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洗冤新录-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俟冷笑道:“韩将军,万事皆有法度,如果失了祖宗的礼法,天下岂不大乱?我这个监察御史当然负有监察之职!”
  这时,又一位大臣也加入了战团。吏部侍郎何天禄也出班奏道:“这个包正曾经是龙游县的仵作,我们吏部有案可查,此人既然出身仵作,按照我们大宋地律法,三代之内,就不许参加科举,又怎能为官?请陛下明察。”
  包正一看对方的主力纷纷上阵,不由心中着急。这时,只听李纲又说道:“陛下,祖宗的礼法不可废,可是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又不可弃之荒野。不如这样,可以叫包正走捐纳之途。这样,既有了出身,又不违礼法,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包正听了,却先连连称妙:“还是人家李纲老谋深算,比岳飞和韩世忠多了一些灵活性。这样就和开始来临安前的设想一样,还是要花钱买官。看来,这笔钱是省不下啦!”其实,在当时来说,用钱来捐官很是为人所不齿,认为是实在没有本事,才勉强为之地事情。像岳飞和韩世忠都是凭着自己的本事,一步步拼杀上来地,当然不能为包正来捐官啦!而李纲也是受了岳飞所托,才出此下策的。
  包正根本就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所以在思想上和他们还是有些差距的,他心中想得是,只要能步入官场就心满意足了,又何必在乎什么出身呢?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愿望,也是很难满足。只见临安府尹张俊出班奏道:“启奏陛下,这捐官之途,也不可滥用。若是什么人都可以花钱来买官,难免良莠不齐。所以每年都是地方上呈报一些候选者,再由吏部进行考核德、慎、公、勤。通过之后,才能授官。这个包正虽然聪慧,但是他将尊贵的公主置于险地,竟然充当引诱淫贼的诱饵。玉屏公主乃是金枝玉叶之体,万一要是遭到不测,纵是他包正有一百条命,也抵挡不上啊!所以以臣之见,包正并不具备捐官的德行,不宜录用。”
  龙座上的赵构听了,也连连点头,那玉屏公主可是他的心肝,真要遭到了淫贼的侮辱,那可就悔之晚矣!想到此处,赵构也不觉后怕,脑门上渗出了一层冷汗。再看包正的时候,也觉得他不是那么可爱了。
  包正察言观色了一番,心下也暗暗着急:“秦桧一方的几个喽罗出马,就将偏向自己的几个主将打得七零八落。看来,岳飞、韩世忠等人,都是善于动手,不善于动口。所以在和秦桧的交锋当中,自然要处于下风啦!
  就在这时,忽然有人在殿外通报:“宁王千岁上殿!”随后,只见宁王如闲庭信步一般,步入了大殿之中。原来,赵构知道自己的这个兄弟对国家大事不感兴趣,一味只好玩乐。于是就允许他不必天天上殿面君,只要有事的时候来一趟也就行了。而宁王爷自己也乐得清闲自在,所以也基本是“无事”。
  两旁的文武也知道宁王的毛病,心中不由都算计了起来:今日这两派纷争之时,宁王来作甚?看来,必是要支持其中的一方,这可又是一个新的动向啊。宁王可是一个很重的砝码呀,他要是投向了哪一方,胜利的天平也就很可能倾斜过去。
  这些大臣们整日在官场上打滚,对于轻微的一丝风吹草动,都是十分敏感。官场上最重要的是明哲保身,这些大臣可都深得其中的真谛。
  赵构看到宁王今日忽然上殿,也颇觉意外。于是吩咐小太监在自己的身边安了一个绣墩,叫宁王坐了,然后问道:“宁王所来何事?”
  宁王微笑着看了看下面的包正,然后回答道:“特来为陛下保举贤人!”
网友上传章节 第五十七章  金殿的争斗
 更新时间:2008…12…14 1:59:31 本章字数:3558
  宁王此言一出,大殿上立刻想起了一片议论之声。赵构也是心中暗暗称奇:“自己的这个兄弟从来也不曾关心国事,今天怎么突然转了性子!”
  于是问道:“是什么人能入宁王的法眼?”
  宁王于是手指着包正道:“就是殿下的那个包正!此人博学多才,机智善断。来到临安不到一月,就相继破获奇案。要是真能委以重任,相信必能做出更大功绩,为陛下分忧!”
  宁王的话如同一粒石子,投入到平静的湖水之中,立刻激起了微澜。大臣们都议论纷纷,并且,风头开始向有利于包正的方向发展。
  此时,秦桧再也按捺不住了,刚才几个得力的手下出马,就将对手压住,不料半路上杀出了一个宁王爷,打乱了自己的部署,看来,也只好亲自出马啦!
  于是,他出班奏道:“启奏皇上,臣有一本,请圣上龙目御览!”说罢,取出了一本奏折。立刻有一个小太监走到了秦桧的身边,将他手里的奏折呈给了赵构。
  赵构打开奏折,观看起来。渐渐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最后,竟然将奏折重重摔在龙案之上。下面的大臣都不由暗暗心惊,不知这秦桧到底说了些什么,竟然让赵构龙颜大怒。
  包正心里也有了一种不妙的感觉:“秦桧这厮给皇上送上了一个什么重磅炸弹,看来一定是针对我的啦,大概,我也只有使出自己的杀手锏啦!”
  原来,秦桧在奏折之中,将包正偷窃自己的书画、深夜偷偷潜入灵堂企图奸尸等事,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通。那赵构看了,自然对这个偷偷摸摸、卑鄙无耻之徒愤恨不已啦。
  包正也知道事情到了危急关头。若是再不出手,就永世不能翻身,这一辈子,就别想再做官了。1 6 K小说网。手机站wap..cn于是将心一横,只好拼死一搏啦!
  于是对赵构说道:“启奏皇上,小民也有一封书信,请陛下过目!”说罢。从袖中取出了一个信封。
  旁边的秦桧听了,不由面色大变,慌忙对赵构说道:“陛下,这个包正乃是一介草民,言词粗劣。恐怕有污陛下龙目!”
  赵构身边坐着的宁王插话道:“秦丞相恐怕是太危言耸听了吧,一封书信而已,难道还能耍什么图穷匕现不成,莫非是秦相心中有鬼?”
  秦桧对这位宁王,暂时还是得罪不起的。于是也只好尴尬地一笑,不再阻拦。
  赵构被宁王这么一说,倒也不好小气。于是一挥手,叫小太监呈上了书信。书信并未封口,打开之后,里面只有薄薄的一片纸。秦桧见了,这才长出了一口大气,忍不住擦起了额头地冷汗。
  赵构将纸展开,看来一眼,立刻颜面大变。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双目中先是震惊、然后是愤怒,拿着信纸的手也不由颤抖了起来。也不知是惊的,还是气的。
  众大臣立刻都摸门不着:这纸上到底是什么内容,能叫陛下表情如此丰富?宁王也是奇怪不已于是就伸长了脖子,想去瞧上两眼。
  谁知赵构见他来偷看。连忙将纸一折,重新放回了袖中。然后发起愣来。大臣们这下是大眼瞪小眼了:今日陛下的举动,实在是古怪之极!
  原来,包正的信中,只写了三个字“红莲儿”。那赵构见了,如何不惊,这件事可是国家机密,万一泄露出去,恐怕就要传为笑柄,自己这个皇帝的尊严,恐怕就要彻底扫地了!于是在一惊之后,心中就动了杀机:“这个包正竟然敢威胁朕,岂能容他!”所以,眼中才留露出杀气。Www.1 6K.CN但是转念一想,似乎又没有借口,于是就发起愣来。
  包正见赵构脸上阴晴不定,知道是在进行激烈地思想斗争,也只好安心等候。这次,包正可是拼上小命了,因为他知道,这次是自己唯一的机会了。自己连番立下大功,要是再把握不住,以后就根本别想步入仕途了。所以他才孤注一掷,希望能抓住赵构的把柄,逼他就范。不过,此举也一定会冒很大的风险:那皇帝岂是能那么容易受威胁的!
  就在这时,忽然有太监慌慌张张地从殿外跑了进来:“陛下,使馆有人来报,金国特使鲁王达阿鲁被杀死了!”
  这个消息,真不亚于一枚重磅炸弹,立刻整个金殿都开花啦,惊呼声也响成了一片。赵构也被惊得目瞪口呆:“宋、金两国连年征战,赵构感到自己这个龙座始终是不大稳便,仿佛随时都有可能易主。好不容易在秦桧地斡旋之下,金国派来特使,商量议和之事。哪里想到,这个达阿鲁刚到临安两天,就被杀死,看来要是不给金人一个满意地交代,两国又会刀兵再起喽!”
  下面的秦桧也很是震惊,他历来是主和不主战的。原来在当初,金人以秦桧反立张邦昌为借口,将他捉去,同去的还有他的妻子…………长舌妇王氏等人。
  这时宋徽宗得知康王赵构在临安即位,就致书金帅粘罕,与约和议。并且叫秦桧将和议书修改加工润色。秦桧还以厚礼贿赂粘罕,从而讨得金人地信任,金太宗把秦桧送给他弟弟挞懒任用。从此,秦桧亦步亦趋地追随着挞懒,逐渐成为他的亲信。
  后来金将挞懒带兵进攻淮北重镇山阳,命秦桧同行。从挞懒的策略看,诱以和议,内外勾结,才能致南宋于亡国之境。这个“内”,只有秦桧可用。而秦桧卖身投靠女真贵族地面目,也在这个时候,初现端倪。山阳城被攻陷后,金兵纷纷入城。秦桧等则登船而去,行到附近的涟水,被南宋水寨统领丁祀的巡逻兵抓住,井要杀他。
  秦桧说:“我是御史中丞秦桧。这里有没有秀才,应该知道我的姓名。”
  当时有个卖酒的王秀才,从未见过秦桧,但却装作认得秦桧的样子,一见就作个大揖说:“中丞劳苦,能死里逃生,活着回来,可真是不容易啊”。
  大家以王秀才既然认识秦桧,也就不杀他了,而且以礼相待,后来把他们送到了临安。秦桧南归后,自称是杀死监视他们的金兵,然后夺船而来的。朝中地一些大臣们随即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孙傅,何粟、司马朴是同秦桧一起被俘的,为什么只有秦桧独回?从燕山府到楚州二干八百里,要爬山涉水,难道路上没有碰上盘查询问?秦桧是一介书生,如何能杀死监守人员,一帆风顺地南归?就算是跟着金将挞懒军队南下,金人有意放纵他,也要把他家眷作为人质扣留,为什么能与王氏偕行而回呢?
  这些疑问只有他的密友,当时的宰相范宗尹和李回为他辩解,并竭力在赵构面前推举秦桧,他才逐渐得到了赵构地重用,并且慢慢爬上丞相的宝座地。其中的主要原因,也只有赵构和秦桧二人心知肚明啦!
  所以,只有秦桧自己心里清楚:“自己表面上是南宋的宰相,其实,自己真正的主子应该是金人!”
  今天,忽然听到了金国特使被害,你叫他如何不惊!于是连忙上前奏道:“陛下,此事极为重大,臣愿前去调查此事,弄清其中的真相!”
  赵构听了,心中欢喜:“还是秦桧深知我心啊!”于是立即准奏。这时李纲忽然也上奏道:“陛下,金国特使在我国暴毙,确实非同小可。不过,秦相处理政务倒是得心应手,对于验尸断案,擒拿凶手,恐怕就是外行了。臣保举包正协同勘察此事,如果他真能查明真相,捕获真凶,说明此人确实是个人才,到时候再委以重任,就不怕再有人说三道四啦!”
  宁王听了,也拍手称赞道:“如此甚妙!包正有此才干,刚好参与此事,也算是人尽其才啦!”
  赵构听了,看了殿下的包正一眼,不由心中有气,心中暗想:“如此也好,此案定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