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汉-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骑兵军团,愣是攻不下我军区区一个连队把守的小集镇。”
蒙虎道:“大家看,在塔卢马以北,只有沿着奥廖克马河两岸才有狭窄的平地利于骑兵的快速机动,再往两边都是大山密林,骑兵难以行动!另外,这一带地形复杂,林木茂盛,十分利于伏击。”
第三章 制衡
1866年3月,美利坚北方联邦新任总统霍华德正式抵达长沙,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一周的国事访问。
作为曾经的大商人、驻华大使,霍华德和秦汉保持了良好的私人关系,既便是在外界风传中国和南方邦联进行大金额的军火贸易,联邦立法院对中国在北美的商人资产进行调查导致两国的关系日趋紧张之时,秦汉和霍华德的私人联系都始终不曾间断过。
对于新任总统霍华德的访华,联邦的主流媒体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美国人寄希望于他们的新任总统能够凭借和中国总统的良好私人关系,改善两国之间的处境,从国际上打压南方邦联的生存空间。
从根本上看,北方联邦已经丧失了统一的机会,霍华德上任之后,提上日程的第一件事不再是武力解放南方“叛乱”诸州,而是遍访世界各主要军事国家,尤其是和南方邦联保持密切军火贸易的国家,从宏观上切断邦联和外部的联系,扭转北方联邦所面临的越来越严峻的国际局势。
美国内战打了整整六年,南北双方都痛苦地发现,这一场战争没有赢家,双方都输家!真正的赢家是国外的军火贸易商。
战争初期,军火贸易主要集中在中国地下军火商和南方邦联的交易,但发展到后来,中国开始明目张胆地和南北双方进行贸易,还无耻地美其名曰“保持北美的军力平衡,避免改变现状的突发性事件的发生”。
再后来,欧洲的军火新贵普鲁士,老牌帝国英、法等国都涌入了这个庞大的军火市场,事情的结果就是,美国人民越打越穷,而列强却是越打越强,尤其是中国,更是凭借从军火贸易中获得的暴利,实现了军事的现代化。
为了改变现状,南北双方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停战,既然战争再持续下去已经毫无意义,那还不如干脆地停战。双方都改变了策略,考虑以战争之外的“非暴力”手段来打压对方、削弱对方,直到己方占据压倒性优势之时再一鼓胜之……
追随霍华德总统一起访华的还有大批商人资本家。
既然要求中国断绝与南方邦联的一切贸易,那自然也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至少要把中国断绝与南方贸易后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只有这样,接下来的谈判才会有成功的可能。而减低中国损失的最有效手段,就是让中国人知道,联邦的市场容量远比邦联要庞大许多,从南方损失的利润,中国人完全可以从北赚回去……
****
中华门外,中国政府对霍华德一行举行了隆重的接待仪式,仪容威严的三军仪仗队举行了令人热血沸腾的军姿表演,最后在政务大院前排成一列整齐的队形,接受中美两国总统的检阅。
中国的主流媒体以头版头条刊发了秦汉和霍华德联袂检阅仪仗队的画面,并且大胆地预测,随着霍华德总统的访华,两国的关系将开始解冻,最后做出结论,大量来自北美的商贸机会正向中国的商家招手。
在政务大楼的会客厅里,秦汉总统隆重接见了霍华德总统一行,一起参与接见的还有政务院总理张亮基先生,经济科技部部长容闳,财政部部长黄冠华等政府高官。
双方在愉快融洽的气氛中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交流,并就美国南北双方内战,大印第安王国独立、中国和俄罗斯在远东的作争,中国海军和英国海军在西太平洋海域的交战等等问题交换了各自的看法,并坦率地阐明了己方的立场,化解了隔阂,替两国之间合作的恢复奠定了基调。
当天晚上,秦汉在国宴大厅设宴隆重地接待了美国客人。
****
深夜,总统府。
财政部长黄冠华登门拜访,七岁的秦建国和四岁的秦治国正缠着秦汉讲战斗故事,弄得秦汉不胜其烦,正怀着第三胎的张雨涵在一边不怀好意地看着这父子仨,从她脸上的表情可以看出来,分明是她指使儿子们去纠缠秦汉的。
同样挺着大肚子的萧嫱却在一边安静地织着毛衣,脸上尽是初为人母的幸福,经过长达十年的马拉松式的艰苦恋爱,秦汉终于没能挡住全国人民的巨大压力,将萧嫱娶进了总统府,并且为此付给政府一万两银子的纳妾税。
看见黄冠华到来,秦汉双眼一亮,赶紧对儿子说道:“儿子,你黄叔叔来了,赶紧找他去,你俩黄叔叔讲的故事那才叫好听,还能把瞎子都说得重新睁开双眼。”
“真的?”秦建国兄弟俩自然不知道他老子的诡计,信以为真地转头跑向黄冠华,喜孜孜地问道,“黄叔叔,我爸爸说的是真的吗?你真能让瞎子睁开双眼?”
总统有令,黄冠华硬着头皮道:“对呀。”
秦建国便认真地说道:“那我们家的小狗还不能睁开眼睛,你能不能给它说说啊,我想看它睁开眼睛的样子。”
黄冠华只能摊摊手,还是张雨涵白了秦汉一眼,上前拉走了秦建国兄弟俩。
等女人孩子都走了,秦汉才惬意地太师椅上坐了下来,问道:“半夜三更的,你有什么事吗?”
黄冠华道:“大哥,小弟都有些弄不明白了,白天你这么隆重地欢迎霍华德,这唱的是哪出啊?怎么说我们和南方的关系都要好过北方吧,单就军火贸易一项吧,南方的订购量就差不多是北方的四倍多。你就不怕这么一来,得罪了南方,影响将来的军火贸易?”
“你呀,鼠目寸光!”秦汉点点手指头,说道,“你这财政部长当的,已经整个钻到钱眼里去了,对外界的事物已经失去基本的判断力了!你还没看出来吗,南北双方这一次停战,短期内是很难再打起来了,你以为,和南方的大规模消耗性军火贸易还能继续维持下去?”
黄冠华一拍脑袋道:“这个我倒没想过。”
秦汉道:“事物总是在发展的,如今的北美大陆和六年前已经不一样了!经过六年惨烈的战争,如今的北美大陆已经是满目苍荑,民生疲惫,南北双方的承受都已经到了极限,战争已经过去了,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北美大陆将基本维持现在的局面,而这,也正是我们所期望的。”
“这我知道。”黄冠华道,“可我不明白你为何郑重地接待霍华德?万一戴维斯要是追究起来,我们不好交待吧?”
“有什么不好交待?”秦汉脸上浮起坏坏的笑意,说道,“我跟你说,中国政府和人民是一贯爱好和平的。美国内战,南北双方打了整整六年,民众苦难深重,对于这一切,我国政府和人民是寄予深切同情的,这次改善和北方的关系,就是要致力于调解南北双方的战事,让双方心平气和地坐到谈判桌前来,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
“你说啥?”黄冠华听得目瞪口呆,如果这话不是他亲耳从秦汉嘴里听到,换作别人跟他说,真是头撞南墙也不会相信这话居然是出自秦汉之口,“你一贯爱好和平?我的妈呀,你这个屠夫,什么时候又爱好过和平了?”
秦汉拉下脸来,沉声道:“你说话怎么这么难听?靠,老子怎么说都是大总统,你得给我起码的尊重吧。”
黄冠华连连摇手道:“得得,你是和平人士,我自己掌嘴,这年头,怪事年年有,没有今年多,赶明儿,我弄块匾送给你成不?你丫的,已经整个堕落成一政客了,霍华德和美国人民摊上你这么一个对头,真是倒了八辈子大霉了。”
“行了,你***少夹枪带棒的讽刺我。”秦汉骂道,“明天的部长级会谈才是实质性的,你可要给我听清楚了,将来两国之间的贸易,一定要以华元结算,这是原则立场,除了这个,别的什么都可以商量,唯独这样,没得商量。”
黄冠华打了个响指,说道:“明白,这个不用你提醒,我也知道建立以华元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对于中国的重要性!你丫的,我真怀疑你是不是外太空来的,你怎么就能想出这么损的损招来呢?如果将来有一天,真的就建成了华元货币体系,那中国银行不就成了世界银行了吗?中国政府动用华元的币值浮动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掠夺别国的财富,将别人辛辛苦苦积累的财富一夜之间据为己有啊,日啊……”
“你懂什么?”秦汉道,“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弱肉弱食的世界,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在全世界建立起统一的货币体系是必然的事情,既便不是华元,也会有欧元、美元出现。”
黄冠华道:“小弟就是这么一说,对于大哥的敬仰之情,当真有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
“行了,赶紧回家抱娘们去,滚!”
第四章 大战
莫斯科,克林姆林宫。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暴跳如雷,正向身边的情报大臣大发脾气,盛怒的沙皇就像一头被激怒了的狮子,瞪大血红的双眸,在同样腥红的地毯上来回走动,仿佛随时都要择人而噬……
“中国人这是要干什么?嗯,他们想干什么!”亚历山大猛地顿住脚步,狠狠地捏紧双拳,厉声道,“派骑兵占领了哈萨克首府阿斯坦纳不说,居然将铁路往西一直延伸到阿克斗卡,他们想干什么,想挑战俄罗斯帝国的权威吗?还有那些该死的哈萨克斯坦人,他们为什么不尽最大努力阻止可恶的中国人?”
“尊敬的陛下,哈萨克斯坦人已经尽力了,他们的可怜的军队已经在和中国人的交战中丧失殆尽了。中国人的行径完全是对哈萨克斯坦的蚕食,帝国是绝不能容忍的。”情报大臣小心地提醒亚历山大二世,“另外,臣更担心,中国人往西修筑铁路,可能隐藏着更深远的阴谋,联想到发生在远东地区的大战,也许,这是中国人准备在西西伯利亚地区开辟第二战场,以牵制帝国的兵力。”
“你说什么?中国人要开辟第二战场!”亚历山大顿时皱紧眉头,沉声道,“这可能吗?新生中国立国刚刚六年,国内正是百废待兴之时,一场高强度的远东战争应该已经是他们的极限了,难道他们还有余力再在西西伯利亚再启战端?”
情报大臣提醒道:“尊敬的陛下,臣不得不提醒你,六年来狡猾的中国人完全依靠对外的劳工掠夺和军火贸易牟取巨额的暴利,并以这些暴利实现军费上的自给自足。据分析,新中国成立六年来,政府未曾给海陆两军拨款一分钱。按照这样估计,一旦中国人咬紧牙关,开始行政拨款,是完全有能力开辟第二战场的。”
亚历山大浓眉紧锁,感到事情正变得越来越兢手。
俄罗斯的战略重心始终在欧洲,如今第二次瓜分波兰的战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大量的俄罗斯军队已经被派往俄波前线,在这样的情况下,帝国不可能再抽调更多的兵力前往西伯利亚,协助哈萨克斯坦人抵御中国人的进攻。
另外,从莫斯科前往哈萨克斯坦遥远的距离,也约束了俄军的增援。为了支撑23万大军在远东和中国人的作战,战略物资从莫斯科前往远东的高昂运输费已经使俄罗斯的财政状况极度恶化,如果再在西西伯利亚开启战端,俄罗斯的财政只怕立时便会十分吃紧。
“中国人竟如此嚣张?”亚历山大低声喃语着,忽然问情报大臣道,“远东的战事进行得怎么样了?还需要多久才能彻底击败中国人?”
一边的陆军大臣赶紧恭声道:“列谢夫元帅已经制订了详尽的作战计划,根据时间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