回想着父皇还在世事的事情,道:“父皇在位十五年,在此期间里,他让戎族人不敢越过姜地为乱,并收复了曾被南朝占领的三座城池,还与南朝、陈国达成和平共处的局面,并且韬光养晦,重用贤臣,远奸佞,像是赫连将军、李丞相等人都是父皇提拔起来的,父皇在位期间,百姓安居乐业。父皇唯一的不好,便是好色了些,后宫嫔妃无数,致使后宫争斗不休,母后早死。”

    “如此说来,父皇算是个好皇帝,至少比我有用得多。可是,九年前,齐云县灭县惨案及西北军打败仗一事,父皇在此事上办理得并不妥当,那事,明明是赵侯爷指使,可父皇非但没有将赵侯爷查办,还敷衍处理此事,且一直重用赵侯爷。”赵承桓甚是痛心和怀疑的道。

    就连他都一直不清楚此事,一直重用赵侯府,交与赵侯府不少兵权,并将赵侯当做心腹待之。可曾想那赵侯却是个奸佞狠毒的小人,能为一己之私屠杀整个县的老百姓。

    “当年那件案子,我略听说了些,父皇查过,为此还处理了不少官员,斩杀有二十来人,后来这事实在是牵连甚广,故而,父皇才没有彻底查下去。怎么,这事竟然跟赵侯有关?我记得赵侯那时并不在西北军。”

    当年,西北军去与戎族人交战,奈何西北军将领指挥失误,害得西北军遭戎族捕杀,并且全军被俘虏,当时,戎族的王要西北军去屠杀齐云镇百姓,西北军为了活命,便向齐云县的百姓下手,将整个齐云县两万多人全部诛杀,戎族人正得意之时,西北军趁机反扑,重伤戎族人,最后戎族人逃走,而西北军瞒下了被俘虏和屠杀百姓一事,只将屠杀百姓的罪名推给了戎族人,他们虽有护佑不利之罪,但也重伤了戎族人,功过相抵。

    后来,齐云县有残余的活口奔赴京中告状,却多次遭人刺杀,不过这事最终还是让先皇得知,先皇大怒,便差了人去调查此事,后来将西北军的一众将领全数斩首,西北军流放。派去齐云县调查的钦差还查到了些东西,都与先皇说了,而先皇却将钦差杀了。

    齐云县的事就这样尘埃落定了。

    先皇为何会突然杀了钦差,当时的传言是钦差查到了更重要的事,当时先皇不想再查下去,故而,便让此事就此终止。

    “齐云县被灭,西北军大败,都是赵侯的一己之私造成的后果。而父皇明知道了此事,竟然还包庇赵侯。”赵承桓痛心道,“原本负责运粮草去西北军的赵侯,他在路上戎族人所绑,他为保其性命和得到戎族人的珠宝相赠,便出卖了西北军,连灭齐云县都是他的主意,齐云县有一处金矿,齐云县的知县大人与他曾是同窗,此事,知县大人写了两封信进京,一封给他,一封递交给父皇,而赵侯看到信之后,就将呈给父皇的那封信给截了下来,随后,他暗中前往齐云县,与知县大人商议要将金矿纳为私有财物,那齐云县的知县刚正不阿,未曾与他同流合污。于是,他便生了毒计,向先皇请旨去给会经过齐云县的西北军押送粮草,再暗中除去知县大人,好独占金矿。他被戎族人所抓,透露西北军的情报,让那个西北军灭了齐云县,此乃是他早就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